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傍晚,央行臨時祭出第三波打炒房,品揚你怎麼看?"讀者問。
2020年12月7日,央行宣布:
"自然人第3戶以上限貸6成,無寬限期。高價住宅貸款維持目前6成、無寬限期。並於同年12月8日生效"。
2021年3月18日,央行宣布:
"自然人第3戶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至5.5成,並新增第4戶以上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至5成。而購置高價住宅貸款最高成數,由 6成降至5.5成,並新增第4戶以上的高價住宅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至4成。並於同年3月19日生效"。
2021年9月23日,央行宣布:
"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特定地區包括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新竹縣及新竹市。並於同年9月24日生效"。
--
直接講我的看法:
1.央行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屢次修訂貸款方案,確實可以看到央行有在試圖抑制如今病態、過度炒作的房市。
但以經驗論,政府過度干預市場的結果,很大概率只會讓房價繼續飆漲(因為賣方或房東直接成本轉嫁),致使沒房的人更難買到房子,貧富差距會更加擴大。
2.對於真自住者也是會有影響,但若財力有撐,這些其實不會構成問題。
去年央行祭出限貸令的時候,本來想說(銀行鑑價鑑不到,買方自備款要提高)應該有機會降溫房市。但時至今日,新竹買房自備款準備成交價的30~40%都很常見。買方對這部分也逐漸認清事實與接受。
換言之,買房子已儼然成為高門檻的資本遊戲。若能力不夠,就會被洗到外圍。而蛋黃、蛋白、蛋殼區的房價區分,將會越來越明顯。
3.新竹雖非六都,但卻直接被央行點名.....看來事情並不單純。
你各位要小心了!!要是創新高價再不收斂,哪天政府開大絕招,臨時宣佈第二間限貸六成,這樣就影響甚鉅了。
(欸不對,現在大家已經漸漸習慣自備款要準備成交價的30~40%了,所以影響應該不會那麼嚴重。只是若沒有資產或沒有富爸媽可金援的人,單靠收入買房,只有一個字"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經驗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先學一學康納曼模式,用他的模板做開場:
如果你想要跟一個人學習,以下有兩個人,用簡單粗暴來概括,你會選擇跟誰學習:
❶博覽群書20年的人;
❷有20年實戰經驗的人;
❶和❷的選項是沒有任何細節,只有憑直覺快思的選擇。
有的人喜歡❶,有的喜歡❷,沒有任何細節資訊都是直覺的評估。
但,這些二選一的直覺評估遊戲,亦可看出個人的喜好之區別。
如讀書20年的人,有可能是讀死書的人,也有可能是把書讀活的人;
如20年經驗的人,有可能是他的20年是經歷,不是真的是經驗,也有可能是對方將經歷琢磨得像寶玉一般光滑鮮麗。
用喜好的評估,我當然是選擇❶,我選擇的評估,已經假設了這個人是把書讀活的人,我還假設了20年博覽群書的人,是「不可能沒有任何經驗的」,我是假設了讀活書,用活經驗——看明白我說不可能沒有任何經驗的這句話嗎?
當然,❷也有可能有20年經驗的人,甚至也可能是博覽群書的人。
一旦我們將經驗與讀書,變成對立之後,我們很有可能看不到這四個層面的可能性了,這是思考的偏差。
因為言不盡意,選擇題突出了A是博覽群書,聽者和閱者,沒受過“去偏”的思辨訓練,很自然因為心中的喜好認知,而有了選擇的偏差和刻板的印象:讀書20年,就是書房派的。
反之,20年經驗的刻板印象是實戰派的,而沒有考量他也可能是博覽群書的人。
在儒家内修的角度,「去偏」加上「清心」之後,才比較容易做到「窮理致知」的明理效應。
什麼是認知的偏差呢?
用這個案例做例子:我曾經遇到的一位老前輩,話説老前輩看到我問博學和尚教孩子的方法,老前輩事後就開始教育我:「……教小孩子,你怎麼會去請教一位和尚呢?做和尚的,又怎麼會有教小孩的經驗呢?」
套用直銷商最喜歡說的,「要成功就要問成功的人」——「要問對人」!
諸位看官的明公大德,兄弟朋友:
如果這句話讓你覺得很有理的話,是因為你的評估判斷主導了你。
實際上直銷商這樣跟你說,是因為更想你問回做直銷內部的人,因為一旦你衹是問做這家直銷公司成功的人,你未必有更全面的資訊,而做出更加客觀的判斷。
——說得難聽一點,直銷公司至所以想你「問對人」,就是想幫你洗腦,以及杜絕任何不利他們的資訊,不想你聽到這些額外之聲,不想你聽到更客觀的現實資訊。
當我聽到老前輩用反問句說,做和尚的又怎麼會有教小孩的經驗呢?
既然是反問句,背後暗地裡埋伏著,要問有教過小孩經驗的人,才是問對人!
當然,我沒有任何爭論,因為我和老前輩是在社交,老前輩從小到大都是在教育我的。
不過,我內心裡面,其實也是有反問句的:「你怎麼知道博學和尚沒有“教”小孩的經驗?」
譬如,博學和尚在寺廟內,有看過帶孩子來做三天兩夜義工的父母是怎樣“教”孩子的?
這個可能是涉及了“看”過,一定是比“親自教“差嗎?
先提一個可能”親自教“的爸爸媽媽,教孩子時是走打壓和羞辱路線的,那麼“看的人”有反思,甚至對看到的狀況,進行「窮理致知」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請問這個和尚的看到,難道會比親自上陣教的人差嗎?
至於看和親自上陣教的細節就此打住不詳細對比之,否則就很長了。
再反思問,你怎麼知道博學和尚沒有教的經驗呢?
譬如:寺廟裡面,博學和尚是做師父的,他會有年長的徒弟,年輕的徒弟,幼年的徒弟,和尚一教,三個年齡層的教育經驗都有了,你這麼過于早和很草率,就匆匆下一個「沒有教小孩的經驗」之判斷呢?
當然,這裡又得打住,不繼續討論這個關卡,因為這裡是可以延伸出去討論的話題!
我用這個角度,才說老前輩的反問句是有思考的偏差(快思慢想的用語,不是貶詞)。
對我而言,喜歡閱讀,大量閱讀,對埋首書堆的人而言,我只看到博學和尚教得精彩,教得有深度,教得有層層佈局和千里伏線,萬里貫穿,而不是散錢無串的教,所以,我從來沒有用經驗論來看博學和尚教我的方法。
思考一下,如果你看到我天天埋首教養孩子的書堆,看了一本又一本儒家內修教養孩子的書,然後我又有一子一女,一旦我引用了書中的見地,你能不能説我是書房派,而沒有實戰經驗呢?
不要被我天天埋首書堆,開口成章而忘記了我有一子一女,難道我學這些都不是用來實戰的嗎?
再說,如果明白我套用康納曼的思考模式來看「評估的偏差」這回事,那麼,讀書假如會落入書房派的書生之見,經驗主義者,其實又會不會有經驗的框架呢?
如果經驗主義者,有機會跳出經歷的框架,相同的,讀書人,也一樣有機會可以沒有書生之見的!
而且我還是始終很懷疑,一個人的生命侷限在時間線和空間點上,還有你的機緣遭遇上,更有現實的客觀條件,你的經驗又能有多豐富呢?
我從做藥物銷售員,還有去農場做藥物銷售員,再到開塑膠袋工廠,再到開成衣業工廠,我見過的公司,估計是已經超過一千家以上的,或者更多。
我的業務經驗佔了90%是流水作業,僅僅是10%是精彩絕倫的,也僅僅是少數的經驗是寶貴的。
對比一個人用古人的訓練方式去讀一本《史記》,只要讀《史記》的人,方法用對了,訓練是正確的話,讀一本《史記》得到看人的經驗,是不會比見過一千位顧客的我之經驗少的。
如果明白這句話,你們就會感嘆教我下棋的師父,他在當年就告訴我:「下棋經驗?你能跟多少人對弈,多少人是優質棋手?你的生活圈子,一本名人對局,隨時就贏過你跟身邊的人下棋十年經驗了!」
經驗論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志遠學長回想起台灣剛開始發展半導體時,「錢很少、很艱苦」,但反而能發展出產業在全球的重要地位。
盧志遠學長的父親是交大唐山工學院礦冶系(約現今材料系)畢業(盧善棟學長/礦冶系32級)、母親是北京交大鐵道管理系畢業,雙親熱愛母校交大,也常跟他們分享古今中外最敬佩的名人,例如古典經驗論的始祖法蘭西斯.培根、中國近代橋樑事業的先驅與科普工作廠茅以升等,這對他的一生影響深遠。
經驗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