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安事件 是各行業者最不樂見的事情,然而,依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資料顯示,有高達88%的工安意外起因於 #勞工不安全行為😱
事實上,只要透過AI影像辨識技術的輔助,就能輕鬆達成人員的安全管理,大幅降低工安事件發生機率👇👇
SYSTEX 的 #AI影像工控安全解決方案,能將影像辨識系統與廠務中控戰情室、警報系統整合,若有違規或異常事件發生,除了現場廣播警報,中控戰情室也會立即收到通知、開啟中控警報,並通知主管人員立即處理,大幅提升工作安全與效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管 路 異常事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SYSTEX 精誠資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陳歐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JCT - 【復健科病人鼻胃管自拔與滑脫事件相關 ... 的評價
- 關於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醫管e學院】以病人安全的觀點探討管路照護之重要性 的評價
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陳歐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立法院交通委員「台灣鐵管理局澈底改革既鐵路法修正方向」公聽會
台鐵太魯閣號重大出軌事故造成49人死亡及216人輕重傷,可以說是台鐵近70年來最嚴重的死傷事故,必須痛定思痛、澈底檢討、澈底改革;台鐵近年大小事故不斷,顯示這個百年老店確實出現很多系統性問題,我們除了記取事故教訓,台鐵改革更是刻不容緩!
#台鐵改革部分
現在社會各界有很多檢討的聲音,2018年10月21日,台鐵發生普悠瑪出軌事件,之後外界對於台鐵組織的標準作業流程提出質疑,交通部組成院層級行政調查小組進行事故調查,並針對台鐵現行安全管理、設備、維修、人力及組織型態等面向提出「台鐵總體檢」報告,共列出了上百改善事項。
其中提到,台鐵內部一直有各單位長期橫向整合連不足,導致緊急應變權責不明的問題,且包括設備維修管理、列車出車收車標準等等,都未有完整明確SOP。根鐵19年統計,一般行車事故共58件,行車異常事件共572件,顯示台鐵在確保行車安全上,沒有積極作為,對此學者直言,台鐵風險管理根本毫無章法,總體檢報告有沒有落實,也讓人打上問號。
這次太閣號重大事故,更凸顯台鐵風險管理不及格,而國內高鐵及台北捷運都是軌道運輸的模範生,我們建議台鐵可以借鏡台北捷運公司經驗,由政府組成國家改革小組,進駐台鐵輔導,導正台鐵鬆散的組織文化,提振該有的行政效率。
#台鐵公司化的議題
我認同公司化是可行方向,先從台鐵企業化走向公司化,藉由企業化導入企業經營的效率,來提升台鐵的競爭力,除了長期虧損的財務問題,台鐵的誤點、安全性、訂票系統皆長期被民眾詬病,背後原因其實與行政效率低落、營續效不彰及組織結構鬆散有關,公司化也許是讓台鐵成功轉型的關鍵。
學者也提出公司化方向確實是目前最可行方向,以台鐵主要業務是旅客運輸而言,如果以公司化進行經營管理,無論從成本控管、績考核、安全維護與風險管理等層面,相信會大幅改善現有的沉痾與問題。
當然,台鐵是否公司化,是很多學者專家的盲點,台鐵角色跟定位是什麼,要先釐清!桃機也已經公司化,但仍出現一些題,例如它與民航局的關係,有些配套就不足;台鐵如果未來目標清楚,要變成有效率、競有爭力、提供高品質服務的公司,很多事情要先處理好。
#鐵路法修法部分
我在上會期提出鐵路法第21之1到第21之4及4之1的修正案,台鐵雖然長期虧損連連,但事實上台鐵的財務並不是最嚴重的問題,台鐵的資產很多、也大於負債,只是看如何活化利用。
在第21之1到第21之4條的修正部分,主要是為了建構國營鐵路機構不動產開發及經營機制,來促進公有土地有效利用,並帶動鐵路機構轉型及都市整體發展,當然主要目的是活化台鐵資產來增加營收,也解決務的問題。
另外,第47之1條的修正部分,主要讓鐵路機構得以多元經營運輸本業,提供更優質的鐵路服務,這條是要讓鐵路觀光票價合理化規範,有助於我們現在力推的觀光鐵道發展,台鐵有發展鐵道觀光的雄厚潛力,可藉由優質的鐵道觀光來創造台鐵業績成長,並改善台鐵的債務。
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正視交通意外頻傳 守護消費者安全》座談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緣 起:
近幾年來民眾的消費意識已大幅提升,然而政府的風險管理能力,卻仍難以符合消費者的期待。以交通安全為例,嚴重交通意外頻傳,尤其是今年清明連假期間所發生的臺鐵太魯閣號事故,導致高達50人不幸罹難,更令消費者的信心跌落谷底。
而為確保消費者的權益,強化政府的風險管理機制與能力,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特別邀請交通安全、消費者保護,以及風險管理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一同為臺鐵把脈,並敦促政府正視消費者行的安全,以及全面提升對於風險的防範與預警措施,以落實消費者保護與消費權益保障。
時 間:110年 4月9日(星期五)上午09:30
地 點:國政基金會101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6號)
主 持 人:陳宜民(國政基金會永續組召集人)
邀請貴賓(依姓名筆畫排列):
王鴻薇(臺北市議員)
李克聰(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
陳敦基(國立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黃台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退休暨兼任副教授)
謝衣鳯(立法委員)
討論題綱:
一、現階段太魯閣出軌事故原因調查仍在進行當中,而從源頭開始檢討,太魯閣號出軌意外應是由一連串事故鏈所造成,也就是說,從臺鐵企業組織文化、高層到基層有無把安全納為最高指導原則,又是否能夠身體力行?此次事故也凸顯外包施工廠商安全意識嚴重不足,以及欠缺風險管理的能力,其中是否牽涉招標弊端,或是長期輕忽心理所導致?
二、根據臺鐵109年統計,一般行車事故共58件,行車異常事件共572件,顯示臺鐵在確保行車安全上並未有積極的作為,導致事故發生後卻又一再重蹈覆轍的離譜現象。以當年普悠瑪號出軌為例,事故發生後行政院成立「台鐵總體檢小組」,但體檢報告出爐後行政院並未依建議成立跨部會委員會,因此,是否也因政府態度過於輕忽、未落實督導管理機制,才無法遏止悲劇再次發生?
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醫管e學院】以病人安全的觀點探討管路照護之重要性 的推薦與評價

... 從案例事件分析、 異常事件 的管理,以及品 管 改善的經驗分享,激發您更多的想法,讓我們一起共同提升 管路 照護品質。 完整影片,歡迎請至醫 管 e學院 ... ... <看更多>
管 路 異常事件 在 JCT - 【復健科病人鼻胃管自拔與滑脫事件相關 ... 的推薦與評價
目的就是希望透過各醫療院所進行的異常事件通報,建立病人安全文化素養。根據臺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2012年年報資料顯示,管路異常事件位居所有異常事件之第三名,其中又以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