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讀:《基因》"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全城關注政府所謂免費武肺測試和傳聞的『健康碼』是否用作收集市民DNA,什麼是DNA?什麼是基因?發現基因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上星期五從書架取下這本《基因》"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已經很久沒有三天一口氣讀完一本500頁的英文書,但這本"The Gene"真的值得推薦,作者文筆簡潔流暢,成功融合了科學和歷史,講故佬般把一個個的故事生動地舖排在讀者面前。(感謝城大 Justin Robertson 教授送書!)
本書作者Siddhartha Mukherjee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教授,本身印度裔的他,以他早年在印度家人的故事,特別是他的幾位叔伯們患上精神分裂病的經驗,在全書穿插成為引子,成為本書一個特色,更添加不少趣味。
提起基因,不少人會想到達爾文的進化論和他提出的「適者生存」,不過,與他同期已經實證研究遺傳概念的,卻原來是在今天捷克一位不見經傳的務農小僧Gregor Mandel。這個科學探索和發現的故事,也正式從他1865發表、早於達爾文數年但「無人睇」的論文開始。有人寂寂無名地研究和貢獻,有人像達爾文成為一代宗師。一代一代的科學家,一面與時間競賽,另一方面也與同僚競爭,有人得諾貝爾獎,更多人只差一點點。
遺傳理論初面世,人類還未知道基因在那裡,直到在生物細胞核(nucleus)發現DNA(脱氧核糖核酸),排在一對對、長長的染色體(chromosome)入面,所有的基因奧秘都在這些蛋白質裡面。地球生物無論是動物、植物甚至小至細菌、病毒或單細胞生物,在這個生物最基本的層面上,竟然可說是一樣。人的細胞核有23對染色體,不算最少也不算最多,但絕大多數的DNA竟然與其他生物一樣,生命奇妙奧秘,令人驚嘆。
藏在每個細胞核內一條條DNA內的大量化學訊息,控制生物的所有每個方面的特性,我想真的像個大型的電腦儲存體,內存的數據就猶如DNA的指示。人類現在希望達成的,就是要解讀這巨大而神秘的儲存體的內容,分析什麼資料用來做什麼、控制什麼,從而控制或治療一些由基因突變出現的疾病,例如癌症。
不過,人類往往有個醜陋天性,就是對新事物未了解前,會基於自己的私心或利益,甚至政治需要,妄用科學之名,製造出災難後果。在人類根本未了解基因學前,二戰德國納粹黨已經利用來建立優生學的『科學理論』,屠殺猶太人、吉卜賽人以至他們政權看不順眼的任何人。除此之外,書中談論的基因引發偽科學爭議,由種族歧視至同性戀先天/後天等等,令人心寒。
作者寫了一句:"Junk science props up totalitarian regimes. And totalitarian regimes produce junk science."(偽科學托起極權,而極權就製造偽科學。)說得正好!歷史充滿這些例子,特別是人類科學突飛猛進的過去兩個世紀,除了基因學,另一個例子是原子的發現。人類尚未了解當中奧秘,不但已經用來發展核能發電,造成環境和生態災難,比核電更早的更有殺人無數的原子彈。
今天最被注視的電子/電腦/網絡/數據科技,已被發展為監察工具,DNA基因也一樣。作者的意見是,以過去一個世紀的經驗,把科技發展和決定權放在政府手上是危險的。作者引述另一位科學家的話:「你能停止分拆原子,你能停止飛往月球,你可以停用噴霧劑....但你不能召回一個新生命。」("You can stop splitting the atom; you can stop visiting the moon; you can stop using aerosol....but you cannot recall a new form of life.")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大半年,我不是說這病毒是人類製造,但相信任何人今天看到以上的話,另有一番體會。
本書沒有直接討論近期香港我們最關心的DNA監控問題,不過,在提到近年中國在基因改造實驗的「進取」態度,作者特別提到「中國手法」是「先做,後想。」("Do first, think later.")何其恐怖!
讀畢此書,本是為了解DNA,探討我們將面對的surveillance監控危機,雖然本書未直接討論這方面,但明白基因的基本,就能開始想像它的威力,以至於誤用、濫用可以帶來的恐怖。
#通識必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細胞學說歷史 在 Sonia小萱。工程師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程屍好書推薦-華萊士人魚//
#一本適合理工人讀的真實版人魚故事🧜♀️
#剝去童話的外衣人魚會是什麼模樣
連續兩天推薦書單,好像稍稍有點氣質湧現
應該可以稍微洗滌一下吵架太太的名聲吧
#想太多
從昨天的SEX IN THE SEA,我不禁想到了書櫃裡另一本我鍾愛的小說文學;
說實話,我並不愛買小說,因為總覺得小說看完劇情後就很難讓人動心想翻第二遍,
沒有翻第二遍的動力,也就失去收藏的意義
堆在牆角的小說書籍真的可以堆成山,裡面不乏有爛尾的、老套乏味的、窮極無聊的🤦🏻♀️
各式各樣的小說地雷踩久了,要讓人喜愛的還真的寥寥可數🙄
其中這本👉🏻岩井俊二的/華萊士人魚/👈🏻卻就是那個少數中讓我願意一再回味的小說
說道岩井俊二大家或許都不陌生,
他的第一步著作轉電影作品<<情書>>在1995年代席捲了全亞洲🌍
之後的<燕尾蝶> <青春電幻物語>等等二十多部的電影,奠定了他在全方位創作大師的地位。
👉🏻而在他著作裡,[華萊士人魚]卻是岩井俊二唯一無法影視化的長篇巨作。👈🏻
聽到[人魚]如果你以為他只是普通的人魚愛情故事,長了魚尾的美麗人魚、遇上了人類美男子;
或者是唱歌迷死人的人魚跑到路上的奇遇記,那在這本書裡、你會完全幻滅。🧜♀️🧜♂️
✨他筆下的人魚,太過於真實、甚至讓人害怕,卻又讓人著迷✨
<<地球有70%是水。 然而,此刻生活在30%陸地上的人類,又是從何而來?
事情早就開始了,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但他們不會說,也不能說……
十九世紀末,與達爾文共同發表進化論的生物學家華萊士,留下《香港人魚錄》這本奇書後與世長辭....>>
故事的開頭以真實的歷史背景跟疑問做為開端
接下來整篇故事更是虛實交錯,以大家熟知的達爾文進化論、還有真有其人的英國學家華萊士(Alfred Wallace)
跟大量科學性質的假說及論辯作為架構。
📖你會忽然忘記自己在看小說,一度懷疑是不是一本歷史百科或科學知識
👉🏻大量的科學性假說、不斷的刺激又衝突讀者的腦細胞
在你腦海裡的那一條人魚,會隨著一個又一個新拋出的知識跟科學理論
不斷的刷新成新的版本,而當你以為故事已經可以瞭若指掌、隱藏在其背後的未知又不斷湧現🌊
你像在走一個迷宮,推開了一扇門後會發現更多扇門、在闖關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的理論跟樂趣。
或許他會吸引我就是這樣,
理工科女子無法忍受浪漫跟虛幻愛情故事,他卻在書裡埋藏了大量令人值得思索的理論。
用論點架構出岩井俊二宛如科幻大片的廣闊格局✨
我想我懂為何這部是岩井俊二純粹為了文字而生、無法拍成影視的作品
因為太多個地方環節你會想要停下來、上網查查真實理論、細細思考;
再者,岩井俊二僅靠文字就建構出如此奇幻又細緻的世界,還靠影視呈現、感覺就著實浪費腦袋思考的空間。
我就不劇透內容了,雖然這是本舊書、但卻實在非常推薦還沒看過的朋友閱讀
#一本適合裡工人讀的真實版人魚故事
#能看完落落長一大篇的人都快給我頒個頭號粉絲獎狀😘❤️
細胞學說歷史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孩子身上可能有外婆的細胞,卻不會有奶奶的細胞。
母系傳承是生存的最佳條件。
好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母系社會再現,那才是一個合理的生活方式。
舊文複習 https://www.facebook.com/223202601356772/posts/799419073735119?sfns=mo
低人口密度地區的「外婆效應」
人類是少數壽命大幅超過生育年限的生物。《Current Biology》近期刊出的研究提出「外婆效應」學說,認為原因之一外婆是媽媽的潛在後援,對於孫子女的存活率有重要影響。作者表示,此效應並未明顯出現在所有族群中,居住距離可能是關鍵因素。根據加拿大魁北克的歷史教會紀錄,十七至十八世紀,當地居所分散的人口激增,外婆們功不可沒。相對於住在離自己母親較遠的婦女,和母親住處靠近的婦女平均多生兩名子女,且成長到 15 歲以上未夭折的子女數大約多了一名,在當時嬰兒死亡率約 50% 的情況下,是相當大差異。母女距離每增加 100 公里,女兒本身的子女數減少 0.6。
新聞出處:Quebec church records show grandmothers were 'essential to survival' in early days of New France《CBC》
https://www.cbc.ca/…/…/montreal/grandmother-effect-1.5016545
研究刊登在《Current Biolog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artic…/pii/S0960982219300296
細胞學說歷史 在 一、單選題(25題每題2分共50分) 的推薦與評價
解析達爾文演化學說之核心即為天擇說。 ( )19.如果將生物的演化歷史比喻成一棵大樹,那麼我們現今所存活的物種,應該大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