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啥錯失工業化機遇?】
印度,這個有著4500年文明史,大英帝國南亞繼承人的國家。
在二戰後,有著第三世界最發達的工業體系:鐵路里程、鋼鐵產量、發電量、產業工人遠超中國,冠絕亞非拉。
1949年,印度鋼鐵產量是中國的近10倍。
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尼赫魯左手拉著中國,右邊跟著馬來西亞,顧盼生輝,儼然第三世界領袖,亞洲追求工業化國家的領導者。
1950年代末期,印度工業化初見成效,百萬噸級的魯爾克拉、比萊鋼鐵廠先後建成,自主制造汽車下線,進入全球十大工業國行列。
印度人堅信:隨著工業化的推進,走上亞洲之巔,與美蘇三國鼎力,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印度先是在1962年邊境戰爭中,被解放軍的炮火摧毀了全球政治影響力,經濟競爭力也被日本、韓國甚至中國臺灣超越,更被完成工業化的中國甩出雲霄。
那麽,占據先發優勢的印度為何錯失了工業化?在中美歐日即將開啟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時候,印度還在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而苦苦追尋,是什麽導致了印度20世紀印度工業化的功敗垂成,印度山川稟賦和工業化歷史細節,為諸君解惑。
【先天不足的山川稟賦】
先天條件決定人成功的一半,國家也是如此。
我們印象中的印度,和中國一樣:物產豐富、礦藏繁多;但事實上,印度的農業存在著嚴重的先天不足;而印度的礦藏資源相比同體量國家,可說是貧乏。
由於印度大陸屬於熱帶季風性氣候,降雨極端的不均衡,在7-9月,幾乎集中了全年降雨量的90%,且水量極大,超過農作物的正常需求;其他時間則滴雨難求。
這導致印度主要產糧區-恒河大平原雨季時澇死,非雨季時旱死;更可怕的是,恒河大平原地處高溫熱帶,土壤有機物分解極快(需要更多肥料施加)。
相對於中國降雨均衡、氣溫合適的華北、長江中下遊平原;印度平原先天不足,一年只能一熟,畝單產糧只有中國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所以盡管印度平原總面積比中國多,但糧食總產量卻只有中國的一半左右。
印度農業的先天不足,也是導致古代印度:分裂時間大於統一時間的最重要因素,占據平原的印度主體王朝,農耕能力低下(相比中國),實力不足以抵達印度南部,即使抵達了,統治不能穩定,亦不能持久。
所以南亞歷史上的統一大王朝:孔雀、貴霜、笈多、莫臥兒等,基本都曇花一現,而所謂的統一,其外圍領土大多是類似附屬國的土邦,
中央集權統治從未貫徹過。這導致印度邦國林立,小文化圈、小民族圈橫行,小圈的爭鬥,給印度獨立後的工業化目標,帶來了無盡傷痕(本文最後會詳述)。
印度的礦藏呢,不能說少,但作為一個10億人口,就顯得貧乏了。
印度石油儲量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煤炭儲量是中國的二分之一,鐵礦是中國的60%,銅礦是中國的七分之一,印度幾乎沒有鉀鹽(制造鉀肥的重要原料),中國是3.6億噸。
礦藏的貧乏,對印度工業化無疑是重大打擊,當中國1990年之前,還可以出口石油、煤炭、鐵礦等能源礦藏,換取工業化資金和先進設備時,印度從一開始,還要進口石油和煤炭,一進一出之間,加重了印度工業化的負擔,特別是重化工業。
美國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曾有一句名言:
“每逢妳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妳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妳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當我們面對印度糧食產量低,工業化速度慢時,總是歸結為人種懶、文化頹廢,但是否考慮過印度先天條件不足造成的巨大不利條件呢?
當然,有人會說,日本、韓國先天條件也不足,他們後天努力了,所以工業化成功了。
下邊我們就看一看印度工業化的後天努力。
【印度國民黨的‘紳士’革命】
欲實現工業化,首先要實現民族、國家獨立。
20世紀上半夜,反殖民、反帝國的革命洪流席卷全球,蘇聯、中國都通過暴力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印度另辟蹊徑,走的是‘非暴力、小清新、不流血’革命。
領導印度獨立的國大黨,類似四一二前的中國國民黨,代表了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所謂開明地主的利益,但團結了印度共產黨、農工等左翼力量,政策中亦有社會主義的因子。
憲法規定:印度是一個主權的、世俗的、社會主義的、民主的共和國。
由於二戰德意誌打殘了英國,日不落帝國全球統治力下降,印度得以不經過暴力革命,就獲得了獨立,並繼承了大英帝國在南亞的政治遺產和工業建設。
這種從容不迫、文質彬彬的革命,被世人稱為‘紳士’革命,亦可以稱為‘小清新’革命。優點是避免了流血,國家政權平穩過渡;缺點是沒有滌除印度社會中的封建生產關系和落後階層,反而讓他們大量進入執政階級,成為此後印度社會改革和工業化的最大阻力和隱患。
【蝸牛工業化】
印度獨立後,在尼赫魯的領導下,也效法蘇聯,開啟‘社會主義’工業化,開始了第一、二、三....個五年計劃。
1956年印度工業政策決議:基礎工業、戰略性工業、公益工業掌握在政府手中,私人企業在國家指導下發展。這和中國、日本、蘇聯的國家(計劃)資本主義如出一轍。
於是,印度政府開支了龐大資金發展工業,由於優秀的國際環境,外國援建也絡繹不絕,社會主義、資本主義都來幫忙。
亞洲一流,百萬噸級的魯爾克拉鋼廠,由德國克虜伯財團援建,杜加普爾鋼鐵廠,是英國鋼鐵制造財團貸款,比萊鋼鐵廠,是蘇聯援建。
印度摩拳擦掌,一頓操作猛如虎,但當人們看到結果時,大吃一驚。
直到1984-1985年,印度國有企業產值占GDP 比例才24.5%,尼赫魯時期,這個數值不超過15%。
印度工業產值占GDP的比例,1980年之前,長期維持在25%以下,而中國1980年工業產值占GDP比例已經高達48%。而直到2018年,印度工業產值占GDP比例依然不超過30%。
一個農業國的經濟發展里程:必然是工業產值大幅度提升,占據國民經濟的主導地位,實現工業化,然後再商業化,出現繁榮的第三產業,工業產值比例出現下降。
從工業產值占GDP比例來看,在尼赫魯以及女兒英.甘地執政(19470-1984),實施國家(計劃)資本主義時期,印度的工業化成就相當潦倒。
更騷的是:1969之前,印度還未施行大銀行國有化,14家最大的私有銀行,占據了全國存款的85%,貸款的84%。
也就是說,印度政府雄心勃勃,制定了工業化的宏偉藍圖,結果手中的執行工具--國有企業,不在國民中占據主導地位;私有銀行的存在,讓印度政府也無法靠控制資金流向自己計劃的產業。
那麽為什麽印度的工業化,速度是如此的蝸牛呢?主要有兩大原因導致:
1. 印度在尼赫魯和英.甘地時期,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行,但由於市場經濟過於強大(特別是塔塔集團這樣的財閥存在),大量私人資本、民營企業並不願意投資重化工業,而更喜歡回報快的消費工業(微輕工業),這導致稀缺的資本不能有效的投入重化工業;而對糧、糖、棉、布等消費品價格的不予管制,放任自由化,導致大量資本流入了商人和上層精英的腰包,這些階層為了享樂,大量進口高檔品,不僅浪費了大量外匯,也浪費了寶貴的再投入資本。
2. 印度農地改革(土地革命)的半途而廢,功敗垂成。
【半吊子的土地革命】
我們應該知道,一個大國想要實現全面工業化,必然先實現農地改革(土地革命)。
大規模投資基礎工業和重化工業,需要巨額資本、脫產的產業工人以及海量的糧食、原料,這些在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都需要建立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基礎上:用更少的人,更短的時間,生產更多的糧食。
而在重化工業反哺農業,提供廉價的機械、化肥、先進種子之前,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更多的依靠以下策略實現:
A、均分土地,讓每個農民都有自己的土地,讓土地和勞力得到更合理的資源配置。
B、集約化生產:利用合作社的方式,動員集體力量,建設水庫、灌溉渠等農業基礎設施;集中農民的零散資本,進行機械購買、肥料種子研發、資本借貸等規模性投資,自我累積農業資本。
C、減少地主、高利貸者等農業食利階層,讓更多剩余資本,投入工業和農業再生產。
在印度獨立後,也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農地改革,但由於執政黨-國大黨是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以及地主的代表,官僚成員也絕大多數來自高種姓地主集團、企業家和商人,來自農民的幾乎沒有。
所以,盡管國大黨在印度獨立過程中,為了聯合工農,宣稱要搞土地革命,但在真正執政後,政策起了變化。
印度的土地制度被稱為柴明達爾制,柴明達爾(地主)的土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國家代管,是收稅中間人,對土地沒有所有權;另一部分是自營土地,擁有世襲所有權。
印度農地改革的策略是:政府贖回柴明達爾們代管的土地,允許保留自營地。
但由於政策執行人本身就是柴明達爾階層,又遭遇印度右翼政黨強烈反對,用法院體系對抗(妄稱政府侵犯個人財產所有權,過低價格贖買等等),導致農地改革推行了10多年之久,給柴明達爾們留下了充分的時間:擴大自營地,把本屬於國家的土地大量侵吞。
結果是,政府只收回了1.7億英畝土地,約占總耕地的48%。改革完,25%農戶依然沒有一分土地,25%的農戶只有土地的1%。而擁有1000英畝以上的地主仍不少見。
尼赫魯的所謂合作社:也因為富農和大地主的反對,不能夠執行。
印度農村仍然是落後的生產方式,一盤散沙,大規模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無法施行。
【工農業惡性死循環】
農地改革半途而廢,導致印度農業效率一直不能夠快速提升,更不能夠提高有效的資源(資金、脫產工人、剩余糧食)給工業;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不能夠快速發展,就不能反哺提升農業效率,印度的工農業陷入了惡性循環。
更奇葩的是,印度農業在一些年頭,連自給都不行,要靠進口大量糧食滿足需要,1961-1966年,印度進口糧食2500萬噸,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外匯,更造成印度外債高築(工業資金不足,也要向外國借款)。
1966年,印度外債已達350億盧比,財政收入的約20%用來還債,印度內循環惡化,走上了依賴歐美和蘇聯的道路。
【棄難求易的綠色革命】
為了達到糧食自給,1965年之後,印度開始推行綠色革命。
綠色革命的策略是基本放棄進一步改革土地制度,利用機械、良種和肥料增產。
但機械、良種和肥料需要大量金錢,於是印度只得一方面從歐美獲得農業貸款,另一方面只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土地肥沃,見效快的地區。
中央政府提供的農業資金,僅能夠讓300萬地主受到普惠;但擁有小額田畝的農戶超過四千九百萬。
印度綠色革命導致的好處是,糧食產量有所提高,並出現了小片工農業發達的飛地,但廣大腹地依然不能解決農業效率低下的問題,印度的人口和消費需求都得不到解放,工業始終不能形成強大規模。
【劍走偏鋒的互聯網革命】
等到尼赫魯(1947-1964執政)的外孫,英.甘地(1966-1984執政)的兒子拉吉夫·甘地(1984-1989)當選印度總理時,他深感印度工農業落後歐美太多,而當時全球互聯網革命風起雲湧,拉吉夫·甘地高喊:用計算機把印度代入21世紀。
拉吉夫·甘地認為印度有世界第三的高等教育人才數量,要趕上世界潮流,當然拉吉夫拉的互聯網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印度已成為僅次於中美歐日的第五大軟件國,拉吉夫·甘地打下基礎的雄厚基礎功不可沒。
不過,在25歲以上人口,73%文盲的當時印度,發展這種高端科技服務業對印度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影響有限,反而更加重了印度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如果說尼赫魯(1947-1964執政)沒有徹底完成農業崛起,那麽英.甘地(1966-1984執政)用綠色革命劍走偏鋒,放棄了全面提升印度農業的戰略,而拉吉夫·甘地(1984-1989)再一次劍走偏鋒,把工農業都交給自由化市場,押註互聯網實現彎道超車,結果是舍本求末。
這即是印度沒有徹底滌除封建生產關系,完成土地革命,執政層擁有強大保守勢力大背景下的無奈選擇,也是印度歷史上一直不能夠完成大一統,國內利益集團相互內卷的結果。
在印度國內,有十四個語言集團(都宣稱有獨特的文化遺產),有占人口六分之一的穆斯林教派,有三千個婚內聯姻的種姓集團,他們都狹隘的效忠小集團。
階級矛盾、種族矛盾、宗教矛盾橫雜交錯,非但無法對國家整體的目標形成合力,反而導致國家的目標一再變化和妥協,在無盡的內耗和謊言中,冷了英雄的血,麻了百姓的心。
而在印度為清除封建生產關系和團結障礙,追求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漫長過程中,他錯過了20世紀後半葉第二次工業化浪潮,錯過了20世紀70-80年代歐美的產業轉移,錯過了21世初的全球化,錯過了移動互聯網革命,也即將錯過第四次科技革命。
基礎不牢,所有的機遇對印度來說,都地動山搖,把握不住。這就是現代印度面臨的最大難題,但一面補齊基礎,一面追趕,對印度來說,又好不辛苦。
糧食自給率計算方式 在 王明勇的健康三好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健康三好飲食救自己救地球:
食用者好、生產者好、環境也好!打造台灣無毒島不是夢!有機更要有心!
[公視紀錄片]《未來的收成》
「不用農藥,到底可不可以養活全世界? 」
使用農藥只有5成可正中害蟲,過度使用造成環境汙染與健康隱憂。科學家估計,若歐洲全面禁用農藥,一年將可遏止2萬6000件癌症發生,可減少約260億歐元醫療支出。
目前慣行農法的蔬果可賣得較便宜,是因為未將對健康危害(醫療成本)、土地汙染、水源汙染等外部成本計入。若全部反應至售價上,將大幅提高消費者購買成本。
美洲:墨西哥
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與美國政策補貼下,玉米進口價格低,墨西哥30%玉米仰賴進口。因收入太低,墨西哥有300萬農民放棄耕作,在城市底層流竄,沉默飢餓的一群。
2007年,墨西哥發生玉米餅危機,在幾週內玉米漲價50% (玉米價格被大型買家聯合壟斷)
墨西哥人發起「餓不能等」運動,要求正視糧食危機問題。
墨西哥人原始的永續農業栽種方法稱為:米爾帕
非洲:馬拉威
全球每天一萬人餓死,多數在非洲,兒童為主
馬拉威人每天收入不到一歐元
糧食轉換率:慣行農法1:3,自然農法1:20~30
因馬拉威的土地缺乏氮和磷,故農業學家提倡大型「農林耕作」計畫:以「格力豆」的葉子做肥料(又稱肥料樹),與作物交相種植,此種固氮的豆科植物,除了格力豆外,還有金合歡、銀合歡、相思樹等。可幫助提高土地的氮磷含量,遇到乾旱時作物仍舊可生長,收成量也較以往增加兩倍。
綠色革命增加1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亦讓土壤失去品質。樹木是最好幫助恢復地力的方法。
若大面積種植單一作物,因生態未達平衡,又以農藥防治害蟲,將致使害蟲增加抗藥性,並加速土壤酸化。
綠色革命提倡的工業化發展農業方式:
大面積種植單一作物à使生態不平衡,作物害蟲問題反而擴大à增加使用農藥à土壤失去品質
歐洲:德國
不整地栽培法:以綠色植物直接覆蓋土壤,不翻地可避免攪動破壞原有土壤中微生物生態平衡
三葉草為一種固氮植物,可幫助種植黑麥,且收成量與慣行農法相同。
羅德爾協會發布一研究:取德國主要糧食作物:大豆、小麥、玉米,以有機與慣行農法連續種植30年,發現有機種植與慣行產量幾乎相等,但有機種植可減少45%能源消耗,40%溫室氣體排放量。在乾旱時因土壤保水性佳,產量可高於慣行。
健康的土壤三特點:
1) 呈現塊狀,放入水中不易散開,水質仍清澈。慣行農法土壤鬆散,水呈現混濁。
2) 土壤中有大量根系:因為未施予化肥,植物需靠自己的力量生長根系吸收土壤中養分。
3) 聞起來有森林中的味道:微生物種類繁多。
2008年漢斯赫倫教授,率領全球400名科學家,擷取60個國家資料研究,發布「位於十字路口的農業」報告,指出生產至上的農業必須改變,須重視土壤品質和提升農夫收入,農業才能永續經營。
非洲:肯亞
主要作物是玉米,但當地玉米有三大天敵,造成百億歐元農損:
巫婆草 (一種寄生植物,會從玉米根部吸走養分)、玉米螟蛾、土壤貧瘠
國際昆蟲學家進駐非洲,以當地600種植物中,找出山螞蝗和狼尾草,發展出一種獨特的「推拉法」,以生態學觀點防治,有助玉米抵抗蟲害,使當地玉米產量是以往的10倍。
(山螞蝗可驅趕玉米螟蛾,而種植在農田周邊的狼尾草,可吸引螟蛾,但狼尾草葉片會分泌汁液,讓玉米螟蛾的卵無法孵化)
專家預估,生態農業在未來五到十年間,可幫助東非增加120%產量。
世界銀行預估,每投入一美元發展農業,可獲得3美元的經濟效益,但投入一美元發展工業,卻只能得到1.5~2美元經濟效益。
西非:塞內加爾
2006/2~7月禁止歐洲洋蔥傾銷,使國內的洋蔥產業鏈蓬勃發展
農業就業人口大幅增加,且2~7月是乾旱期,寸草不生,以往附近居民都會來砍洋蔥花帶回家餵牲畜。若洋蔥產業因傾銷價格過低,當地人無利可圖放棄種植洋蔥,將會影響到許多人生計
在禁止洋蔥進口同時,政府也要為農民考量相關配套(如:倉儲措施),以控制市場供給量,減少中間商剝削
à唯有改變市場觀念(生產者欲高價賣,消費者想低價買),讓消費者和生產者成為夥伴關係,緊密相連,才能將中間商剝削降到最低
亞洲:日本(小川)
日本有一億三千萬人口,除稻米以外,60%農產品須仰賴進口
金子夫婦種植3公頃農地,約百種蔬菜,和30戶消費者維持緊密的「提攜」關係。
提攜運動:1970年代,日本一群主婦發現二次大戰後提倡的綠色革命雖使產量增加,但使用農藥造成許多莫名病症與土地和水資源的污染,便自行尋找鄰近區域健康友善的生產者,發展緊密關係,每週由農民按照訂戶不同喜好要求,配送2籃菜。(主婦聯盟共同購買概念)
2公頃地種植的蔬果可養活10戶人家,平均一戶須20公畝,以日本每人可耕地面積為4公畝計算,日本農業自給自足綽綽有餘,無須仰賴進口。
唯有生產者與消費者關係和諧,才能共創永續農業與環境保護。
以上文章感謝台灣農業讚志工林秀怡收看《未來的收成》一部想要翻轉全球食農觀念的紀錄片的筆記。
紀錄觀點首播: http://viewpoint.pts.org.tw/?p=4275
繼2007年大飢荒在全球造成騷亂後,聯合國食品權特派調查員奧利維耶•德•舒特確認「農業必須從根本模式上進行改變」。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為解決缺糧祕方的「綠色革命」,並未能成功達成任務,反而成為全球暖化,土壤、水和生物多樣性枯竭,環境大量惡化的元兇之一,迫使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外移,轉進城市,甚至淪落貧民窟。
那麼,究竟「怎麼樣才能養活全世界呢?」《未來的收成》團隊在非洲、亞洲、南北美、和歐洲四大洲展開調查,從墨西哥到日本,沿途經過馬拉威、肯尼亞、塞內加爾、美國和歐洲的德國,以許多專家學者和各地農民在片中的見證為基礎,觀察到採用工業農業和開放農產品自由貿易造成的惡果。《未來的收成》還帶領我們去體驗世界各地的有機農業,無論就農學或經濟學的角度,這些農作方式的效率都非常高,尊重生態,講求環保,而且可以永續經營,絕對是未來農業的方向。
見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dlQ4gRdXc
「台灣農業讚」分三個小組:「獨立媒體組」、「整合行銷組」以及「育成加速組」,更全面地支持台灣有機農業發展,實現「打造台灣有機島」的願景。
「獨立媒體組」會專注台灣農業讚官網規劃和粉絲團經營,自許是台灣農業有溫度的獨立媒體,更期待陪伴更多農友轉型有機,提升台灣有機耕種比例以及糧食自給率。
「整合行銷組」主要連結台灣農業讚駐站專欄作家、有機農友及友善通路,協助彼此間聯合策展和共同行銷,發揮「打群架」的力量,成就更大的市場效益。
「育成加速組」是新的發展策略,也是未來積極推動的重點,所謂加速器的關鍵在於一流的輔導業師及種子資金,希望可以在短期間內,透過與業師們的腦力激盪,讓創業團隊的技術、市場、商業模式可以脫胎換骨,不但可能獲得我們投入的種子資金,也大幅提高未來找到資金的機率。目前正加速在尋找業師和啟動基金,也在洽談第一個投資標的。
2016年核心志工小組召募中:http://www.ivcmatch.org/home/search_show.php?id=122
糧食自給率計算方式 在 東講西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瞭解《香港為何要農業》。
閱讀時,請自行將「內地」更正為「中國」。
請廣傳!
更新版《街市行情十問十答:香港為何要農業》!
加碼清晰製圖版: https://www.dropbox.com/…/AAB7Vf5j0UPTibfABCDYtH…/for%20web…
淺淺講出, 多多需要人理解和支持本地農業真正的需要為何。...
感謝農業論述懶人包小組的集思廣益及 Angeline Chan 的美術設計。
--------
原文:
《街市行情十問十答:香港為何要農業》
文:香港好薯
1)香港人習慣咗入口糧食,駛乜係本地種呀?
香港糧食主要來自中國,當下中國政府意識糧食危機,水土汚染,把三農問題(農業農村農民)視為國策之首,以菜籃子等政策規限城市過度蠶食農地,保障農民有地可耕;更四出爭取農地,如大型國企在2013年於烏克蘭投資面積約27個香港的農地產糧輸華。農地比黃金鑽石更珍貴,是普世共識。香港人要醒覺,內地糧食有任何短缺,香港只會是配給中最後一員,香港豈能獨善其身?唯有全面回購農地復耕, 讓本土糧食供應自主。
2)香港農業式微,農地丟荒又冇人願意耕田,講呢啲?
香港有農地!以2013年計算,種菜農地有298公頃,蔬菜自給率2.0%, 每公頃一年產量55噸,每年共生產16,300噸蔬菜。目前荒廢農地3794公頃,全面復耕後,總供菜量為223,824噸, 自給率可增至27%。農業能增加就業崗位(生產鎖售物流回收等),保護生物多樣性, 消化廚餘減輕堆田焚化爐壓力,醫療開支減少。近年香港出現青年回歸務農趨勢,等候漁護署復耕配對就有接近300人。要邁向全面復耕,必須解決兩個難題:(1)地主囤積及破壞農地;(2)租約太短難以投資。地主和發展商設法買入農地,深明農地變屋地有利可圖,丟荒土地,等待發展機會,和政府裡應外合,藉公共政策之名批准起樓。真正為公共利益,政府應回購現存所有荒廢農地(3794公頃),不再改變這些農地用途。
3)食物安全就喺冇太多化肥農藥,同「蔬菜自給率」有咩關係?
食物安全其中定義,包括「自給率」。80年代前,本港仍有約4,000公頃菜田,足以支撐30%的本地需求, 殖民地政府訂下「充分利用鄉村農地」的清晰政策目標。九七年勉強維持13.9%,2000年跌破雙位數字至6.6%,現在更跌至1.8%。多年來遷就城市發展,破壞農業,83%的農田,現在近4,000公頃荒廢無生產。香港必須訂立自給率,才能保障香港人食物安全。
4)香港地少人多,反正不可能做到糧食自給自足,算吧啦!
當今世上冇一個地方可以做到100%糧食自給。提高糧食自給率,有以下好處:(1)減低對入口農產品依賴;(2)減少輸入黑心食材;(3)減低碳排放;(4)減低外來農產品通脹影響。盲目搶地發展,結果是犧牲香港人最基本的食物自主權,所有人承受毒菜和黑心食物的代價。農地上:香港土地面積只有0.7%,遠低於其他城市:上海32.5%、北京24.7%、新加坡1.1%。蔬菜自給率上,遠遠落後於國際:南韓26%、台灣33%、上海60%、東莞30%、新加坡10%
5)香港土地資源有限, 起樓重要啲,點解要阻住發展?
香港共有3,900多公頃閒置土地,當中2,600公頃為住宅用地,688公頃為高爾夫球場、803公頃為棕土(破壞了的農地)及約2,750公頃為軍營用地。點解政府放棄這些珍貴土地資源,去製造「房屋供應」和「農地犧牲」的假對立而消滅農業? 每次發展,政府都用「地少人多解決房屋」作台詞,只睇GDP數字漠視人民如何生活。地產成為人投機獲利的黑洞,亦嚴重擠壓年青一代生存空間,社會不可能依靠地產實現文明。新界東北計劃面積共612公頃, 撥作公營房屋土地只有約40公頃,為何要發展咁多地?早前高永文局長説明白現時農業主要困境,是地主為體驗更高經濟價值不願意出租農地!這種助紂為虐的言論,根本沒決心解決住屋需求,繼續默許農業遷就地產商獲利的需要!政府有責任制定保護農地政策,市民也要明白農業不單只關乎生產,同時連繋生態生活及生命, 農業是一種傳統及文化,讓人生活得更快樂更有價值。
6)即使只能吃唔安全的大陸菜,咁又可以點?
內地許多農民說:「地裏種了很多價錢高蔬菜,打死我都不會,餓死我都不會吃!」可想而知有幾黑心。從2003年起,中國黑心產品,隨手可數:地溝油、鎘大米、假雞蛋、藥水芽菜、頭髮豉油等。中國工業化農業解決13億人溫飽,供應700萬香港人,代價超沉重:過量化肥農藥、農業污染、過密化養殖、抗生素與食物添加劑濫用。香港人「食住先」的消極思想,未有出事就是冇事, 助長「食物不安全」繼續循環。我們必須要從「入口食物是唯一供應」的偏執,作出改變!
7)我只喺一個小市民,又唔識農業,我能夠改變食物供應來源和制度咩?
全民參與認識農業,能匯聚改變的力量!從消費開始,多支持本地生產農產品,逛農墟直接跟農夫買菜,甚至親自到農田,認識整個耕作過程;更可變成生產者,在自家陽台窗邊種植;向政府爭取在花圃、大廈天台、公園種植,實行全民耕種。若您認同 :1)食物安全在質量上同等重要;2)吃新鮮安全蔬菜對身體有益;3)種本地菜較內地入口菜可靠;4)種本地菜較歐美入口菜平宜新鮮。便要:(一)改變「糧食只能靠入口」的消極想法;(二)改變「香港只能起樓發展」的迷思;(三)培養本地生產的積極信念。
8)社會用適者生存,自由市場爭奪資源有咩問題? 睇唔到政府响政策上推波助瀾。
基於市民有向政府納稅,一切關乎公眾民生事物,如食水、食物、房屋, 是生活必需品,不是奢侈品,政府不應該把這些基本需要,不負責任推向弱肉强食的所谓「市場」去,而政府所謂不干預市場只係假象,事實上政府一直「親商」而非「支持自由市場」,大財團運用其經濟影響力左右公共政策,例如建築廢料的處理費只需$125/公噸,而即將推行都市固體廢物徵費的家庭則推算為$500/公噸。政府允許地產商在土地資源(input)上壟斷,却對他們賣出樓房(output)實行十足自由市場,政策的配合,讓少數人成巨大獲利者。政府雇用的官員,原是為人服務,如他們成為政策的利益輸送者,甚至既得利益者,沾手公共財富,社會資源公平正義也無從説起。
9)政府有專責部門把關檢查糧食,確保安全放心,仲想點樣呀?
衛生單位長年只知檢驗,根本不能解決食物安全問題。以地溝油為例,多年來一直未被台灣當局揭發。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入口批發和零售,定期抽取食物樣本,只檢查微生物含量、化學及輻射,毒性物質才是食品業最大問題,現存制度未必檢測得到。即使加強檢測內地糧食發現更多有毒食品,食物價格會因檢測制度優化,使農產品的價格推高。治本方法,唯有本地生產在當地銷售,容易追查蔬菜的種植環境及方法,最終市民能安心吃新鮮健康食物,也免卻長途運輸。
10)水耕菜幾好喎!唔駛泥土種,在工廠大廈種又慳位,有咩唔好?
還未搞清水耕是甚麼,政府便用公共政策之名推廣, 實屬不智! 在完全缺乏農地及極端天氣情況下, 水耕或有它存在價值。現在香港仍然有3794公頃農地可作耕種,為何不用?水耕是一種不需泥土,直接把「營養液」放進循環系統中種植, 「營養液」來自化肥或採礦,採礦污染水土,然後説水耕種植為避開水土污染。水耕營養跟有機營養相差很大,有機生長的基礎,是依賴泥土中土壤微生物及生物多樣性。水耕方法或有「不用常規菜用的農藥」作賣點,可是水耕菜並不是有機菜,全球24個國家(包括:英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意大利、法國、比利時、西班牙等)拒絕承認水耕菜為有機,除了美國。 水耕也許是一項技術創新,但絶不是一個有機的創新。而水耕最恐怖之處,在於它脫離大自然及社會的工業化方式生產,把小農邊沿化,過程是離開地離開人離開社會,要不斷投放高昂資金運作,讓糧食生產成為高投資生意,只有有資金的人能進入門檻, 或成為另一種壟斷行業。另外,水耕菜種類遠遠比泥土種植種類少,例如水果(果樹)、根系農作物(蘿蔔、蕃薯等),因技術問題不能用水耕技術培育,只能專攻沙律菜等短週期作物。
糧食自給率計算方式 在 我是小生- 父子談心的背影。 的推薦與評價
撇開政治不談,贊成農田換光電的主要論點是:「年輕人種田的少了,台灣糧食自給率超高,空下來的田不如拿來發電。 ... 這個計算方式是在台灣人有麵包、乳製品、肉類等進口 ... ... <看更多>
糧食自給率計算方式 在 [討論] 台灣糧食自給率偏低農業部到底再忙什麼- 看板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