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吵翻的 #美國衛生部長來台,以及 #中生來台 政策,請不要隨著政客的說法起舞,其實靜下心來花三分鐘系統性思考,你就會清楚該怎麼做了。就算用最功利的想法,以後要買疫苗跟藥物都還要靠美國咧...
首先你要知道,政策不可能只有 #防疫 這個考量。還要同時考慮經濟、外交...等因素,還有成本以及執行的可行性。如果你腦袋只能裝下 #防疫優先 這一種因素,那就不用討論,全台灣直接鎖國就好,但很快你就會先餓死。
以防疫來看,我們必須看 #來的人風險大不大?#怎麼過來的?#來之後的行程是什麼?#執行相關的管控成本高不高?
美國衛生部長及隨行官員,雖然來自嚴重的疫區,但是他們來之前就進行了相關的篩檢與必要隔離,風險不大。再來他們是專機來台,不與其他人接觸。來之後的行程都是與我國的官員與機構的拜會行程,不會跟任何民眾接觸。相關控管的成本並不高,跟一般的外交拜會我們需要付出的成本差不多。如果有任何問題,輕鬆就可以立刻匡列所有接觸者。
至於中生來台的部分,中國各地的疫情差異不小,資訊不透明,因此來的人風險大不大不好確認。他們搭乘民間航空公司飛機過來,會跟其他人接觸。來之後是進入我們的社區,接觸者難以掌控。如果要做到高規格的防疫,成本非常高,難不成你要找防疫人員去一對一緊迫盯人?
所以拿這兩件事情比,你真的覺得可以比嗎?天差地遠啦!
再來提到 #外交 的部分。外交互訪的一直都有 #信任 的前提。不用是疫情期間,外交人員互訪,連行李都不用檢查,甚至外交人員還有法律的豁免權,這就是給對方「國家」的一種特權。這不是給外交人員本人,而是給予對方所代表的國家的一種特權。
舉個例子,我們的駐美代表蕭美琴剛去上任,他入境美國後,美國人有檢查他的行李,或者是要求他要隔離14天才能開始上班嗎?
另外外交泡泡這件事情,相對於旅遊泡泡,可行性高太多了。外交人員人數非常少,行程好掌控,但旅遊的人數眾多、來源眾多、移動路線複雜、接觸的人難以掌控,這就是為什麼我國要先開放外交泡泡,而非旅遊泡泡的原因。
有些人會說,阿幹他們有特權,我們平民老百姓就該死。這種說法只是酸民 level 啦。外交人員到哪個國家,就是有特權,因為他代表的就是友邦的國家。你要有這種特權,很簡單,去考外交特考,擔任我國外交人員,你就可以享有這種特權了。
再來,美國衛生部長來訪,先不談這是多年來罕見的高層級的行政官員訪台,帶來的象徵意義。美國在藥物上、在疫苗上,都是研究以及製造的領先者,在功效以及安全性上,很難找到其他像他們這麼強的。說一句坦白的,雖然我國的疫苗跟藥物都持續有進展,但接下來真的商業上市時,我們的速度跟品質未必嬴得了美國,到時候都還要拜託他們爭取配額咧。
難道你要用中國的疫苗嗎?也沒有不行啦。我OK,你先打就好。
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出來說了「入境後,訪團必須團進團出,與民眾相隔離,不會接觸民眾,訪問也會在精簡情況下執行,與總統見面將會高規格方式,全程戴口罩,此外其也會到CDC觀摩討論,都會確保雙方安全。」甚至還做了政治擔保,有問題他負責。美國也不可能輕易讓這次的來訪出狀況,不然本來的正面效應,反而變成川普選舉的負面效應,美國人也不是北七啦。
看到這,你還覺得美國衛生官員來台,這是什麼很危險的事嗎?你還覺得這件事情跟中生來台是同樣的事嗎?如果還是覺得一樣,歡迎你直接拿出道理來討論。如果你覺得我們講的有道理,也請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不要讓他們被奇怪的說法洗腦了。
這根本不是什麼單純的「公平」問題好嗎...
系統性思考 例子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網查精準寫作的書名時,無意間在博客來看到這位讀者的留言。
對精準寫作有不同看法。這是讀者自由。但是這位讀者用的是惡意攻訐的字眼,而且從精準寫作的角度,沒有例證例子來說明,邏輯上無法說服我。
例如「書中一直狂塞引用其他書籍及文章內容,看不到作者個人內化後的見解不說,已經到了影響閱讀感受的地步了。」
實在不了解為什麼會這麼寫?
我站在實用性的角度來寫這本書,用系統性思考與應用的方法,重新構思寫作應該如何有效運用與表達。
適度引用一些重要書籍來呼應、佐證我的想法,並運用我的觀點見解,傳達給讀者。
我也很有信心,這本精準寫作具有幫助精鍊思考與寫作的能力,不一定需要國外翻譯書,才能學好寫作。
許多專精寫作的朋友,也很肯定這本書,感謝他們的加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6006?loc=P_0003_009
系統性思考 例子 在 主播 路怡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愛惜地球的小貼心--讓循環經濟變成一種流行】
最近我很喜歡《星際過客》這部電影,趁連假,我一口氣連看了2次(瘋嗎),有一句台詞,每次聽我都覺得 #藍瘦。男主角說「在地球,壞掉的東西不修,人們都直接丟掉、換掉買新的」,聽完覺得心口痛,覺得這樣的價值觀、消費觀念很揮霍。
現代商品消費行為的確很線性,製造、使用、丟棄,一去不復返,這條線還常常很短,造成大家常常看到廢棄的手機堆積成一座山、城市垃圾處理變成文明危機;我們花更多的力氣處理廢氣、污染和資源稀缺問題,然後花大把心力移居火星,感覺很本末倒置。今天我專訪完 #Airbnb 的全球公共事務負責人Chris Lehane之後,我忽然很受他感動,我聽他說「#分享」的價值,聽他說home sharing, experience sharing其實是帶動整體經濟和資源循環向上的出路。我想起了「#循環經濟」這個概念。
循環經濟講的是可恢復、可再生的經濟體系,跟一般線性的產品週期不同,資源強調要重複使用,變成不同的商業生命,成為不同功能。國際上例子很多,像是 #荷蘭 推出家庭洗衣機月租服務Bundles,活化洗衣機使用率;在 #日本,Ricoh影印機租賃服務提升印表機的使用率;H&M也有著名的舊衣回收計劃。
而在台灣,這樣的例子更是所在多有,之前花博館非常紅的 #環生方舟,就是一棟兼具環保與時尚概念的建築,用寶特瓶製造的;而全世界跌破眼鏡第一雙由海洋廢棄塑膠製成的鞋子,還登上紐約聯合國總部、連世界 #足球先生席丹,都來替它按讚,也是在桃園觀音製造,十足 #台灣之光。(不說都不知道吧XD)
而在運輸業和科技業和循環經濟的完美結合,最近我也觀察到一間超酷的新創公司,在台灣土生土長推出產品。新創公司「#WeMoScooter」,將目前最夯的「共享經濟」概念帶入交通,類似像YouBike租借,讓用戶隨租隨騎電動車,而且 #用手機就能完成。廣大的台灣機車族,應該很難想像「不用鑰匙」、「隨地租車」這種概念吧,但這就是一種最好的循環經濟的例子,不用每個人都買一輛機車,每天噪音,每天排氣;需要用車時,只要用手機APP #搜尋 附近有哪些電動機車,線上預約,透過APP發動引擎,(置物箱裡有安全帽和擦拭布),也透過APP歸還,程式會依據租借時間和騎乘距離計算費用。這樣一來:
1)終於不用親自買機車,直接省荷包。
2)街道上也不會有過多的機車亂停放。
3)電動機車節省廢氣排放,還給城市新鮮空氣。
我覺得非常酷。很多我的女生朋友趁國年年假還特別去騎了一下,幾乎無聲、輕盈、很有隨時上路的 #我就是任性 感。你經過信義區的時候有看過這些車子嗎?(註一)
不過這是單一產業的案例,循環經濟是一連串需要被系統性思考與規劃的設計概念,更深入來說,這是一種思維方式,可以讓死氣沈沈的產業鏈轉型,從線性變成圓形,不斷循環,而環環相扣,達到市場規模。在2014年,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就已經發布「邁向循環經濟 (Toward the Circular Economy)」報告,
宣告全球轉型成為循環經濟的世代已然來到。報告中提到5種
循環經濟的案例,詳細的分類請看。(註二)。
有的時候我會覺得保護環境的方法和理論很多、看了覺得枯燥,覺得跟我的生活沒有關聯,或是我一個人哪有辦法處理這麼龐大的問題。但當我看到這麼活潑的活化家庭洗衣機、隨地租停WeMo Scooter這種服務,又覺得這是跟我的生活習習相關的,而且可以實際執行替地球上的資源盡一份心力的。:) 下次在路上看到WeMo Scooter,不要再費心找鑰匙囉,請帥帥的打開你的APP發動引擎:) 超~潮~Der~。
註一:更多詳細介紹或想試騎請 WeMo Scooter
註二:循環經濟報告 https://goo.gl/KCdN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