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只是綠意覺得九娘「怪」,連她比較敏感些的同事也覺得她「怪怪」的。
這種「怪」又很奧妙,說不出個所以然。怎麼看,九娘都很「正常」。她穿著過季出清的名牌服飾,樣式安全保守又低調;她粧點精緻,卻又非常符合編輯該有的身分;她雖然沒有男朋友,但是偶爾也會答應一兩個約會。
她雖然這樣的美,卻美得安靜、沈默,完完全全的像是一個美女編輯該有的言行外貌。
觀察許多時候,綠意才恍然大悟,是了…這就是「怪」的地方。每個正常人都有些小小的不正常。比方說,膽怯、自私、驕傲、卑微,或有些小小的癖好和偏執。
但是九娘是這樣的「正常」,正常到完全是中間值,正常到「怪」了起來。
她對美女編輯是這樣的好奇,好奇到忍不住刺探,尤其是她老忘不掉那天在捷運上看到的「幻象」。
「妳想太多囉。」九娘笑了起來,「我最不正常的地方是我的名字。我爸媽聊齋看太多,給我取了個這樣麻煩的名字。」
綠意也跟著笑,但是她一點也不相信。
就在某個陽光普照的假日下午,她到出版社拿她自己的書。管編輯跟她聊了一會兒,突然手機響了。
這是第一次,向來氣定神閒的管編輯變色了一下,但是又馬上泰然自若起來。
這樣真的怪,很怪很怪。尤其是管編輯說她有點事情,以後再聊…綠意更肯定她的第六感。她不動聲色的站起來告辭,搭電梯到了一樓…然後躲在對面大樓的綠蔭下坐著,假裝享受難得的冬陽。
沒多久,管編輯果然出現了。她有些匆忙的等著紅綠燈,臉上像是有著薄怒。
然後她開始過馬路。
但是綠意卻忘記自己正在偷看,詫異的站直起來。沒錯,管編輯在過馬路…但是她卻急步的從辦公大樓那邊走到對街的紅磚道,馬上轉身走回辦公大樓那邊。
行人匆忙,沒人注意到她的異常。但是綠意卻瞠目的看著她不能夠解釋的行為。九次。她在這來來回回走了九次。
等她走到第九次時…身影突然在斑馬線上消失了。
綠意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不管是斑馬線、開闊的人行道,都沒有管編輯的身影。
這個時候紅燈了,車輛隆隆而過,誰也沒發現這樣奇怪的事情。
她呆了好一會兒,想破頭也想不明白。等到下次綠燈時,她走上斑馬線。真奇怪…是很平常的斑馬線啊。她看看這條六線道的斑馬線,發現它這樣的寬闊筆直,紅綠燈顯示著,她還有八十秒可以橫越。
八十秒欸…八十秒要來回走九次有可能嗎?她呆了好一會兒,嘗試著走看看…發現她根本沒辦法在八十秒內來回九次,只好拔足狂奔。
好不容易她跑到第九次,人還在馬路正中間,紅燈突然亮起…所有的車輛聲勢驚人的發動,眼見就要疾馳過來…
她心頭一急,額上沁出汗,天啊,她得快快離開這裡…
只見強光一閃,她眼前一陣白茫茫。等她終於看得到的時候…她發現她已經在一個巷口了。
回頭看,依舊是車水馬龍。往前看,卻是個幽深的小巷。院子裡有樹,還有幾棟像是眷村的平房。她有點摸不著頭緒,茫茫的往前走。
她是個路痴,一離開了熟悉的街道就會不分東南西北。這小巷巷中有巷,弄中有弄,她走沒多久就迷失了方向,頭昏腦脹之餘…
☕️☕️☕️
她聞到一股誘人的咖啡香。一轉頭,發現一棟小巧的咖啡廳安靜的座落在巷子裡。有店家就有救了…她心頭一鬆,推開玻璃門,想去喝杯咖啡,順便問問路…
一打開大門,有股奇異的違和感湧了上來。她定睛一看…很普通的咖啡廳。零零落落坐了幾桌在談笑的客人,陽光懶洋洋的撒進玻璃窗內,櫃台有個驚人美豔的老闆…
大概最不尋常就是這個。她的確一眼就認出站在櫃台後面的是老闆。但是這是她見過最美麗的男人…沒有任何女人比得上他的美貌。
但也就是這樣。一切都很普通、正常。
但是這種絕對的「正常」,就跟管編輯一樣,有那麼一點怪怪的。
老闆看見她,輕輕的頓了一下。又滿臉笑容的招呼,「歡迎光臨。」
--------
這個編輯有點怪 全文➤https://seba.tw/strange-editor/
實體書➤MOMO購物網:https://www1.gamepark.com.tw/2rwZj
博客來:https://easyfun.biz/2rwZr
電子書➤hyread:https://greenmall.info/2rwZw
讀墨:http://moo.im/a/0hrAHQ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散戶挑戰大鱷,引起一連串風波,更有人由賺大錢變蝕大錢。《#致富解碼》今集邀請到《有升有息》、《低息時代創富學》作者 #黎家良(Desmond),他在2016年脫離銀行打工仔行列,由小散戶實現財務自由,今集就向各位 Smart Investor 分享散戶自主投資心得以及MPF強積金配置,去片! ...
「綠燈電子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綠燈電子書 在 蝴蝶(seb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綠燈電子書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綠燈電子書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綠燈電子書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綠燈電子書 在 [心得] 2021年我最喜歡的10本精選書單-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綠燈電子書 在 綠燈書、綠燈書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綠燈電子書 在 綠燈書、綠燈書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綠燈電子書 在 台灣電子書研究基地(Taiwan E-book Research Center) 的評價
- 關於綠燈電子書 在 《286天迎戰百年大旱》電子書上架精采專訪YouTube同步放映 的評價
- 關於綠燈電子書 在 這個紅綠燈怎這樣 - Mobile01 的評價
綠燈電子書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覺得小綠人的秒數好像有點少? 小心「微肌」找上你 !!】:小時候看著高壯的爸爸,心想著要快點長大;長大後,爸爸卻日漸佝僂且走路速度大不如前,讓人感嘆時光在身上的刻痕…
現在過馬路的時候,總覺得小綠人的秒數好像有點少呢,有醫師表示,其實綠燈的秒數可以做為自己檢測心肺功能的參考【註1】。
以一般成年人而言,100公尺走路約20到25秒可以走完,也就是說,如果成年人過馬路覺得很趕,恐怕就是心肺功能或是肌少症影響,情況如果越來越嚴重,可以去醫院進行檢查【註2】。
雖然老化是必經之路,但…這是無法避免的嗎?但應該有方法可以從年輕即開始保養身體吧。
上述文字中提到走路速度大不如前,除了有可能是先前提過的膝關節問題外,另個可能的主因是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的「肌少症」。
■「肌少症」定義為65歲以上,且有肌肉量減少及肌肉表現有問題的人:「肌少症」顧名思義指肌肉量變少;但單純的肌肉量變少,不見得肌力會變差,像跑馬拉松的職業選手感覺都很瘦,身體沒有太多肉,但他們並非罹患肌少症。
所以年輕人肌肉變少與老年人肌肉變少是兩回事;若僅看肌肉量變少一事,並未看其他附加定義,有時會失真。
▶「肌少症」定義為
65歲以上,且有肌肉量減少及肌肉表現有問題的人。
▶「肌少症」病人
與肌肉相關的問題就會出現,如「走路無法走久」、「站也站不起來」、「肌肉沒力易造成跌倒」、「每天會覺得無力感」等。
▶「肌少症」指標
除了看減少的肌肉量外,還需看肌肉的表現,以下是兩個常見指標:
①是肌肉的力氣,如上肢看握力或下肢腳的力量。
②是走路速度。
這兩因子的重要性在於握力變差或走路變慢,其死亡率都會變高。
■「簡易篩檢」及「正規檢測」
▶「簡易篩檢」
當肌肉流失後,開始會有握力不足的表現,可能是毛巾用雙手扭不乾、雙手無法開啟玻璃罐蓋子。走路速度慢則可能在過馬路時,綠燈亮了但還沒走完就已經紅燈了,這就屬走路太慢了,有上述症狀出現,則應該進一步測量。
另一種篩檢方式是測量小腿圍,用自己的食指與拇指雙手環繞小腿肚,當圈起來有鬆鬆的感覺時,即有肌少症的發生率。或者拿皮尺測量小腿圍,老年男性小於33公分或女性小於32公分,則需留心。
這些皆是簡易的篩檢方式,若覺得有問題,即該進行正式的檢測。
▶「正規檢測」
較正式的篩檢,若要看肌肉的表現,可使用握力機測握力,亞洲老年男性要>26公斤、女性要>18公斤;如果看走路速度,應每秒鐘大於1公尺。
當篩檢出來握力不足或者是走路太慢時,醫師才會進一步測量肌肉量。目前有兩種機器可以檢測,一種是簡單透過身體組成分析儀,人站著透過電阻來測量,儀器會分析身體組成,可自行計算出肌肉量,這個量再除以身高的平方。
另種方式是自費以骨密度檢查機器做測量,透過軟體對身體組成分析,得知身體所有的脂肪、骨骼以及肌肉量,肌肉量再除以身高的平方。當數值低於某個標準以下就屬於肌少症【註1】。
醫師林謂文說:「肌少症可以自我檢測,第一個變輕肌肉量變少,這時候他在肌耐力上就會差很多,所以像是跑步或是快走的運動當中,一開始會受到影響」,不過醫師也提醒,跟小綠人賽跑,只是自我檢視的方法,如果出現突然異常的狀況,還是要到醫院尋求,醫師的檢查協助【註2】。
■小心「微肌」找上你
你知道老人家除了三高,最怕什麼嗎?不是沒錢、沒地位、沒有說話的份,而是沒肌肉、沒力氣、沒骨本!許多年長者認為年紀大了,飲食應該清淡些或因為三高的飲食禁忌,三餐簡單配點青菜,不知不覺讓自己越來越沒胃口,就不知不覺讓「肌少症」找上門!
30歲以後,身體肌肉量以每年0.5~2%的速度減少,60歲以後,減少的速度更遽,加上身體疾病狀況、活動空間缺乏等種種因素,身體活動越來越少,用進廢退,肌肉自然退化得更快。
■「肌少症」的徵兆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特徵是持續且全身普遍的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伴隨可能造成失能、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是生活無法自理以及死亡風險增加。肌肉不足也會增加代謝性疾病的罹患率,包含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骨質疏鬆,對健康影響深遠。
▶若有以下徵兆,無論您幾歲,要開始注意囉!
1.走不快:行動變慢、行動困難。
2.走不久:容易累、沒力氣。
3.拿不動:取物困難、握力變弱,如:毛巾擰不乾。
4.站不穩:包含站不起、需要輔助、容易跌倒。
■吃對營養,留住肌肉
1.「熱量要足夠」
年長者應該要吃夠熱量,身體才有足夠營養去建造肌肉,★銀髮族建議每日熱量應在每公斤體重25~30大卡,如60公斤的媽媽,1天建議熱量1500~1800大卡,會依性別、個人生理狀況、目前身形體重、身體活動等會有不同微調。若熱量攝取不足,為維持生理機能,肌肉必是第一個犧牲品!
2.「蛋白質要足夠」
年長者因牙口咀嚼能力不佳,飲食上會因咬不動而逐漸減少攝取肉類,其實蛋白質的選擇很多,透過適當的烹調方式,如:蒸、滷、燉等等,還是可以享受軟嫩且美味的菜餚。
因年長者蛋白質消化及利用率較差,★銀髮族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2~1.5公克,約占總熱量15~20%,並依生理疾病狀況、身高體重、身體活動等調整,若有肝、腎臟功能不全等問題,蛋白質攝取量需要由營養師個別計算調理,避免增加身體負擔。
★以60公斤的長者為例,1天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72~90公克,扣除乳類及五穀根莖類食物中的蛋白質,每餐應攝取2份優質蛋白質食物,包含魚類、肉類、蛋類及豆類(黃豆、黑豆、毛豆)等,2份的量約為女生的手掌心大小。
★簡易記法:若您是一般體型,無特殊疾病,每餐至少吃掌心大小的蛋白質食物,有助於預防或減緩肌肉退化流失。
■做對運動,才走得動:「我有散步、快走不行嗎?」不是不行,是不夠!身體軀幹、臀部、腿部都有許多肌群,共同協助完成生活中的各種動作,我們需要鍛鍊身體核心的穩定度,學習腿部及臀部的肌力運用,維持肩臂關節及肌肉的靈活度,才能減少不當用力造成的疼痛及傷害。
增強肌力或肌肉量需要一些阻抗或負重,建議尋求專業運動指導員的協助,透過自身體重或運動器材來增加阻抗力或重量,抑或透過抵抗地心引力,讓肌肉必須出力,以達鍛鍊之效。
★建議每周進行2~3次肌肉訓練,一次至少30分鐘(可分段),循序漸進,也可使用裝水水瓶、彈力帶、彈力球、輕型啞鈴等輔助器材增加強度。【註3】
面對快速高齡化的台灣社會,如何讓長者能夠健康老化、成功老化是我們極需努力的目標;肌少症對老年族群有許多不良健康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即為活動能力及生活品質的下降【註4】。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家庭醫學科蔡尚儒醫師提醒,肌少症對年長者的健康影響包括行動能力、生活品質及增加失能及死亡風險,遠離老年限定的肌少症,靠養肌、活肌,銀髮族也能健康老化。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健康電子報)「年少勤保養,遠離肌少症」:http://bit.ly/3vUiAh5
∎註2
(Yahoo 新聞)「走輸「小綠人」 恐與心肺.肌少症有關」:https://bit.ly/3vTlqmt
∎註3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銀髮族小心「微肌」找上你:https://bit.ly/3tP2ALv
∎註4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肌少症簡介」:https://bit.ly/2LCj35z
∎註5
(台中醫院)遠離老年限定的肌少症,醫師說靠養肌、活肌,銀髮族也能健康老化:https://bit.ly/3rl6qdI
➤➤照片
∎(基隆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肌少症的自我檢測方法」:https://bit.ly/3lKvfyw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微肌 #肌少症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綠燈電子書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權威醫學期刊指出 「40%失智來自於12項危險因子」: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失智症是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可能有高達百分之四的長者患有失智症。失智症不只讓長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下降,也往往會衝擊家人的生活,如果可以預防失智症自然是最好。(資料來源:【註1】)
■什麼是失智症?與正常老化有何不同?
相信超過40歲以上的朋友,偶爾出現健忘時總忍不住會這樣滴咕:「最近經常忘東忘西,是不是失智了?」究竟什麼是正常老化?什麼才是真正的失智呢?「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蔡佳芬主任」表示:「失智其實並非單一病名,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
■一般來說,失智症主要分成「退化性」、「非退化性」失智症:
大部分病人皆屬「退化性」失智症,如阿茲海默型、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而「非退化性」失智症,則是過去曾有腦傷或中風過的人。
■就症狀不同,則可簡單分成「認知功能」與「非認知功能」:
▸「認知部分」:是大家都知道的記憶力、方向感、注意力等執行功能
▸「非認知部分」:是指精神狀態的變化,絕大部分會有憂慮、焦慮或幻覺產生等精神方面問題
(資料來源:【註2】)
■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
失智症並非單純正常老化或記憶減退,而是一種大腦功能喪失的疾病,大多發生於65歲以上長者,造成記憶力及其它神經功能減退。
其症狀有記憶力減退和認知功能(語言、空間感、計算、判斷、抽象)思考等能力退化,因此可能會同時出現情緒、妄想、幻覺等干擾行為,嚴重時會影響其人際與工作,導致逐漸喪失自我照顧的功能,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才得以進行。
在失智症早期,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但是事實上他已經生病了,應該要接受治療。
■以記憶力喪失的層面來說,失智症和正常老化的差別在於:
▸正常老化的人通常可經過提醒而再度想起
▸失智症患者即使經過提醒也還是不記得
▸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無法勝任過去很熟悉的事物或技能,但正常老化的人卻不至於會有此反應。
▸失智症患者也常有服藥嚴重不規律的情況,例如整整1個月忘記吃藥,但也有時也會出現1天吃完1週藥量的現象。
■老化 VS 失智
☑正常老化
▸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
▸若做記憶測試,可能會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
☑失智症患者
▸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
(資料來源:【註3】)
■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 (Lancet)》雜誌在今年(2020)的委員會,根據新的研究計算,顯示有40%的失智來自可避免或治療的12項危險因子。這些因素包括【註4】:
▸缺乏教育
▸聽力損失
▸腦傷
▸高血壓
▸過量飲酒
▸肥胖
▸抽菸
▸憂鬱
▸社交孤立
▸缺乏運動
▸糖尿病
▸空氣汙染
(資料來源:【註1】)
■失智症十大警訊
「失智症十大警訊」若出現這些症狀,請及早就醫確診。
▸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洧。
▸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
▸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如:過馬路不看紅綠燈。
▸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失智症預防
(趨吉):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1.多動腦
2.多運動
3.均衡飲食
4.多社會互動
5.維持健康體重
(避凶):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
1.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
2.避免頭部外傷
3.不抽菸
4.遠離憂鬱
(資料來源:【註3】)
面對這樣的疾病,「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蔡主任」直言:「預防失智吃藥沒有用,大家可以做的,其實是所謂的『趨吉避凶』,換句話說,就是好的事情多做,壞的事情少做。」好的部分是指健康的飲食,搭配多運動、多動腦、多參加社交活動;避凶是指控制好三高問題、治好憂鬱症、避免菸酒、避免頭部外傷、避免聽力受損。如果到了中年,聽力有問題,最好及早去矯正治療。
在飲食上,蔡主任表示,地中海性飲食確實有助於預防失智症,像是藍莓、草莓、五穀類以及堅果類,另外像茄子、番茄和深海魚類,搭配適量的紅酒,地中海式飲食其實是一套飲食方法,而非單一飲食,這是要特別注意的部分。
只是,目前失智症最讓人感到困擾之處,在於很容易將正常老化與失智搞混。因此,蔡主任也提醒我們:「當無法判斷是正常老化,或不正常的表現加速惡化時,就必須就醫來確診了」(資料來源:【註2】)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早安健康「權威醫學期刊:40%失智來自12項危險因子!控好血壓降2成風險」:https://bit.ly/2U8ZXV2
∎【註2】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究竟什麼是失智症?榮總蔡佳芬醫師:主要分成這兩類」:https://bit.ly/3kbxrgi
∎【註3】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失智症防治」:https://bit.ly/38r0Voa
∎【註4】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Gill Livingston, Jonathan Huntley, Andrew Sommerlad, David Ames, Clive Ballard, Sube Banerjee, Carol Brayne, Alistair Burns, Jiska Cohen-Mansfield, Claudia Cooper, Sergi G Costafreda, Amit Dias, Nick Fox, Laura N Gitlin, Robert Howard, Helen C Kales, Mika Kivimäki, Eric B Larson, Adesola Ogunniyi, Vasiliki Orgeta, Karen Ritchie, Kenneth Rockwood, Elizabeth L Sampson, Quincy Samus, Lon S Schneider, Geir Selbæk, Linda Teri, Naaheed Mukadam,
The Lancet. 396. 10.1016/S0140-6736(20)30367-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7-6
➤➤照片
∎【註4】
圖說: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for dementia
∎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失智症追蹤診斷新生力軍-「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 :https://bit.ly/3p95b1m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刺胳針 #Lancet #失智 #失智症 #正常老化 #台北榮民總醫院 #老年精神科 #蔡佳芬 #阿茲海默型 #路易氏體失智症 #額顳葉型失智症 #帕金森氏症 #健康的飲食 #搭配多運動 #多動腦 #多參加社交活動 #控制好三高問題 #治好憂鬱症 #避免菸酒 #避免頭部外傷 #避免聽力受損
The Lancet / 台北榮民總醫院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綠燈電子書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散戶挑戰大鱷,引起一連串風波,更有人由賺大錢變蝕大錢。《#致富解碼》今集邀請到《有升有息》、《低息時代創富學》作者 #黎家良(Desmond),他在2016年脫離銀行打工仔行列,由小散戶實現財務自由,今集就向各位 Smart Investor 分享散戶自主投資心得以及MPF強積金配置,去片!
【第20集主題:#散戶自主投資攻略】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業界嘉賓:黎家良 Desmond(財經作家)
➤ 【投資Hotspot】與你捕捉環球及香港市場投資先機 00:00
00:16 恒指過山車、巨型IPO招股
00:37 美國舊經濟股力度
01:10 稅率會否上升?會否被追收科技稅?
01:30 資金主導大市
01:50 國內對投資產品、基金開綠燈,可到香港投資港股
02:10 北水陸續有來
02:42 香港經濟基調與中國從來密不可分
03:31 散戶起義 GME事件
04:22 今集邀請由小散戶實現財務自由的投資專家黎家良(Desmond)
➤ 【致富解碼】 邀請業界人才暢談財經金融,深入淺出與你配置Smart Money
05:07 本集主題:散戶自主投資攻略
05:40 如何看待散戶挑戰大鱷?散戶應該如何應對?
06:47 2020年3月股市低沉時,為何持相反意見?
08:00 對散戶有何看法?散戶的常見問題是甚麼?
11:00 為何恒指達30000點就減持?怎樣部署2021年的投資策略?
14:20 怎樣得知恒指股息率?
16:00 有沒有抽新股?新股及二手市場有甚麼對比?
17:50 股市樂觀悲觀情緒兼備,投資者如何配置資金?
21:03 短炒甚麼指數?
23:16 近期A股如何部署?
25:40 懶人如何買美股獲利?
27:25 強積金怎樣配置管理?有甚麼值得了解和學習的投資方法?
31:37 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值得做嗎?
32:40 未來如何面對股市市場?
➤ 【iBanker見聞錄】資深 iBanker 蕭少滔(Alex)暢談投行二三事。
35:10 股票如何分季節?
36:14 港股大戶動態如何看?
38:12 除了3月,還有哪個月份需要留意?
38:41 美國感恩節的股市通常交投清淡?
40:11 如何就政治因素部署?
41:08 2021年動態如何?
42:10 退休基金如何部署長線投資?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致富解碼》新集數逢星期六 9a.m. 上線!
======================================================
【2021年2月活動 現正開放報名】
➤ 曾淵滄博士「新經濟股與舊經濟股的配置」分享會(?2月6日前早鳥優惠)
【分享會內容】
✏️新經濟股增長潛力
✏️舊經濟股重估價值
✏️持倉配置戰略
報名:https://bit.ly/2XTa4PL
======================================================
書籍推介
➤ 有升有息(黎家良)
實體書、會員9折、全球運送 https://bit.ly/3qfk2YM
Google Play 電子書、試閱 https://bit.ly/2UKgBdE
➤ 低息時代創富學(黎家良、梁隼)
實體書、會員9折、全球運送 https://bit.ly/3bGbEt1
Google Play 電子書、試閱 https://bit.ly/2JsHhKu
➤ 全球有租收—善用REITs靈活投資優質物業(蕭少滔)
實體書、會員9折、全球運送 https://bit.ly/2YsPo2B
Google Play 電子書、試閱 https://bit.ly/2Sy3c8l
======================================================
【更多推薦影片】
➤ 黎家良:低息時代創富 如何安全賺息差? https://youtu.be/x_MR90RE5rc
➤ 黎家良:買股睇「週息率」來衝量 https://youtu.be/gbaOE8tioJ8
➤ 胡顯麟:2021年Q1必睇IPO? https://youtu.be/gbaOE8tioJ8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7O...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Wealthub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
綠燈電子書 在 綠燈書、綠燈書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綠燈電子書 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 [問題] 老車兩個問題 · [問題] z1a雨天熄火 · [請益] 如題,我是今年一月購入的salonia sl-00 · [新聞] 景點遊客將增高市府推旅遊人潮警示 ... ... <看更多>
綠燈電子書 在 綠燈書、綠燈書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綠燈電子書 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 [問題] 老車兩個問題 · [問題] z1a雨天熄火 · [請益] 如題,我是今年一月購入的salonia sl-00 · [新聞] 景點遊客將增高市府推旅遊人潮警示 ... ... <看更多>
綠燈電子書 在 [心得] 2021年我最喜歡的10本精選書單-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好書推薦】2021 年瓦基最喜歡的 10 本精選書單
從今年讀過的68本書,寫的57篇心得裡,選出10本不容錯過的好書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1-favorite-books/
今年我最喜歡的書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Top10 書單時間,光想到要從一片書海選出最愛的那幾本,就令人熱
血沸騰啊!英國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曾經說過:「生活裡沒
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很幸運地,自從兩
年前建立了三個閱讀習慣之後,我今年同樣被許多好書圍繞著,有陽光照耀、有翅膀助飛
。
回顧 2021 年,我從自己讀過的 68 本書、寫過的 57 篇讀書心得裡面,精選出 Top 10
我最喜歡的書和你分享。我挑選的這些書,有些能改善人際關係和工作效率、有些促成行
為和習慣的改變、有些幫我刷新了舊的觀念、有些則帶給我人生觀的衝擊。
以下書單依照我的閱讀日期排列(由近到遠),我會簡單分享這些書籍的心得、我得到的
啟發、以及適合推薦給怎樣的讀者。每一本書我都會附上完整心得的長文連結,如果你有
興趣的話,就可以直點進去閱讀全文。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今年的好書推薦 Top 10 吧
!
1.綠燈
《綠燈》是我今年最喜歡的「有聲書」。這也是我今年最喜歡的「紙本書」。
這本書是好萊塢知名男星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的親筆自傳。我第一次
讀這本書是 Audible 英文有聲書《Greenlights》,由作者本人親自口述、原音呈現。相
信我,作者的聲音「好聽到耳朵會懷孕」,他的語調有一種獨具特色的抑揚頓挫,加上他
本身影帝等級的模仿技巧,把書中所有人物的說話特色都飽滿地呈現出來。
這本書的「紙本書」版本同樣令人驚豔。書中收錄了他提供的獨家照片,書頁的排版非常
有個性,擺放了很多「便條紙」和「筆記紙」,充滿了作者的筆跡和塗鴉。紙本書就像是
他的日記、是手稿、是專輯、是情書。
作者是一個出色的說故事人,文筆像極了西部荒野的吟遊詩人。在這本書中,他嶄露了自
己最真實的一面、他對上蒼的真情禱告和告解、他對自己懦弱一面不帶批判的檢視、他對
家人、妻子和子女的忠誠和慈愛。他透過親身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儘管艱難,但遲早會
由紅燈轉綠燈。
這本書的關鍵不在於教你人生該怎麼活比較好,而在於如何「體驗」。 體驗生活中的一
切,體驗一切的艱辛,體驗一切的榮耀,體驗一切由紅轉綠的過程。無論你是不是馬修的
粉絲,這本書都不容錯過。這是一部充滿詩意、真摯、情感豐沛、狂野又內斂的精采自傳
。
完整讀書心得:《綠燈》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的親筆自傳讀後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eenlights/
2.高手學習
如果你想要找一本關於「學習」的書籍,這本書是一本全方位的學習指南。
《高手學習》的作者是「得到」App 訂閱專欄「菁英日課」的主講者萬維鋼,他十分擅長
將複雜且深奧的科學和思想,以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出來,讓讀者快速得到實用的知識和觀
點。在這本書裡,他以科學為基礎,來說明「學習」的具體方法和策略。
這一本書涵蓋的內容深度和廣度,堪抵其他同類型的三本書。作者毫無疑問是我心目中的
「學習高手」,他身為一位「科學專欄作家」秉持著三個原則「要新、要夠硬、要讓讀者
得到」,以及他獨門的「讀書筆記」和「心智圖」用法,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的筆記和寫作
方式。
我從這本書裡,體會到為什麼學習是一種「後發先至」的事情,也體會到「慢功」比「快
功」還要重要。無論你要面對學校或公司機關的考試,或者是你想在職涯路上學習更多元
的技能,這本書提供的錦囊法寶都十分值得你拿去應用。
完整讀書心得:《高手學習》讀後心得:學校老師沒有教你的三個秘訣
https://readingoutpost.com/generalists-learning/
3.給予
你總覺得自己常常被別人占便宜嗎?漸漸地不想要幫助別人,也不想再一頭熱情地貢獻了
?這本書會讓你改觀。
《給予》的作者是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他在這本
書裡,把人們分成三個類型:「索取者」(taker)、「互利者」(matcher)和「給予者
」(giver)。能夠獲得長遠成功的卓越人士時常是「給予者」;但是,表現最墊底、顯
得精疲力竭的也往往是「給予者」。這本書會教你當一個邁向卓越的給予者,避免自己變
成一個精疲力竭的給予者。
我認為「這是一本所有職場人的必讀之作」,它顛覆我們對傳統人際關係的利害思維,能
夠幫我們改善團隊的風氣,打造一個更加友善健康的職場環境。」作者流暢的敘事技巧,
搭配書中豐富的企業案例,加上考證嚴謹的科學證據,成就了一本易讀好懂的紮實作品。
如果你在生活或職場上,覺得自己貢獻太多,卻感到心力交瘁的話,這本書會幫你回到更
好的軌道。新的一年,試著當一個「給予者」,懂得將立足點拓寬,呵護自己的精力和時
間,然後貢獻自己的善意和專長,造福自己,也造福身邊所有人。因為未來的世界是屬於
給予者的。
完整讀書心得:《給予》讀後心得:施比受更有福,是成就卓越的硬道理
https://readingoutpost.com/give-and-take/
4.深度工作力
你時常覺自己工作都在「瞎忙」嗎?我們需要這本書來幫自己「重拾深度工作」。
我們都知道在職場上,人們是透過「工作」,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並且替公司創造更
多的價值。《深度工作力》這本書點出一個重點:「並非每一種工作內容都具有同樣的價
值」。作者把工作區分成兩種類型:「深度工作」和「淺薄工作」。
深度工作指的是「需要專心進行,高度認知能力和技術價值的工作,這種工作難以被別人
取代。」淺薄工作指的是「偏向後勤的工作,無法創造新的價值,而且容易被別人取代。
」這本書會教我們如何增加前者,減少後者。深度工作是這個世代最需要培養的工作能力
。
我從這本書得到的啟發是:「頂尖專家和普通員工之間的差別不在基因、不在天分,而在
刻意地去做深度工作。」如果你覺得自己容易分心、容易被雜事干擾和中斷,很推薦這本
書給你,其中有許多策略和方法,可以幫你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深度工作環境,幫你打造出
一個適合深度工作的策略。
完整讀書心得:《深度工作力》讀後心得和實際應用 + 實作本使用示範
https://readingoutpost.com/deep-work/
5.人慈
你對「人性」是感到悲觀?還是樂觀呢?這本書可能會令你改觀。
《人慈》的作者是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有
鑑於報章媒體、政治宣傳、普羅大眾對於「人性」的偏誤解讀,他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
核心訊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他在書中旁徵博引,以詳盡的事實和深入的查證,說明了人類無論是出於天性、身為孩童
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來襲,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如
果你至今仍然認為,人類就是天生自私、貪得無厭、陰險狡詐,那麼這本書將會刷新你的
舊觀念。
這是我今年讀過最意猶未盡的一本好書推薦,作者的大膽思想,配上嚴謹的查證,讓人讀
來格外痛快。如果你對社會新聞帶給你的悲觀感到難以招架的話,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它會讓你從中發現人性的光明面,讓你在邁向新的一年時充滿更多的正面盼望。
完整讀書心得:《人慈》讀後心得:關於人性,你知道的幾乎都是錯的
https://readingoutpost.com/humankind/
6.如何改變一個人
這是一本十分「實用」的書,如果你有以下困擾的話,這本書肯定會幫上你的忙。
每次叫小孩子吃青菜他都不吃?每次提案給老闆的企劃都被退件?每次跟客戶推銷新產品
都被婉拒?到底是為什麼,我們只是想要對方「改變」一點心意卻這麼困難?問題出在於
人類的本性,你愈是推得用力,對方就愈是反抗。真正的訣竅不是增加推力,而是「減少
阻力」。
《如何改變一個人》的英文書名是「催化劑」(Catalyst),這就是一本教你減少阻力、
促成改變的書。作者認為,要促成別人改變時,不要只想著用外力和壓力的方式去逼迫,
那只會得到反效果。反而要轉換念頭,思考和聆聽到底是什麼原因「阻礙」擋著對方不願
意做出改變,然後像個催化劑一樣去消滅這些阻礙,讓改變更好發生。
這是一本非常好閱讀、重點清晰、故事生動的實用書籍,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認識那些阻
礙人們改變的因素,並且設法採取不同的策略去消除那些障礙。與其怪罪別人為什麼不改
變,不如去瞭解是什麼因素阻礙了他們,並且自己「主動出擊」,成為減少阻力的「催化
劑」。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是「把心力放在你能改變的事情上,成為催化劑去減少阻礙,外界人事
物隨之而來的改變將讓你感到驚喜。」如果你有前面提到的那些困擾,這本書的具體方法
和策略絕對可以幫上你一把。
完整讀書心得:《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五個最有效方法和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catalyst/
7.造局者
這是我今年讀過最喜歡的書之一,改變思維觀念的那一種。
《造局者》探討在這個 AI 崛起和時局飄渺動盪的年代,人類已經無法跟演算法和電腦的
計算速度競爭。但是,身為人類的我們仍然擁有一項電腦無法取代的優勢:「懂得建立、
想像、創造各種思考框架的能力」,掌握這項能力的人在未來會愈來愈有優勢。這本書教
我們去培養這種能力。
不同於死板的電腦,人類最無可取代的能力之一就是「決策能力」,而要擁有好的決策能
力就必須掌握許多不同的「思考框架」。因為當一個人能提出正確的思考框架,就能找出
更多的選項,做出更好的決策,創造更好的局勢。深諳此道的人就被稱之為「造局者」。
這本書是今年我讀過的書裡面感到非常印象深刻,也讓我的思考方式深受啟發的。作者們
把故事和理論的比例搭配得恰到好處,從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和研究案例當中,會自然而然
地理解作者們要帶給我們的觀點,也讓我感受到什麼叫做多元性,以及為何要擁抱差異。
如同作者的提醒:「一個人如果擁有建立思考框架的能力,就會保有價值。但要是放棄了
努力,沒有辦法做好這件事情,就會失去現在人類的特權地位。」我大力推薦這本書給所
有「需要在工作岡位上做出困難決策」的人參考,以造局者的角度去思考事情,打造出屬
於自己的局。
完整讀書心得:《造局者》讀後心得:人類在 AI 和動盪時代的關鍵優勢
https://readingoutpost.com/framers/
8.致富心態
這是我今年讀過最棒的一本投資理財書籍。
《致富心態》談的不是枯燥的走勢圖、技術線、損益表,而是把核心拉回我們對於「金錢
」和「財富」看法的本身。作者善用引人入勝、一則又一則的短篇理財故事,引導我們重
新檢視自己的財務觀,去擺脫我們一直以來對投資抱持的誤解。讀這本書,不但能整頓你
的「錢」,還能梳理你的「心」。
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作者引用的故事都充滿了寓意,加上他洗鍊的文筆和妙趣橫生的敘
事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充滿趣味的同時,又帶給我思考上的衝擊和紮實的收穫。這是一
本「你一旦開始讀就放不下手的精采著作」。
我認為,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傳統的理財書,我們可以發現致富之道往往跟邏輯和聰明才智
沒有絕對關係,更多的重點反而在於自己內心的安定、謙卑和耐心。我得到最大的啟發是
:「投資理財不只需要理性,更要處理好我們內心感性的那一面」。
以前,我對於任何剛起步、想學習投資理財的讀者,都會建議兩本書,分別是《投資金律
》和《漫步華爾街》。現在,我很開心這個清單正式加入了第三本:《致富心態》。以閱
讀順序來說,這本可以擺在第一本優先閱讀。
完整讀書心得:《致富心態》一張圖讀懂重點心得,今年最推薦的理財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psychology-of-money/
9.超級思維
任何對「心智模式」有興趣的讀者,這本書都值得收藏。
我曾經讀過很喜歡的一本經典《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那本書的作者查理.蒙格(巴菲特
的合夥人)曾說過:「心智模式就是大腦做決定時所使用的工具箱;工具箱裡有的工具愈
多,你就更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現在,有一本書把這些工具用白話文整理給你,讓
你一網打盡。
《超級思維》的作者發現社會上的一流成功人士,很多都具備著一種「看透世界如何運作
」的超能力,並且經常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和決策」。對於世界如何運作、該採取什麼決
策,總有著一些反覆出現的概念,例如機會成本、80/20法則、飛輪效應…等,這些概念
被稱為「心智模式」,而能夠善用、整合這些心智模式的人,就被作者稱為「超級思考者
」。
因此,作者彙整了許多我們生活周遭心智模式,搭配主題性的章節安排,讓我們藉由許多
故事和圖表,學習各種心智模式,進而成為一個更好的思考者。這本書把三百多個心智模
式很有技巧性地穿插在各個章節中,搭配生活、職場、商業應用等不同的故事和情境,讓
整本書讀來趣味十足又容易消化。
如果你對「心智模式」的思考方式感興趣,這本書會幫你加速這趟學習之旅。透過作者精
煉的整理,我們可以快速爬梳古今中外的心智模式。一開始學習的過程必然是緩慢的,但
是當每一個知識點逐漸解鎖後,我們眼中對世界的認識肯定是不同風貌。
完整讀書心得:《超級思維》為什麼每個人都該學習「心智模式」?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er-thinking/
10.大器可以晚成
這是一個步調太快的世界,但是「晚」有晚的優勢。
《大器可以晚成》作者想傳達的核心精神是:「大器不僅可以晚成,只要找到自己的步調
,在任何人生階段都能有不同的發揮,獲得各式各樣的成就。」書中引用各行各業人們大
器晚成的故事,讓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視野,看到與平常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世界。
如同作者引用的研究顯示,成功的企業家平均 40 歲才創辦公司,「晚成」的人具備著一
些年輕人尚未擁有的優勢。這本書揭露的這些優勢,並且告訴你如何善用。你會從書中學
到,避免落入主流價值觀「標準化」的陷阱,懂得發揮「個體化」優勢、追尋「自我實現
」目標的人,反而顯得更滿足、更快樂。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想起好萊塢製片人富蘭克林.倫納德(Franklin Leonard)曾經說
過的這句話:「我人生的前 33 年都在避免失敗,但最近我開始不怕失敗,反而擔心不敢
冒險,因為我相信自己能挺過所有失敗。」年齡和經驗不是我們的阻力,某種程度來說,
反而是一種強大的助力。
如果你總是覺得自己學東西學得太慢,賺錢賺得太慢、都一把歲數了還是平平庸庸?這本
書或許能帶給你一股安定心靈的力量,與其慌亂追趕,不如放慢腳步後發先至。新的一年
,就讓自己開始跨步向前,寧可晚成,也不要停滯。
完整讀書心得:《大器可以晚成》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我的讀後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late-bloomers/
想看更多好書推薦?
以上就是我今年最喜歡的十本好書推薦,如果哪一本有引起你的共鳴,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你的想法。另外,也非常歡迎你留言分享「你 2021 年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我也希望
從大家的留言中,找到一些我原本沒有注意到的書籍。讓我們持續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
自己。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讀書心得」,歡迎訂閱「閱讀前哨站的電子報」,我每週都會寄送
最新的文章通知。如果你喜歡用「聽」的方式吸收資訊,也歡迎訂閱我的 Podcast 說書
頻道「下一本讀什麼?」,我會用輕鬆的方式說書、聊書,讓你能利用通勤之類的零碎時
間,快速吸收我從一本書裡得到的收穫。如果你想加入「線上百人讀書社群」跟其他書友
一起聊天、分享有關書籍的一切,可以加入「閱讀同樂會」Discord 書友語音聊天頻道。
最後,提供一些關於閱讀的學習資源。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
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想要徹底讀懂一本書?這篇文章可以幫上你〈對抗淺碟閱讀的最佳武器〉。
https://readingoutpost.com/understand-a-book/
想要學習在書中記下重點?這篇文章有更多訣竅〈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
https://readingoutpost.com/elite-bookmark/
2022 年正式起跑了,新的一年你想好要讀哪些書了嗎?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年度 57 本書的讀後心得
一整年下來,我累計發表了 57 本書的讀後心得,許多遺珠之憾雖然沒有上榜,但絕大多
數都是十分精采的書。我在部落格文章底端把它們做了簡單的領域分類,希望能提供你一
些選書的靈感。歡迎你挑選自己需要的書參考看看囉!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1-favorite-books/#57
p.s. 57本書的每一篇都是完整的心得文章和 30 分鐘的 Podcast 音頻說書。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209.2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40921682.A.671.html
※ 編輯: wackynoteis (36.228.209.245 臺灣), 12/31/2021 11:35: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