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了爸媽來美國打疫苗的心情
也很意外收到這麼多私訊來問我的經驗分享
包含很多認識的朋友與素未謀面的網友
大家都很擔心台灣的親友,也很積極希望邀請家中長輩來美國打疫苗才能安心
分享這篇經驗文之前
我也想先把自己的建議說在前
首先,我本身是 #不支持「疫苗觀光」的
台灣因為疫情擴大,所以現階段在出入境都非常擁擠
畢竟台灣的醫療能量與資源都有限
若是要處理這一票逃難來國外的旅行者
勢必要多出許多醫療人員來處理快篩/核酸檢測
防疫計程車、防疫旅館也將供不應求
減少移動都能為大家台灣的親友保留多一分的醫療能量
也讓真的有緊急需要返台或離台的海外鄉親可以更順利出入境
另外也必須提醒,若是順利平安抵達美國那是幸運的
但不幸在移動過程中染疫,那龐大的醫藥費用負擔你們心裡都準備好了嗎?
#總之不要為了疫苗來美國觀光
#原地好好待著更能平安渡過危機
這篇文章,是真的希望幫助到我們這些在海外有如熱鍋上螞蟻的子女
並不是真的鼓勵大家沒事就衝來打疫苗好嗎?拜託!拜託!
==================
✅ 簽證
六月初我要幫父母申請美簽,當時光面試就已經排隊到8/24
最近朋友要更新孩子過期的美國護照,也因為疫情、美國在台協會只開放少數幾天預約、八九月都不開放....
當下我直接請父母申請「旅遊授權電子系統ESTA」
https://esta.cbp.dhs.gov
這個網站有中文,所以不闇英文的長輩也能輕鬆填寫
繳付$14美金的手續費,等待72小時就通過了
獲得序號就可以順利進入美國,停留90天
(請注意是90天,不是3個月!回程機票別訂錯了)
✅ 檢測
我覺得在檢測上面,大家要注意的是 #進美國和進台灣的檢測方式與計算日期是不同的
從美國飛回台灣,要求的是核酸檢測Qualitative PCR,並且「報告」必須在上飛機前三天內收到
但是從台灣飛美國,核酸檢測或是抗原快篩 antigen test都可以,無論報告哪時候出來,但你必須在上飛機前三天內「進行檢測」
#上飛機回台灣看的是報告日
#上飛機回美國看的是檢測日
我有朋友因此而大包小包到機場卻上不了飛機
台北市新北市因為疫情告急,所以很多醫院都不太有足夠人手和時間預約檢測。我當時直接幫父母預約桃園的聯新國際醫院https://ssl.landseed.com.tw/lishin/reg/news.php
✅ 寄送防疫物資回台灣
我不誇張,當時因為忘了寄手套
台灣各大網站PCHOME、MOMO、博客來都銷售一空要等到六月底,我最後還是上網拍才買到的
台灣物資雖然充裕、但對於不熟悉網購的父母來說還是挺麻煩的,所以我決定美國寄回去。
(去年美國口罩一罩難求時,也是爸爸媽媽把實名制每天存下來的口罩寄來給我,滿滿的感恩)
我寄回台灣的主要有幾樣東西:防護衣、椅套、桌套(乾洗手、消毒濕巾與噴霧我爸媽台灣家中都有囤,所以沒有特別再寄了)
防護衣是好姐妹的愛心,爸媽穿的是「長榮航空機能防護夾克」
很舒服輕便、防護能力也很好
唯一小缺點是包覆性真的太強了,頭套和鼻子十分接近
整個頭都罩住其實很悶
而且一件真的好貴喔~~只穿一次很傷本(謝謝好姐妹相贈)
重點是台灣一下就賣光了(網路上現在很多詐騙要小心)
我建議大家可以選購 #整套拋棄式的防護衣,下飛機後上車前就消毒一下脫掉丟棄
另外可以搭配 #防護眼罩 或是 #防護面罩,這樣應該呼吸會比較舒服
#椅套 和 #桌套 建議多買幾個,因為長榮現在還是梅花座,所以我父母中間還有一個空位,可以一起包起來
一些上述有提到的產品購買連結在這邊
https://www.amazon.com/shop/robbiemama?listId=3BX6RFRYNLKSA&ref=idea_share_inf
對了,別忘了帶一卷保鮮膜(最好把盒子拆掉、我不確定有刀片讓不讓帶上飛機?),可以把螢幕、扶手這些顧不到的地方都包起來比較安心
✅ 機場與機上
其實現在台灣機場都已經挺忙碌了,長榮飛機直飛西雅圖雖然有梅花座但也是全坐滿了。
我是交代爸爸媽媽身上攜帶一些飯糰、茶葉蛋 #有飽足感的食物,盡量不要吃機上的食物、肚子餓的時候也盡量避開大家用餐的時段(全機同時拿下口罩用餐很嚇人)再吃自己帶上機的東西。
下機前沒吃完就留在機上,不然過海關會被狗狗聞到~哈哈
隨身攜帶 #吸管,過關之後買個 #瓶裝水,喝水盡量用吸管喝這樣口罩不用拿下來。(但水還是別喝太多、避免一直跑廁所)
真要去廁所,可以使用 #拋棄式的馬桶罩,一包一包裝很好攜帶(購買連結一樣在上面的Amazon link)
真心建議各位海外子女不要麻煩爸爸媽媽帶食物了,一來他們得申報、二來申報之後比較容易被問東問西耽擱出關時間。所以下飛機我就在行李轉盤直接接上爸爸媽媽、把防護衣脫掉、全身和行李箱消毒、全程戴口罩才上車。到家之後自然是另一波消毒行動。
✅ 回家之後
依照美國疾管局的規定,下機之後3-5天內建議先安排快篩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s (NAATs) and antigen tests 兩種都可以,並且待在家中自主管理7天。(下機隔天開始算,就算快篩陰性也是一樣)
當然如果不願意快篩也可以,那居家自主管理的時間會拉長到10天。這幾天也要留意有沒有任何Covid-19的症況,並且早晚量體溫。
家中如果有未施打疫苗的小孩,回家之後也要記得讓小朋友和長輩保持安全距離,長輩如果願意的話也要求他們口罩戴好戴滿、避開同時吃飯並記得公筷母匙。(有些長輩比較難勸服,這件事情考驗各位子女的耐力了)
✅ 安排疫苗施打
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非美國居民是否可以打疫苗」?
根據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的規定
#非美國居民一樣可以施打疫苗
https://www.doh.wa.gov/Emergencies/COVID19/VaccineInformation/FrequentlyAskedQuestions#heading62114
(我印象中全美國規定都是一樣的,但沒有找到CDC的說法,所以建議還是和該州的相關單位確認比較保險,有錯請更正~)
上哪裡預約呢?
基本上現在很多醫院、診所、藥房都可以施打。有些地方接受Walk-in有些得提前預約,我會建議提前預約可以減少等候時間。而且預約的時候網站上幾乎都會告訴你當天施打的疫苗是哪一種,大家可以依照停留的時間安排。
*Moderna(兩劑施打需間隔一個月)
*Pfizer(兩劑施打需間隔三週)
*Johnson & Johnson(只要施打一劑)
預約時,會在線上填寫一些個人資料(出生年月日、性別、聯絡方式等)與保險信息,現場並沒有再次和我們核對護照,但建議還是帶著畢竟每個單位不太一樣。
因為老人家飛來美國多有風險,我們都有安排投保與家醫。但如果沒有保險,依法也不能拒絕提供疫苗,所以不用擔心。(但我個人還是建議要保險啦~)
==================
不知道還有沒有漏掉沒補充到的,希望大家都能順利平安把爸爸媽媽打包來美國:)
有相關經驗的朋友也歡迎分享喔!
#再次提醒飛行畢竟有風險尤其是長輩 (儘管機上的人都有陰性報告)
#美國沒有醫療保險帳單非常驚人
#請大家再三評估再上路
#疫苗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1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7l3Ry6VQ3I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系統 檢測 人員 詐騙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321例本土、2例死亡,連400例「校正回歸」共增721例本土;雙北中央機關居家辦公人數增至二分之一;全台每日篩檢陽性率逐步下降至2.9%,新增確診者15%為重症 】
台灣今(22)日新增321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病例,2例死亡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首度公布因通報程序「塞車」導致的「校正回歸」病例,400病例分別列入5月16日到5月21日的確診數中,亦即今日總共增加721例本土案例;行政院人事總處宣布,雙北地區的中央機關(構)居家辦公人數提升至二分之一,經濟部也呼籲民間企業跟進。
■新增321例本土案例、2例死亡案例
指揮中心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公布,新增321例本土病例,其中162例男性、15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今年5月10日至5月21日。目前為止累計3,862例確診,2,701例本土病例,1,108例境外移入。
今日另新增2例死亡案例,至今已累計有17例死亡案例。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新增死亡個案中,案3097為80多歲男性,5月19日晚間因咳嗽、發燒、呼吸困難及全身倦怠等症狀送醫,於5月20日死亡,經採檢於今日確診。家屬表示個案無萬華區活動史,亦無接觸確診個案;案3553為70多歲男性,曾接觸過確診者,5月18日由衛生單位匡列為居家隔離,5月19日至醫院採檢,衛生單位電訪時自述無症狀,5月21日家人發現個案無呼吸心跳,當日宣告死亡,經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14。
另外,今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本國籍30多歲男性(案3462)和英國籍30多歲男性(案3867),分別從菲律賓和英國入境。
■篩檢能量夠但通報程序塞車,「校正回歸」增加400例
今日除了新增321例本土病例之外,指揮中心另外首次公布400例的「校正回歸」個案,並分別加入5月16日到5月21日的確診數中。400例中185例男性、2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7日至5月20日。
上述案例(包含新增321例本土案例及400例校正回歸)個案分布以新北市384例最多(以板橋區103例為多),其次為台北市269例(以萬華區174例為多),桃園市20例、台中市11例、基隆市9例、屏東縣5例、彰化縣及高雄市各4例、宜蘭縣、新竹市及花蓮縣各3例、新竹縣2例、台南市、苗栗縣、南投縣、雲林縣各1例。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258例、茶藝館相關100例、某社團相關4例、某水果商相關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80例、關聯不明121例、疫調中155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陳時中解釋,目前的篩檢量能足夠,但過去幾天在確診通報程序上有出現「塞車」情形,導致確診數無法即時通報而產生時間差。指揮中心連忙簡化通報程序,把原本20幾項需填項目簡化到8項,加快通報速度,昨天就清了1.4萬件的案例,於今天公布校正回歸結果。
陳時中認為,公布校正回歸案例數,有助於疫情的分析和判斷,「時間差愈少,疫情掌握就會更好。」他也強調,不是疫情「蓋牌」,反而是「掀牌」。
他進一步表示,採檢日的時候,如果沒有塞車,檢驗量能是夠的,「只是行政上過於繁瑣,大家又很忙,造成塞車的時間,由採檢日來推、發病日來判斷就是校正回歸的方式。」
今日新增本土321例,但又新增400例屬於「校正回歸」,是否能解讀為「今日增加721例」?陳時中回應,這樣寫「不太正確」,321例屬於今天的「正常程序」,「400例是清倉後的結果,要回歸到後面去。」
至於明天起還會不會有校正回歸的數據情況?陳時中表示,塞車情況還沒完全解決,目前僅是「大量解決」,但這幾天行政效率變高,會陸續解決。
針對「校正回歸」,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表示,以前SARS爆發的第一時間累積很多疑似病例,當時是用臨床診斷和X光檢驗去做判斷是否為確診,但仍有誤差。等疫情結束後,再全面用抗體檢驗,才發現有將近一半不是真的確診者。然而,現在與當時大不相同,疫情仍持續中,此時去做回歸校正,能夠更精確研判疫情走向,「這個方向是對的。」
■陳時中:前三天發現有1萬多通報數落差,簡化通報流程後才校正回歸
外界質疑檢驗通報的程序為何?何時發現有通報塞車的情形?陳時中晚間受訪時表示,地方採檢的結果隨時都可以通報,中央則是會在每日凌晨0點收案,收到之後半夜開始編案號,並於當天下午記者會公布;但因為最近人力調度不及,才會產生時間差。指揮中心前3天就發現有1萬多件已經採檢卻沒有即時反映在通報數據上的情形,才會開始檢討通報程序,「我就說欄位簡化,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去做(填欄位),今天才會突然清出來(確診數)。」
陳時中並補充強調,現在簡化程序後,通報速度已經變快,但仍有一些案例需要校正回歸,到時候會再跟外界公布。
■全台每日篩檢陽性逐步下降至2.9%,確診者15%重症,37%超過60歲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5月1日起COVID-19本土案例每日採檢陽性率趨勢」,陳時中分析,5月15日採檢陽性率最高,到達6.3%,此後逐步往下降,這幾天都維持在2.2%至2.9%,看起來疫情並沒有爆發的狀況,目前萬華區及周邊熱區篩檢陽性率都沒有再升高,這2天已經維持平穩,但多個縣市仍有零星案例,還是必須提高警覺。
現在評估疫情是否在控制範圍?陳時中僅表示「正在努力」,並再次呼籲全民團結合作,才有機會度過難關。
確診者病情部分,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分析,4月15日後新增的2,072例個案中,有37%超過60歲、重症比例15%;目前仍有46人使用呼吸器,比昨日新增5人,使用葉克膜的有3人。
目前台灣的17例確診死亡案例,年齡大多偏高。張上淳說明,年長者大多有潛在疾病,演變成呼吸衰竭、重症的機率自然偏高,死亡率自然也偏高。他也表示,最近幾例死亡病例年紀確實偏高,且發病沒多久就突然過世,國外也有出現過這樣的狀況,但相較於總數,目前台灣死亡率仍未特別高。
■雙北公務員居家辦公比例提高至二分之一,王美花呼籲民間企業跟進
目前已有多縣市政府機關因應疫情,採部分員工居家上班方式。今天下午與會的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施能傑公布,為因應防疫需要,減少跨區移動,位於雙北地區之中央機關(構),居家辦公人數提升以二分之一為原則,但防疫、執法治安、軍警消、醫療或其他關鍵必要性公務,以及業務需24小時運作、涉及民生維生或為民服務第一線工作等都應該繼續維持充分人力。
施能傑表示,此次擴大實施居家辦公,應優先考量由雙北以外地區前來上班的同仁居家上班,且居家辦公同仁務必遵守相關資安規定,不應處理機敏性業務。
除了政府機關外,與會的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日前就有發布企業持續經營指引(https://www.cdc.gov.tw/File/Get/aPaBIpvgn-yjfuf1xLMZvg),希望各企業盡可能讓員工在家上班。現在疫情升溫,希望能鼓勵企業不只讓三分之一同事居家辦公,更希望能擴大到二分之一同事能居家辦公,特別是製造業對於台灣跟全世界來說相當重要,如果有確診員工,一定要第一時間通報工業區的單一窗口。
■全國防疫旅館房間將提升至2萬間,防疫酒精充足
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今日上午於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表示,目前全國的防疫旅館包含「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指收輕症陽性患者)」在內,總共有19,174間房間,下週將會增加1,395間到達20,569間。防疫旅館全國總共有306家,其中獨棟有273家共16,822間房間、分層旅館33家共2,352間房。至於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目前有多少房間?陳宗彥表示正在統計中。
陳宗彥也指出,防疫酒精物資充足。目前全國防疫酒精在市面上銷售總共有170萬瓶,庫存量還有112萬瓶,下週包含台酒以及5間民營酒廠,預計會再生產150萬瓶。
指揮中心並針對以下4項假訊息以及1項詐騙趨勢作出澄清:
●民眾疑慮遇到詐騙集團假借疫調騙個資,可向165反詐騙專線求證。
●網傳「為了銷售疫苗,不惜將疫情擴大」,指揮中心:不實訊息勿轉傳以免觸法。
●網傳「指揮中心⋯⋯請街友回家用餐」,指揮中心:有心人刻意扭曲語意!
●網傳「蘇貞昌握有大量高端、聯亞股票想狠撈國難財」,指揮中心:假訊息勿轉傳。
●網傳「蔡總統確診還沒宣布」,指揮中心:不實訊息勿轉傳以免觸法。
陳宗彥再度呼籲民眾,面對假訊息要以「多疑、多查、不亂傳」的態度面對。
■ 台北市快篩陽性率上升,柯文哲:反應兩週前母親節群聚感染率
台北市政府下午召開記者會,市長柯文哲公布昨(21)日台北市快篩的總人數為1,322人,檢測出陽性反應有7.0%。4個快篩站裡,中興快篩站的309位受檢者,有24人檢測出陽性;和平醫院348人檢測出22人陽性反應;剝皮寮則有450人受檢,其中34人為陽性反應;青草園快篩站(仁濟療養院舊址)有215人檢測,12人為陽性反應。
柯文哲表示,台北市在5月14日檢測出11%陽性率,是因為萬華茶藝館發生社區感染,接下來一直到5月20號因為沒有特殊其他社區傳播,所以陽性率掉到5.5%。今天上升至7.0%是反應兩週前的母親節,當時民眾有較多的群聚活動,所以讓陽性率上升。他強調,這些檢測率都是反映一到兩週前的感染狀況,並不是病毒傳播再度蔓延的象徵。
■ 台北市呼籲中央將快篩確診案例直接列入確診人數
柯文哲並在記者會中指出,確診者須根據以下6個步驟才會正式公布數字,但因為大量人數採檢,所以出現時間差、校正回歸確診人數。對於PCR檢驗出確診的速度較慢,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台北市已經向中央建議,希望把快篩的結果直接看作確診的案例。
〔一般檢測6步驟〕
1. 醫院每日採檢。
2. 採檢結果登入「法定傳染疾病登錄系統」。
3. 檢體送中央指定實驗室。
4. 檢驗結果出爐。
5. 衛福部疾管局研判。
6. 編案號後,指揮中心公布。
■ 台北市分流症狀不明顯者至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消防局大清消、分流辦公
柯文哲指出,台北市民在快篩或PCR檢測出確診後,目前會有兩種分流的方式:
1. 症狀不明顯者,會進入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中隔離10天,隔離結束後再次做PCR檢驗。若Ct值小於30,由醫生評估是否入院或繼續在加強版防疫旅館隔離;若PCR檢測的Ct值大於30,確診者可以解除隔離。
2. 症狀明顯確診者,會直接送入醫院,在隔離10天並且退燒1天後會再做一次PCR的採檢。Ct值大於30者得以直接出院;Ct值小於30者,確診者將送至加強防疫旅館,若希望提前離開者得以再做一次採檢,Ct值大於30才得以出院。
黃珊珊表示,目前萬華消防局裡,總共有5人快篩檢測出陽性反應,其中忠孝分隊1人、龍山分隊2人、永吉分隊1人、第一大隊大隊部1人。陽性反應確診者目前都已經進入專責防疫旅館隔離。台北市其他消防局分隊也已經進行大清消,分隊也開始分流異地辦公,勤教時分為兩梯次,兩梯次人員不得見面。
陳宗彥則表示,檢視了消防署訂定的《三級警戒救護指引》後,指揮中心建議救護車在出勤時,駕駛座須將空調與窗戶同時開啟,不使用室內循環的空調;後座醫療艙的窗戶也必須開啟,讓空氣可以流通。
■1,600位退休醫護進行面試、受訓,未來投入醫療前線
針對號召退休醫護人員投入防疫工作,柯文哲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台北市已經收到1,800人報名、書審選了1,600人,已經進入面試程序。完成面試後,入選人員接受訓練,預計在一週後可以上前線。
(文/林雨佑、楊智強;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柯皓翔;攝影/陳曉威、余志偉、楊子磊、張家瑋)
#延伸閱讀
【斷鏈的防疫線──確診者家人、醫護接觸者自力救濟下的防疫滑坡效應】https://bit.ly/2RzUNDW
【守住醫院、才能守住更多人:雙北疫情外溢全台,社區聯防如何儘速補位】https://bit.ly/3uZVaWG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校正回歸 #居家辦公 #防疫旅館 #假訊息 #快篩
系統 檢測 人員 詐騙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86本土案例,其中包含總統府志工,總統緊急採檢確認陰性;5家醫院院內感染,專家:病毒防不勝防,醫院內確診或院內感染難避免,建議採檢陪病者;疫情在社區爆發,陽性率增37倍至2.2%,千名病例中7成來自萬華相關】
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依舊嚴峻,除了各地方政府自行召開記者會之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9日)宣布,因全台升為三級警戒,會在每日午加開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宣布每日防疫進度。
今日新增295例確診個案,其中286例本土、9例境外移入,新增確診個案中有一例死亡。本土案例中具萬華活動史者84例、台北茶藝館60例、獅子會7例、彰化水果盤商4例、宜蘭遊藝場2例、關聯不明者6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38例、疫調中28例。
今確診個案中,有一名是總統官邸負責照顧退役工作犬的志工,總統府緊急採檢總統蔡英文與其他幕僚、維安人員共25人,結果全數陰性。總統官邸昨日全面消毒,現也已經暫時停止志工相關支援作業。
此外指揮中心今日在記者會中證實,目前已有5家醫院出現病患在入院後確診、醫護在社區染疫,甚至院內感染的情形,包含北市和平醫院、板橋亞東醫院、高雄仁惠醫院、台北某洗腎中心,以及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
■ 新增286例本土案例、其中一例死亡
今(19日)日新增的本土案例中,有155例男性、13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在5月1日至19日。居住地新北市157例(中和區40例最多)、台北市87例(萬華區40例最多)、桃園市17例、宜蘭縣8例、彰化縣6例、基隆市5例、高雄市及台中市各2例、新竹市及雲林縣各1例。(見今日全台新增病例圖)
今日新增的本土案例包含總統府志工,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在晚間6點50分臨時召開記者會說明,表示該名總統官邸志工是負責照顧退役工作犬,平時住在新北市中和區,沒有萬華活動史,最後一次進入官邸在5月11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40分,期間沒有進入過總統起居寓所,也沒有與總統接觸。張惇涵說,醫療團隊已經組成專案小組,緊急採檢包含幕僚與維安人員25人,目前皆為陰性。
張惇涵進一步說明,目前有84名總統府員工為這波疫情的相關接觸者,已採取居家辦公、自主健康管理等措施,正密切監測總統與相關人員健康狀況。
另外新北市多日以來成為新增病例最多的縣市,市長侯友宜在記者會中表示,今日確診數比起昨日上升,中和40例(註:因計算時間不同,新北市統計為41例)、板橋35例、新店21例為最多的三個地區,侯友宜坦言:「各區有上升的趨勢,新北市的疫情非常嚴峻。」
不幸的是,今天新增一起死亡個案,70多歲女性在萬華工作且獨居,平時有心血管疾病。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此案15日出現虛弱無力、倦怠時,家人有去看她並聯繫防疫車輛送醫,但她拒絕就醫,因此最後家屬也僅協助提供生活物資後離開,兩天後(17日)去住所探視發現沒有生命跡象。目前家屬都沒有症狀,都會列為居家隔離,是台灣第15例COVID-19死亡案例。
■檢驗陽性率一週內暴增37倍至2.2% 1,286例本土病例7成來自萬華
行政院今天中午也召開院會後記者會,與會的衛福部疾管署署長周志浩進行簡報分析近日以來的疫情發展,他指出,一週前疫情控制平穩,通報陽性率(每檢驗100人中出現陽性的比率)僅為0.06%,上一週增加為2.2%,約增加37倍。自5月11日後,短短一周就累積1,286例本土病例,13縣市也都出現新增本土病例;其中萬華茶藝館相關者佔本土病例的7成,顯示各地區的案例大部分都來自於該處傳播而來。
周志浩也分析指出,這波本土病例中,40歲以上女性比例佔81%最多,數據比以前高,也擔心年紀比較大的人可能因慢性病而有比較高的機會產生重症。
■指揮中心再發布萬華區活動史細胞警訊
由於每日新增不少具萬華區活動史的確診者,莊人祥今表示,今天下午3點,會針對4月20日至5月19日之間在萬華熱區停留較久且有前往外縣市的民眾發送細胞警訊,提醒收到簡訊的民眾,如果近期有發生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症狀,儘速聯絡當地衛生局進行採檢。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補充,這次的簡訊是以上次發送萬華區60萬人作為基礎,經過數據分析後,針對還是有較高風險者所發出的警訊,匡列時間則延長至5月19日。
今日全國防疫會議亦要求各縣市政府確認轄內是否有熱區(較多確診者前往的地區、確診數達一定規模比例),盤點設置採檢站之地點和數量,並將資訊回報指揮中心,以利評估和協助。陳宗彥呼籲,採檢以身體有症狀、去過高風險地區的民眾為主要對象,「不是大家一窩蜂去,效果不大,」且採檢站設置於熱區,無疑似症狀者勿前往,以免增加感染風險。
■增加各縣市熱區快篩站點 避免高風險者移動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說,因應這次疫情加開的社區篩檢站,有台北市5個、新北市4個、桃園市2個、彰化縣1個(行動採檢站、其餘設在醫院內)等,其中雙北與彰化是使用快篩試劑,其他則是PCR檢驗。
至於是否由指揮中心每日統一公布各地採檢站的位置和數量,陳宗彥表示將與地方政府討論後再視情況處理,原則上尊重地方政府對疫情的判斷和考量。另外,指揮中心將儘速訂定採檢後送就醫之作業流程,供地方政府依循,原則上採檢後先至防疫旅館或檢疫場所等待,若確診,接到通知後6小時內要移至集中檢疫所或醫院。
陳時中也表示,觀察雙北目前設置快篩站的狀況,台北市快篩陽性率從10%以上,到昨天4.6%,篩檢人數也都有1,000至1,200人,找出來的確診個案有58人,快篩站的地點選擇得很恰當。新北市的部分,篩檢量能原本較少,昨日增加到一日可檢驗600人左右,陽性率也從5.5%下降到2.9%。不過陳時中說,板橋區的篩檢人數較多,陽性率也較高,加上新北市的範圍較大,建議可以再多設置篩檢站,避免高風險者大範圍移動。(見台北市、新北市快篩陽性率圖表)
因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宣布再新增三處社區篩檢站,加上原有板橋、土城、永和、樂生四處篩檢站,總篩檢量能可達1,700人。新北市新增三處社區篩檢站如下,預計明日(21日)啟用:
〔泰山輔大篩檢站〕
*負責醫院:輔大醫院
*服務區域:新莊、泰山
*篩檢量能:每日300人
*地點:新北市泰山區貴子路69號
*服務時間:08:00發號碼牌,09:00開始依序篩檢
〔中和社區篩檢站〕
*負責醫院:永和耕莘醫院
*服務區域:中和、永和
*篩檢量能:每日200人
*地點:山北市民活動中心(新北市中和區莊敬路49巷29弄2號)
*服務時間:08:30發號碼牌,09:00開始依序篩檢
〔新店耕莘篩檢站〕
*服務醫院:新店耕莘醫院
*服務區域:新店、中和
*篩檢量能:每日200人
*地點: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362號
*服務時間:08:30發號碼牌,09:00開始依序篩檢
■5間醫院出現院內感染,和平醫院全面停診
由於近日多家醫院傳出院內確診與院內感染消息,羅一鈞今在指揮中心統一說明,他表示,院內感染的醫院共有5間:
〔新北板橋亞東醫院〕
5月13日指標案例確診,陸續有同病室、病房病患、家屬、看護,以及在急診隔壁床的病患確診。目前一共有14例確診,確診者都是在指標個案出現後匡列的範圍內,目前177人匡列中,中間也會不斷採檢至5月29日。
〔台北和平醫院〕
5月13日,和平醫院2名有萬華活動史的病人住院,19日新增2名確診病患、1名看護,前者與13日確診者之一為同病房病患,後者是同病室其他床的看護,總計5人屬於院內感染,和平醫院全面停診到5月28日。此外,有3人在全院800名員工篩檢時確診,他們都有萬華活動史,研判是在社區被感染,並非在院內傳染。
〔台北某洗腎中心〕
目前1人確診、4人快篩陽性,指標個案的護理師有萬華活動史,院內11名工作人員、71名病患居家隔離中,現已完成10名工作人員檢驗,等待結果。
〔台北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
14日1名門診護理師因參與進香團確診,而18日、19日陸續檢出居家隔離中的1名醫師、1名護理師確診,一共3名醫護感染。
〔高雄仁惠醫院〕
維持2人確診,指標個案具有萬華活動史的行政人員,在全院擴大採檢後確診1名護理師,目前93人持續隔離中。
其他院內確診事件:
〔台北台大醫院〕
昨(19日)傳出10名工務人員確診,在全院進行抗原快篩後,傳出10名醫護抗原快篩陽性。羅一鈞說,為了解決偽陽性的問題,醫護篩檢時還會同時驗病毒核酸PCR,要等PCR陽性才會列入確診,目前先等結果再進行評估。
〔台北萬華社福機構〕
1機構住民曾在5月10日至13日在和平醫院住院,與和平醫院的最早兩名確診個案之一為同病房病患。13日該病患確診,衛生單位要匡列這位住民,當時他已發燒送醫確診,因此對機構進行匡列採檢。昨日一共採檢22人,包含3位住民、19位工作人員,PCR皆為陰性,會持續居家隔離。
〔台北榮總醫院〕
1名手術房清潔工確診,目前匡列接觸者採檢均陰性。
〔花蓮鳳榮醫院〕
1名護理師14日前往亞東醫院陪病,因此被匡列,在亞東醫院隔離,目前一採快篩陰性、二採陽性,後續會在進行第3次採檢,但初判應該算在陰性,居家隔離47人已解除隔離。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黃玉成表示,這確實是目前最困難的挑戰之一,社區出現許多確診案例,有各種可能會進到醫院,很難即刻找出個案。如果民眾有住院需求,已要求各醫院要篩檢病人陰性後才能住院,「但其實陪病者沒有篩檢,而且陪病者就算限縮成1人、採取實聯制,還是有風險,且陪病者不可能永遠固定同一人,是不是換了人就重新篩一次,這些都是執行困難的地方。」
此外醫護也有在社區染疫的風險,他坦言很難預防,「原本專家小組討論要讓醫院針對醫護每週都採檢一次,但大醫院全院就7、8,000人,執行上很有困難;目前是針對高風險病患的照護醫護,每5到7天採檢一次,只是病毒若從社區來,其他醫護染疫的風險也是一樣高的,現實跟實際還是有執行落差。」
黃玉成提醒,「我們現在最擔心的,參照國外的經驗,安養中心、護理之家還是最難處理的地方。這些住民幾乎沒有行動能力,在院內病毒若傳散出來會非常可怕,一定要小心謹慎。」而有沒有辦法積極預防?他表示美國針對公家機關、醫院等機構都採每2週篩檢一次,但台灣若要做到每2週採檢一次,就很難用病毒核酸PCR採檢,而得改用快篩,而且篩檢的頻率要更高,才能讓準確率提升,這樣或許就能達到防範院內感染的效果。
■ 全國防疫會議:公布中央、地方共同政策,澄清防疫假訊息
因疫情升溫,自今(20)日起每日上午固定召開全國防疫會議,由指揮中心與22個縣市政府之副首長和衛生局局長共同商討抗疫對策。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未來將確保中央與地方防疫資訊和作法一致。
陳宗彥說明,與各縣市的防疫會議後記者會重點是讓民眾知道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共識和決策,並澄清假訊息和錯誤資訊;若有急迫事項需要即時通知,亦會在上午公布,但與疫情最新進展之有關資訊仍留待下午記者會說明。陳宗彥重申,近期假訊息增加,危害整體防疫的措施和策略,將影響民眾正確了解疫情。指揮中心本日更正2則錯誤資訊:
●惡意人士冒用疾管署和疾管家名義成立社群,指揮中心呼籲疾管家LINE官方帳號(有盾牌標誌)僅有一個,民眾勿受騙加入冒名社群。冒名詐騙行為可能違法《刑法》第339條之4的加重詐欺罪,可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
●並無網路流傳之「政府不願購買某公司3,000萬劑COVID-19疫苗」一事,請民眾勿轉傳不實訊息,以免觸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4條或《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規定,最高可罰300萬元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指揮中心強調,若民眾不確定消息正確性,應保持「多疑、多查、不亂傳」的原則,可透過第三方查證工具(MyGoPen、美玉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LINE訊息查證)確認,或到疾管署官網澄清專區(http://at.cdc.tw/3pGv10)、地方衛生單位網站查詢。目前中央也請刑事警察局成立專責隊伍,與地方政府合作對抗假訊息。
■ 北市即日起飲食攤商改外帶或外送 強化篩檢並增設加強版防疫旅館
昨日台北市萬華區4個社區快篩站共檢測1,271人,陽性58人,佔4.6%。柯文哲說明病情潛伏期有2到7天,「現在看到的其實是一個禮拜前的狀況」,但至少顯示目前作法有效,疫情並未擴散,不過在全面施打疫苗前不可輕忽放鬆。
台北市發布行政命令,即日起超市、夜市、地下街、攤販和市場的飲食類攤商全面改採外帶或外送,避免接觸傳染,市府將加派人力稽查。黃珊珊也說明,針對佩戴口罩的取締,衛生局已授權各機關自行開單。
在篩檢方面,市府已要求醫院急診應同時進行快篩和PCR檢測,快篩陽性者搭乘防疫巴士送至集中檢疫所和徵用的「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以防PCR檢測者有2到3天的等待期,讓民眾緊張不安或確定PCR陽性後再耗費系統能量通知及後送。
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目前增加2家業者約250間房間,明中午後會繼續加開。防疫專責旅館安排醫護人員監測健康狀況,也有警察值班確保安全,並請國軍化學兵支援,在入住者離開後馬上消毒,提升房間週轉率並確保環境衛生。
昨日,台北市徵召退休醫護人員投入防疫前線,報名者有1,121人,市府將安排安心檢疫所人員提供訓練,完整訓練期原為1星期,將縮短時程,儘快到防疫專責旅館服務。
柯文哲表示,在全國防疫會議中主要向中央確認疫苗供給狀況,知道時程和數量才能安排施打進度。他也向市民解釋,疫情應會再延燒一段時間,但避免群聚就可阻斷傳染鏈,不過「疫苗才是最終解決辦法」。
■下一批疫苗何時再來? 五、六月皆有可能
COVAX平台配送的41.04萬劑AZ疫苗昨日抵台,外界關心再下一批疫苗何時來?
周志浩表示,衛福部每週都跟國外保持密切聯繫,努力進行磋商,希望儘早或是供應更多,還未簽約的部分是否能採購「談成一件事情其實很不容易,」他多次強調,疫苗還沒上飛機之前都是未知數,一旦確定會第一時間告知國人。
衛福部次長薛次元表示,台灣已採購訂有合約的部分,AZ疫苗有1,000萬劑、國產疫苗1,050萬劑,莫德納疫苗505萬劑,COVAX平台則有476萬劑,「五月有可能(來台),六月可能性更高,但多少(量)沒有把握。」
國產疫苗目前第二階段臨床實驗尚未完成,如何採購?周志浩表示,國外的疫苗也是採用預購制,買的時候也還在進行臨床實驗中。國產疫苗要等國內藥政機關許可後,才能交付。
莊人祥表示,昨(19日)接種1萬7,132劑AZ疫苗,也有較多的疑似嚴重不良反應通報,共有8件,其中一例接種41天後昏倒,診斷腦幹出血,現仍在加護病房。莊人祥記者會後表示,該案是一名60多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病史,接種後沒有不適症狀,但41天時昏倒,送醫診斷為腦幹出血。「疫苗沒有類似的機轉,一般而言不會認為是接種疫苗導致腦幹出血,比較可能是個體本身的潛在疾病導致,因此初步研判跟疫苗無關。」他也表示若家屬有疑慮,同樣可以申請VICP(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由專家來研判。(文/陳潔、林雨佑、陳德倫;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何柏均 ;攝影/楊子磊、余志偉、蘇威銘、鄭宇辰)
#延伸閱讀
【守住醫院、才能守住更多人:雙北疫情外溢全台,社區聯防如何儘速補位】https://bit.ly/3uZVaWG
【清院不封院、防疫更細緻,從SARS到COVID-19,和平醫院為何仍是台灣疫情關鍵槓桿?】https://bit.ly/3uQGgC8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社區篩檢站 #集中檢疫所 #院內感染 #快篩 #假訊息 #疫苗
系統 檢測 人員 詐騙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1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7l3Ry6VQ3I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半年,人類生活出現翻天覆地變化,疫前世界運作模式與聯繫被打斷,可見將來人人都要學習與疫共存。各地疫情發展,半年間有起有落,取決於政府治理表現、公共衛生基建、社會文化因素,同時也跟各自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位置有關,歐美與金磚國家成為主要「震央」並非偶然。疫情打擊世界經濟,旅遊業航空業瀕臨崩潰,各地失業惡化,貧富懸殊加劇,國際社會面對世紀疫症,未能同舟共濟,日後面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能否通力合作,叫人懷疑。疫下世界前路茫茫,唯一肯定是疫情控制能力愈高,適應疫下新常態機會愈大,可以在後疫情時代,進佔較有利的位置。3月11日,世衛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當時全球確診病例不過10萬宗左右,中國佔其中八成。
蘋果頭條
港府大費周章堅持推行嘅全民檢測計劃進入第10天,反應依然一般。不過多名建制派議員,包括建制派班長廖長江、民建聯李慧琼同工聯會陸頌雄等人,就一同去到內地檢測支援隊下榻嘅酒店舉辦活動,「熱烈歡迎」佢哋來港檢測喎。廖長江喺歡迎會上用普通話發言,講嚟講去都係三幅被,離不開感激、感恩,話檢測人員喺過程中嘅辛酸同血淚,令市民深受感動。佢臨尾仲提到,話除咗希望檢測人員遇上愉快嘅經歷之外,更希望檢測人員都感受到大部份香港市民都係正常嘅,受人恩惠都識得感恩,唔係全部都患上神經病喎,結果惹來一陣訕笑。
東方正論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壹傳媒黎智英及多名高層自上月十日被警方國安處拘捕後,壹傳媒股價隨即搭上瘋狂過山車大起大落,短短一個月內,股價高低位相距竟逾二十倍之巨,令人咋舌。在市場一片造市的質疑聲中,警方率先行動,拘捕十五人涉串謀詐騙及洗黑錢。造市疑雲的來龍去脈逐漸浮出水面,偏偏未見證監會及港交所向公眾作出交代。最該管的機構默不作聲,竟要由警方越俎代庖,當中有甚麼隱情,是否有人充當壹傳媒的「保家」,實在耐人尋味。不近情者多藏奸。壹傳媒股價在一個月內不尋常地暴升暴跌,市值由不足三億元一度急升至逾五十億元,比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更值錢,早已引起市場側目。
星島社論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十人上月涉嫌干犯《港區國安法》被捕,同日起該集團股價連續三天出現異動,有股民損手,警方接舉報展開調查,揭發有人串謀透過密集式炒賣「搭棚」操控股價從中獲利,讓他人接火棒後離場,警方昨展開行動,拘捕十五名涉嫌有關男女扣查,警方懷疑被捕者以幾乎同一價格買賣近十七億股股票,佔三日總成交量近四分一,獲利接近四千萬元。十五人涉操控壹傳媒股價被捕。涉嫌被捕十四男一女(二十二至五十三歲)報稱職業為消防員、自僱人士和銷售經理各一人,兩人報稱證劵經紀,十人則報稱無業,包括一名懷疑黑社會成員,他們部分人互相認識,各人同涉串謀詐騙及「處理已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從可公訴罪行得益的財產」(洗黑錢)。
經濟社評
「要讓打勝仗的思想成為一種信仰,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在美國下周二全面封殺華為的艱巨時刻前,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引述美軍上將鄧普西(Martin Dempsey)的名句,呼籲員工沉着應對,努力不懈,烏龜也能追上龍飛船!在中國剛公布的民企500強榜單,華為連續5年登榜首。中美科技戰白熱化,華為在芯片和技術上,全力「去美國化」,在昨日開鑼的開發者大會提出未來戰略,強調會積極生態轉型,包括構建硬件生態以及服務和應用軟件生態;並宣布自家鴻蒙系統升級至2.0版本,由連接手機介面擴展到個人電腦、智能手錶和智能汽車,利用5G高速網絡優勢,透過軟件生態,打造物聯網平台,減少對芯片的倚賴,應對美國圍堵。
系統 檢測 人員 詐騙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突發】15人操控壹傳媒異動被捕?袁弓夷袁彌明Next?劉小麗食碗面反碗底出賣工黨?I高Sir正能量10092020
YT技術限流和自動退粉,離封台不遠,請幫忙高Sir正能量?訂閱?分享影片救亡: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
1.15人操控壹傳媒異動被捕????袁弓夷袁彌明(彌明生活百貨)Next?
2. 劉小麗食碗面反碗底出賣工黨?
3.【護愛天使MV】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12大KOL全新作品全球首播》多謝所有醫護人員!
https://youtu.be/6LpvjqXGnI4
4.【教師們辛苦了】九月十日敬師節 ,也籍此向警察學院院長致敬!
5. 高Sir誠意推薦! 支持年輕人!記得訂閱埋~港版健康碼是政治大陰謀?!【香港人主場】EP01
https://youtu.be/eTkxHc2oSvY
6.全民自願參與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延4天至9月11日展開,高Sir呼籲大家做個負責任港人,一起參與全民檢測。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預約系統):
https://booking.communitytest.gov.hk/form/index_tc.jsp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各區檢測中心地址及開放時間:
https://www.communitytest.gov.hk/locations/
感謝國家支援我們????????
#現代版雷鋒
#小市民憑良心
#做實事講真相
#支持國安法
#男人幫大聯盟
#KOL100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
五星正能量? 真係爆哂燈?
高Sir疑遭技術限流,請大家幫幫手:
1. 訂閱「高松傑 - 高Sir正能量」youtube 頻道 (訂閱係免費架) 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高Sir第二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bhcFYIoJl06PM1xzTg-QQ?sub_confirmation=1 ;
2. 撳?搶先睇;
3. 贊好並留言支持;
4. 將影片分享開去;
5. 贊好高Sir微博: https://weibo.com/jackyko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