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南埔、黃金水鄉!領頭楊為農村再生按讚!】
我陪同行政院蘇貞昌院長來造訪全國第一個通過農村再生計畫的優質社區-新竹縣 #北埔鄉 #南埔社區,展示推動農村再生執行成果。我向蘇院長介紹,南埔社區以「幸福南埔、黃金水鄉」的理念,積極推動農村再生計畫,當地400多名居民,為修建百年灌溉水圳,休耕一年,並透過居民共識,宣示不使用農藥,創建了「#穀東俱樂部」認購「穀票」,達到友善農業,後續產業生態的自主農村機制。
近年來,南埔社區與周遭社區及專業師資合作,辦理了多元活動及發展建設。像是農村環境教育、食農教育、南埔友善導覽系統建置、水圳綠能系統及教育空間建置等,讓社區邁向永續環境與經營。未來南埔社區對農村再生第三期計畫重點方向,也將著重於產業發展,鼓勵年輕人回流,民間企業回鄉投資。
此外,南埔社區更是得獎連連,106年獲得本縣「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金牌農村獎項,107年代表本縣參加農委會辦理全國「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於707個農村社區脫穎而出,榮獲全國金牌農村殊榮!蘇院長昨日到訪也大力稱讚,在南埔社區居民的努力下,讓一個荒廢的水圳「活」過來,當地的鹹菜桶打擊樂團,甚至有年紀很小的「小居民」也加入打擊列,所帶來的表演比五月天還精彩,為農村再生的最佳典範!未來中央會編列經費持續挹注農村再生,為我們竹縣 #農村再生 繼續注入「活水」!
第一屆金牌農村 在 張花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小的村庄,最前面的名次!」太保市人口最少的後庄社區榮獲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銅牌。後庄社區在青農回流、投入小番茄及甜瓜栽培,創造年產值一億元、農民們獲利5000萬元,穩定提供120個以上的就業機會,並將村庄生活污水排放分流,永續埤塘生態,創造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典範,實至名歸。
後庄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各項工作,平均參與人數約50人,依參與人員專長分配工作,成立環保志工隊、蔬菜產銷班、長壽俱樂部、老人食堂、獅陣班等。後庄社區主要產物為小番茄及洋香瓜等設施作物,並積極發展精緻設施農業,結合在地農民組成策略聯盟,對外配合相關單位辦理農業技術研究、研習。 後庄社區種植的小番茄及甜瓜,透過產期調配、標準作業流程及分級制度進行生產管理與分級包裝,長期提供高品質、穩定的農產品,是國內各項比賽的常勝軍。
嘉義縣人口老化外流,後庄社區人口不減反增,居民積極推動及參與社區事務,傑出的產業吸引年輕人返鄉定居務農,青農們齊心打拼,推廣優良社區產業,為後庄注入旺盛熱血生命力,創造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生活,頗具活力。農村不僅只有生產功能,後庄在厚實的文化底蘊、生態多樣性及人與土地間的連結上,以農村三生共構出發,放眼未來,體現出農村再生的精神。透過農村再生,達到農民幸福、農業安全生產及農村富裕,成為農村新典範。
第一屆金牌農村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包米的力量,可以翻轉社區劣勢!
後壁仕安社區,最近在農委會舉辦的「#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全國決賽中,奪得銀牌。
在一群有理念的社區居民帶領下,#後壁仕安社區 成立仕安社區合作社,以高於市價三成的價格向契作農民收購,鼓勵農民以友善大地、不噴灑農藥方式種稻,並將銷售利潤的兩成投入社區福利。不但提供社區長者陪醫車接送就醫、社區廚房共餐、學童課後輔導等,讓社區居民能安心在社區生活就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YzwSEpw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