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法院黨團協商紓困條例的第2天,同時也是進入三級警戒的第14天,確診數量不斷攀升,行政院急著丟出各項紓困方案,今日民進黨團更提出新的修正動議,將紓困經費上限提高到8400億元。
但是,很明顯在這波疫情之中,政府的應變措施犯了幾個錯誤。
💥第一,大撒幣的紓困預算,根本沒有把錢花在刀口上。
教育部宣布停課到6月14日,並說家長可以請防疫照顧假,但是無薪的防疫照顧假,根本是忽略的家長的經濟需求。更離譜的是,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天居然說,#防疫照顧假沒有造成經濟損失,所以不列入紓困考慮。
請問,停課一停就是四周,家長能一次請到四個星期的防疫照顧假嗎?沒有薪水,這不是經濟損失是什麼?三大在野黨都提出,防疫照顧假由政府補助部分薪資的訴求,民進黨不同意也就罷了,龔明鑫這番風涼話,看在照顧小孩焦頭爛額的家長眼裡,更是火上澆油。
於是,今天蘇貞昌趕緊拋出,12歲以下家長,每人一萬的家庭防疫補貼,一次性定額發放。
這就更怪了,
有防疫照顧需求的家長,這一波薪資減損下來可能不只一萬塊;而自己帶小孩、沒有請假問題的家長,卻因此收到補貼。
這波政策撒幣,很難令人不聯想到,是因應龔明鑫失言,為了平息家長怒火而來的封口費,但國家財政就這樣花在不必要的地方。
另外一點,交通部在這一波的紓困預算裡面,完全沒有提到機場地勤業員工的薪資補貼。去年在紓困3.0的時候,尚有將免稅店跟空廚員工的薪資補貼納入,但到了紓困4.0,卻看不到交通部對機場地勤勞工的照顧。
該紓困的看不到影,卻在別的地方大撒幣。
💥第二,關鍵部門人力不能再被壓榨
為了處理疫情,醫護人力與消防救護人力都瀕臨崩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北市聯醫工會直接用「醫療崩壞在即,基層醫護向社會求助!」的標題,對外求救:「我們真的已經不堪負荷,沒辦法再收更多病人。人力、設備都沒有到位,硬收、超收病患會造成第一線醫療過載,無法給病人所需的醫療,更多醫護人員過勞或感染,#進一步造成整體的醫療崩壞。」
而面對如此困境,衛福部在5月21日發函給各大醫療業工會,希望可以鬆綁勞基法第34條第2項,讓醫療人員可以僅間隔8小時就上工,遭到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以及 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的反對。
雙北市的消防救護人力也非常吃緊,確診的民眾多到已經無法用救護車一對一救援,而必須使用公車巴士,但公車巴士的設備並非針對疫情運輸,讓消防員跟疑似病患都處在相當大的感染風險,台北市甚至曾經想要針對高級救護隊實施勤二休一,遭到消防員反對才改回勤一休一。
事實上,因為疫情而導致人力緊繃的不僅是醫療人員,還有物流人員,終結血汗物流-台灣貨運倉儲產業工會,分別在5月24日以及5月27日到勞動部跟疾管署前抗議,表示勞動部對於勞基法第32條第4項以及第40條的函釋,會使得物流人員的過勞更為加劇。
換言之,只要通報工會或當地主管機關,雇主就可以停止員工的假期、讓員工工作超過12小時。
在這一波疫情底下,台灣嘗到了人力緊繃所導致疫情應變不及的苦果。關鍵部門的人力,是珍貴的人才資產,面對病毒的傳播所導致的持久戰,我們不能在此刻就無限制的壓榨關鍵人力,反而應該謹慎地進行調度,
一開始就用上勞基法的後門條款,那後續我們該何以為繼?
💥第三,停止大內宣,認清作戰目標
王定宇的「認知作戰」和林瑋豐的「反串秀」,讓台灣民眾不經感到荒謬:政治人物思考的不是打擊無情的病毒,與民進黨友好的網路意見人物,還在自導自演的劇本裡沾沾自喜。
這些,都在破壞公民社會的理性討論空間。
事實上,我自己本人也經常遭到惡意的抹黑誹謗,甚至波及我過去及現在所服務的單位。有側翼粉專連發三篇文章,指稱我及我所服務的邱顯智委員,必須要對3+11的政策負責、縱容華航員工違規、是防疫的破口、是疫情無法控制的始作俑者。
然而,事實是,我及我所服務的邱顯智委員國會辦公室,從來沒有經手過機師工會任何關於縮短檢疫時間的陳情,更遑論施壓指揮中心。
甚至,這一年多來,我們處理過的航空業陳情,全部都是聚焦在 #防疫設備跟措施上!
去年在交通委員會質詢,要求華航公司應該比照長榮公司,給予機組人員防護衣以及防疫旅館;今年初邀集疾管署及民航局開會,為了完備防疫,機上應該禁止提供熱餐選擇以及非一次性的包裝飲料。
(而民航局的回覆令人失望透頂,這是另外一個故事,日後我會完整地公布給各位)
在3+11的事件中,民航局的角色突然不見了,然而,民航局曾經建議過比3+11 #更為驚悚的方案。
3月30日時,民航局曾經發文給指揮中心,要求豁免居家檢疫以及第五天採檢陰性即可。這麼離譜的方案,當然最後被指揮中心打回票。
今天是黨團協商特別預算條例的第二天,10點開會,游錫堃院長希望各位委員可以同意,讓陳時中部長11點就請假離開,準備下午記者會,邱顯智委員對此回應:
「你說,你要再回去戰場,這個也應該要支持,但是,我真的要提醒部長,#那個戰場不是開記者會,民眾更關心政府團隊,就是你,要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確診案例增加、疫苗缺乏,立法委員作為監督機關,有太多問題想要請教衛福部了,尤其這一次2100億元中,衛福部佔了680億元,堪稱所有部會第一名,難道不該好好檢視一下嗎?
大家都願意團結抗疫,該面對的問題也不會只是指揮官的責任,所以我們更應該要好好檢視這陣子以來的各種指揮中心決策,還有實際所面對的困境。
防疫作戰,目標是病毒,部分人士搞大內宣、搞政治操作,就是不把死去的人命當一回事。
【延伸閱讀】
✅2021-05-28黨團協商紓困條例邱顯智發言:
https://reurl.cc/qgdY7g
✅北市聯醫工會聲明:【醫療崩壞在即,基層醫護向社會求助!】
https://reurl.cc/4aRNVj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聲明:【反對縮短輪班間隔】
https://reurl.cc/W3dO9O
✅消防員協會聲明:【消防員職安問題與勤務負荷過重 】
https://reurl.cc/4aRN0v
✅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聲明:
https://reurl.cc/xGZ3mb
✅台灣貨運倉儲產業工會聲明:
https://reurl.cc/7rXVgd
#佳瑋的立法院觀察日記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體育局(4/16)】 #PLG桃園領航猿主場場均人數 新興職籃聯盟PLG在全台引發熱潮與高度關注,桃園在地球隊領航猿表現優異,也進軍季後賽,但值得關注的是,本季以桃園巨蛋為場館的主場賽事,場均進場人數僅2975人,為四隊最低。 這點要提醒近年大力推廣運動賽事的桃園市體育局,研...
經建行政準備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抗戰前德式師實戰經歷─鎮壓內亂(1)圍剿
一二八事變結束後,深獲肯定的魏澤爾得以擴大新軍編成的力道(即便他先前充滿幹意,至於為何這位德國老兄會一肚子火,後面我們有機會再解釋)。於是1933年8月,國民革命軍第36師成立,師長由先前在一二八上海戰場中表現優異的黃埔一期畢業生─宋希濂擔任。該師由87、88師的補充團成員,受過扎實的德式訓練,所以即便成軍時間短,但戰鬥力卻是當時國軍部隊中的佼佼者,並且立刻投入到同年9月爆發的「第五次江西剿共」戰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還是想跟大家強調一個觀念:「國民黨所謂的北伐,從來都不是獨自完成,而是結合各方勢力才得以成功。」而國民黨在北伐初期的合作對象,就是蘇聯以及中國共產黨。
這其中的淵源,還要從1923年開始說起。中國國民黨的創黨者─孫文,雖然成天叫嚷著要武力統一中國,但自身卻沒擁有可靠的軍事力量;已經成立2年的中國共產黨雖然舉辦多次運動,好宣揚自身無產階級革命的理念,但屢遭鎮壓總被挨打;至於基本在國際間沒朋友的蘇聯,在一心向全世界擴展共產主義的同時,非常需要整娶外國勢力認可及支持。在各取所需的形勢下,「國共第一次合作」就此發生(在教科書,這段時期又被稱為「聯俄容共」)。
在蘇聯的資金及技術支持下,培養國民黨武裝力量的黃埔軍校成立,咱們的介石大大也才能經由軍校校長之位,獲得競爭權力頂峰的根基。也正因為聯俄容共,黃埔軍不只使用俄製武器、聘請俄國教官,有不少成員還隸屬中國共產黨,比如:軍校的政治部主任是日後中共的國務總理─周恩來,又比如:黃埔軍校第一屆畢業生中的第一名─蔣先雲,他也是共產黨員。到了北伐,當時被派為先鋒的葉挺獨立團,其中成員也是滿滿的共產黨員。
而在1927年,國民黨的蔣介石以及汪精衛分別對共產黨展開「清黨」和「分共」,各自用武力排除共產黨勢力。共產黨員因此發動手中的武裝力量對抗,這就是國民黨史上的「南昌暴動」(共產黨則叫「南昌起義」,並以爆發該廠事件的八月一日當作「建軍節」),標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完全破裂。不過,共產黨在當時完全不是對手,被國民黨一頓暴打後各自四散。有些共產黨部隊在逃離追捕後,於偏鄉地區重新建立根據地,這些地方就被稱為「蘇維埃區域」(簡稱為「蘇區」,蘇維埃是俄語,意思是會議;因為俄國革命時,出現過由罷工工人作組織的代表會議,因此蘇維埃就成為共產主義的代名詞),而眾多蘇區中,聲勢最為浩大的,就是由毛澤東、朱德領導的江西蘇區。
其實江西蘇區一開始範圍不大,但隨著數支流竄的共產黨部隊陸續匯聚,加上當地山勢地形複雜又位於省與省的交界地帶,很容易躲避國民黨部隊的攻勢(而且當時國民黨各派系正在火熱的內鬥),以及毛澤東不可否認的游擊戰威力,結果讓共產黨得以擴大地盤。
對於共產黨深惡痛絕的蔣介石自然不會置之不理,從1930年開始(也就是獲得中原大戰的內鬥勝利後),就對江西蘇區發起「圍剿」。
但非常打臉的結果,共產黨數次擊敗圍剿部隊,而且還趁機再擴大根據地,甚至在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就像在叫囂自己是越打越強。
蔣介石徹底憤怒了,於是他在1934年發起第五次圍剿戰爭,調動70萬人的四路大軍準備殲滅號稱20多萬人的共軍。
有鑑於前四次失敗,很多時候是國軍脫離友軍掩護或連繫,在孤軍深入時被主場作戰的共軍打埋伏。所以第五次圍剿前,蔣介石先與德國顧問團進行商討對策,並在魏澤爾怒氣十足的抗議聲中,採納德國顧問王恩漢上校提出的新戰術:築壘作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話說一次世界大戰,雖然主戰場是在歐洲,但其實已經被歐洲列強瓜分的非洲也被捲入戰火之中。與德國敵對的英法兩國為了削弱對手實力,順便也為了多佔領殖民地,於是揮軍攻打德國在東非的殖民地,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德軍指揮官竟然搶在英法大軍抵達前,搶先發起進攻。當時德軍要面對的,是廣大且喊有人積極資源的戰場,為了怕行軍過程被當地土著或游擊部隊偷襲,於是德國人在進軍時會建築堡壘,不只加強防衛,還可以透過堡壘與堡壘間的聯繫,掌握敵人行蹤並且逐步壓縮敵人移動空間。
在德國顧問的建議下,國軍在第五次圍剿實施「戰略進攻、戰術防守」的原則,放緩進軍速度,但所經之處必用鋼筋、混凝土修築堡壘,此外還對當地民眾進行政治動員,為的就是切斷共產黨從民間獲得資源及情報。整場軍事行動,彷彿像一條巨蟒,纏住獵物後逐步收縮,最後把目標勒到氣絕斃命。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行動中,德式訓練的36、87、88師隸屬於東路軍的戰鬥序列。
其中36師在戰役初期,就遇到了由彭德懷率領的共軍強攻。彭德懷是日後中共的開國元帥之一,軍旅生涯中曾經指揮過抗日的百團大戰、抗美的韓戰,是一名善打硬戰的狠角色,在歷次反圍剿戰役中,也常打的國軍丟盔棄甲並攻掠下不少縣市。可是彭德懷這次強攻卻直接撞在新修築的堡壘群上,最後只能狼狽撤退,絲毫討不了便宜。而此戰也代表堡壘群已經建構出強力的封鎖線,國軍的優勢已然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是當東路軍準備繼續加強攻勢,一個消息卻打亂了整場圍剿行動。
1933年11月20日,原本駐防福建省的國民革命軍第19路軍,宣布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並號召各方勢力聯合對抗蔣介石主導的南京國民政府!
圖片為:
第五次圍剿時期,蔣介石親自擔任總司令一職,並聚集官兵進行訓話
經建行政準備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本福井縣重啟已經運轉超過40年的三座核電機組,請台灣民眾共同協尋反核的駐日代表謝長廷。
請注意,我說的是反核的謝長廷,不是反核四的謝長廷。因為謝長廷在2008年,公開承諾續建核四,這個沒有問題。
謝長廷的子弟兵林鶴明也不用急著為主子辯護,你先回想一下,你在當替代役的時候,實際上在哪個單位、做什麼工作。
你一定最清楚謝長廷院長的政策了。
--
2021.04.28 詳訊:福井縣同意運轉逾40年核電機組 將首次重啟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4/d1e31eaaf9a6-40-.html
4月28日共同社最新消息,日本福井縣知事杉本達治28日在縣政府召開記者會,宣佈該縣同意運轉超過40年的關西電力公司美濱核電站3號機組(該縣美濱町)和高濱核電站1、2號機組(該縣高濱町)重啟。
走完必要的當地同意程序,將成為在福島核事故後核電站運轉年限原則上定為40年的規則下首批延長運轉成定局的核電機組。關電近期將公佈重啟進程,推進燃料裝填等準備工作。
對於提出要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去碳化社會”並希望利用現有核電機組的政府和關電來說,這將成為重大節點。
--
2011.09.08 維基解密披露 2005年扁政府反核鬆動秘辛
https://e-info.org.tw/node/69998
扁政府開始修正原初堅定的反核立場,行政院多位官員開始公開支持核四完工,包括新任行政院長謝長廷與經濟部長何美玥。
2008.02.20 李遠哲建言續建核四謝長廷允諾:當選後續建
http://www.huaxia.com/zt/rdzz/07-017/536501.html
謝長廷月前會見李遠哲時,對於核四是否續建,表示“未來可討論”,但他在1月24日參加工商團體座談時明確做出續建核四承諾,“核四已經建了嘛!將來新的當然可取代比較沒效率的核一、核二,這個沒有問題。”
--
🙏贊助以核養綠公投團隊委託民調費用
https://p.ecpay.com.tw/A52BDAA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2021元/月)
https://p.ecpay.com.tw/B457051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828元/月)
https://p.ecpay.com.tw/DBDB79E
經建行政準備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體育局(4/16)】
#PLG桃園領航猿主場場均人數
新興職籃聯盟PLG在全台引發熱潮與高度關注,桃園在地球隊領航猿表現優異,也進軍季後賽,但值得關注的是,本季以桃園巨蛋為場館的主場賽事,場均進場人數僅2975人,為四隊最低。
這點要提醒近年大力推廣運動賽事的桃園市體育局,研議如何讓更多球迷到場支持,現場聲援的方案,也有助於市民提升向心力,增加榮譽感。
體育局雖答覆,桃園主場賽事期間,或多或少受疫情影響,但智翔仍認為因疫情而採閉門打的情況,每一隊都有可能發生,且局長提到桃園為第一年有職籃球隊經營,但新竹攻城獅起跑點相同,卻能吸引場均6332人進場,況且過去SBL時期都有桃園主場賽事,進場人數少是事實,代表成長空間仍非常巨大。
而PLG近期也陸續有第五隊、第六隊的消息傳出,希望體育局能加把勁做改善。
#桃園市綜合體育館停車空間
延續進場人數的議題,過去智翔曾經建議桃園巨蛋周邊的停車空間需增加,根據體育局官網的停車資訊,桃園體育館周邊竟只有86個平面停車格,當然無法滿足球迷停車需求,進場意願大打折扣。
不跟別的縣市比較,桃園本身就有相當成功的職業運動範例,就是職棒的樂天桃猿,棒球場周邊停車空間大,還有高鐵、捷運、接駁車等大眾運輸工具,過去大家都說青埔遠得要命,但只要硬體做得好,球迷還是會進場。
回過頭來看桃園綜合體育館,周遭停車不便也不是新議題了,但也沒看到更友善球迷、方便球迷進場看球的交通配套措施,請體育局能好好思考。
甚至,體育局可以及早來重新思考桃園市綜合體育館的功能性與未來定位,畢竟桃園市新建場館多,往後賽事分級會讓更多比賽不必藉由巨蛋規格的場地來辦理;國際會展中心更會開始取代體育館的展覽功能,希望體育局及早準備,未雨綢繆。
#桃園市體育旅遊路線
體育署過去推動過多次運動旅遊,也在2019年台中國際旅展中設「運動觀光主題館」,皆為地方帶來不錯的觀光商機,今年據聞也會展開計畫,想請教體育局目前對於推行運動旅遊的資源盤點狀況為何?
是否能研議整合桃林鐵路自行車道、汴洲公園極限運動場等旅遊資源,如果已有進行,再請體育局會後提供資料。
#桃園區真的需要一個棒球場
一項運動要普及,需仰賴該項運動的愛好者越來越多,棒球運動對於桃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上任以來,智翔也接獲許多家長與學校球隊的陳情,桃園區沒有一個真正的棒球場作使用,常常得跑到其他的行政區借用。
智翔今天也舉例,由中央大學教授創立的中大聯盟社區棒球隊,效仿美國的社區棒球模式,將喜愛棒球運動的親子凝聚起來,向下扎根棒球文化,智翔認為,有好的場地才能讓運動具有健全發展的可能性。
桃園區的人口眾多,也極具社區棒球發展的潛力,希望體育局能盤點閒置用地,著手來規劃桃園區的棒球場,一起讓台灣棒球運動的金字塔更加穩固。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fdWUs0X4XQY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dWUs0X4XQ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R_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DgUOmbifyen4-LEub_oWC_CMELQ)
經建行政準備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外交及國防、經濟委員會/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我國與新加坡簽署「臺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案。 口頭質詢─
質詢經濟部次長卓士昭、經建會副主委陳建良
▶不管台新還是台紐FTA,後續貿易自由化的進程才是重要的。因為不管是新加坡或紐西蘭與台灣的農業衝突不大且相對互補,例如與新加坡簽了自由貿易協定後,我國期待有更多農產品進入該國市場,就像花蓮壽豐的西瓜在國內一顆賣700元,在新加坡可以賣1500元左右。希望未來在生效後的這段期間可以看到政府協助行銷的成效數據,不要像台紐簽訂後,奶粉價錢仍讓民眾無感。
▶台新簽訂FTA之後,外國友人認為台灣人才多,但沒有談判經驗,這是台新及台紐談判過程給外界的感受。此外,針對我國未來參與TPP談判,將會面對的就是馬來西亞及越南的農產品,甚至美國豬肉問題,尤其面對農產品的衝擊,經建會究竟做好什麼準備?二月之前究竟如何解決平行協調的問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Os6s2ZavWw/hqdefault.jpg)
經建行政準備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日在經濟委員會表示,中國在上海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四大戰略目標,第一,對應美國所提出的TPP,並為日後可能的加入做準備。第二, 增強中國相對於RCEP的競爭力,並伺機在金融等領域吸納更多原本屬於香港及新加坡的業務。第三,藉由推動制度改革,加速中國內部的經濟轉型。第四,提升對台灣的磁吸力量,透過自由化及便捷化,自台灣招攬更多投資與人才。林佳龍強調,中國上海自貿區背後代表的是全盤的經濟結構調整,台灣不能繼續停留在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原始構想,而是必須審時度勢,動態的做出調整,盡速與中國自貿區建立起良性的競合關係。
對此,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則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是一個發展的過程,不是終點。因為目前在台灣內部,對於經濟自由化及擴大開放仍有不少疑慮,所以政府希望從小規模的試點開始做起,如果成果不錯,大家也都可以接受,那麼就可以進行推廣,並以自由經濟島作為目標。
然而,林佳龍也提出質疑,指出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第一階段雖然已經上路,但那還僅限於港區關務的小規模調整,真正重要的第二階段,所需的法源依據,卻還停在行政院,就連立法院都還沒收到最新資料,只能依靠媒體上的訊息來拼湊,他要求經建會必須立刻向立法院提供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的最新版本。
此外,林佳龍也強調,上海自貿區除了對台灣可能會造成磁吸效應之外,也具備相當合作的契機,他提醒經建會不要只從競爭的角度去區隔台灣自經區與上海自貿區。對此,管中閔則表示,基本上台灣與上海的關係,就現狀來說,還是競爭性大於合作性,不過,上海所提出的許多開放項目,並未獲得北京中央業務主管單位的背書,國務院也沒有照單全收,因此,上海自貿區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還要再觀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n8CgfuM9s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O9SbDUe6UNr3Nk-FtBxn5NgzN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