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鋼琴挑選記》
最近因為家長要購入鋼琴
所以跟她一起研究了一些
這裡一起分享給大家❤️
大家其實最在意的就是價格了!
通常會影響價格的有以下原因
✅廠牌:
Yamaha(山葉)跟Kawai(河合)是台灣最常見的
✅大小:
依之前介紹過的直立式鋼琴為例
有分1號琴(譜架在內)跟3號琴(譜架在外)
✅製作地:
可以從編號去查
日本製的,大多是琴齡20-60年
台灣製的,大多是琴齡10-40年
⚠️若同款式價格ㄧ樣,有可能代表日製的年紀較大;台製反之。進口的總是比較貴
✅保養:
廠商表示,不一定日製就ㄧ定好、或是琴比較年輕就好喔!決勝點是前琴主有沒有很常彈、定期除濕跟調音,還有後續廠商的整理狀況。
⚠️台灣還蠻潮濕的,鋼琴又是木製樂器,如果買了十年但都沒有開除濕機⋯😵
以上這些很主觀啦!也沒有絕對的好壞
像我小時候去買鋼琴,是爸媽帶我去以後彈了好多台🤣憑感覺選的~~
買琴很像買房子吧我覺得!也是很需要緣分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90的網紅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部蛻變影片獲得熱烈的迴響,片中女主角 -雨竹,真誠的寫了一篇短文,感謝也鼓勵大家。 文中一些描述可能引起很多人共鳴!分享給在一路上、可能跌跌撞撞、可能迷了路途,但仍堅定的相信自己的人。 「『開始建立,回到單音,手放鬆了,心也放鬆了……』那一刻的單純美好,我想,這輩子都會記得了…… 我學琴有...
給十年後的我琴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他沒有等到疫苗,只錯身一個星期左右。
12月27日,媒體先披露傅聰確診新冠病毒。他的學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孔嘉寧也發文透露,「傅先生已經住院兩周,希望他能挺過來。」
12月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
傅聰,著名翻譯家傅雷之子,1934年3月10日生於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
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是李雲迪之外,八十多年來兩岸三地華人第一個蕭邦鋼琴大賽的獲獎者。也是李雲迪之外,惟一。
1959年起為了藝術,他開始了背井離鄉的流浪生活,浪跡五大洲,吸取不同的文化,也馳騁國際音樂舞台。他的琴色悠美細膩,人們稱之「鋼琴詩人」。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他曾多次至台灣,分別待了一段時間,還談了一場短暫但轟動的戀愛。女主角是胡因夢,可惜他回到英國之後,此段情感即畫下句點。
《古典音樂》評論傅聰21歲參加蕭邦鋼琴大賽的時候,論技術幾乎在各鋼琴演奏家中墊底,他一直不是以天才技巧取勝的鋼琴家:而是文化底蘊。在波蘭蕭邦鋼琴大賽,他被稱為比波蘭人更懂蕭邦。最終得了第三名,也是華人第一人。
傅聰琴鍵下的蕭邦音樂,宛若氣韻生動的水墨畫,還帶著「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詩意。
傅雷曾經寫一封信給他的兒子傅聰,成為一個音樂人,要「永保赤子之心」:「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了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
——傅雷,1955年1月26日
傅聰說:我的東方人的根真是深,好像越是對西方文化鑽得深,越發現蘊藏在我內心裡的東方氣質。東方自有一種和諧,人和人的和諧,人和大自然的和諧。東方的藝術是要化的,因為化了所以能忘我。忘我所以能合一,和音樂合一,音樂、音樂家、聽眾都合一。
蕭邦鋼琴大賽獲得第三名之後,傅聰算出了一點頭。但那個時代,來自亞洲的音樂家,非常難在歐洲立足。當時的中國不是今天的中國,日本只是廢墟戰敗後惶惑的民族,韓國還在韓戰的陰影之下,台灣許多人不知道在哪裏。他完全靠自己的實力,以及知音的因緣,於歐洲、英國、美國立足。他也曾任教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在寫給父親的家書中他提到:唐宋詩詞中含蓄的、浪漫的情懷像極了蕭邦的內心。父親傅雷是著名的翻譯文學家,傅聰從小浸染於詩詞歌賦之下,琴譜中的音符變成了最美、最貼於作曲家內心的詩歌。
家庭教育,還是一個古典音樂家養成最重要的背景:
「真誠是需要長時期從小培養的。社會上,家庭裡,太多的教訓使我們不敢真誠,真誠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作後盾的。所以做藝術家先要學做人。藝術家一定要比別人更真誠、更敏感、更虛心、更勇敢、更堅忍。總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less imperfect(較少不完美之處)!」
——傅雷,1956年2月29日夜
「我最近最喜歡的第一是巴赫,巴赫太偉大了,他是一片海洋,他也是無邊無際的天空,他的力量是大自然的力量,是一個有靈魂的大自然,是一個活的上帝。巴赫使我的心平靜。」
「舒伯特,我仍然迷戀他,他是一個被遺忘了的世界,我最近彈的《A小調鋼琴奏鳴曲》,自己彈了才越來越覺得他的偉大、深刻和樸素。」
——傅聰,1958年1月8日
*以下為波蘭蕭邦鋼琴大賽機構為傅聰中晚年拍攝的紀錄片:
https://m.youtube.com/watch?v=6SJ5uvghRfU
*傅聰演奏蕭邦夜曲作品62: https://m.youtube.com/watch?v=EqDJVUfqLPg
*傅聰演奏蕭邦B小調奏鳴曲:https://m.youtube.com/watch?v=6rREkEpytLc
*傅聰演奏蕭邦作品60: https://m.youtube.com/watch?v=FCC-1f3qNyI&list=RDEM9mj0X0zmJkNq0BYBtS_bNg&index=13
*傅聰晚年演奏海頓:https://m.youtube.com/watch?v=jK_qBXff20g
*傅聰演奏史卡拉蒂Scarlatti 奏鳴曲:https://m.youtube.com/watch?v=TIIS7NQpZDc&list=RDEM9mj0X0zmJkNq0BYBtS_bNg&index=3
https://m.youtube.com/watch?v=MzfAZGjhPQg&list=OLAK5uy_mtr2h4OG9Ei-ZBZWS6waPJlvBRoy3jrUE&index=3
*傅聰演奏蕭邦Ballade:https://m.youtube.com/watch?v=Nl7CRdLBtbw&list=RDEM9mj0X0zmJkNq0BYBtS_bNg&index=6
*傅聰演奏舒曼:https://m.youtube.com/watch?v=tFv7V431l0k&list=RDEM9mj0X0zmJkNq0BYBtS_bNg&index=19
*傅聰演奏升C小調夜曲:https://m.youtube.com/watch?v=hSBdB-DQZfg&list=RDEM9mj0X0zmJkNq0BYBtS_bNg&index=2
*傅聰演奏莫札特鋼琴協奏曲 作品27,維也納:https://m.youtube.com/watch?v=_kpCMeqpkJo&list=RDEM9mj0X0zmJkNq0BYBtS_bNg&index=10
*傅聰演奏Debussy:
https://m.youtube.com/watch?v=oZNcqGj4H_U&list=OLAK5uy_mnukUmDZV5mn20L6Ix8HhTI5mDFOoi1lA&index=1
https://m.youtube.com/watch?v=PTurt15IQ_8&list=OLAK5uy_mnukUmDZV5mn20L6Ix8HhTI5mDFOoi1lA&index=3
https://m.youtube.com/watch?v=zLuR3QYPeUA&list=OLAK5uy_mnukUmDZV5mn20L6Ix8HhTI5mDFOoi1lA&index=9
傅聰與華沙交響樂團莫札協奏曲21
https://m.youtube.com/watch?v=xCgNC28wnFQ&list=OLAK5uy_kN8HDh8pGPNGf6bHhfiEJBnfHqpA5OFNs&index=1
https://m.youtube.com/watch?v=1aCq2uOYUIc&list=OLAK5uy_kN8HDh8pGPNGf6bHhfiEJBnfHqpA5OFNs&index=2
https://m.youtube.com/watch?v=ODgY3mZAPmI&list=OLAK5uy_kN8HDh8pGPNGf6bHhfiEJBnfHqpA5OFNs&index=3
https://m.youtube.com/watch?v=hcrpuu7BEbQ&list=OLAK5uy_kN8HDh8pGPNGf6bHhfiEJBnfHqpA5OFNs&index=6
給十年後的我琴譜 在 小米麻糬愛旅遊(Showme100 Love Trave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情被打亂彈出錯好幾個音的曲子如同人生和工作也會有遇到天兵被打亂的人生一樣沒什麼大不了
音樂,也曾經是小米麻糬的舞台.💕💖😍
.
曾經,我可以為了練琴、檢定考試、上舞台演出...,而一天連續一次練2-3小時都沒中斷,一天練上16小時以上都可以,一個小節卡住,我可以再接再厲的要求要練到好,就好像你聽帶倒音帶一樣,很難彈的小節,練上數百回、上千回,是很正常的事,一首能上台或通過考試的自選曲,您聽到的是如此曼妙完美,可是背後是經過多少的苦練,繁複練到快斷氣厭世....,或許是這樣數十年的訓練,讓現在帶團的我,能面對很複雜,很突然的突發事件,可以穩重沉著去應對,去處理好.
.
或許是這樣比凡人還耐的訓練與自我要求,造就了現在的我的毅力,凡事,我很能忍、很能熬、很能磨,縦使中間我跟大家一樣也會有情緒:遇到難彈的曲子會一開始被嚇住,猶豫,領隊帶團的工作也是一樣:遇到難搞的人,我也會很討厭,被他們煩死到快斷氣的過程,不過帶團面對的是一大群人,人面百態,面對鋼琴和琴譜,它不會給你臉色,也不會對你有攻擊威脅恐嚇,我的學生與家長都超尊重我的,單純太、太、太....多了.
.
昨天,一連串我是進入鬼故事書裡嗎?一連串好幾位好幾件事件讓我氣到內傷了!人啊!!是最難搞的事.
.
#我已十多年沒碰鋼琴因今年疫情重新接觸不要用以前的高標準來看待我
現在不教琴,也不上舞台演奏,寳刀早已生銹到已破洞(所以你不要用高標準來評審我現在這些會彈錯,彈得很簡單的曲子),現在會彈鋼琴分享上來,純脆是記錄沒帶團日子以外的生活日常,但我不想再像以前一樣為了檢定考、上舞台練到完美才上來分享,那要太久,太久了.
.
以前的最愛,現在還是很愛,以前鋼琴是工作,要自我要求高並要完美呈現,現在只是我的練習曲,我的心情,我不用面對很多人的壓力,純萃是生活日常的紓發,這樣而已.
.
昨天被一些人搞到很厭世,所以彈了這首曲,也因心亂,彈出來的也很亂,彈錯好幾個音,音樂該表現出的情感沒有彈出,但我説過:這裡除了我的旅遊,也是我分享我生活的日常,生活,不完美,很正常,如果有人説你的人生從出生到入官材都很完美,那也太虛僞,因為既然為人,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這就是人生啊!!
.
我對我自己的人生,是選擇面對現實,而不是躲避不面對,人生,本就不完美,我不要虛僞過一生!
.
我知雨過總會天晴,那個颱風不會影響到台灣啦!感謝神!!
給十年後的我琴譜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部蛻變影片獲得熱烈的迴響,片中女主角 -雨竹,真誠的寫了一篇短文,感謝也鼓勵大家。
文中一些描述可能引起很多人共鳴!分享給在一路上、可能跌跌撞撞、可能迷了路途,但仍堅定的相信自己的人。
「『開始建立,回到單音,手放鬆了,心也放鬆了……』那一刻的單純美好,我想,這輩子都會記得了……
我學琴有十年了,(有在彈琴的時間也超過十五年),我從小就非常喜歡彈鋼琴,雖非音樂系出身,卻還是在這個領域不斷精進自己。
在這漫長的學琴過程中,其實就已感受到彈奏中隱藏著問題,那時候一直認為只要多練習,自然就會解決,但隨著曲子越來越難,問題也就更具體而鮮明的出現。
每次遇到快速音群、寬廣的分解和聲、八度等困難技巧或樂段,我總是很緊張、很害怕的去彈奏,而越是小心,就越容易彈錯,需要大而飽滿的音量時,更是無法彈出音響。
對節拍器、變奏練、無數次的慢練,常常針對一段困難的樂段就花了2、3個小時,然後連續好幾天,用最大的努力、最大的耐心要克服,除此之外,為了獲得更好的技巧,在練習曲上也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就這樣樂曲、練習曲、各種練習方法不斷交替,期待的進步並沒有到來,同樣的問題一直存在在每一首樂曲,逢4、5指時依舊軟弱無力,曲子即使練會了,也總覺得沒有練進心坎裡,彈奏時依然充滿著不確定。
更糟的是,長時間練下來,手感到非常僵硬、手臂手腕痠痛,漸漸的,那疼痛感變得難以忍受,所有壓抑在心底的挫敗感瞬間湧出,所有問題彷彿永無止盡般糾纏,也開始思考大師為何能演奏得如此放鬆、音色如此細膩而豐富,在繁複的技巧中卻游刃有餘,我一定是用錯方法了。
決定「建立手指」,建立前,靜下心,我放下舊有的一切,不管過去彈的,是對或不對,都徹底忘記,只帶著決心和對鋼琴不變的熱愛,展開第一堂課,經廖老師講解「手指建構法」的原理,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手,去體會手指如何站好,使手臂、手腕、肩膀能完全放鬆。
落下第一個音,我心底一陣驚呼:「哇!原來彈琴可以這麼放鬆!」此時此刻,我心裡明白,所有問題都將完美解決。
建立後,更深刻感受到彈奏中的放鬆舒適,不用再花很多力氣去控制每個音,而是手指會自動帶著你奔跑。練琴過程中,若手痠了、或什麼地方出現錯誤,都能很精確的知道錯在哪個音、哪隻手指、甚至錯誤手型,都能給予最正確的修正。不僅如此,在音色處理上,能有更廣、更細膩的觸鍵方式。
而且令人驚訝的,在「慢練」這項功課,竟有全新的覺醒,重新體驗所謂:「有意識、有目的的慢練」,對比建立前,練習過程不只是效果有限,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不正確的彈琴方式,導致手指的獨立性、靈敏度變糟,曲子反而越來越難練。
回到曲子的最初,每一首樂曲都是由一個一個音符連成旋律,若每個音,手指都沒有確實支撐好,那必定是無法順利完成全曲,更別提要走進音樂的核心了。唯有紥實的將手指鍛鍊起來,讓他強而有力,才能精緻每一首樂曲。
很幸運,感謝在遭逢挫折時遇到嚴老師,感謝廖老師細心、耐心指導,每個步驟、每個環節,不厭其煩地再三叮嚀。現在不管練多久的琴,都不再有手痠、手腕疼痛的狀況出現,有如此正確的方法,能不再害怕、有信心的挑戰以前總認為自己無法駕馭的樂曲,心中的感動難以言語,真的很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廖老師。
看著琴譜,不再只是看著單調的黑白世界,而是開始真真切切的為每一個音符注入生命,賦予樂曲豐富的情感。期待未來,能將內心的喜悅、在眼眶中打轉的淚水,從指尖全然釋放,放鬆、自在遨遊這絢麗的鋼琴世界。
也希望許多想要彈好琴,卻一直苦無正確方法的朋友,或已走在放棄邊緣的你,都能有機會學習「手指建立方法」,體會真正放鬆彈琴,這會是一趟嶄新而奇幻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