[ 認真讀 ] 知識文青的中二熱血:看《誰殺了羅蘭巴特》/ 李長潔
.
身為文青的你/妳,對「符號」、「文本」、「資本主義」、「差異」、「書寫」、「體系」等詞彙必定不陌生,也一定朗朗上口「沙特」、「巴特」、「德勒茲」、「德希達」這些當代著名的思想家。先前網紅黃大謙拍了部影片說:「#如何讓別人誤以為你是高知識分子」,就是在閒聊中穿插「#文本」(text)一詞,就會讓你的言談聽起來格外有水準。那《誰殺了羅蘭巴特》(La Septième Fonction du langage 一定要用法文)一書必定是箇中翹楚。
.
■ #復活的思想家們
.
讓我們來看看本書作者內比(Laurent Binet)在《誰殺了羅蘭巴特》中所書寫的片段:
.
「晚間八點二十四分:「羅蘭巴特今天下午......(PPDA又猶豫了)於巴黎硝石醫院辭世。」
(季斯卡暫停批閱,密特朗不再擠眉弄眼,索萊斯抽出原本在褲襠裡磨蹭的菸管,克莉絲蒂娃停止攪拌鍋裡的小牛肉並跑出廚房,哈邁德穿了一半的襪子卡住了,阿圖塞中斷自己和妻子吵架的意圖,巴亞放下了熨斗,德勒茲對瓜達里說:『等一下再打給你!』,傅柯中止思考生命權利,拉岡繼續抽他的菸。)
這位作家與哲學家,是一個月前一起車禍的受害者。(PPDA只停了一會兒)六十四歲的他以現代文學與溝通為主題的作品出名。貝爾納畢佛曾在「猛浪譚」(Apostrophes)節目上訪問羅蘭巴特。當時他介紹了那本獲得廣大迴響的書籍《戀人絮語》(#傅柯翻了白眼);下面這段影片是他以社會學的角度(西蒙翻了白眼)說明情緒意念......(PPDA停了一下)與性之間的關係(#傅柯又翻了白眼),請聽(#拉岡翻了白眼)。」
.
這一小段文字中出現了幾位真實與虛構的人物,好幾位是70年代法國學界的重要文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精神分析師、符號學家,如拉岡、傅柯、阿圖賽、索萊斯、克莉絲蒂娃等。透過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特的真實死亡事件,小說讓當時整個法國學界(也政治界)的重要人物,活靈活現,甚至,有點過分浪漫想像地讓他們復活於紙上。還真的沒有想過,傅柯與拉岡,後面還有德勒茲,會翻白眼,而他們翻的點,都與其思想脈絡有關,是種高級又小眾又文青的學術幽默。
.
■ #符號內爆的小說
.
《誰殺了羅蘭巴特》這小說,一方面向用符號學寫出對《玫瑰的名字》翁貝托埃科(Umberto Eco)的致敬,另方面搭著丹布朗(Dan Brown)《達文西密碼》所帶起的符號解謎偵探風格,實現了許多「知識文青」讀者內心的夢想:一部真正帶有符號學理論的刺激偵探小說。
.
的確是滿滿的符號。在內比試圖運用大量的符號(人名、地名、物件、事件)建構小說的敘事環境,在本書的第一章節「巴黎」的第一頁裡,出現了羅蘭巴特、比耶芙街、階梯教室、布魯斯特、日本俳句、法蘭西學院、帕斯卡的享樂、能指與所指、戀人絮語、寫作零度、毛主義、夏多布里昂、傅科、布萊希特、拉辛、Au Vieux Campeur、布爾喬亞,洋洋灑灑數個接續的符號佈滿在「#文本」之中。內比想要營造某種氛圍,70年代巴黎的社會—歷史架構,裏頭充滿著中產階級的休閒、知識分子的優雅與傲慢、公共討論興盛、左派右派的對立,那是法國思想影響全球最重要的年代,一個思想革命的當代。
.
■ #符號學的方法與偵探
.
接續著結構主義的發展脈絡,符號學在60年代自法國興起,並迅速流行於西歐和北美各國。符號學者們將自然科學進行真理探索的語言分析典範,推廣到社會科學領域,把語言結構分析作為一切人類行為的分析形式。更進一步地說,探索符號就是在解析事物內在的「#意義」。所以說,從《達文西密碼》到《誰殺了羅蘭巴特》中運用的符號學方法,便符合了偵探小說抽絲剝繭、翻轉真假、探索真實核心的情節需求,這些符號學家、語言學家,根本就是訓練有素的解謎高手ㄚㄚㄚㄚ。
.
■ #中二熱血的思想家
.
不過,整本小說所營造的氣氛實在是挺「中二」的,串場的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社會理論家各個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猶如黃易的《大唐雙龍傳》或《翻雲覆雨》裡的江湖人物,動不動就「身形高大但氣質內斂」或是「看起來像是一個普通老頭,但一發言則聲若宏鐘」。
.
以傅柯為例,一段他在同性戀三溫暖的場景這樣描述著(身為文青的你,應該都知道傅柯的性取向吧…),他像是神一般坐在木凳上讓年輕男子服侍著,用一派輕鬆的語氣與銳利眼神,輕鬆地應付前來問案的警探,當然話語中不免穿插著艱澀的古希臘思想脈絡,與苛薄的學術玩笑。《誰殺了羅蘭巴特》中的角色描寫,具體化了讀者們對自己心儀已久的知識分子的崇拜。
.
■ #知識文青當代思想讀本
.
大量的學術玩笑、學術幽默,讓《誰殺了羅蘭巴特》看起來很像一本,當代法國思想的「#同人誌」。內比以自己的敬意與樂趣,將學院內再熟悉不過的各類情境、手段、程序、概念、詞彙、地域、人物、時間、事件,構成了一大本的滿滿的熱情。比較好奇的是,如此一般的閱讀樂趣,似乎只能引起一小群人的興致。當我讀到瀕死的巴特在彌留狀態中碎碎念道「星形散裂的文體」(text etoile)時,我做了三件事:
(一)大笑
(二)google
(三)覺得自己去google很愚蠢。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
符號內爆的小說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新冠肺炎 #防疫
─────
瘟疫來襲,宅在家讀書最安全了對吧。
你知道有哪些好書特別適合瘟疫時期來讀嗎?防疫措施可以嚴厲到什麼程度?可以直接下令讓酒店說停業就停業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這是伊格言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於肆虐中國後,COVID-19現在幾乎已攻陷地球,當然,台灣也守得辛苦。
為了防疫,我們迎來了許多「不自由」──全民都減少了外出時間;
而萬一你從國外回台,還得先居家檢疫14天。
非常時期,多數人都能體諒這些嚴格的防疫措施;
但話說回來,這些限縮人民自由的防疫措施究竟可以「嚴厲」到何種程度呢?
舉例,現在只要健保卡一刷,我們許多出入境記錄就無所遁形;
因為為了防疫,疾管局和移民署已達成資料交流的共識。然而,等到瘟疫過去,這會改回來嗎?
類似情形不僅於此──就在這兩天(4月10日),政府發佈了全國酒店和舞廳全面停業的命令。
然而我們要問的是,餐飲與KTV,不也同屬「在密閉空間中密切接觸」的行業嗎?只下令酒店與舞廳停業,難道沒有歧視色情行業之嫌?
可能的理由是,餐飲與KTV不易造成相關人員隱匿行蹤;而如果你上過酒店,確實較有動機隱瞞此事,進而導致防疫破口。
畢竟被隔離不會少你一根汗毛;但要是引爆婚姻危機,可就代誌大條了啊。
這好像也有道理。如此說來,是否我們反正一律乖乖「順時中」、聽政府的話就好了呢?
會不會長期讓渡了自己的自由,順民做成習慣,有天就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了呢?
伊格言說,所以瘟疫時期,我們該來讀讀這本有趣的小說──法國作家米榭‧韋勒貝克(Michel Houllebecq)的《屈服》。伊格言如此形容這本書:
米榭‧韋勒貝克依舊是米榭‧韋勒貝克──他還是那個右派;那個一臉滿不在乎,同時引爆法國人極端喜愛與反感,據說「書賣得跟小麵包一樣好」的挑釁者。這次他同樣狠毒無比,既尖酸刻薄,又不懷好意地誘惑包括他自己在內的西方知識份子白男:乖,你去信伊斯蘭教,讓你娶四個老婆好不好?
看看韋勒貝克的樣子──是不是覺得幾乎可以從臉上看見他的桀驁不馴呢?
沒錯,《屈服》這本書的故事背景,就是假想西元2022年親伊斯蘭教政黨席捲法國,取得政權,將法國全面改造為伊斯蘭國家。
對於不信伊斯蘭教、崇尚個人主義的我們(以及絕大多數西方讀者)來說,讓伊斯蘭教成為國教聽來似乎有些恐怖──絕對比為了防疫把自己的自由讓渡給政府來得恐怖一百倍。
對,如果你的職業是大學老師,你甚至可能失去生計──因為依照規定,教師必得是伊斯蘭教徒;
你必須皈依真主,才能繼續任教。所以我們的小說主角,大學教授弗朗索害怕極了。
結果呢?結果完全出人意料。
你以為社會會變得保守又不自由──沒錯,在某些方面(例如女性衣著),社會確實變得極端保守;
但另一方面,由於來自中東伊斯蘭教國家的鉅額金援,教師與知識份子們都意外獲得高薪。
更爽的是,弗朗索居然發現,天啊,他可以娶四個老婆!
韋勒貝克如此描寫社會風俗的變化:
有錢的沙烏地阿拉伯婦女白天罩著密不透風的布卡,到了晚上搖身一變成了天堂小鳥,束著緊身馬甲,穿著鏤空胸罩,多彩蕾絲丁字褲上綴著水鑽;和西方女子完全相反。西方女子白天為了社會形象穿著有品味、性感,晚上回到家整個垮掉,累得放棄一切魅惑的打算,穿上休閒鬆垮的家居服......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符號內爆的小說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和「魔幻寫實」這件事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你相信一見鍾情嗎?你相信「命中注定我愛你」嗎?有一種愛情故事是這樣的:兩人一見鍾情,瞬間被愛神的箭羽擊中,心跳加速,血脈賁張;像電影中慢動作的凝視,四下無聲,瞬間即成永恆。然而小編想的是,愛情真是被命運掌控的嗎?「一見鍾情」有何道理可言?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讀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小說〈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選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賈西亞‧馬奎斯出版於1992年的短篇集《異鄉客》。伊格言的這篇文章中,開頭就帶領我們直擊故事中最具震撼力的場景──男女主角初遇的海水浴場。小說男主角是現年二十歲的帥哥比利‧桑其士。他出身富裕望族,頭腦不怎麼靈光,從來沒能好好讀完一本書,也沒能好好讀完一間學校。作為一個街頭小混混(「鐵鍊幫」首領),他的「職業生涯」堪稱順利;因為身為世家名門之後,城裡最中二的貴族後代,怎麼為非作歹、魚肉鄉民都沒人敢抓他。即便開著跑車衝撞露天戲院,勇敢的警察們紛紛假裝沒看見,戲院的監視器也直接「沒有畫面」。
某日,無法無天的鐵鍊幫選定海水浴場女更衣室作為惡作劇目標──比利沒想到這竟是他混混生涯僅見的重大挫敗。他闖進更衣室,站在赤裸的妮娜‧達康特面前,脫下褲子露出陽具,滿心以為可以享受少女迷人的尖叫。然而事情不如預期──十七歲少女妮娜,和比利同樣權貴出身,規規矩矩還是個處女,從小就是好學生,連個裸體男人也沒見過──但她機警又沉著,此刻看著這俊美暴露狂巨大的生殖器,她冷冷丟下一句:「沒用,我見過更大更硬的。」
這話激得小混混兼小傻瓜比利羞愧不已,竟然用捲著鐵鍊的拳頭爆打牆壁,導致手骨粉碎,血流不止。情急之下,救人第一,少女妮娜臨危不亂,穿上衣服,親自駕車將這出師不利的色魔送到醫院。
說時遲那時快,愛神在此時襲擊了這對小情侶。兩人在狂戀數月之後閃婚,啟程前往巴黎進行蜜月之旅。。。。
────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小鎮,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名作如我們所知:《百年孤寂》。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於一短文中討論《百》書中的人物命名問題。是,昆德拉說得對極了,我們確實不容易弄清楚那四五個奧瑞里亞諾、七八個阿加底奧‧布恩迪亞之間的差別;這除了折磨讀者之外,也簡直是在為難那些人物關係圖的編纂者。(可憐的編輯!)而昆德拉的看法是,沒錯,馬奎斯當然就是故意的,他使用重複姓名隨機產生器的目的,正是取消個體獨特性,刻意將讀者擲入系譜的迷宮之中──於此,時間洪流浩浩湯湯,個體被消滅,代之以一組又一組的同名序列(奧瑞里亞諾們、阿加底奧們),而「歐洲個人主義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時代了,可是他們的時代是什麼?是回溯到美洲印地安人的過去的時代嗎?或是未來的時代,人類的個體混同在密麻如蟻的人群中?我的感覺是,這部小說帶給小說藝術神化的殊榮,同時也是向小說的年代的一次告別。」
這論點深沉,武斷,尖銳,帶有昆德拉式的洞見與其狡獪之慣性,需要解釋。他的意思是,於其個人之小說史觀中,現代主義小說的人物們特別不愛生小孩──因為「後裔的終結」正象徵著個人獨特性的標舉。(如何面對一個小孩?至少有著你一半基因,介乎雷同與差異之間,且個人的任何特質皆可能於小孩身上被精準複製?)而《百年孤寂》在小說史上的革命意義在於,布恩迪亞家族雖同樣以絕子絕孫告終(後裔之終結),然而其中的個體獨特性卻也被馬奎斯的命名策略徹底消滅。這是現代主義內部一個嶄新的矛盾──標舉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傳統V.S.泯滅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百年孤寂》──亦因之而被昆德拉界定為「向小說的年代(即現代主義時代,強調個體殊性的年代)的一次告別」。對此,育有二子的馬奎斯不知作何感想──二0一四年四月十七日馬奎斯以八十七歲高齡辭世,我們再也沒機會問他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
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符號內爆的小說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達文西密碼系列小說【地獄】全球暢銷超過2億本,原著作家丹布朗再創巔峰之作,絕妙劇本打動金獎影帝湯姆漢克三度化身蘭登教授,這次除了發揮精湛演技之外,還得跑遍歐亞各洲解密,敬業表現讓導演朗霍華也讚嘆地說:「湯姆非常享受飾演羅伯蘭登,他的表演就是這部電影的脈搏。」今天發布的最新花絮曝光更多畫面,失去記憶的蘭登教授,眼前不斷出現疑似幻像或者末日預言的畫面,接著發現自己身藏一個由《但丁地獄圖》構成的線索,它不僅是藝術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更是左右全球人類滅亡的關鍵,如果不在時間內解開謎底,神秘瘟疫就會瞬間散布全球!圍繞蘭登教授身邊的角色卻有著意想不到的發展,尤其是印度性格男星伊凡卡漢所飾演的神秘組織領導,其立場亦正亦邪,為這一場鬥智鬥力的解密旅程再添變數。
【地獄】劇情敘述一位知名符號學家羅柏蘭登教授(湯姆漢克 飾演)這次將深入偉大詩人但丁的經典文本《地獄》找尋線索。當失去記憶的蘭登教授在一間義大利醫院醒來,僅能與素昧謀生的席耶娜布魯克醫生(費莉絲蒂瓊斯 飾演)合作,希望能透過她幫助自己找回記憶;在此同時,他們必須在歐洲和時間賽跑,躲避神秘組織追殺,並試圖阻止企圖引爆生化危機、殺死世界半數人口的狂人。
符號內爆的小說 在 達文西密碼(少年讀本版) - 博客來 的相關結果
哈佛大學符號學教授羅伯‧蘭登親赴巴黎舉辦講座。預計講座結束後與羅浮宮館長見面。但是,館長卻沒有出現。原來,館長早已在博物館內遇害,並留下一串令人匪夷所思的密碼。 ... <看更多>
符號內爆的小說 在 Jean Baudrillard - 英文文學與文化教學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然而布希亞對馬克斯主義最重要的補充便是提出「符號價值」(sign value)的概念。 ... 真實和擬仿物在超真實的經驗中界限變得模糊,造成意義「內爆」(implosion),真即是 ... ... <看更多>
符號內爆的小說 在 時報悅讀網:《失落的符號》萬眾矚目丹‧布朗全新力作 的相關結果
2009年全球最熱銷的終極解碼小說《失落的符號》將在2010年1月27日驚爆上市。 現正舉辦「書迷檢定問答廿連發」(砰砰!),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化身為羅柏‧蘭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