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台南窄身老屋的藝廊「 182artspace 」,有著超乎想像的精彩。主理人 #陳正杰 除了經營藝廊,也以多元策展形式讓藝術介入一般人的生活,更在疫情間舉辦以「末日」為概念的藝術博覽會「Bouncing Art Show」,引導大眾思考疫情時代的人類生活。
⠀
#未來藝界 #您的藝術家已經上線
⠀
⠀
✸(ART)未來藝界
線上試閱 ▸ https://bit.ly/3hsGWsO
線上購入 ▸ https://bit.ly/38M7Gjf
訂閱優惠 ▸ https://bit.ly/3lmEIME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
策展形式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深夜談心
#讀曆書店2022幕後花絮
#文長注意
凌晨1點,《讀曆書店2022》收到最後一位作者的同意授權回覆,明日即將正式上機印刷,熬了五個月(?)的不眠不休,終於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
很難說得清楚我對今年《讀曆書店》所投入的感情。去年也是執行的PM,但當時選句啊、簽授權那些都還算滿順利的,邀請信發出去以後,還可以有時間一家一家打電話追出版社的參與意願,然後大部份也都很樂意提供書、稿子、甚至直接幫我們摘句;但今年,讀曆主題「日常慶典」,因為每天都是一個「節」的關係,選句的內容不是馬上就能意會過來,更慘的是,發邀請的時候剛好就是遇到疫情燒起來,所有人都遠端,不再像去年一樣那麼好找到窗口,以及,因為大家都遠端、所以不寄書了,然後有些出版社其實是不太願意給電子稿的。你們可以理解,收句的時間都快到了、結果回覆的出版社只有小貓兩三隻的那個焦慮感嗎?
後來真的是一家一家想辦法私訊拜託,或者請A牽線B、C、D⋯⋯,在出版line群上邀稿、在「出版街上的路人」社團邀稿,跟沒辦法給書稿的出版社說看能不能我們自己選句、再拜託幫忙詢問授權;甚至後來怕稿量還是不夠,請朋友(噢對就是這個月底出版人小聚的講師冠宏)幫忙在作家的社團PO文,發動作者的參與意願、再回頭請出版社授權⋯⋯
好在,真的大家都很幫忙,我是真心的在整個過程當中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善意。其實,整個《讀曆書店》就是一個眾志成城的過程,正因為今年如此艱困痛苦,更能看見協助案子推動的每、一、個、人。
✦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紙本書的銷量大受打擊,但我一直相信,站在行銷的角度,《讀曆書店》是一個能幫助上百本書曝光的方式。有些書可能一出版沒多久就消失在茫茫書海了,但透過《讀曆書店》的策展形式,它是有可能以另一種姿態,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
前幾個月跟老闆面談工作心得時,我說:你在做的事情,其實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可惜我沒錢當老闆、也沒比他先想到這個idea,只好幫人家工作了這樣XD
但我很慶幸,能執行這個案子,雖然很累、真的很累,比我個人過往所有的工作,都累個10倍以上,甚至可以說,我賭上的是我所有的時間、甚至生命(會不會太嚴重XD),我比任何人都想把這個產品做好,因為我真心想透過《讀曆書店》,讓更多的讀者、甚至可能是平常不買書的人,都能因為某一個句子被打動,而產生一種可能讓他買下一本書的,起心動念。
我知道這只是一個天真的期待,或許我沒辦法幫助這些書大賣,但我還是想以另一種可能性,以任何我能力所及的方式,讓那本書被看見。
✦
昨天看到寶瓶出版的亞君總編說的一句話,心有戚戚:
「我們愛一件事物,就意味著要為他受傷。」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整個無法控制的流淚。雖然我不是做編輯的人,雖然在出版社工作的時候我大部份是感到很喪氣、很魯蛇,但我深愛著這個產業,我們是一群被文字餵養、滋潤的人,也因此,希望能用文字帶給這個世界什麼。
回應到近日幾本書的爭議,其實我沒有什麼評論,整個過程沒有人獲得好處,所有人(不管是作者、讀者、推薦人、出版社)都受傷了,也是因為曾經有愛,所以才會這麼憤怒吧?
出版社發表聲明,不管是願意接受退書、或者表示無法進一步處理,都是一種決定,一種承擔,我想,真的很希望一切事情能好好落幕,身為讀者的我們,能願意給他們一些時間好好處理,這就夠了。
✦
嗯,岔題講太多了XD
總之,我要送印了,祝福後續印刷裝訂一切順利、不要抵累QQ 因為手工很繁複的關係,今年印刷廠都跟我說要拉長時程,希望12月初能讓大家都順利收到🙏
🔥 讀曆書店2022👉https://lihi1.com/mryQc
策展形式 在 吳韋達 彰化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因疫情升溫、週日璨樹颱風將對台灣產生影響,為保障參與者安全,故取消本次活動🚧🚧
🖌🖌 2021跑攤+1 藝術季小旅行 🖌🖌
2021年跑攤藝術季以「跑攤+1」為名,以「去年度參展藝術家」結合「全新創作夥伴」成為新的參展單元,透過⾃主找尋合作夥伴的⽅式,以共創/合作/對話等模式開展全新創作,找尋更能深化與藝術家、店家、⺠眾連結的策展形式。
此外本屆的藝術季⾸度增設「衛星展區」以創作多元豐富的藝術能量,為2021年的跑攤藝術季,形塑出深具「在地」與「當代」的藝術盛會。邀請您藉由小旅行方式,走進「2021跑攤+1」藝術季,一起體驗、感受藝術的美好。
🟥活動時間|9/12(日)15:30-17:30
🟨集合時間|15:10-15:30
🟥集合地點|時代力量彰化黨部1樓(彰化市中華路151號)
🟨注意事項|請全程配戴口罩,並配合各展區防疫規定
🟥交通方式|自備機車
🟨人數限定|12人 (防疫考量人數限制,按報名順序錄取)
🚶♂沿途展區| 時代力量 彰化黨部 -> 端倪生活 -> 芳月亭食堂 -> 3號實驗書屋 -> #南郭坑溪 -> 1/2 Room - Daily Goods & ART
﹏﹏﹏﹏﹏﹏﹏﹏﹏﹏﹏﹏﹏﹏﹏﹏﹏﹏﹏﹏
▼ 2021跑攤+1 Tsáu Thuann Art Festival ▼
主辦單位|王振瑋藝術⼯作室、 1/2 Room - Daily Goods & ART
活動時間|2021.08.08 — 2021.09.30
➤展區+友善店家地圖
https://reurl.cc/DgN4WR
➤展中展-《10^103》創作計畫店家地圖
https://reurl.cc/dGdLRg
策展形式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PhotoGrids」, Sol LeWitt, 1977(Harris Press)
※ https://mcachicago.org/Collection/Items/1977/Sol-Le-Witt-Photo-Grids-1977
②「Then & Now」, Ed Ruscha, 2005(Steidl)
※ https://steidl.de/Books/Then-Now-0814233344.html
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不僅從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出版者到機構經營者,都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而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Sol LeWitt 曾說,書籍自身即是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策展形式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策展形式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