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顆孤獨星:向1.5致敬》
這是最近在看的書,張曼娟的《天上有顆孤獨星》,透過白話的詩詞賞析,袒露孤獨的情境和價值。
值此同時,我也正和閘門1.5的爻辭奮鬥,塗塗改改,四處碰壁,寫著寫著昏睡過去,醒來時已是深夜。跑去廚房倒水喝,後陽台望出去的夜空黑壓壓的,沒有月亮,連星子也看不見。
握著水杯,突然想起了書的封面上,是這麼寫的:「天上有顆孤獨星,照亮世人獨行時」,某部分很接近心內深處,對於1.5的感受。
「1.5位於我的天王星,處於並列相位,也就是課堂上Joyce形容的『星星人』,一次具備上升與下降的特質,完整展現1號閘門鮮明又兩極的色彩。這也是我唯一位於5爻的閘門,如同浪蕩的梟雄流落在四爻村,年輕時,梟雄不聽勸管,白天黑夜,攻城掠地、鑼鼓登台。慢慢長大後,梟雄總還是壯年樣貌,只是變得安分,心裡覺得,沒有非打不可的仗,也不再貪慕舞台。如此踽踽獨行,少時荒誕、中年恬淡,把周遭的聲浪都走遠了,沒花太多力氣,前路卻寬拓起來。因為,這條路,是通往本來,不必去到大家投射的未來。梟雄投入許多時間,想證明武力蓋世無雙,殊不知光這麼存在著、前行著,已經是一種獨一無二了。」
把原本寫的爻辭刪光,我快速寫下這些文字。花了兩晚的時間摸索條爻,真正寫到心坎,只用了一杯水的時間。為什麼有時會覺得Ra寫的爻辭很隱晦高深,看看我自己對於1.5的體悟,想必也很多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現在我完全懂了,我們懷抱著對五爻錯誤的想望,來設想祖師爺爺的爻辭白皮書,以為是標記注音的國語字典,怎知拿到大英百科。可,這就是五爻,我們只能是自己原本的樣子,當認清這件事,保持真實,根本不用常常出兵,安安靜靜把自己做好,五爻以人生際遇的起伏動盪作為榜樣,就足以拯救坐困愁城的人。
我很慶幸,五爻座落在這個看似開天闢地的1號閘門。隱隱約約在提點我,如何與世間相生共處的智慧。過去,總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有「創意」的人,充其量只能算是,奇怪的、一直跟全世界反向對幹的人。不知道為甚麼,我就是會這麼做,而且,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我一路看著超齡的書,小學四年級參加全縣作文比賽,作文題目是「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老天鵝啊,這是甚麼爛題目,打從心底覺得迂腐,於是寫了一篇「人生,就是一場醒不過來的夢」來做為反諷,夢裡任生平,內容之萎靡,狠狠打了一記大耳光在評審臉上。
公布名次的時候,我很清楚名單裡面絕對不會有我。帶我去比賽的老師是個好好先生,圓鼓鼓的臉龐寫滿了對我的鼓舞,告訴我再接再厲,我永遠是他心目中最好的。
我嘴上說著抱歉讓大家失望、果然技不如人的虛假的話,內心暗自冷笑,不知道老師看到我那篇文章會有甚麼反應,我才不是甚麼明日才女,我只是個不期待明天的賣火柴女侍罷了。
上了高中,又有機會被推派成為演說代表。題目不記得了,好像是類似what ca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的勵志題目。我一直很喜歡這句話,但懷疑所謂”stronger”的定義,不完全是人們以為的正面意思。我在打擊霸凌輕視之中,最終學會了冷漠。
學校給了我一些正規的演說訓練,包括姿態、語氣、還有講稿的起承轉合。我真心覺得愚蠢。我不需要那些東西,對於這個題目,我有我想說的。
來參賽的都是一時之選,她們的表達精準又深入,內容也很切題。到了我上台,我把麥克風從架好的高台上拿下來,握在右手,準備好要歌唱的架勢。第一個評審露出驚詫的神情,其他的清了清喉嚨、推了推眼鏡。我看看全場,大家有的張開了嘴巴,有的忘了眨眼。彷彿在看一個沒有穿褲子上台的人。我只是想以舒服的姿態來表達我的觀點,中間還唸了一首詩,來詮釋甚麼叫做what ca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主未曾應允天色常藍,一個人在驟然變天的日子裡,會有哪些轉折、苦楚、埋怨,最後學會和惡雨對抗,習慣老是濕透的鞋襪,這些事實,才是真正的血肉。我不想只是歌頌強壯。強壯需要付出不為人知的代價、強壯也有很多不同的樣子。我們為什麼只鼓勵屢仆屢起的強壯,委身臣服也是一種強壯。
我的行為,老師並不欣賞,說我原本應該有更好的分數表現,光是把麥克風拿下來,就已經失去拿牌的資格,因為我破壞了規矩。
我並不在乎得獎的榮耀,讓我感覺有一點貢獻的,是看到後面參賽的選手,也有幾個改變了策略,把麥克風拿在手中,整個人柔軟下來,志在發聲,不拚奪牌。我聽得出來,她們也更改了部分演說內容,雖然不符合演講規範,有甚麼會比訴說真心,更為可佩可感?
我的青春歲月,也許被1.5的火星上升相位主導著,充滿「強大自我的頑強展現」,有一段時間,我是學校的風(問)雲(題)人物,大家都知道,有一個會寫很多字的女生,看起來柔和無害,開口卻能講出憤世駭俗的話來,大家看著我的眼神,帶了一點遙遠的崇拜。對於能交到一些朋友,我感到欣慰,但不知如何處理那些「崇拜」。
我陷入沒完沒了的憂慮,擔心再也寫不出任何有趣的東西。所以,我創作偏激又生硬的小說,連自己都迷失在故事軸線中,那些圍繞著我的人說,這是奇作,應該去報名文藝獎。小時候參加作文比賽的冷笑,再次響徹心中雲霄,沒有啊,我根本是亂搬一氣而已。那些文字,全無核心思想,只是擺著好看的陶瓷娃娃罷了。下降相位的「怪癖阻擋了延續性」,我再清楚不過了,為了特立獨行而特立獨行,心裡有說不出的疲累,覺得沒有人能理解、也害怕被人看穿。
大學畢業後,我形容自己像是從沒有出過道、就已經過氣凋謝的作家,進入販售「創意」的產業,平時埋首新聞稿,書寫創作呈現荒廢狀態。除了應付難纏客戶的驅力幹勁、以及面對荒廢專案的探奇心態,還能窺見1.5的影子,我感覺,過去從文字感受到的豐沛動能、還有無比歡樂,宛如白駒過隙,一去不再返了。
直到我接觸了人類圖,我的心靈導師Sina Ma形容,根本等於為那些擱淺在妳心裡的文字,找到再出航的港灣。沒錯,課程、工作坊、夥伴時段、哪怕是天書爻辭,都為我重新點燃創作的欲望。白天工作顧小孩已經疲於奔命,夜半停不了地寫,有時草草畫在紙上,有時洗澡前匆匆打在手機裡。
許多人問我類似的問題,妳要出書嗎?還是要經營網紅副業?目前沒有,我不想為了特定目的而寫,這是投射的開端。我寫,純粹為了自己,也獻給來這裡觀看與休憩的人。
又有許多問題是,妳會不會在意粉絲人數,按讚分享點閱那些?曾經在意啊,很難避免這種心理陷阱吧,不過很快就釋懷了,我知道怎麼投廣告衝人氣,但我不想這麼做,能夠維持這種,在相對安靜的場域、和大家保持相溽以沫的熱絡,就夠了。我不是神,只是平凡的人。經歷過一點事,有點想法,如此而已。
「獨特,並不代表要成為最好的那一個,而是意會到,自己是唯一的那一個。當能做到『展現靈感而不受限』,不拘泥世俗觀點、不迷惑外界評價,不逢場作戲,不對號入座,察覺、認知、揮灑個體的獨特,專注於此,向陌生又遠道而來的群眾顯示著:我忠於內在,勇於真實。這就是最大的意義。至於,能否青史留名、源遠流傳,並不是現在要擔心的事,時間,會證明堅守『獨特』的價值。」
以上,是我對於閘門1.5並列相位的結語,也當成向過往輕狂的自己,致上最敬禮。
我懂得妳,所以不需要再勉強假裝了。禁錮在心尖那側,血肉模糊的繩結,我們一起鬆綁吧。讓心裡的星星,閃爍著自己的歌,為更多獨自行走在本我路途的人,相應和。
*圖為NASA去年為了慶祝「哈伯太空望遠鏡30週年」,首次開放查詢每個人「生日當天」的宇宙星象,我擷取生日那天的影像來作為主圖。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點選連結去查找:http://go.nasa.gov/3bn7EO7
紅皮書意思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從 2014 年開始的改造 — 愛國者治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中方動手,要整頓選舉制度,強調「愛國者治港」,將「非愛國者」排除出體系。這件事其實不是反送中導致的,因為類似的思路在 2016 年已經開始。
2016 年政權剝奪青年新政和獨立泛民的議席之後,「一國兩制白皮書」的執筆人之一強世功就在中國媒體多維接受訪問,表示(大意)如果反中國人士能夠進入體制,用體制作為平台去反對憲制秩序,這套秩序就會因自我否定而陷入內爆和崩潰。政治正確的新標準是,一國兩制的權力來源是中國憲法,香港的政治權力由中國授權,如果有反中國人士進入制度,就等於利用中國憲法給予的權力來反對中國,無異於打著紅旗反紅旗,「即這個國家的憲政體制正在合法地系統地進行自我摧毀和自我瓦解」。
「創意運用」的香港式選舉
中國認為這是一個體制漏洞。原先開放部份選舉,雖然沒有真正決策權,但香港人長年與制度相處,即使政府是行政主導,但也有人慢慢「創意運用」選舉,將之變成政見和思想傳播平台,視選舉為政治運動,推動各種思想議程。
本來選舉制度無異於科舉,用功名利祿將你跟體制綑在一起,無血消減激進力量。事實卻是各路人馬為了爭奪議席爭相發明新議程,他們對中國的權力推進也想法不一樣,議會在運行過程中,慢慢由維穩力量變成變動力量。選舉的結果不重要,因為沒人會執政,而是更在乎「選舉過程」和「選舉文化」所產生的啟蒙作用。
2014 年是歷史的死亡交叉,議會先驅啟蒙的大眾開始「反攻議會」,民意開始超前並牽著議員,經過持續數年的「批判—團結—批鬥」,人民成功將議員「爭取過來」,令他們不敢再批判激進抗爭者,甚至跟他們站在一起;「中國因素」進迫之下,議會保守派也只能承認議會不是用來議事,自己根本無法「得君行道」轉變管治,之後就出現連泛民都利用議會平台拖延和抗爭。
此一演變無疑加速了北京整治系統漏洞的時間表,不過無論過程如何,目的地都是一樣,所以 DQ 開始不是本土派的錯,2019 年的一系列後果也不是泛民阻礙法案所致。這些殺著恐怕在 2014 年制定「白皮書」時已經在預備列上。
「有限選舉」的長期影響
因為任何「真選舉」都會與社會思潮互相影響,導致「政治狂熱」。區議會和立法會直選是真選舉,真選舉的過程和期待會令人民逐漸尊嚴覺醒,越來越不能忍受自己被外物控制。所以打從一開始打真軍,遲早會生出寶寶 — 香港共同體意識。社會主義中國對選舉有特殊看法。選舉對他們來說是「政治協商」,是一種讓地方菁英馴服、共同守護政治現況的機制,他們不想要可能導致政局和人心不穩定的競爭性選舉。
因此中國不會准許香港實行「真民主」,半民主都尚且如此,真民主香港不就藩鎮化?中國自 2014 年之後,對香港便一步一步切香腸,雖然中間有各種突發事件,節奏加快減慢,主旋律還是一樣。首先封鎖民選特首的可能,再對立法會動手,殺雞儆猴,引入恆常 DQ 機制;2019 年之後則要動區議會,將整個系統的真選舉成份逐段切除,也就是削除反中人士利用「中國香港體制」的空間。
其實不能用字面意思去理解「愛國者治港」,因為北京也不能保證愛國者治國,一些官員把錢和人偷偷放到外國去,就不太愛國,中國尚且如此,香港就更是沉累深遠,「歷史不清白」。他們可能亦預計香港的政治菁英亦一樣,自己打著愛國旗號,但家人可以移民外國搞移民生意,但因為北京信任,所以不會用「不愛國」的名義將之打倒。
說穿了「愛國者」是「北京可信任之人」,反之,要摘除誰人公職的時候,不用糾纏法理和典章,簡化為「不愛國」的道德指控便可了事,其實是將 2016 年以來的 DQ 制度套上民族大義的合法性,永存於通例之中。
這也一定程度打通了香港政治和中國政治的隔離,種下了中國黨派鬥爭正式入主香港的新局面。「愛國者」之間互相指責同行「不夠愛國」之互相傾軋,已是可以預期,如今亦已見端倪。因為形勢的各種變化,一些人可能一夕由愛國者被打成不愛國者,一直獲得信任的人又可以一夕失去信任,見 2012 唐梁之爭。
因此香港還是會亂,只是北京可能認為香港反正都是亂,不如採取主動以亂達治,將混亂的節奏掌握在手中,好過香港用自己的節奏混亂。然而這說明了甚麼問題?就是體制自設計起就並不和諧,自身帶著衝突甚至自我毀滅的基因。
因「錯誤」而生的香港
強世功可能代表中國內部某種對政策祖宗的修正主義思維。固然上一代香港從政者作為被統戰對像,得到過中國禮遇,他們就一天追念鄧小平承諾過甚麼。當初中國為了統戰香港,對愛國者的定義十分寬鬆,依計令香港從政者產生玫瑰式幻想,認為將來自己有機會共治香港。
鄧小平當年是這樣定義愛國者:
「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只要具備這些條件,不管他們相信資本主義,還是相信封建主義,甚至相信奴隸主義,都是愛國者。我們不要求他們都贊成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
又說:
「港人治港不會變。由香港人推選出來管理香港的人,由中央政府委任,而不是由北京派出。選擇這種人,左翼的當然要有,儘量少些,也要有點右的人,最好多選些中間的人。這樣,各方面人的心情會舒暢一些。」
初衷聽來好像十分寬鬆,然而這三十年間,形勢已發生變化。強世功評價一國兩制的「初衷」,便甚具批判意味:
「要把『一國兩制』這種政治理念與基本法的具體制度設計區分開來。『一國兩制』毫無疑問是偉大的創舉,但具體制度設計可以完全不同。事實上,鄧小平當年對香港基本法起草中出現的傾向非常不滿。因為基本法起草正趕上內地自由化思潮泛濫,導致基本法的具體設計脫離了鄧小平預定的思路。正是針對基本法起草中出現的錯誤傾向,鄧小平在 1987 年專門接見了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發表了重要講話,糾正了過去的錯誤思路。然而,基本法大的框架已經完成,無法推倒重來。今天基本法中行政主導的問題、中央干預香港的問題、國家安全立法問題,都是當年起草中遺留下來的問題。」
今天中方的新講法是,你支持一國兩制,就要一併支持輸出這個秩序的中國。那中國不是純粹的理念中國,而是具體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你支持一國兩制,想有權利,就要先支持中國共產黨。反對中共就等於反對自己的存在基礎。
今天遺留在香港社會的特殊國家觀念,即大家多年來相信的「愛國不等於愛黨」、「反共也是愛國」,已不再獲得容忍。當年起草香港制度太過自由化,產生了各種「問題」,包括邦聯假想、平行中國、分化的國民身份、本土主義乃至獨立火苗,對中國而言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就是將制度盡量單一化,將香港和中國提綱挈領的整合起來。
香港的從政者當然不想放棄掌握資源的議會,資源即生死存亡,然而要在這個制度下獲得接納,要從根本層面打倒自己,要支持中共,而不只是「愛國家民族」這樣的象徵層面。若做到那一步,又不知如何跟越來越堅定的選民交代?
將錯就錯的香港未來
三十年周折,由中共「糾正錯誤」而一切回到原點。結果是沒有浪漫,沒有量變化為質變,沒有民主中國,也沒有民主香港。不過經時間催化,當日的「問題」已經結出果子,對民主自由的渴望,弔詭地乘中國的妥協政策之變,又安全地醞釀多三十年,最後變成了別的東西。當中很多假戲真做、或者糊裡糊塗、或者痴心錯付,細緻地看,是全盤失敗;長線來看,卻為來香港的想像提供了過程跌跌撞撞的基礎。功利地說,政治啟蒙和社群意識已經用完了議會,用完了體制機緣,已經金蟬脫殼,不需再寄生保守路線,而是走入尋常百家,甚至溢出海外。
現況比起以前民眾寄望菁英,然後菁英又寄望趙紫陽集團由上而下自由化政改並獲准共謀,或者寄望議會和法治單天保至尊,都少了一點欺騙性。香港不那麼容易自主,但期待中國有天將香港想要的東西送到門前,亦是妙想天開。從 2014 到今天其實都是說明一個事實:單純寄望中國開放和政治自由化、或者外國打救的己願他力路線,行不通。
香港多年來將資源投入不那麼有效的路線,但市場還是有其機制力,人們慢慢就會發現資源有更好的用法,新的路線便慢慢由改變資源運用的集體行為,推陳出新,近年的新活動形式也不是由誰發明,是由下而上改變、適者生存的例子。如果香港是一個生物,它的存亡便取決於進化和演化速度是否能超過它的掠食者;因為中國的回歸政策有過「錯誤思路」,一些燦爛的東西就誤打誤撞養殖了出來。今後香港人如何創造利用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便是新時代的新博弈、新功課。
紅皮書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從 2014 年開始的改造 — 愛國者治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中方動手,要整頓選舉制度,強調「愛國者治港」,將「非愛國者」排除出體系。這件事其實不是反送中導致的,因為類似的思路在 2016 年已經開始。
2016 年政權剝奪青年新政和獨立泛民的議席之後,「一國兩制白皮書」的執筆人之一強世功就在中國媒體多維接受訪問,表示(大意)如果反中國人士能夠進入體制,用體制作為平台去反對憲制秩序,這套秩序就會因自我否定而陷入內爆和崩潰。政治正確的新標準是,一國兩制的權力來源是中國憲法,香港的政治權力由中國授權,如果有反中國人士進入制度,就等於利用中國憲法給予的權力來反對中國,無異於打著紅旗反紅旗,「即這個國家的憲政體制正在合法地系統地進行自我摧毀和自我瓦解」。
「創意運用」的香港式選舉
中國認為這是一個體制漏洞。原先開放部份選舉,雖然沒有真正決策權,但香港人長年與制度相處,即使政府是行政主導,但也有人慢慢「創意運用」選舉,將之變成政見和思想傳播平台,視選舉為政治運動,推動各種思想議程。
本來選舉制度無異於科舉,用功名利祿將你跟體制綑在一起,無血消減激進力量。事實卻是各路人馬為了爭奪議席爭相發明新議程,他們對中國的權力推進也想法不一樣,議會在運行過程中,慢慢由維穩力量變成變動力量。選舉的結果不重要,因為沒人會執政,而是更在乎「選舉過程」和「選舉文化」所產生的啟蒙作用。
2014 年是歷史的死亡交叉,議會先驅啟蒙的大眾開始「反攻議會」,民意開始超前並牽著議員,經過持續數年的「批判—團結—批鬥」,人民成功將議員「爭取過來」,令他們不敢再批判激進抗爭者,甚至跟他們站在一起;「中國因素」進迫之下,議會保守派也只能承認議會不是用來議事,自己根本無法「得君行道」轉變管治,之後就出現連泛民都利用議會平台拖延和抗爭。
此一演變無疑加速了北京整治系統漏洞的時間表,不過無論過程如何,目的地都是一樣,所以 DQ 開始不是本土派的錯,2019 年的一系列後果也不是泛民阻礙法案所致。這些殺著恐怕在 2014 年制定「白皮書」時已經在預備列上。
「有限選舉」的長期影響
因為任何「真選舉」都會與社會思潮互相影響,導致「政治狂熱」。區議會和立法會直選是真選舉,真選舉的過程和期待會令人民逐漸尊嚴覺醒,越來越不能忍受自己被外物控制。所以打從一開始打真軍,遲早會生出寶寶 — 香港共同體意識。社會主義中國對選舉有特殊看法。選舉對他們來說是「政治協商」,是一種讓地方菁英馴服、共同守護政治現況的機制,他們不想要可能導致政局和人心不穩定的競爭性選舉。
因此中國不會准許香港實行「真民主」,半民主都尚且如此,真民主香港不就藩鎮化?中國自 2014 年之後,對香港便一步一步切香腸,雖然中間有各種突發事件,節奏加快減慢,主旋律還是一樣。首先封鎖民選特首的可能,再對立法會動手,殺雞儆猴,引入恆常 DQ 機制;2019 年之後則要動區議會,將整個系統的真選舉成份逐段切除,也就是削除反中人士利用「中國香港體制」的空間。
其實不能用字面意思去理解「愛國者治港」,因為北京也不能保證愛國者治國,一些官員把錢和人偷偷放到外國去,就不太愛國,中國尚且如此,香港就更是沉累深遠,「歷史不清白」。他們可能亦預計香港的政治菁英亦一樣,自己打著愛國旗號,但家人可以移民外國搞移民生意,但因為北京信任,所以不會用「不愛國」的名義將之打倒。
說穿了「愛國者」是「北京可信任之人」,反之,要摘除誰人公職的時候,不用糾纏法理和典章,簡化為「不愛國」的道德指控便可了事,其實是將 2016 年以來的 DQ 制度套上民族大義的合法性,永存於通例之中。
這也一定程度打通了香港政治和中國政治的隔離,種下了中國黨派鬥爭正式入主香港的新局面。「愛國者」之間互相指責同行「不夠愛國」之互相傾軋,已是可以預期,如今亦已見端倪。因為形勢的各種變化,一些人可能一夕由愛國者被打成不愛國者,一直獲得信任的人又可以一夕失去信任,見 2012 唐梁之爭。
因此香港還是會亂,只是北京可能認為香港反正都是亂,不如採取主動以亂達治,將混亂的節奏掌握在手中,好過香港用自己的節奏混亂。然而這說明了甚麼問題?就是體制自設計起就並不和諧,自身帶著衝突甚至自我毀滅的基因。
因「錯誤」而生的香港
強世功可能代表中國內部某種對政策祖宗的修正主義思維。固然上一代香港從政者作為被統戰對像,得到過中國禮遇,他們就一天追念鄧小平承諾過甚麼。當初中國為了統戰香港,對愛國者的定義十分寬鬆,依計令香港從政者產生玫瑰式幻想,認為將來自己有機會共治香港。
鄧小平當年是這樣定義愛國者:
「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只要具備這些條件,不管他們相信資本主義,還是相信封建主義,甚至相信奴隸主義,都是愛國者。我們不要求他們都贊成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
又說:
「港人治港不會變。由香港人推選出來管理香港的人,由中央政府委任,而不是由北京派出。選擇這種人,左翼的當然要有,儘量少些,也要有點右的人,最好多選些中間的人。這樣,各方面人的心情會舒暢一些。」
初衷聽來好像十分寬鬆,然而這三十年間,形勢已發生變化。強世功評價一國兩制的「初衷」,便甚具批判意味:
「要把『一國兩制』這種政治理念與基本法的具體制度設計區分開來。『一國兩制』毫無疑問是偉大的創舉,但具體制度設計可以完全不同。事實上,鄧小平當年對香港基本法起草中出現的傾向非常不滿。因為基本法起草正趕上內地自由化思潮泛濫,導致基本法的具體設計脫離了鄧小平預定的思路。正是針對基本法起草中出現的錯誤傾向,鄧小平在 1987 年專門接見了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發表了重要講話,糾正了過去的錯誤思路。然而,基本法大的框架已經完成,無法推倒重來。今天基本法中行政主導的問題、中央干預香港的問題、國家安全立法問題,都是當年起草中遺留下來的問題。」
今天中方的新講法是,你支持一國兩制,就要一併支持輸出這個秩序的中國。那中國不是純粹的理念中國,而是具體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你支持一國兩制,想有權利,就要先支持中國共產黨。反對中共就等於反對自己的存在基礎。
今天遺留在香港社會的特殊國家觀念,即大家多年來相信的「愛國不等於愛黨」、「反共也是愛國」,已不再獲得容忍。當年起草香港制度太過自由化,產生了各種「問題」,包括邦聯假想、平行中國、分化的國民身份、本土主義乃至獨立火苗,對中國而言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就是將制度盡量單一化,將香港和中國提綱挈領的整合起來。
香港的從政者當然不想放棄掌握資源的議會,資源即生死存亡,然而要在這個制度下獲得接納,要從根本層面打倒自己,要支持中共,而不只是「愛國家民族」這樣的象徵層面。若做到那一步,又不知如何跟越來越堅定的選民交代?
將錯就錯的香港未來
三十年周折,由中共「糾正錯誤」而一切回到原點。結果是沒有浪漫,沒有量變化為質變,沒有民主中國,也沒有民主香港。不過經時間催化,當日的「問題」已經結出果子,對民主自由的渴望,弔詭地乘中國的妥協政策之變,又安全地醞釀多三十年,最後變成了別的東西。當中很多假戲真做、或者糊裡糊塗、或者痴心錯付,細緻地看,是全盤失敗;長線來看,卻為來香港的想像提供了過程跌跌撞撞的基礎。功利地說,政治啟蒙和社群意識已經用完了議會,用完了體制機緣,已經金蟬脫殼,不需再寄生保守路線,而是走入尋常百家,甚至溢出海外。
現況比起以前民眾寄望菁英,然後菁英又寄望趙紫陽集團由上而下自由化政改並獲准共謀,或者寄望議會和法治單天保至尊,都少了一點欺騙性。香港不那麼容易自主,但期待中國有天將香港想要的東西送到門前,亦是妙想天開。從 2014 到今天其實都是說明一個事實:單純寄望中國開放和政治自由化、或者外國打救的己願他力路線,行不通。
香港多年來將資源投入不那麼有效的路線,但市場還是有其機制力,人們慢慢就會發現資源有更好的用法,新的路線便慢慢由改變資源運用的集體行為,推陳出新,近年的新活動形式也不是由誰發明,是由下而上改變、適者生存的例子。如果香港是一個生物,它的存亡便取決於進化和演化速度是否能超過它的掠食者;因為中國的回歸政策有過「錯誤思路」,一些燦爛的東西就誤打誤撞養殖了出來。今後香港人如何創造利用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便是新時代的新博弈、新功課。
紅皮書意思 在 TAA Hi-End 音響大展- 【進音坊】 品牌: NuPrime CDT-8 Pro ...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什麼意思?您可以把標準紅皮書規格的CD,透過NuPrime CDT-8 Pro昇頻轉換,輸出PCM與DSD檔案,PCM可以指定44.1kHz~768kHz,或是輸出DoP256規格,講得更簡單一些, ... ... <看更多>
紅皮書意思 在 關於五顏六色的皮書 - 辛西亞的技能樹 的推薦與評價
另外也有人將SOP 視為藍皮書,是將年度操作經驗寫作文件的解釋嗎? 紅皮書. 紅色有威脅、警戒的意思,因此報告書一般用於 警示危機 。最有名的紅皮書 ...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