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果菜市場追加預算 郭昭巖籲柯勿留爛攤給新市長
針對110年度臺北市總預算第2次追加減預算案,臺北市議員郭昭巖針對市場改建議題質詢市長柯文哲。第一果菜及魚類批發市場改建斥資140億,郭昭巖數度質詢關心此項改建工程,包括補建樓層要追加的24億經費,樓地板面積載重設計及安全、冷鏈空間規劃。郭昭巖指出,魚果菜市場改建工程增建至8樓,追加預算於今年5至6月編定,工程單價以市府單價編制。但根據她了解,市府各局,包括捷運局環線工程頻頻流標、都市發展局公宅、環保局及工務局工程契約,近月來陸續提報市政會議,因應營建成本上漲,要調增總工程款。郭昭巖表示,魚果菜市場改建調整總工程款額度,並不包括市場未來營運設備如冷凍庫、拍賣場的拍賣機,也只預鋪設停車場空管,未配電力線、資訊傳輸線,據她所知,要到下一任市長才編列。
郭昭巖提醒柯文哲,編定之經費並未考量今年以來物料持續上漲問題,並擔心經費估算不足,將影響未來市場相關規畫安全。她要市長允諾,未來總工程款若有估算不足時,不能減損改建工程中,土木、水電應有之設計內容,不可便宜行事,如提供乘載強度不足的樓板。郭昭巖也呼籲工務專業出身,擔任總PM的彭副市長需要詳細檢討確認,市長也承諾說「好。」。
加碼振興萬華不是僅抽獎
郭昭巖也提醒市長柯文哲,所謂「加碼振興萬華」需要把錢花在刀口上,精準加碼給萬華!追加預算中,要搭配中央今日開始數位綁定的振興五倍券、市府熊好券,4000萬預算推出「提振台北市商圈商機計畫」,透過到店消費抽獎方式,導客至北市商圈店家消費,但這兩個月的計畫,客人要再特別招募的商圈店家消費登錄發票才能獲抽獎機會,郭昭巖認為所謂加碼萬華,不能僅僅只規劃,民眾在萬華區開立發票之店家消費登錄發票,頂多多一次抽獎機會或專屬特定大獎!
郭昭巖向柯文哲喊話,很多撐不下的店家,不少是沒有開發票,沒提供無現金交易的,這樣的振興規劃效益恐怕很有限,尤其參與店家少、今天台北通又卡卡不通,她要柯文哲請市府團隊再檢討研議其他加碼對策,不能讓這4000萬淪為嘉年華放煙火式的抽獎活動而已。
罔顧學安 龍山國中活動中心改建未編預算
郭昭巖直陳對台北市教育局「失望至極」,作為教育單位竟然能罔顧學生活動學習安全,明知龍山國中活動中心改建選擇了「原地改建A方案」,將因進行結構補強後,無法順利改建,卻誤導大家選擇「A方案」。郭昭巖指出,活動中心氯離子含量超標5至11倍,混凝土強度與耐震係數嚴重不足。專業土木結構技師鑑定,單單補強就需要1946萬、每年需200萬續作氯離子維護,但目前教育局僅編列900多萬,解決活動中心耐震不足之問題,陷學生安全於不顧。
郭昭巖不能接受要重走先期規劃來改採其他方案,也讓教育局今年不能送規劃設計費進議會審查,以趕在明年執行,換句話說,規劃設計費至少要拖一年後才能送議會審查,而學生老師就必須在補強後尚不足完全保障其安全的活動中心,多待1到2年。但市長竟然脫口「現在不是補強快蓋好了?不是已經作耐震補強了嗎?」,言下之意,是否活動中心就不需要改建?教育局長曾燦金表示:「可行性評估還有B、C案,我們再看看將來有沒有發展性。」郭昭巖憂心僅做耐震補強,並未解決其他問題,也怕市長被誤導,只要補強就不需改建。郭昭巖要求教育局提出檢討報告,並當面向柯文哲提出建議,基於學生受教及安全之急迫性,應在改建新方案確定後,緊急動用二備金作規劃設計費。讓嶄新安全的活動中心能儘早完成。
#台北通 #熊好券 #五倍券 #魚果菜市場 #龍山國中活動中心 #加碼振興
#萬華 #中正 #郭昭巖 #質詢 #柯文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70的網紅黃珊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珊珊。#市場改建 #柯文哲 市場改建重點在「使用者需求」! 在今天的第一果菜及漁類批發市場追加減預算報告中,珊珊必須提醒一件事,過去市場改建最常遇到的問題,其實不是追加預算或是動用二備金,而是改建後的市場幾乎都無法符合「使用者需求」,導致完工啟用後,還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經費在東改西改。 黃珊...
第 二 果菜 市場 停車場 在 陳吉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農民感謝王必勝醫師對北農防疫的貢獻】
臺北果菜批發市場的蔬果交易量佔全國近1/3,若因疫情休市,將對全臺蔬果價格產生嚴重影響,並衝擊大臺北地區七百多萬消費者的民生所需,通路業者的生計也難確保。避免上述情況發生最主要的貢獻者,就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王必勝醫師。
最近外界對於王必勝醫師在北農的防疫貢獻有些討論。我很樂意分享這段期間和王醫師共同參與北農防疫的過程,當6/20北農累計確診26人、疫情開始升溫的時候,王醫師在第一時間就以他在防疫指揮協調的豐富經驗,跟農委會一起協助北農防疫,迅速擬定了多項防止北農疫情擴大的重要原則,一直到疫情控制下來為止,第一線防疫都是按照這些指引與疫情作戰。王醫師在自己的臉書謙稱對於自己的貢獻「我沒有往那裡想過」,一句話就凸顯了一心為他人的情懷,我想這就是真正的醫者風範,也是臺灣人的為人之道。
王醫師所擬定的抗疫戰略十分詳細,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有以下幾項:
1️⃣ 針對出入臺北果菜批發市場的所有人員進行全面PCR篩檢,找出潛在感染源,並要求落實進行疫調及密切接觸人員匡列管制。
2️⃣ 直接在批發市場設立大型篩檢站,並配合市場人員作息進行篩檢,改善原先市場人員必須另外前往醫院或在外篩檢站時效較差的問題,大幅提高了篩檢效率。具體事蹟如下:6/23在臺北二市4樓停車場設篩檢站,並要求6/24起持篩檢陰性證明才能進入;為避免再次疫情擴大進行第2波全面篩檢,王醫師邀請北榮於7/1日進駐二市,一天內完成2,658件篩檢,後來市府在臺北一市執行篩檢進度不如預期,王醫師再次請北榮於7/3日進駐臺北一市,並要求7/4起持篩檢陰性證明才能進入,一天內完成篩檢1,410件。
3️⃣ 堅持將批發市場周邊零售攤位一併納入篩檢及疫調,包括臺北一市內的拍賣市場、零批市場,以及周邊富民路的零售市場,一一有效掌握疫情的傳播路徑。例如6/25找到臺北一市零批感染熱區並立即進行疫調、匡列、隔離、篩檢就是一例,正是因為王醫師能精確找出疫情熱區且立即採取相應對策,疫情才能被控制。
4️⃣ 嚴格管制出入批發市場的人員,除了原本就經常在市場內作業的人員外,包括從南部載貨上來的司機及隨車人員都必須篩檢陰性才能進入,並優先施打疫苗。
王醫師是一手催生「北農防疫專案2.0」的關鍵人物,從規劃到執行,王醫師始終與農委會、北農、臺北市政府並肩作戰,不僅多次實際到北農了解現場狀況指導防疫,7/2起更直接擔任聯合前進指揮所的共同指揮官,讓所有防疫的標準作業程序都能確實按表操課,在抗疫優先的前提下,把疫情對批發市場運作的影響降到最低。因此即使是在防疫期間,產地到臺北果菜批發市場的運銷始終都能維持正常運作,量價也能維持平穩,消費者也能持續享用優質的國產生鮮農產品,王醫師功不可沒。王醫師在批發市場的受歡迎程度,就是他貢獻的最好證明,他是批發市場所有從業人員的好朋友,我要為臺灣農民感謝抗疫戰將——王必勝醫師
第 二 果菜 市場 停車場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今天的日記沒有標題,因為對臺南市政府太無言。
臺南市今日(6/29)無新增案例。
#安南區家庭群聚案件, #安南果菜市場 與 #安西免費停車場(北安二街一巷)兩處專案快篩點持續進行中,雖然現場能量有限、動線與名額釋出方式有待改進、天候狀況不佳,還是請大家儘可能參與快篩。還有不足的,透過反應後應該會有調整。
特別提醒,如果 #沒有直接採用手機實聯制、或者在 #手寫實聯制未提供真實聯絡資訊、或者 #疏忽或未按防疫守則進行登記的,因為你的未登記或資料不正確,防疫單位不會知道您的足跡、也無法通知。所以為了自己、家人與城市的健康,請不要自主跳過,也請主動關心足跡與快篩資訊。
#佳里法旨宮案,日前市府表示公廟未開放,今天才「發現」確有入廟問事的狀況,市府表示已經對廟方開罰12萬,也會對違反的確診者開罰。對,就醬。
#莫德納疫苗施打部分,市府規劃將從7/1開打,本次規劃包含第1~5類,以及第六類(含 #75歲以上長者、 #65歲以上原住民 以及 #孕婦)施打,請在接到通知後依照通知的時間地點前往施打,或者主動向地區的衛生所聯繫預約。
再一次提醒,依據CDC公布的資訊, #各類疫苗至少在第一劑施打兩週後才開始發生效力 (參 https://tinyurl.com/3yf4tay9 ),所以還是請符合施打順位的大家儘速完成施打,保護自己也共同架構防疫網。
還是老話一句,#請繼續且堅持做好個人的防疫基本功:減少移動(尤其是跨區移動)、避免群聚、把口罩戴滿戴好,不得不與他人接觸時,也一定要保持距離、減少接觸時間,並且,依公告的疫苗接種順位,盡快完成接種,架構好覆蓋率更高的疫苗防護網!
#疫苗與篩檢資訊,都可以到臺南市的平台(https://tinyurl.com/ydx3yyap )查詢。
各類 #紓困措施 都可以到市府防疫專區網頁(https://tinyurl.com/4sns5r3n )或者紓困諮詢專線 06-2954293 查詢。
目前還在14天內的足跡資料如下(保留6/14以後的)。需要歷史足跡資訊,請上市府『臺南COVID-19儀表板』(網址:tinyurl.com/49v6f69k )。
【#中西區 #北區】
6/14~23 @茶的魔手成功店(中西區成功路)
6/17 上午(12:20) @北區聯邦銀行臺南分行 西門路四段(桃園 #14126 足跡)
6/17 上午(12:46) @中西區聯邦銀行府城分行 中正路(桃園 #14126 足跡)
6/17 上午(14:08) @北區聯邦銀行開元分行 開元路(桃園 #14126 足跡)
6/24 下午(19:00~19:10) @全聯臺南忠義店(北區忠義路三段)
【#安南區】
6/14 上午(16:30) @診所(鳳凰里同安路)
6/16 上午(11:45) @診所(梅花里安中路)
6/18 上午(08:00~09:30) @安南區果菜市場(怡安路二段)
6/18、23~25 上午(11:00~11:30) @安南區果菜市場(怡安路二段)
6/22 上午(08:00) @診所(鳳凰里同安路)
6/22 上午(10:00) @診所(州北里安和路)
6/23 下午(15:00~16:00) @輕鬆購五金百貨安中門市(安中路一段)
6/24 上午(08:00) @診所(州北里安和路)
6/25 上午(08:00) @診所(鳳凰里同安路)
6/25 上午(11:00) @天橋下賓仔虱目魚粥(安中路一段)
6/25 上午(11:30~11:40) @文雅排骨快餐(北安路二段)
6/25 下午(17:00~17:15) @北安利多黃昏市場(北安路三段)
【#佳里區】
6/18 上午(09:00~11:00) @佳里區法旨宮(新生路)(屏東 #14298 #14489 足跡)
【#白河區】
6/16 上午(12:40~14:40) @白河區某溫泉旅館(彰化#14103 足跡)
#戴口罩 #勤洗手 #重清消 #少移動 #避近距
#理性防疫 #安心防疫 #用腦防疫 #動手防疫 #主動防疫
第 二 果菜 市場 停車場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黃珊珊。#市場改建 #柯文哲
市場改建重點在「使用者需求」!
在今天的第一果菜及漁類批發市場追加減預算報告中,珊珊必須提醒一件事,過去市場改建最常遇到的問題,其實不是追加預算或是動用二備金,而是改建後的市場幾乎都無法符合「使用者需求」,導致完工啟用後,還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經費在東改西改。
黃珊珊議員以台北花卉市場遷建為例,當初花卉市場新建工程經費總共為11億3568萬7401元,但從103年啟用至今大約5年,分別針對停車場排水、帷幕改善、通風設備、溫室、風扇改善、消防設備更新以及空調改善,另外再花費公帑近9000萬元,後續這些改善才是市場改建的重點。
照理說這些改善項目根本不該出現在啟用不到5年的花卉市場,問題就是當初設計根本沒有依照使用者需求來設計,而這樣的問題也不是只有花卉市場,像西湖市場、濱江市場等之前也都發生過。
最後黃珊珊議員提醒柯市長千萬不要重蹈過去市長犯的錯,要在興建時就要把使用者的想法與需求就納進去,就像我們自家裝潢時,都會隨時跟設計師溝通討論,而不是設計師自己搞自己的,最後都不符合自己期待,這樣才不會出現後續編列預算改善的狀況。

第 二 果菜 市場 停車場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129商舖知識: 果欄有無舖賣或租?》喺我身後面既油麻地果菜市場(俗稱「油麻地果欄」或「果欄」),究竟呢D「舖」或者D「欄」,可唔可以買賣或者租來做生意嘅呢?答案就係唔可以,同埋 maybe.
睇番依家既規劃大綱圖,呢躂地係規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即係政府用地,但點解又唔見政府有為果欄好似其他副食品批發市場招標或招租呢? 簡單嚟講就因為世襲制度,一代一代傳到而家。 因次買買果欄入面嘅「舖」或者個「欄」就係唔可以嘅, 因為塊地唔係私人物業。
詳情即係點呢,咁要從果欄既歷史講起。
果欄建於1913年,初期經營的商鋪只以草棚搭成。早年果欄除批發水果外,還經營蔬菜、雞鴨、魚等鮮貨,部份果菜欄兼賣米糧和副食品。果欄的範圍內有果菜欄、雞鴨欄、魚欄、木器廠及機械廠。直到1920年代至1930年代,香港政府才開始批地讓欄商興建固定樓房,多幢一、二層高的磚石建築逐漸組成今貌,較著名的是秀和欄。
每間欄舖建築風格不同,部份兼有地舖和天台,部份沒有天台,只有金字屋頂。1952年政府考慮到水果批發量增加,水果欄營運地方不足,將石龍街的菜檔地段改建成16間水果欄,由於當時檔主共同聘用同一間建築公司,所以於1952年建成的16個果欄外觀十分相似。新欄高兩層,連天台計三層,採用上海式批盪,各間格局相同。
1960年代初魚欄及菜欄搬往長沙灣,水果欄佔用部份地段,興建停車場起卸貨物,其餘地段改建咗做三間小學 (油麻地天主教小學、灣仔堂基道小學、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小學)。1970年代初雞鴨欄遷出,對面嘅華德大廈的水果欄遷入原址。果欄從而慢慢演變成今日既面貌。
果欄由政府批地興建,政府是果欄地的業主,欄商需要向政府繳納差餉、地租。 但現實地,我聽九龍果菜同業商會副理事張志祥嘅訪問講過,好多欄商都係霸咗塊地用,無交地租嘅。 同埋部分舊式啲嘢,都要俾額外嘅牌照費。Food Market License 費咁啦。
正統嘅話,地就係政府嘅,欄商就自己興建舖位作批發之用。昔日果欄曾多達200至300名欄商,但舖位只有幾十間。欄舖面積大,舖主可向多人分租。近年不少外人到油麻地開欄,部份向舖主租舖,部份從其他欄商頂入舖位做,因此舖主唔等如欄商。所以只可以向舖主或欄商租舖或頂讓使用權, 唔可以好似外面正常物業交易咁, 經過田土廳買賣舖位或欄位。
1970年代前果欄一般早上10點開工,至下午5點下班。直至1970年代後貨櫃普及,水果的包裝及運輸方法改變,果欄營業時間一直推早,直至現時凌晨12時開工,翌日早上9點收工。 橫掂朝頭早九點都已經收工喇,無理由嘥咗日頭嘅時間喇。因此近年越嚟越多人日間向欄商租舖做生意,開店零售水果, 好似我後面呢條石龍街咁, 聽講好多外來商戶進駐,每間舖租金每月大約三至七萬啦, 我強調我只係聽呢道嘅人吹水嘅時候講,我無證據呀。多咗零售店就自然吸引人流,令到日頭既果欄都熱鬧起來。 歷史遺留落嚟,正式地,每間舖只係需要向政府交地租,聽講每月每檔幾百至幾千蚊啦。
我喺果欄附近嘅地產舖走嚟走去問過下, 果欄鋪內嘅轉讓全部都係熟人介紹, 藤㨢瓜、瓜㨢藤,極少經過,外面中介人或地產代理做, 所以如果你想喺度租番間舖做生意? 就睇你識唔識人,自己搵下啦。
1990年,果欄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於2009年改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香港依家總共有332棟二級歷史建築物,即係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給予保存嘅建築物, 換句話講,我估果欄都有排係道唔使搬、唔使拆㗎啦。 政府收租又唔多,梗係繼續有得做啦。
買舖 要買得PRO, 投資商舖的確要唔少知識。想問舖,記得搵我哋盛滙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