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近來,二二八的討論再度浮上檯面,其中之一,就是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故事網站有篇文章,點出了其中一個場景,一九四七年末,第一屆省參議會第四次大會開幕典禮,面對臺下毫無生氣的參議員們,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丘念台說:
.
「各位參議員先生,是本省六百五十萬人民的代表,應當充分發揮民主精神,為人民講話,可是近來參議員先生多不敢說話⋯⋯」
.
「參議員們偶有傷害,但不可因此而不敢講話,民意機關的代表,是人民選出的,因此我們有言責,政府有壞處就要講,不要害怕⋯⋯」
.
這些議員為何沉默呢?自然是藏在心裡,難以言喻的恐懼.
.
處委會在二二八中擔任關鍵的角色,是類似於「調停者」,而且具有半官方色彩,並獲得一定的人民信任基礎,成員有本省籍亦有外省籍,有半山、地方仕紳,以及日治時期延續來的菁英,也不乏和國民黨相關的人,例如三民主義青年團等,他們亦協助處理政務,調派糧食.
.
處委會身兼了「事件救火隊」和「推動政治改革」兩項使命,然而,陳儀一面要地方首長以及民意代表組織處委會善後,一面暗中派兵鎮壓,稱「不追究、保護民眾、採納民意」,並答應處委會的要求,甚至於臺灣廣播電臺首次發表談話,同意參議員與政府合組處理委員會處理事宜,並承諾解除戒嚴,及鄰里長具保後釋放市民,但禁止民眾集會遊行.而利用完處委會以後,當中華民國軍登陸,就連這些人也一起屠殺,先前的承諾,變成鎮壓的藉口,指他們反叛、圖謀不軌,更為了栽贓台北處委會的罪名,官方報紙報導「四十二條要求」這一則詭異的報導,先栽贓,後屠殺.
.
誠如澎湖處委會主任委員許整景所提出的疑問,「處委會既奉陳儀命令組成,怎麼能成為罪名呢?何況處委會運作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天,能做出什麼事?」
.
因此我們看這些處委會的成員,有買糧食救濟縣民的官員,莫名被逮捕送管訓的,如鄭東戊,有因為熟悉北京話,被推派為和平談判代表,而被槍殺的,如陳澄波,他甚至是國民黨員,在上海教書,被選為嘉義議員.
.
有那種保護外省人然後被羅織罪名殺掉的,亦有苓雅區長林界,跟市長一起上山去和彭孟緝和談,卻被栽贓成「聚集流氓,非法組織保安隊,劫掠焚殺」,然後「權宜槍決」,我們看,這些黨國軍,不只民也殺,官也殺,甚至連自己人也都殺.
.
先前,有人將高雄二二八事件,說成是鷹派鴿派之爭,把調停者說成是暴民中的「鴿派」,然後鷹派不想恢復秩序,推鴿派出來送頭,甚至說「國民黨派出軍隊殺人,大家恐慌的躲在日式房子裡」,其實是鷹派要出來暗殺這些鴿派,因為陳儀寬大為懷,抓大放小,准許自新,多是「枉縱」,被明正典刑的殺掉只是少數,很多人都是失蹤,給了有心人士操作空間,鴿派大家都討厭,所以被抓被殺.沒參與暴動,被當作叛亂首謀,有人參與了卻沒被處理,被栽贓的人,明正典刑就好,為何要私下暗殺呢?換句話說,敵人就在本能寺,是台灣人自己殺死自己.
.
何其愚蠢又詭異的說法,偏偏,一堆黨國的信徒買單.
.
沒參與卻被當作叛亂首謀,是黨國政府的栽贓;許多人失蹤,無名屍首遍地,就如同反送中時,香港中國黑警,四處暗殺處決香港人,如陳彥霖
全身赤裸的,被拋在海上,這都有保密局的內部情資公諸於世,那時,他們盛行「密裁」,也就是秘密裁決,被「明正典刑」殺掉的,不是少數,背地裡,沒有審判,也沒有記錄直接暗殺的,也十分多,參與卻沒事,不是靠有力人士力保,就是靠關係或賄賂,家屬散盡家財付贖金,甚至,有些就是所謂的臥底.
.
他引用聯合國官員《Formosa Calling》的觀察記述,稱該官員為了躲暴民,躲到彭孟緝的要塞,彭孟緝「反攻」之後,帶回了一堆犯人,他看到他的律師朋友,然後回到市區,遇到了他妻子,他妻子稱律師曾勸群眾不要鬧事,但卻被反對不得不落荒而逃,他的妻子也被群眾毆打,他告知朋友的妻子,他朋友被彭抓了,而且遭到國民黨軍隊毆打.
.
於是整本都在描述國民黨暴行的《Formosa Calling》,卻變成了雙方都失去理性,國民黨軍為了鎮壓暴民,被狠打以後殺回市區,鴿派跟政府談的條件,鷹派不買單,政府認為鴿派玩兩面手法,所以也一起殺掉了,因為鴿派不遵守承諾,冒犯了偉大黨國的善液.
.
實際上是如何呢?玩兩面手法的,是黨國的彭孟緝,市長、區長以及處委會上去和談,希望他們不要鎮壓民眾,結果全被抓了,區長被殺掉,彭孟緝讓山下的人以為是在和談,結果軍隊派下去鎮壓,沿途開槍、洗劫,攻入處委會,把裡面的官員和民意代表都屠殺殆盡,關起門來,據說,被殺害的人流出的血水,累積厚達兩三公分.
.
《Formosa Calling》作者的律師朋友,正是處委會的人,除了勸說民眾外,亦參與和談,作者並不是躲到要塞避難,而是差點被殺掉抓進去,然後看到了他鼻青臉腫的律師朋友,因為他聯合國官員的身分,被釋放,沿途,一路看到前來申冤求情的家屬,以及滿路的屍體,宛若人間煉獄,那些,都是台灣人的菁英.
.
一個人可以鬼扯到極致,編織完全不相干的故事,誤導其他人,也真是奇葩了.
.
處委會同時也是國民黨特務滲透的目標,保密局、警備總部與行政長官公署經常安排人員滲透處委會,彼此互爭主導權,另外還有一個情治機關中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是中國國民黨CC派系影響力最強的組織,保密局和中統也會進行鬥爭,互相參對方一本,這些間諜也成為鬥爭工具.
.
這些特務如何運用間碟呢?例如故意將處委會導向激進的主張,成為日後被鎮壓的藉口,或者如許德輝組織忠義服務隊,到處燒外省人的店,毆打外省人,製造派兵的理由,許德輝亦假意召集中山堂的學生,在收繳他們從警察局奪來的武器,派他們在卡車上無所事事的巡邏,另一方面,又向陳儀報告他們「劫掠民財、焚毀公物」,經由陳儀配發武器,誣告他們當晚要攻擊國民黨軍圓山據點,與林頂立的「行動隊」一起逮捕並槍殺手無寸鐵的學生.
.
林頂立的行動隊,在各地尾隨「活動份子」施行威嚇、搶劫、毆打,並一邊暗殺「活動份子」中的要人,國民黨軍登陸後,這些別動隊回復本來的真面目,開始搜索、逮捕、暗殺、被失蹤台灣人民,進行恐怖活動.
.
別動隊主要是以黑道流氓組成,在別動隊的名單之中,亦赫然發現,當初在處委會中鏗鏘有詞的參議員,並擔任副隊長和參謀長,這些人就是保密局的間諜.
.
這些滲透的情治組織,彼此訊息不通,有A的間碟,被B舉報是叛亂份子,有的間諜事後「自首」,獲得保釋並且升官,這讓其他特務頭子憤慨不止,致電南京稱「竟然公開庇護陰謀叛國巨魁,各界輿論均表憤慨,正義人士痛罵不止」等奇異景象.
.
而陳儀和保密局的作為,居然連中統都看不下去,發文向中央舉報,
.
「警察及警備部軍士即施行報復手段,毆打及拘捕暴徒,台民恐慌異常」
.
「警備部竟公開組織別働隊多組,台民恐懼萬分.」
.
「惟陳長官善後處置仍採高壓政策,凡稍涉事變嫌疑者,每加毒殺,被害者已有四五十人,對青年學生妄殺尤多,致使人心惶恐,社會益行不安.」
.
可以見到,這些黨國人士殺害台灣人,所操之陰謀詭計,手段殘忍毒辣,連自己人都覺得難以忍受,何況是台灣人呢?
.
二二八將至,這些黨國的羔羊們,對於過往的傷痛一無所知,還得意洋洋地吹噓著殺人如麻的紀錄有多麼合理正當,所用的手法嘛,不是檢討被害者,說他們活該,要不然就是「台灣人自己害死自己」,將被害者和加害者挪移,被害者反倒成為加害者了.
.
神父將會撥點時間,不厭其煩的說出真相,順道打爛這些噁爛的嘴臉,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ali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撕開噁爛的臉】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管訓 隊 當 兵 在 怪獸訓練 (Monster train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怪獸訓練體能教練俱樂部第十五期】
日期:2020/9/1~2020/11/30(中秋節10/1,2停課)
*週三、五早班:每週三早上10:00-12:00,每週五早上10:00- 12:00(每月有一週由怪獸教練團帶領團練,其餘由何立安博士親自教學指導)
*週一、四晚班:每週一晚上7:30-9:30,每週四晚上7:30-9:30(每月有一週由怪獸教練團帶領團練,其餘由何立安博士親自教學指導)
地點: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160巷底 洛德城堡B1
http://www.roadcastle.com.tw/20132368903603935338.html)
報名由此進:https://reurl.cc/vDVzzj
【或許你的下一個專業十年,從這裡開始】
在現代的教育制度裡長大的人常常會有一個錯覺,就是知識好像是由一堂一堂的課程堆砌而成,上了大學,每學期修了好幾門課,每一門課有幾學分,約略代表了每一週你要花多少時間在這門學問上,最後堆砌成你的大學學位(然後畢業了再把全部知識都忘掉)。但是,真正有用的專業技術似乎不全然是這樣取得的,許多的技術和知識必須在一種「深度練習」加上「反覆辯證」的過程裡,才會慢慢被孕育出來。
沒錯,我說的是一個「體能教練」的本職學能。
現在大多數的體能教練的養成過程都來自於幾個途徑:「相關科系」、「證照課程」以及「在職進修」。我們不想抹煞任何人的苦心,事實上在過去這三者我或多或少都參與過,但是如果我們一一檢視,我們會發現這三者都有嚴重的局限性。
從相關科系來看,目前真正與肌力及體能訓練有關的科系少之又少,而且不管是哪一種科系,在現在的高教評鑑、學閥割據、學術內規、倫理輩份等等各種陳規的干擾之下,在大學環境裡養成一位體能教練是件痛苦不堪的事情,制度上的方向與求學者的方向往往天差地遠,你覺得重要的事情可能根本沒機會做,你覺得不重要的事情卻壓著你一頭,海報發表、系所活動、請客吃飯、端茶倒水、投稿著作、派系壁壘、接研究案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常常搞得你心力交瘁,而且你心裡所想像的專業成長,很可能不是你指導教授心裡的專業成長。教授們當年紛紛出國取經,幾十年後的今天,學生從台灣的學校畢業之後,還是只能繼續出國取經,這一定有什麼問題!
在少子化巨浪來襲以及高教制度大崩壞的時空背景之後,很多學校的系所不管表面上說的如何冠冕堂皇,實際上骨子裡擔憂的都是「招生」問題,這樣的環境裡,可能沒有人在乎你想要當一位優秀的體能教練。我們勢必面臨一個年代,就是專業教育回歸到業界,學校教育已經沒有足夠的靈活度完成這個任務。
證照課程是一個目前大環境裡的必要之惡,相關科系太少,學界與業界的不相容性太嚴重,所以業界自行推出的證照課程變成某些人入行的必經之路,但是,再好的事情都有過頭的時候,證照課程擺脫了學界的包袱,但是卻落入了獲利的陷阱,所有的證照機構都有獲利的壓力,因此證照的初衷或許是為了培養專業人員,但是證照的現實往往變成以「獲利極大化」為終極目標。馳名國際的一些肌力及體能相關證照,長期迫於現實無法考術科,只使用紙筆或電腦測驗考選擇題,就曾經招致許多專業人士的嘲諷(非個人觀點,勿戰)。而當證照變成生意,學員的角色越來越像顧客,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像服務人員,考核與淘汰的過程都受到嚴重的壓力,堅持品質與搶佔市場之間產生了弔詭的衝突。且在獲利極大化的需求之下,課程越來越短,也越來越簡單,過關的人也越來越多。
證照不是不好,但是我們要理解,一次性的證照其實「評價」的意義可能會大過於「教學」的意義,因為畢竟短期能夠學會而且通過的,通常是已經有基礎或知識背景的人,或者是少數學習能力極強的人,但是在市場大餅越畫越大的時代,素人瞬間加冕為教練的情形越來越多,我們不得不承認,證照的意義越來越輕,而「證照後修煉」的意義也就越來越重大了。
在職進修是一個表面上最理想的途徑,既沒有學校的繁文縟節,也不會像證照課程一樣短暫簡略,應該是專業人員終於可以好好修煉的時機了吧?只可惜,一切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如果你問起許多目前在相關產業從事教學工作的朋友,他們的在職訓練包含哪些,很多人可能都會告訴你,不管訓練名稱如何,公司真正最在意的往往是「行銷」能力,而未必是「專業」能力。曾經聽過一種說法,說教練的本職學能是銷售,這句話聽起來讓人既無奈又難過,在我看來,這不是什麼愛情與麵包的取捨問題,這其實是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的問題,有行銷能力,能夠快速獲利,但是,唯有真正具備專業能力,才能促成人類生活型態的「典範轉移」,進入「新訓練時代」,造成整個社會的長期獲利。
是的,怪獸訓練真正在乎的,是人類社會進入新訓練時代的典範轉移過程裡,有沒有夠多的專業人員協助社會大眾進入這個時代,而這不是單靠一堆短期培訓的人可以做到,也不是單靠滿嘴話術的人可以做到,我們需要的是身懷絕技的專業人員,我們需要精英級的訓練科學專家,不要滿嘴都是連自己都聽不懂的理論,也不要一大堆不能練太壯的藉口,我們要文武兼修的教練,我們要製造懂理論,能實作,身強體壯,思辨清晰的體能教練,我們需要一支肌力及體能教練的特種部隊。
是的,怪獸訓練要開放一個秘密空間,那是肌力及體能教練養成的樂土,有一方好土好水讓人茁壯,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像選手一樣鍛鍊自己,我們像學者一樣磨練思辨能力,我們像哲學家一樣思索生命的意義。
為什麼當年那麼多教授出國取經,但數十年之後,台灣的學生念到最後還是必須出國取經呢?這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只知道「技術轉移」,卻不知道「深耕本土」,事實上,我大膽講一句,技術轉移時期早就已經過了,行遍天下讀到的東西其實都差不多,台灣不缺國際接軌了,最缺的是深耕本土,技術和知識沒有人扎扎實實地在自己的土地上實踐,就永遠只是紙上談兵,永遠只是虛幻。難怪一代一代的知識青年踏上取經之路,卻永遠取不完。
終歸一句話,技術和知識,要活學活練在「人」的身上,我們才真的讓技術落地生根。
體能教練俱樂部,體能教練專班,體能教練研究中心,隨便你愛怎麼叫,名稱不重要,這是一個由我直接指導,每週有一次上課,加上一次自主訓練的班隊,幫助想要成為體能教練或是想要擁有這項技術的人,規律定期鍛鍊肌力和體能,並且用沒有進度、沒有方向但「非常深入」的學術討論方式,以及選手等級的訓練,長期幫教練們規劃知識成長的路徑,並且用腦力激盪的方式幫所有成員保持清楚的頭腦和強健的身心。
我們沒有進度也沒有方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變強,知識強,身體也強,你大可選擇那些標明了證照價值或是可以短期獲利的課程,那與我們無關,因為我們相信下一個十年,沒有人在乎誰有什麼證照,但是能拿出十年功力的人一定會發光發熱。
如果你是教練,我們希望可以成為你蛻變轉型的推手,如果你不是教練,但是對強壯的身體和微妙的訓練學有興趣,我們也歡迎你的加入。未來人類一定會進入新訓練時代,為了面對越來越長的壽命和越來越糟的身體,訓練學必須像是吃飯睡覺刷牙洗澡一樣,是維持一輩子強壯的「必要」生活習慣。在這樣的時代裡,可能沒有一項技能比「把人體變強」的技能更重要。
怪獸訓練體能教練專班,開始接受報名。
(備註:本中心保留審核入學資格的權利,報名後請就靜候佳音。)
管訓 隊 當 兵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我說我"任性的"去看了場電影,是因為那真的是很任性的臨時起意的。
有多臨時?
其實我連預告片都沒看過。所以不管是劇情內容、演出人物,甚至連片長多少我都沒概念;只是因為課程有調動,我也不想上,於是我就向學校請了假,然後買了罐奶茶就進場了。
本來想說自己看了部冷門片,但沒想到還有朋友也對這部片好奇,那今天就簡述一下感想吧。
-\-\-\-\-\-\-\-\-\-\-\-\-\-\-\-\-\-\-\-\-\-\-\-\
其實在看的過程中,由於沒有預期心理,所以會覺得一切都很新鮮,反而更能夠專心的融入劇情裡面(不然又是這個島、又是那個島、又是什麼艦隊,一恍神就會不知道誰是誰了)
整體來說,劇情交代的算是明白;但因為劇情有點長(兩小時又18分鐘),所以如果對這段劇情相對陌生的人進去看,可能就要用比較多的精神,才能讓自己的專注力可以維持兩個小時之久。
也就是說,我建議你睡飽再進場。
-\-\-\-\-\-\-\-\-\-\-\-\-\-\-\-\-\-\-\-\-\-\-\-\
而要怎麼對劇情有了解?
上網查囉。
一般來說,我建議去維基百科就好,因為方便且連結多;不然如果你想要去某些戰爭軍事迷的部落格或臉書裡面看,是可以看到更多詳細的整理。
但你真的覺得你知道那些航母遭遇的經緯度、知道某人官階代表的職務,又或是俯衝式轟炸機、戰鬥機、巡航艦、驅逐艦等裝置的差距,能對你在劇情的理解上有幫助嗎?
(也是會啦,但前提是你要是軍事迷)
所以我建議去查維基百科就好。
先查"中途島海戰"(這個歷史條目),了解大概劇情後,就可以點進去裡面的子連結(例如,人名、島名、船艦名);而且也不需要完全看懂,大概知道發生事情的順序就好。
#不然看太多字真的很消磨精神。
總之,先看個大概,知道大略順序後,再進戲院就能看清楚劇情了。
如果你能解決精神續航力問題,又能對劇情有基本掌握,那看這部片就會像是驚喜包一樣。
一下看到哪一段,出現某人會驚呼 "欸!! 是他耶!!!!"
一下又在另一段看到另一個人又驚呼"欸!! 他也有耶!!!"
溫馨提醒 : 指是在看維基百科要注意的是資訊來源不要太盡信,因為當你看了之後會發現 維基百科上的條目記載,跟劇情有很高的相似度;那要不是劇本改編很貼近史實,要不就是哪個影迷看完電影後就上來改編維基百科的條目內容。
如果是後者,表示資訊可能是有錯誤的。(但這就是這種百科的優點跟缺點)
-\-\-\-\-\-\-\-\-\-\-\-\-\-\-\-\-\-\-\-\-\-\-\-\-\-\
但這部片我推薦嗎?
我算推薦啦,但我不會推薦給普羅大眾。
推薦的原因是因為,如果你也覺得現在的動畫技術很卓越,所以不想錯過這部大場面的史詩作品(我當年錯過了"阿凡達",所以把握機會去看了"少年PI",看了以後更扼腕自己錯過阿凡達),那你就應該去。
如果就是想看很多飛機跟船艦的,那你也應該去;因為真的很多,多到看不完(只是你無法太細看,因為大多就是飛來飛去)。
如果就是想看戰爭中許多小細節的發生是如何影響全局的,那你應該去。
想看雙方如何鬥智鬥力,又是如何影響二戰的轉折點,那更應該去。
想向老兵致敬的,更是非去不可。
更別說裡面的演員真的很大牌、又很精煉的恰如其分。
-\-\-\-\-\-\-\-\-\-\-\-\-\-\-\-\-\-\-\-\-\-\-\-\-
而不推薦的原因則是 :
一方面是因為大家不是戰爭片迷;也可能對二戰史沒興趣;然後劇情對陌生的人來說有點紊亂。
可能你是想看英雄情節跟情情愛愛(例如當年的"珍珠港"),那裏面的元素可能沒豐富到能滿足你;也沒甚麼機會讓你看到帥氣的飛官(他們都挺狼狽的)。
如果就只是想看飛機飛來飛去,那也可能不會讓你非常滿意;因為裡面的飛機有九成都是飛起來不久後就會墜毀。
而且,因為戰爭場面的運鏡非常有創意,而且動畫效果又好到可以讓你拉很近去看;所以當你看到飛機闖進航母地對空機槍與防空火炮的彈雨裡穿梭時,真的庫底都要一包了。
也正是因為戰爭場面非常優秀,所以看久了其實會讓你有點壓迫感(心跳加速或是有點喘不過去)
而且畢竟是戰爭片,成堆的死人或是焦屍,是必然會出現了。
-\-\-\-\-\-\-\-\-\-\-\-\-\-\-\-\-\-\-\-\-\-\-\-\-\-\
如果真的要推,我會推薦給某幾個類型的人。
如果你想看戰爭片,那絕對可以如願。因為裡面就像是一部高品質的動作片(或A片),就是打個沒完;只是你會看到很多有點恐怖的場景。
(像是焦屍跟很多屍體,但絕不會像是"雷恩大兵"那麼誇張啦)
如果就是戰史迷,喜歡蒐集"硫磺島"、"珍珠港"、"雷恩大兵"、"大敵當前"等經典戰爭作品的人,那也不能錯過。
-\-\-\-\-\-\-\-\-\-\-\-\-\-\-\-\-\-\-\-\-\-\-\-\-
最後來個個人角度的類比。
這部片在戰爭節奏上比起"敦克爾克大作戰"要來的軟性一點;但是比"珍珠港"要單調跟硬很多。
殘忍程度與真實性呈現來說,沒有"搶救雷恩大兵"或是"南京1937"那麼真實、恐怖;劇情方面也沒有"大敵當前"那麼多個人描述與感情鋪陳。
而鬥智方面也沒有"驚爆13天"那樣的電影這麼多變詭譎。
#但上述元素是都具備了的一部好片
所以,我推薦;但只推給特定傾向的朋友去看。
只是我回來看了一些資訊後,對劇情有更進一步掌握下,我認真思考去二刷的可能性。
先不說戰爭場面真的沒讓我失望,劇情跟選角也精采絕倫到你根本不會思考這個人演得好不好,因為那就是他!!!
(伍迪哈德森 飾演尼米茲 真的像到不行,雖然我總記得他在"抓狂管訓班"裡面的人妖扮像...)
另一方面,我看一場電影也只要180(而且還是沒拿出學生證的情況下),這個價格去換一場兩小時又一刻鐘的精采史詩影片,誰能說虧???
.
.
.
.
====
#這部片大家雖然不那麼矚目_但我還是努力不劇透
#不對阿_歷史電影無所謂劇透阿
#真心想二刷
#但二刷這種電影會不會有點怪?
#看到豐川悅司實在傻眼_讓我想起也是變老的江口洋介
#上班上課到沒空寫貼文
#我會努力回留言的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