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直播中】89讀者對話功能的聖誕特別測試版
本篇文會隨著大小太陽與讀者的對話內容不斷加長,是即時寫作,請注意留言區御我的留言進行重新整理。
聖誕節特別測試版,不限頭號粉絲,大家都可玩,但頭粉標籤會特別吸引御我的注意力XD
***
願念:「恭喜玩家拿到七千九百六十元起始資金,請玩家再‧接‧再‧勵,觸發支線任務,聖騎士脫貧的第一個目標是要成為萬元戶,兩名玩家身上的總金額達一萬元,獎勵十分。」
格里西亞一聽這語氣就知道這金額肯定不算多,但應該還夠買個甜點吧?
【騎士直播中】89讀者對話功能的聖誕特別測試版
願念:「偵測到讀者正在過聖誕節,開放讀者對話功能聖誕特別測試版,並開放玩家點讚打賞功能,請玩家多多把握,欲對讀者留言請使用關鍵詞『留言』。」
什麼聖誕?等等,讀者對話功能要開放了?還有打賞?格里西亞一邊跟夏洛特逛街聊天,一邊聽著願念的播報聲,分心分得都要從胸口掉出來了,為什麼偏偏在今天有這麼多活動!
「留言。」艾洛試著開口說:「有讀者看見我說的話嗎?」
聽見艾洛說話後,格里西亞趁著夏洛特轉頭看櫥窗裡的東西時,快速瞄了願念的面板,上頭的格式變得很像他們在做立蛋副本時的模樣,而且也出現艾洛說的話。
【洪靖縈】
「有!!!但是我要上課了不能對話嗚嗚嗚,等我趕上下一次啊!!!」
艾洛看著自己的留言出現後,大約不到三秒鐘的時候,就跳出另一則留言,而且開頭並不是老師的名字,難道這就是讀者嗎?雖然不太明白留言的意思……但真的有讀者!
【深】
「艾洛你這樣跟空氣說話別人不會覺得奇怪嗎?」
艾洛看見這則留言,立刻左右看了看,雖然滿街道都是人,但似乎沒有人在注意他,倒是不少人走過去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看老師幾眼,但這也不奇怪,在葉芽城的時候,老師也總是被人盯著看。
艾洛回應留言:「好像沒有人注意我,可能人太多了。」
格里西亞不敢開口說話,免得被夏洛特發現他的分心,只能試著在心中默喊留言:「讀者你們是誰?為什麼要看著我和艾洛?」
格里西亞瞄了面板一眼,見上頭出現自己的問題,他鬆了一口氣,幸好默念也可以,這倒是方便許多。
【維斯特里亞】回應艾洛:「有哦有哦~嗨嗨嗨~個人建議先拿資金先買隻手機吧,在這個世界手機可是很重要滴~」
艾洛看著這則留言,默默把買手機這點記起來,雖然他們好像沒拿到很多錢,不知有沒有辦法買到。
【林芷筠】回應格里西亞:「就真的是讀者,我只想看太陽你❣️喜歡太陽你呀❣️」
【舞】:「要小心裁決隊!!!」
【瑆婭】:「格里西亞,你再分心就有可能被夏洛特抓到喔~」
要小心?艾洛連忙留言:「裁決隊是什麼?」
格里西亞聽到艾洛說話,特地問「裁決隊」是什麼,他皺了下眉,留言跳得太快,他不能一直盯著看,畢竟夏洛特就算稍微去關注周圍的東西,注意力也總是很快就回到他身上。
【大小太陽好可愛但暴風騎士更可愛】:「跟你們的名字有關係,看到盡量避開!」
艾洛注視著那個「大小太陽好可愛但暴風騎士更可愛」,照之前的留言,這應該是讀者的名字,但這個名字似乎不太對勁,為什麼讀者的名字會出現暴風騎士,他們似乎沒有召喚過暴風,不管是老師的,還是他的暴風騎士……
【玄夜刃】:基本上等於異物的東西,但是沒上個世界的異物那樣軟弱,很可怕遇到還是避開比較好!絕對不能硬碰硬!
沒來得及想清楚,艾洛的注意力又被別則留言吸引走,默默記下:裁決隊很危險,要避開。
格里西亞留言:「艾洛,我只能問問題,沒辦法看回答,你注意一點,把讀者的答案都看清楚記下來。」
艾洛看了看前方的老師,老師正被夏洛特攬著走,連轉頭看一下面板都難。
他音量略高的喊了聲「好」,這次還引來其他人的注目,幸好艾洛現在是個孩子的模樣,路人只是笑笑,沒有太多反應。
格里西亞留言:「請問讀者你們知道**********嗎?」
呃?艾洛看著一串*,一臉錯愕。
【花瓣菲】:看不到喔,你劇透了,記得要用能量武器,這裡可以補充能量。
劇透?艾洛不解這兩字,但卻抓到能量武器這四個字,這裡可以補充能量?
艾洛留言:「難道這裡和********嗎?」
艾洛看著自己的留言也變成一串*,突然明白為什麼老師會留下一串*,似乎是有些問題不能提。
格里西亞留言:「還有********?********?******?」
老、老師您問的問題太精準了,全是*。艾洛感覺無奈,只好再次高聲提醒:「有些問題不能問。」
聽到艾洛的話,格里西亞朝著面板瞄了一眼,這才看見一堆*。
果然沒有漏洞可以鑽。他倒是也不太意外。
夏洛特突然用力把他扯到身後,回頭對艾洛說:「你在跟太陽騎士說話嗎?」
又聚集黑暗屬性了!格里西亞臉都要黑了,立刻搭著夏洛特的肩說:「不是,他不是跟我說話,是在跟發任務的人說話。」
夏洛特半信半疑地問:「真的?」
「真的。」格里西亞一本正經的說:「從剛剛開始,我根本沒有回應他吧?」
這倒是真的沒有。但夏洛特還是狐疑的看著太陽騎士,對方的一雙藍眸專注的注視著她……
「喔,那就算了。」夏洛特低下頭,臉上有些發熱。
格里西亞微笑,心中無奈的留言:「那艾洛你看著問吧,試試能不能問出有關*****。」
「……」艾洛突然明白讀者看見一串*的心情了。
沒有老師的提問,艾洛只能試著自己提問:「有關****……」
明白了,主線任務不能問。
「還有*****」
好的,關於願念的事情也不能問。
「那麼******」
艾洛覺得要崩潰,關鍵問題全都不能問,他還能問什麼?
他無奈的留言:「讀者你們有想問我們的問題嗎?」
【小妖】:艾洛你們比較喜歡去和你們世界相似的世界還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看見這個問題,艾洛認真想了想,回答:「相似的世界比較好完成任務,但如果有機會,也想去朝索和小阿夜所在的世界,尤其是小阿夜在的地方,我想去救出他。」
【楊雅蓁】:艾洛的身高、體重和三圍!可以當我的一日男友嗎?包吃,包住,還給薪!!!!陪我聊天,逛街就好。
看到這問題,艾洛一怔,臉色微紅的回答:「身高是一百八十八公分,我不知道體重多少,三圍是什麼?我不認識妳,不能當男友,就算包、包吃住也不行!但可以陪妳聊天和逛街,只是我不知道妳在哪裡。」
【饅頭包子媽咪】:「不用急著回去的話,你們會想去看看一代聖騎士們或和他們聊聊聖騎士心得嗎?😂」
艾洛驚訝到脫口:「一代聖騎士們?難道是指最初的十二聖聖騎士,我們能夠見到他們嗎?」
【翎艾】:「有可能可以,你們現在用的化名跟其中一位有關,但看到本人可能會直接氣到吐血也說不定。」
艾洛看著這則回答,震驚得幾乎說不出口,他們有可能看見初代十二聖騎士?現在用的化名和其中一位有關?
尤瑞亞‧奈特?
不知道是跟哪一位有關,他們居然有機會看見初代十二聖騎士!
艾洛深呼吸強迫自己冷靜,還有很多留言要記下來,沒時間激動了,但他還是忍不住想起讀者說看到本人會氣吐血,這是為什麼呢?是哪一位的個性很差嗎?
但這也不奇怪,初代審判的性格據說冷酷無情且殘忍,莫非尤瑞亞‧奈特是初代審判騎士的本姓?
【姿靜陳】:「注意看電視📺,會出現對你們很重要的關鍵人物!」
艾洛看著這則留言,默默記下來,要多看電視。
【鄧舞】:「那....在服裝店也許能找到打工的機會。」
服裝店可以打工。艾洛覺得這也很重要,這個世界似乎很需要錢,連支線任務都是要他們賺到一萬元。
想到這,艾洛想到有什麼可以問了,「請問一萬元很多嗎?在這裡吃一頓飯大概要多少錢?」
【楊雅蓁】:「以聖騎士的食量 三四百元 應該夠一人吃飽?」
【艾洛好可愛】:「去吃吃到飽吧你們。」
艾洛又看見古怪的名字,臉紅都到耳朵尖了,他有點明白這些名字是怎麼回事了。
大約三四百元夠一人吃飽,可以去吃「吃到飽」,等等──艾洛算了算,臉色立刻就變了,七千多元只夠他和老師吃十天!
任務時間是三個月啊!艾洛覺得似乎不管在哪個世界,老師和他都非常缺錢……喔,除了在末日世界不缺。
艾洛抬頭想看看老師,有種衝動想提醒他別買太貴的點心,卻發現剛剛還走在前方的老師不見了,方才他的注意力都放在讀者的留言上,根本沒注意到老師什麼時候不見了。
滿街都是人,而他還是小孩體型,身高不夠,被人群擋著根本看不遠!
跑了幾個方向都沒找到人,艾洛只能拼命留言:「老師!老師你在哪裡?我看不到你了!」
格里西亞:「艾洛,你怎麼沒跟上來?算了,你那邊應該沒有危險吧?我先跟夏洛特把甜點吃完,就引著她散步沿原路回去找你,你在原地等我,別亂跑。」
看見老師的留言,艾洛徹底冷靜下來了,他剛才著急地跑來跑去是在做什麼呢?不過就是暫時沒看見老師而已,他們現在有留言功能可以聯絡,而且街道上人來人往,也沒有任何危險。
果然孩子的身體會影響情緒吧?艾洛想到之前老師當孩子的時候,餓不得又耐不住睏,還忍不住哭了。
這可不行,孩子的身體已經是弱勢了,他不能再失去冷靜。
艾洛留言:「好。」
他左右看看,找了個台階坐下來,想著可以趁這個時間繼續看留言。
【翎艾愛太陽】:「啊,記住一些重要資訊:斜陽市有四大英雄,遇難可以等等看救援;能量武器謹慎使用;看到非人不要隨便出手,頂樓沒事不要去;感知認人真的很好用(不要因為現在能用眼睛看到就捨棄這個好用能力啊啊啊!),還有最重要的,我愛你們😘」
努力不要太在意古怪的名字和那句「愛你們」,艾洛紅著耳朵尖認真回應:「老師跟我說過,他現在的感知沒有之前好,可能是回到二十三歲的關係,而且不同世界的屬性有些不同,沒有那麼好判斷,除非對方的某些屬性特別高。」
艾洛正想問問四大英雄會比他或者比老師的魔法更強嗎,卻有人站在他的面前,影子將他完全壟罩住。
艾洛立刻站起來往後退,手搭在腰後的能量武器上。
「小朋友,你怎麼一個人在這裡?」
一個穿著黑色衣服的中年男子關心的詢問。
大概是艾洛的神色太過警戒,對方立刻澄清:「我不是壞人,你看看我的衣服,我是附近教會的神父,你可以叫我岳神父。」
教會的神父?
艾洛看著這個自稱神父的人,對方笑容滿面,看起來也沒有帶武器,而且他口中的教會難道就是主線任務說要去報到的教會?
這該怎麼辦?老師不在,主線任務卻找上門了。艾洛皺著小眉頭,有點不知該不該自己先行動。
「你是不是跟父母走失了?」岳神父關心的問:「我帶你去找爸爸媽媽好不好?」
艾洛拿不定主意,突然靈光一閃,對了,說不定可以問問讀者!
艾洛留言:「讀者,請問你們看見我面前的人了嗎?他真的是神父嗎?我跟他探聽消息會有危險嗎?」
【告白十二聖騎士】:「沒問題,他是好神父。」
再次看見古怪的名字,艾洛覺得……有點習慣了,總之,讀者好像是很喜歡他們的人!
【林如憶】:「是個可以跟他聊光明神的好人,當然也可以跟他聊聊兒子的朋友們。」
得到很多是好人的回覆,艾洛放心了,只是為什麼要聊兒子的朋友們?帶著疑惑記下來,艾洛抬頭回答:「我在這里等哥哥,他去……打工了。」
聽到這回答,岳神父皺眉,不管是什麼理由都不該把一個八歲的孩子丟在街上,斜陽市可不是什麼治安良好的地方,況且就算是再好的治安也不能把八歲孩子扔著不管!
既然遇上了,岳神父也不能袖手旁觀,問:「小朋友,你一個人在這裡等太危險了,我帶你去別的地方等好不好?」
艾洛思考了一下,雖然是好人,但他也不能就這麼跟著走了,老師會找不到他。
「你要帶我去哪裡?」就算要走也得先跟老師留言要去的地方。
岳神父正想說話,肩膀卻被人一拍。
一個女人莫名地問:「你在跟誰說話?餐廳說位置整理好,可以進去了。」
岳神父立刻回頭,滿面笑容地說:「老婆!這裡有個獨自等哥哥的孩子,我放心不下,把他一起帶進餐廳邊吃邊等吧?」
女人偏頭看神父後方的小孩,臉色立刻變了,皺眉問:「是這個孩子?這麼小卻自己一個人在這裡等哥哥?」
岳神父也是不滿的說:「就是說啊,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實在讓人放心不下。」
女人一句話都沒多說,兩手一伸就直接抱起艾洛。
「跟阿姨走,吃飽再來陪你等哥哥。」
艾洛有點不知所措,怎麼就這麼把他抱走了?但讀者說這是好人……
岳神父笑著安撫:「小朋友不怕,餐廳就在旁邊而已,而且叔叔的兒子可是警察喔!我們是好人!」
餐廳果然只在旁邊,相距都不到一百公尺,艾洛放心了些,進去前看了一眼餐廳的名稱。
盤盤一百燒烤店。
艾洛留言:「老師,我遇到教會的神父,讀者說他是好人,我先去探聽一下消息,他們要帶我去附近的餐廳,餐廳名字是盤盤一百燒烤店。」
老師沒回應,大概是沒辦法分心吧。
一坐下來,艾洛就被塞了一副碗筷。
岳神父揉揉孩子的頭,「多吃點,不然會長不高喔!」
他會長到一百八十八。
(聖誕活動結束)
***
打賞功能:對格里西亞和艾洛的留言點讚,一讚十塊錢,本日晚上十二點結算。
讀者可以留下想要給大小太陽看見的讀者暱稱,例如:
我愛大小太陽:「看見了看見了我愛大小太陽!」
「管原初代兒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管原初代兒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管原初代兒子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管原初代兒子 在 JCON 北美總編 勇士隨隊 shenjad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管原初代兒子 在 [新聞] 日本大胃女王菅原初代大腸癌逝!享年59歲-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管原初代兒子 在 一生充滿不幸的魔女,帶你認識大胃王菅原初代|YOZ 的評價
- 關於管原初代兒子 在 FanPiece 的評價
- 關於管原初代兒子 在 其努力拼勁之姿跟壓倒性的大胃王強度贏得魔女菅原的 ... 的評價
- 關於管原初代兒子 在 [新聞] 日本大胃女王菅原初代大腸癌逝!享年59 的評價
管原初代兒子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下評論】《#誓血五人組》(Da 5 Bloods)
#以下有雷斟酌閱讀
「良心不會讓我去射殺自己的黑人兄弟,或射殺膚色較深在泥濘中挨餓的可憐人,以成就強大的美國。而且射殺他們做什麼?他們又沒罵我『黑鬼』,沒處私刑要弄死我,沒放狗咬我、沒剝奪我的國籍。」——拳王阿里。
上述這段對白,是非裔黑人名導史派克李在 NETFLIX 新作《誓血五人組》的開場,引用拳王阿里的真實歷史畫面與談話,此開場近一步延伸,立刻明瞭拳王阿里背後的意義是美國黑人平權運動的Icon(象徵),這段話更是拳王阿里反對越戰的直接宣言。
史派克李延續上一部作品《黑色黨徒》的風格,開場便開宗明義地使用歷史畫面,將砲管對準美國歷史上的戰爭污點——「不知為何而打的越戰」。在拳王阿里之後,《誓血五人組》呈現一段段黑人前往戰場的真實畫面,史派克李善用剪輯,靈巧地在其中倏地剪進阿波羅 11 號登月的歷程畫面,聽著旁白說起:「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這是縹緲的登月計劃,人類對外太空虛無的想像;而越南戰場中流血、送命的軍人,則是血淋淋的真實,兩相對比之下,當時美國的登月輝煌,軍備競賽中的勝利,史派克李刻意並置越戰的失敗,更顯諷刺,這是史派克李熟稔剪輯的力量,送給觀眾一記當頭棒喝。
接著陸續出現平權運動領袖 Malcolm X、Kwame Ture、Angela Davis、Bobby Seale 等人,對法西斯主義的畏懼與擔憂,對種族歧視的憤怒,史派克李帶著觀眾直視這場貪婪、醜陋的戰役且同時映照出社會的動盪、紛擾,從短短不到五分鐘來看,史派克李已為全片定調。
若觀眾從《誓血五人組》的片頭直接回望 1960 年代,能發現美國社會經歷著諸多抗爭,導致人心惶惶,總統甘迺迪、平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等人遇刺;「女權」興起;「黑人平權」運動高漲,對抗傳統價值與反社會主流的「嬉皮」文化狂飆,這是瘋癲、反動的時代。當去年名導昆汀塔倫提諾選擇聚焦 1969 年震驚全美的曼森家族謀殺當紅女星莎朗蒂的血案時,史派克李則在今年交出了《誓血五人組》,選擇著眼越南戰爭,且從黑人視角看待。
從當時美國總統來看,以艾森豪資金援助南越算起,美國有四任總統與越戰較為緊密,艾森豪、甘迺迪、詹森、尼克森(接下來的福特基本上在做收尾撤軍的動作而已)。而美國民眾在六零年代末期,在一連串的美軍陣亡當中,開始質疑越戰的正當性與必要性。尼克森致力終結美軍對越戰的參與,靠著「結束越戰」的口號上台,不該打一場南越與北越自家的戰爭。
美軍在越南的叢林戰爭長達十餘年,而以越戰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更不勝枚舉,影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之一,當然是法蘭西斯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令人不勝唏噓的是,美國從越南撤軍 40 多年之後,《誓血五人組》幾乎可以宣稱是少數以非裔美軍士兵在這場戰爭中的經歷為主題的電影。從影視作品來看,非裔美軍似乎一直站在越戰衝突的局外人的位置,在軍事的貢獻上好似一種集體性的遺忘,猶如銷聲匿跡。然而,每一場美國參與的戰爭,非裔美人都曾在美軍服役,這些人不該被忘記,也該有影像提醒世界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
《誓血五人組》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不同於《現代啟示錄》的白人視角,這樣說並非史派克力反感於《現代啟示錄》,相反的,從《誓血五人組》中甚至可以發現史派克李多處向《現代啟示錄》致敬,例如主角們初到越南時去的酒吧,背景就是《現代啟示錄》的海報主題,甚至當主角老兵們坐上前往叢林的船時,背景音樂就放著《現代啟示錄》曾使用過的經典樂章〈女武神的騎行〉。
《誓血五人組》描述四位非裔越戰老兵相隔數十年後,重返越南的胡志明市,四位老兵表面要找尋當年戰死沙場的小隊長屍骨,但實際上卻想深入叢林,取回當年越戰時期偷埋的大量金條,藉以返回美國致富。
基本上《誓血五人組》是一部專屬於黑人的公路史詩電影,當年血氣方剛的英勇青年,經過歲月洗滌後轉為白髮蒼蒼的老人,然而,這些老兵就算帶著瘸腳的傷疾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到了熟悉的叢林,縱使地雷滿佈,仍舊對地形、環境記憶猶新,這是時間帶不走的歷史傷痛、戰爭遺毒,史派克李透過角色的傷痕,暗示越戰如同幽靈鬼魂般,纏繞著老兵,同時也籠罩於美國之上,揮之不去,也無法抹滅。
更驚喜的是,史派克李巧妙地透過攝影媒材的轉換,拉出今日與往昔的對比,電影中只要是「現在」的時空,畫面比例大都以 1.85 : 1 或 2.39 : 1 拍攝,進入回憶後,便限縮畫面比例,改以視覺風格較小的 1.33 : 1,藉此呈現出當時越戰壓迫、緊繃的氛圍,而本片攝影師Newton Thomas Sigel再透過 16 釐米底片獨有的顆粒色澤感,拉出舊回憶的時代感,光是媒材的轉換,便能窺見史派克李的用心。
有趣的是,這四位老兵的角色分別名為保羅、邁爾文、奧提斯和艾迪,而小隊長名為諾曼,早已戰死沙場,但中文片名《誓血五人組》,缺一人才成五人,這第五人,就由保羅的兒子大衛補上,當然也能視做跨世代的傳承。而保羅、邁爾文、奧提斯和艾迪和大衛,更是成立於 1960 年代並走紅的黑人團體《誘惑合唱團》初代成員的名字,順道一提,諾曼則為其製作人。《誘惑合唱團》雖然是黑人組成,但歌曲打破種族藩籬,紅極一時,史派克李透過虛構的角色名稱相呼應,成為特別的弦外之音,歌曲能撫慰、震撼人心,影像同樣也能,兩者間的呼應,史派克李的用心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誓血五人組》當中,配樂上也使用了多首黑人靈魂樂歌手馬文蓋伊的音樂,這當然是本部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也讓黑人力量(Black Power)更加凝聚,透過歌聲傳唱。
不過,《誓血五人組》並非一味強調黑人至上的作品,老兵保羅戴著標誌「讓美國再度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帽子,支持圍牆政策,顯而易見,黑人保羅是支持川普的非裔族群,史派克李更安插了一段黑人與越南人在水上市場起衝突的戲碼,藉此能感受出史派克李筆下的角色有血有肉,也不全然那麼「政治正確」。
黑人老兵受困於當代社會,畫地自限,希冀美國再度偉大,也能是川普的擁戴者,對此,史派克李展現同一群體中的多樣性,並非故步自封的天真認為黑人就不會、不該是川普支持者,反過來說,藉著攝影機,史派克李可能更希望觀眾去傾聽這些人的聲音,看見不同,才有機會跨出同溫層,找到改變與和解的可能,史派克李一直對他自己的角色,抱著某種理解,也邀請觀眾去理解。
而在這四位老兵加上一名青年的公路歷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找到小隊長諾曼的屍體,眾人找到諾曼後,在諾曼早已化為骷骨的荒野中,向神禱告,史派克李特此將鏡頭從特寫拉往遠景的空鏡頭,精準利用鏡頭語言的轉換,致敬其餘越戰已死的無名英雄(特寫專注於個人情緒,遠景空鏡頭則有精神層面上的象徵),此時此景,都是對於越戰的弔念與哀愁,史派克李情緒給的飽滿且立體。
在此過後,影片調性急轉直下,發現諾曼屍體同時,眾人也找到了金條,於是在金條的利益薰心之下,角色開始在立場上有了偏移,原本果敢的團結一心,成了貪婪的暗算鬥爭,史派克李筆鋒一轉,《誓血五人組》成了一場刺激、大逃殺的風格類型電影。
而在這五人組於檯面上的爭奪之外,檯面下也有另外一股力量對金條虎視眈眈,觀眾透過全知視角,發現越南人也有意爭奪金條,而越南人背後,則是法國人指使(法國殖民過越南),於是在電影中的當代敘事線,非裔黑人、越南人、法國人的三方角力,都能一步看作是殖民主義到現今的政治解讀,史派克李游刃有餘地整合、拆解各方勢力,這是史派克李調度多線並進的導演功力所在。
精彩的是,在角色一個接一個死於非命時,觀眾也能發現,當年諾曼戰死沙場的主因,是保羅開槍誤殺,在保羅覺醒的過程中,史派克李打破第四面牆,讓角色與觀眾對話,同時讓保羅與諾曼在虛幻中相見(保羅中了蛇毒才能在恍惚中看見諾曼),在如夢似幻中,諾曼原諒保羅,也解了纏繞保羅心中一世的悔恨,最終保羅雙手一攤,誠實面對死亡,這是史派克李給予的救贖,也是對角色的溫柔。
綜觀全片,《誓血五人組》對於種族議題的力度,每一場戲、每一句台詞都是直球對決,且史派克李雜揉各類型的影像,鏡頭語言豐富、視覺風格強烈,在公路類型中醒覺、成長、找到救贖,並與人性對抗,重口味卻不鹹膩、直通人心,進而反思越南戰爭。史派克李透過手中的鏡頭直面剖開美國底下的醜陋面紗,其情緒是鏗鏘有力,如同片中「美國欠我們的」那句台詞一樣,擲地有聲。
最終,《誓血五人組》結尾收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逝世一年前的真實演講畫面,提到:「為了拯救美國的靈魂,我們認為不能短視近利,只為黑人爭取到某些權利就自滿,而是要堅信美國永遠不會獲得自由和解放,除非我國奴隸的子子孫孫能完全掙脫,依舊如影隨形的桎梏。就某方面而言我們都認同蘭斯頓休斯——哈林區的吟遊詩人所寫的詩:『是啊,我說得直白一點,美國從未是我所期待的美國,但我鄭重發誓,它將來會是我理想中的美國!』。」
開場是拳王阿里,結尾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史派克李透過兩名黑人平權運動且反越戰的英雄做出首尾呼應,更將真實歷史畫面和虛構故事合一,將劇情片與紀錄片兩者形式疊合,強調了這部作品的真實性,可謂神來一筆。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段宣言可以識讀史派克李現今對美國的態度,從電影拉回現實,美國目前正處在「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平權抗爭風暴之中,歷史過了幾百年,種族歧視的警察暴行等事件一再上演,美國或許正搖搖欲墜;美國或許離平權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美國或許永遠抵達不了和平彼岸,但史派克李仍舊期許美國能成為理想中的樣貌,堅定帶著各種膚色的觀眾共同見證。
#史派克李 #NETFLIX #BlackLivesMatter
管原初代兒子 在 JCON 北美總編 勇士隨隊 shenjad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祝所有的母親們,母親節快樂!
分享一篇由我很喜愛的中國騰訊體育明星記者,沈洋採訪了林書豪母親的訪問特稿。
由於兩岸閱讀習慣的不同,我將他轉成繁體。
在我剛結束前的Q&A中,有收到球迷朋友請我推薦一些優秀的華文體育類型的作者。
當然,台灣也有很多非常出色以及相當了解NBA運作的網路寫手跟作家,
不過真的要我推薦一位,我想到的始終是沈洋。
她是華文媒體第一位媒體工作者,由NBA賦予她NBA決賽MVP選票。
她就是第一人,目前在美國主流媒體中,華文媒體沒有任何人追的上她的腳步。
但這不是我推薦她的原因。
我永遠記得我認識她那天,是在2017年勇士的西區決賽某一個主場賽後。
我根本不知道她是誰,只覺得她看起來很兇。
在老舊的Oracle Arena不算寬敞的媒體工作區裡,她剛好坐在我的對面,
我們就這樣一直邊寫邊聊,寫到晚上12點,只剩我們兩個。
在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她的不僅懂籃球,也擁有女性特有的細膩,觀察入微又帶著溫暖。
我當下就想說,我一定要偷偷去看她之前的寫作。
推薦給大家,她是我最喜歡的華文體育採訪稿作者,沒有之一。
———————————————————————————————
林瘋狂背後的“虎媽”:哈佛畢業後養了他兩年 不惜拿出養老保險
原文網址
https://tinyurl.com/y7hp4qmr
騰訊體育大人物
撰文/沈洋
編輯/王麗梅
“ 從前,母親習慣衝在林書豪前面當“衝鋒隊長”,後來選擇陪伴兒子一起追夢,再後來她學會站在原地,欣慰著目送他遠行。所謂母子一場,便是在時光中母親不斷抽離,恰當放手後隔空守望自己的孩子。這是母親節《不完美的她》系列策劃第一篇,林書豪與母親的故事。”
即便是現在,林書豪和母親吳信信之間也經常會聊天長談。
雖然他們現在分隔兩地,各忙各的,一個在北京刻苦訓練期待疫情過後正式回歸籃球場;另一個在台北,做義工教導小朋友們讀書。最近林媽媽的行程也很滿,從早忙到晚,正幫著她的新“孩子們”準備即將到來的月考。
母親無法再像當年那樣,開著自己那台老式福特汽車,隨時陪著兒子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寒來暑往去一個又一個比賽訓練地打球,也沒辦法時常給林書豪做他最喜歡的蔥油餅、蟹黃酥。 二兒子自從踏上籃球職業道路之後,吳信信更不能再做當初那個永遠站在最前面,幫兒子和他所在的球隊張羅打點一切的“衝鋒隊長”。但母子的悄悄話時間,並沒有因為歲月累積和空間改變而有太多減少。
“我們常常都有聊很久的時候。”吳信信很是自豪地說。無論是她去北京看望兒子,還是兒子回來,和她一起去日月潭度過假期,又或者相約回到加州矽谷的家。母子之間,總有很多話要和對方說。
01. 一張空白支票
在吳信信眼裡,林書豪就是這樣一個非常貼心的兒子。
在NBA好不容易徹底站住腳跟後,林書豪也開始隨之擁有了穩定收入。但他從來不亂花錢。“他過得很節儉。除了吃他不會去計較錢以外,剩下的他都特別節省,存起來。然後就總想法子勸我,把我家的老房子拆了。”她說。
那是一樁並不大的老房子,是1992年由林繼明和吳信信兩夫妻購買的。雖然處在矽谷地帶,屬於極為優秀的學區,如今地價更是飆升至全美最為昂貴的地方之一。讓人有一提到出身矽谷,必是大門大戶,出身富裕的感覺。
但林家並不是這樣的。
雖然夫妻二人都是知識分子,一個做半導體工程師,一個做軟件工程師。但屬於初代移民的他們,並沒有殷實的家底。尤其是當三個孩子林書雅,林書豪和林書緯先後降生,手頭就更不算寬裕。能拿出的錢,多半用於滿足基本的飲食起居,以及孩子們的各項成長花銷。所以,一直以來他們都沒有能力去重整一下,那套已經有些老舊的房子。
林書豪總想著能把那棟老房子拆了重建,這樣一家人也可以住的更加舒服一點。後來,母親吳信信終於同意了他的建議。
“我也是很節省的人,但你知道蓋房子重新裝修有時候會超出預算,我的壓力就很大。但他總是跟我說,媽,我給你的是一張空白支票,你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怎麼弄就怎麼弄,數字你隨便往上填,不要擔心錢的問題。我真覺得他做的很暖心。”吳信信回憶道。
閑暇時間,林書豪總會帶著母親嘗嘗各地美食
02. 倔強的“影子”
就像世界上大部分的母子關系一樣,盡管深深愛著彼此。但和風細雨並不是他們相處方式的全部。尤其是當這兩個人性格頗為相近,又都很倔強的時候。
“我們都很開朗,外向,愛關心別人,而且都特別有決心和毅力。”吳信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兩個人都是家裡排行老二的孩子,在三個兒子中,媽媽總能從林書豪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 尤其是性格裡都有的那份遺傳下來的倔強因子,總會讓彼此產生很多意見分歧。
“你問任何一個問題,我們的回答都會是不一樣的。”吳信信告訴騰訊體育。
在林媽媽看來,這個兒子並不是家裡最聽話的那一個。
“如果你要問他,他肯定覺得他是最乖的。”吳信信接著說,“但了解我們家的人都知道,他絕對不是最聽話的那一個,當然也不是最不聽話的那一個。”
林媽媽解釋說,哥哥書雅絕對不會跟你頂撞,但有時也不會聽。弟弟書緯會頂撞, 並且常常不會聽話。書豪也會跟你吵,可是到最後,反而會按照媽媽說的去做。
吳信信舉了一個例子。小時候,媽媽要求林書豪放學回家之後,必須要先寫完作業才可以幹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他偏要試探家長容忍度的邊界,看如果自己不這樣照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家教嚴明的吳信信當然不會允許兒子對於“權威”的挑戰,便會狠狠懲罰他。
得到了教訓,知道後果嚴重性之後,他就會乖乖聽話。“他總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就是要跟你擰著來。“林媽媽說, “每次都是這樣,他在一番試探之後,就會去按我說的做。所以結果往往是好的。但是雙方在交鋒中總是伴著爭吵,過程很痛苦就是了。” 吳信信笑著回憶起過往,那些當時可以點燃自己情緒的事,現在想起來都可以成為笑談。林媽媽再去審視兒子很多的行為動機,一部分將其歸列在性格的層面,另一部分只能理解為在家裡排行老二,位置不上不下,“所以可能只是想刷些存在感吧。”她樂著說。
只有一次,直到現在吳信信都沒辦法完全把它當笑話來講。“因為我當時差點氣暈過去。”
那是林書豪9年級時,他14歲左右。那個年紀的孩子,對所有家長來說,都最為頭疼。在英文單詞里, “teenager“(13-19歲的青少年)這個單詞,意味著孩子會因為走入青春期,突然開始叛逆起來。進入中年,壓力重重的父母需要繼續教導著一個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什麼都懂的皮孩子。
吳信信不記得當時是什麼原因,讓二人大吵起來。而一向很懂禮貌的林書豪卻突然對著她說起了髒話。
“在我家,是絕對不可以說髒話的。“ 吳信信說。林家是虔誠的基督徒,林媽媽平時在家里又對孩子們有著嚴格的行為舉止規範,她沒有想到林書豪不僅罵了臟話,還是對自己。兒子的行為讓母親大為光火。林媽媽將其視為林書豪從小到大,做的最離譜最叛逆,也最不像他會作出的事情。
那一天,林媽媽氣得喝令林書豪不能去參加球隊的訓練。她知道,這種懲罰對於林書豪來說是最為嚴厲的。很多家長總是感嘆拿自己的孩子無可奈何,似乎總是找不到“一招制敵”的方法。可在林媽媽這裡卻不用擔心。如果學習成績因為打球退步就不能打球,如果沒有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做了出格的事情,就不可以參加訓練。意識到兒子真正在意什麼之後,她總可以以此來幫助自己。
“記得那天我們有個很重要的訓練。我作為球隊家長負責人,要去主持家長會議。我告訴他,我照樣會去主持這個會議,但他不能去參加訓練,因為你做錯了事情。” 吳信信說。
美國學校籃球隊考勤制度很嚴格,競爭又非常激烈,一旦缺席訓練,那麼下一場的比賽就不能上場,很多孩子根本不敢缺席訓練,因為如果失去上場機會,就很有可能意味著你將長期坐在板凳上無球可打。
林媽媽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但她還是堅持自己的做法,不允許兒子訓練,留在家裡反思,直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為止。同時,她前往了會議,告訴教練和同隊的所有人,林書豪不能來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事情。
在吳信信看來,教導和規範兒子的行為,比一場籃球比賽要重要的多。籃球的邊界並不僅僅是分出勝負,以及個人的輸贏,她希望可以借助籃球來幫助兒子成長,讓他意識到如何去做人和做事。
第二天,向母親承認錯誤的林書豪被允許來到球隊,但媽媽要求他必須要為自己缺席影響團隊訓練,而向每一個人鄭重道歉。
那之後,他就再也沒有重覆過相同的錯誤。
母子兩個,都是那種要強的性格。但毅力的磨練,品格最終的塑造,仍然要靠各自人生道路中的不同經歷。 吳信信作為初代移民,靠著知識,更靠著毅力才在美國掙得一片安穩的天地。而林書豪則因為籃球,因為他不被看好的膚色、背景,所選擇的這條道路,徹底練就了他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堅毅。
經歷的不同或許在事物發展最開始階段令人們產生意見分歧,可是相同性格和品質的人們,總會漸漸明白、理解和尊重對方的選擇。因為說到底,他們都是同一種人。
有太多次,無論是在大學期間,還是踏上坎坷的職業生涯,林媽媽都因為心疼兒子而說出,“實在不行,咱們就別打了吧”之類的話,可她心裡明白,執著的兒子會給她什麼樣的回答。
就是她們互相都懂的那份倔強和要強,讓林書豪在這條太難走通,並且還沒有誰真走通過的路上,一路跌跌撞撞地走了下來。
03.“虎媽”之柔
在沒有接觸林媽媽之前,單看很多報導,你會覺得她一直扮演了一個強悍母親的角色,但當採訪開始,電話那頭的聲音傳來,既親切又柔軟。她的開朗與平和在語氣和用詞中就能清晰感覺到,會模糊掉之前腦海中那些所有既定形象。
她的微信頭像是三個兒子站在一起頗有些搞笑的照片。哥哥書雅舉著傘站在中間,書豪背著書包站在傘外看向一邊,弟弟書緯則用一把沒打開的傘指著另外一邊。
據說,吳信信的郵箱地址是三個兒子英文名字首字母加英文單詞媽媽,吳信信選擇這樣去表達和代表自己。
從很多角度看,吳信信都是一個很特別的母親。
很多人把她當作是“虎媽”的典型代表。什麼是虎媽呢?一般長期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媽媽,都會以對孩子嚴苛的行為管教,對未來成長幾乎是孤注一擲的全情投入,對學業成績幾乎苛刻的高度要求,對孩子接近完美的教育方式而著稱。
從很多層面上,她當然是虎媽。據說林媽媽要求兒子必須品學兼優,考試不得A不可以打球,必須拿下大學畢業證書才能去想靠籃球掙錢的事,她甚至會跑到曾經不選自己兒子的教練面前冷酷扔下一句,“當時就是你不選他的” 。有些或許是傳言,有些則是真實的故事。
比如,更小的時候,林書豪和哥哥書雅會和朋友打球,一打就打到午夜,媽媽就會一直陪著他們,之後帶大家去吃宵夜,然後再將他們帶回家。
後來,林書豪和弟弟林書緯做出要走職業籃球道路時,適逢金融風暴,不幸被裁員的媽媽竟決定拿出養老保險金,繼續供養孩子們的夢想。
“我跟他們說,如果你們要打職業,要去選秀,我可以養你們兩年,但兩年以後,你們要靠自己了。”吳信信淡然地說道。
其實當時林書豪也很疑惑,向來節儉的父母,怎麼突然拿出這樣一大筆錢,林書豪忍住沒問,林媽媽也並未說破,只叫他們專注自己的籃球道路,不必考慮其他。
事隔多年,要不是媽媽突然感嘆“那筆錢終於還回去了”,而說漏嘴,林書豪恐怕永遠都不會知道,當初自己的父母做出了多麼大的犧牲。
哈佛大學經濟學畢業後,還要靠家裡賣掉保險金去養,這在美國非亞裔家庭文化里,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他們的孩子18歲以後便要開始自力更生。即便在很多亞裔家庭中,都不敢輕易做出這樣的決定。
一個華人孩子要到NBA靠打球掙錢,在誰看來,這個險冒得有點太大。
那時的林書豪去參加NBA選秀,因為是華裔不被看好,無奈落選。接著他一個又一個球隊試訓,或者在夏季聯賽里,搏命去掙得一份合同。可即便他得到一個合同,也可能隨時被下放或裁掉,有可能在聖誕節頭一天,被通知收拾行李回家,有可能一個10天合同,在它還不到10天時,就已經沒有了意義。
旁人看來,供養兒子打NBA,回報率實在有些低。可是吳信信和林繼明還是義無反顧拿出一生辛苦攢下的“養老錢”。
“我當時根本沒想那麼多,錢沒有了總可以再賺。可孩子們能打球的年紀就那麼幾年,不把握住,就沒有了。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不用過多考慮的事情。”林媽媽說這句話時,很是淡然。
她甚至不喜歡兒子總是在人前人後提起這件事。每次林書豪一提,林媽媽就嗔怪地說,幹嘛總是提這件事。她明白兒子內心的震撼和沖擊,可從母親的角度,這是一個不用去過多言語,不用去考慮後果,必須要做的選擇。
“兒子們都很爭氣,根本就不到兩年,他們就都自己養活自己了。”吳信信驕傲地說。
吳信信記不清有多少次,她同是華人媽媽的朋友告訴她,自己這樣“縱容”孩子們打球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她們總是吃驚於,她堅持支持孩子們打籃球的理由。耳邊總有聲音告訴她,這是一條根本走不通的死胡同。
在美國華人家庭裡,學業永遠排在第一位,一切都要給學業讓步。然後就是要掌握一門高雅音樂的樂器,家家戶戶幾乎一台鋼琴,不然就要去學其它的藝術門類,畫畫或者聲樂。體育是最不被重視的部分。在學校各種運動隊裡,你很少看到在美國原生華人孩子的身影。原因有很多:
第一, 家裡很少有對體育項目的興趣培養。
第二, 華人的身體普遍不存在優勢。
第三, 他們根本得不到家長真正實質意義上的支持。
華人家長們很多都會將體育運動和玩樂聯系在一起。好像是,從事體育項目對眼前大學的申請和未來成功的人生毫無關系。
吳信信不是沒有過疑惑,甚至在林書豪的回憶中,小時候媽媽跟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不能靠籃球吃飯。”
雖然林媽媽對於籃球是不是出路並不確信,但有一點她很篤定。那就是兒子們對於籃球的熱愛。那是爸爸林繼明在他們心中播下的種子,是真正可以讓兒子們開心快樂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存在的意義。有一句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我看來,從事了自己不喜歡的職業才是入錯了行。”吳信信相信衡量成功人生的含義,是你真正是否去從事了一份你喜歡的職業。“聖經有一句話對我影響很深,就是說兒女是耶和華的產業,他們不是我的財產,我是替神來管這三個孩子。”她覺得讓他們做出想做的選擇,並且盡可能幫助他們去實現,才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當林書豪回憶小時候媽媽最常說的話是“不能靠籃球吃飯”時,她總是提醒兒子說,“才不對呢,別忘記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要謙卑,然後就是盡你所能。”
這兩個人總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現在,很多華人家長會去問吳信信,孩子應該從事什麼體育項目,才可以更容易上哈佛或其他常青藤名校。林書豪的故事已經為很多華人孩子趟出一條新路。可當初是一家人靠著不被外人理解的堅持和勇氣,以及對於成功人生不同的看法,才將這條路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整個勵志故事裡最為可貴的,恰恰是這份成功,從來不能輕易被複製粘貼。
04. “我的兒子,終於被別人看到了”
母親吳信信永遠忘不了那一天,2012年的2月4日。尼克斯對陣籃網。
她跟哥哥書雅、爸爸林繼明就在比賽現場。林媽媽明白,那是他有可能在尼克斯的最後一場比賽。如果如之前一般,那麼他就要在第二天再次收拾行李離開,然後又要開始到處漂泊試訓,借住在誰家的沙發上,繼續過無法安定下來的日子。他們的內心其實做好了再一次失望的準備。
可是這一回,上帝給了林書豪,也給了他們全家一個機會,最為關鍵的是他也抓住了或許這一生只有一次會出現的機會。之後,便有了徹底改變他人生軌跡的“林瘋狂”故事。
當這一切開始發生時,穩重的哥哥書雅高興地跳了起來。吳信信用顫抖著的手,給林書豪的經紀人发去一行字,“Praise to our Lord! This is my Boy!”那一場賽後,林書豪在洗澡間裡痛哭,從更衣室出來,林家人緊緊抱在了一起。
“那一場比賽對我來說是最有意義的比賽。好像是在告訴別人,這是我的兒子。他終於被人看到了。”吳信信如今再回憶起那一天,仍然無法做到徹底的平靜。8年過去,那一個夜晚的一切都還歷歷在目。
熱情的球迷為林書豪而瘋狂
在整個林書豪的籃球生涯裡,無論是之前在學校還是後來進入了職業。命運總是在跟他開一些玩笑。讓這個熱愛籃球的少年,總是需要背負更多的東西,付出更多的代價,才能去親近自己的夢想。
愛是一種奇怪的情感,它往往不是選項且無法控制。籃球這個運動對於林書豪來說,就是愛,就是命中注定一般。但這一路上籃球所給予他的感受和情緒卻很覆雜,有喜悅,樂趣與自我認同,但也有苦澀、失望、等待、無奈和迷茫。
在吳信信看來,是因為籃球,讓這個孩子接觸到了人生的本質,體會到了很多其中的道理。十幾歲時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平衡自己的時間,懂得如何從自信和驕傲中學會謙卑。二十幾歲時,他懂得了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有了永不回頭的決心和毅力,懂得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追尋。
那樣一個夜晚,外人眼裡看到了神奇的力量,好像林書豪突然穿上了超人斗篷。可是在母親吳信信眼裡,這是過去所有歲月裡,兒子所學到的關於籃球,關於人生,所有靠堅持所累積起的集中釋放和爆發。
2012年NBA掀起的“林瘋狂”旋風
05.“他開心,我便安心”
時光倒回27年前的一天,吳信信從幼兒園接二兒子回家,坐在車上的還有他的兩個好朋友。其中一個小夥伴直接告訴林書豪,不準備邀請他參加自己的生日聚會,原因是這個孩子只能請兩個小朋友,而書豪不是其中之一。坐在車子駕駛位上的吳信信聽到這樣的話,很是驚訝,她生怕身後的兒子因為這些話而受到傷害。
可令吳信信驚訝的是,只有五歲的林書豪並沒有把這些傷人的話放在心上,反而對這個小夥伴說,“沒有關係,等到我生日的時候,請你們來。”
從那個時候開始,林媽媽就意識到,自己兒子的心比她想像的還要溫暖。“他這麼小,就有一顆寬大的胸懷,知道怎麼去愛別人和關心別人。”正是因為這個兒子給她巨大的觸動,吳信信在那年林書豪過生日時,為兒子舉辦了一個大型的生日聚會。讓他將所有的朋友全都邀請到了家裡。
自那以後,林媽媽從來都沒有懷疑過,兒子從五歲時就擁有的關愛別人的心。多年過去,他沒有因為這世間的很多不公平,而漸漸失去溫暖別人的能力。反而更加明白,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理。他帶著對於自己身份越來越多的自信和認同,披荊斬棘,不平則鳴,為同族裔的人們發聲。不僅如此,他的心裡還裝著更大的世界,裝著這個世界裡那些遭受各種不幸的人。
這些都讓吳信信感受到兒子那顆金子般的心和溫暖的靈魂。都可以讓她在書豪的身後為其喝彩和鼓掌。
可是,林媽媽更想知道,兒子可以將全世界都裝進心裡的時候,他又將如何看待和善待自己。
所以現在,她才總是想告訴林書豪,“要謙卑,盡自己所能,然後其餘的交給上帝。”
30多歲的人們,總是會比年少的自己,更加懂得人生的本來意義和真實面目。它不總是五光十色的泡泡,不總是那些戰鬥的口號以及光榮和夢想,它也是接受,也是面對,也是承認,承認當上帝就是不給你開那扇窗戶時,你如何強求也等不到它打開的那一天。並且相信上帝不打開這扇窗,一定是為你留了一扇敞開的大門。
至今為止,林書豪所作的一切決定中,最讓林媽媽感到驕傲的不是選擇籃球,不是做出走上職業的道路,不是每一次跌倒了再站起來。而是去年夏天,在台北做的那一次叫做《等待的藝術》的演講,那時林書豪潸然淚下,告訴別人自己掉進了深淵,將自己的擔憂和恐懼向外人道來。
吳信信說,她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到底會做怎樣的表達。在他職業生涯早期,媽媽和團隊會瀏覽他的演講稿,參與進一些意見。可最近幾年,都是林書豪自己拿主意。她也是在那個演講之後,才知道兒子在眾人面前所表現出來的那份隱藏很久的情緒。
“我還挺意外的,算是嚇了一跳,但卻真的為他驕傲。”吳信信覺得現在的兒子能夠有勇氣將自己的心底話說出來,將自己的不安和焦慮告訴別人,其實是他終於可以勇敢去接受那個最真實的自己,正面去擁抱他所有的情緒。那才是吳信信想要看到的,兒子對於他自己真正的接受和關愛。
“當時我就在想,孩子真的長大了。“吳信信的語氣中透著滿足和欣慰。
“對於我來說,希望兒子所能夠度過的人生就是平安喜樂,滿足於現在的所有。“她說,“我現在最常問他的問題是,你開心嗎?你確定這樣做,你是開心的嗎?“
只要兒子說,他是開心的。對於母親吳信信來說,就已經可以安心了。
平安、喜樂,是曾經掛在林書豪布魯克林所住地方墻壁上裝飾物的兩個單詞,也是作為母親吳信信最大的心願。能夠幫助他得到這樣的人生,就是作為母親能夠給兒子最好的傳承和禮物。
從前,吳信信會坐在那台福特車上的前排駕駛位帶著兒子一路前行;後來,她會選擇堅定的坐在他身邊陪伴和堅守著他的夢想;再後來,她開始遠遠的站在身後,欣慰的看著這個已經長大的兒子。
現在,她要去幫助更多的小朋友。識字、懂事、明理、然後走上他們的人生。
————————————————————
你可以在IG上找到她,但記得不要騷擾人家。
https://www.instagram.com/lisahsu0914/
畢竟廣義上來說,她算是我們台灣的媳婦喔,算半個台灣人。
圖片是我自己照自己配的,跟原作無關。
管原初代兒子 在 一生充滿不幸的魔女,帶你認識大胃王菅原初代|YOZ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菅原初代#魔女菅原#火力全開大胃王#懷舊#大食い#大胃王◇instagram-art :https://www.instagram.com/nekokao_design/ ◇FB粉絲專 ... ... <看更多>
管原初代兒子 在 FanPiece 的推薦與評價
人稱「魔女菅原」的日本女大胃王菅原初代於3月9日因大腸癌逝世,享年59歲。 ... 菅原曾透露自己變得大食的原因,是與前夫照顧患有過度活躍症(ADHD)的兒子時,總是有 ... ... <看更多>
管原初代兒子 在 [新聞] 日本大胃女王菅原初代大腸癌逝!享年59歲-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