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關於我們 電子報 網站導覽 捐款
OPEN MENU
新聞
專欄
評論
多媒體
活動
綠色消費
賴玉菁/怎樣才能讓苗140不再是石虎的死亡陷阱
2019年07月25日上稿編輯: RayPeng
媒體小農
文:賴玉菁(華梵大學景觀與環境設計學系副教授);繪圖:Hao(獨立工作室)
怎樣才能讓縣道140不再是石虎的死亡陷阱?不會是廊道,廊道沒有幫助,也不能是防護網,防護網反而會置牠於死地。提供良好的視野和緩衝的停等空間,才能防止石虎路殺。重點不在防止牠穿越,而是在幫助牠安全的穿越。
大家談到物種保育的道路設計,就講廊道和防護網,因為教科書有寫。但是不幸的是,生態系統的運作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並沒有一個萬靈丹神奇法門,一旦祭出便天下無敵。一個目標明確的物種保育設計,必須考慮物種的行為、個體的生存需求和環境的現況,才能有效達成目標。針對縣道140的石虎路殺問題,道路設計的目標其實很明確,就是防止路殺並且保護在道路兩旁生活的石虎的安全。
石虎的路殺防止,廊道已經被證明成本很高效用很低了。拿最簡單的例子來談好了,日本的西表島全島道路每400公尺就為了石虎(西表山貓)做一個廊道,但是石虎路殺的數量從來沒有減少過,而且這個事實已經公告於世(詳見參考資料)。
那麼圍籬呢?在縣道140全線架設防護網更是一個要命的設計。從老庄溪匯流口到越過卓蘭大橋的這個大安溪河段,溪谷南岸與北岸各有兩隻石虎活動,南岸的兩隻與北岸的兩隻,從不跨越河床到對岸活動,牠們在狩獵時,都是沿著溪谷向陸地方向移動。
以大安溪北岸一個個體(MZM002)的活動範圍為例,牠可以狩獵的範圍在縣道140路段以南,是一片狹窄的河灘地,這個河灘地只有62公頃,而且暴雨時會淹沒,東邊則是另一隻石虎成體的領域,而這另一隻石虎也面臨著同樣的狀況。所以大安溪北岸這兩隻石虎都必須向北穿越縣道140到道路對面的果園與住家周圍狩獵,才能有足夠的食物。但是因為對面的果園與住家,是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所以到了白天,牠們都必須回到河灘地休息。如果在縣道140全線架設防護網,這兩隻石虎就沒有足夠的棲地可以同時覓食和睡覺,所以,就再也不會有路殺了,因為這裡也沒有石虎了。
MZM002生活的範圍,縣道140以南是狹窄的河灘地,所以晚上牠一定得到對面的果園覓食。但因為果園人類活動頻繁,所以牠白天一定得回到河灘地休息。圍防護網就等於斷絕了牠覓食和睡覺的連接通道。
縣道140為什麼是石虎的死亡陷阱?
除了筆直的道路車速極快之外,道路旁的植栽被設計成緊貼地面的濃密樹籬,而且緊鄰車道,所以當石虎要穿過馬路時,在樹籬後面是完全看不到來車的,冒險跑出了濃密樹籬就剛好直衝車道。
好不容易衝過兩個車道,擋在石虎面前的是85公分高的紐澤西護欄。牠因此被困在隨時有高速來車的車道上,必須選擇跳過水泥護欄或是來回在車道上尋找小小的孔隙穿過。要跳,成體是可能會有辦法跳上去的,小石虎大概就要冒著跌下來的危險了,不過能跳過去的也可能直接撞上對向車道的來車,因為跳過去之前是什麼也看不見的。如果要找孔隙穿過,牠就必須沿著護欄來回走,這時只要一輛車輛開著車燈快速開來,必死無疑。
縣道140路旁的植栽被設計成緊貼路面的濃密樹籬而且緊鄰車道,石虎在樹籬後完全看不到來車,越過樹籬後又被分隔護欄困在車道上。
其實要改善很簡單,只要改變植栽的養護方式,去掉濃密貼地灌木,改成大約1公尺寬的草地作緩衝,讓石虎在穿越馬路前,有良好的視野和適當的緩衝區可以停等。
然後把中央分隔島,從紐澤西水泥護欄改成下方透空的鋼管型護欄,就可以讓石虎在穿越時擁有通透的視野減少視覺死角。
如果有其他道路工程上的考量,也可以做成約20公分高40公分寬的中央分隔道,石虎的視野大概20公分高,所以20公分高的中央分隔島不但讓石虎可以輕易躍上,也可以讓石虎能看到對向來車,石虎躍上後還有一個緩衝的空間,讓牠確認沒有來車之後再快速通過。
如果真的想防止石虎路殺,就請用石虎思考的角度來解決問題。不要再用人類高高在上的視野,來要求石虎遵守人類的規矩了。
不到巴掌大的石虎,就是因為跟不上媽媽,跳不過去,所以車禍死亡的。
綠色消費 例子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廢核救家園〉政府不好好面對核廢 就會被亂拋核廢 (02/28/2017 自由時報)
文/劉黎兒
Q:我看報導說,義大利軍情單位解密文件中指出,有20萬桶北韓核廢料被海拋到台灣海域,這是真的嗎?此外台電發表要把核廢放到無人島,這樣行得通嗎?
A:海拋核廢當然很嚴重,但原能會說要調查,過了一週多的17日,什麼調查都沒做,原能會副主委邱賜聰還反咬是義大利搞錯了,說「有可能是義大利軍情局錯誤引用當年台電要將核廢料送至北韓之資料,屬未經確認之情事!」
義大利國會網站公布了非常多解密文件,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查到確有一艘貨輪在1990年1月20日沉沒在蘇澳與上海間的外海,找到有害的輻射垃圾,也有訪談義大利黑手黨及消息內線等;報導農業等專業媒體「上下游」則翻譯報導了義國資料,義大利發布此項資料的是國會廢棄物處理調查委員會主席布拉提(Alessandro Bratti)。
但原能會居然連義大利國會網站都沒看,原能會在歐洲也有派駐人員,已經過了一週多,才說會請外交單位等協助,還在說布拉提是在部落格上發表,故意淡化、矮小這件事。這種原能會早該廢了,抑或如各界所揣測,原能會跟台電本身是當事人,海拋核廢的代價2.27億美元,跟以前台電、原能會想委託北韓處理的3億美元數字接近,原能會或許自己沒有海拋,但這種態度讓人懷疑原能會並非不知。
更糟的是在同一天記者會上,原能會官員居然說「近10年海水均未測得人工放射性核種」,方儉也指出,明明2016年我國自測的北部核能電廠海域輻射調查,做了「海魚核種分析」居然有3貝克/公斤的銫137。比前幾年跳高了許多。
近年沒核子試爆,銫137就是核電廠排放出來的無誤,原能會都說沒有,當然不會在乎他國來台海拋核廢了;方儉也指出,IAEA(國際原子能總署)在2000年之前的「國際海洋偵測研析」中提到,台灣西岸輻射劑量曲線從1980年忽然跳高10倍,非常恐怖。這種狀態若非海拋,也可能就是台灣核電廠自己胡亂排出大量輻射汙染,或發生小核災沒公布。
在此同時,台電發表要把台灣的核廢集中放在無人島,相中4座無人島。核廢放在無人島,跟海拋沒兩樣,台電從去年就表明打算花800億元在無人島興建集中式貯存場,用海底城來貯存核廢料,世界至今還沒有任何在無人島貯存核廢料的例子,因為風險太大了,國際上不可能同意這樣的事發生,台灣會一舉成名為亂丟核廢的國家。
台電或經濟部每次談核廢,都拿北歐瑞典、芬蘭的例子來說,但北歐的瑞典、芬蘭等都是板塊數億年沒變動,地層非常安定的,不像台灣或日本所在的新生地層的東亞,地震頻仍,南海、東海都還隨時都會爆出一個新島,無人島更表示是地層最新生、最不穩定的地方。
台灣其實現在就應該把隨時在釀災的核電廠停掉,只要真心想廢核,自然就會另外一套思維,台灣要面對的是輻射管制與防護問題,藐視的原能會應該廢掉,改由環保單位來管制防護輻射。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081960
♡
綠色消費 例子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赴日實測! 千葉縣稻田土壤有放射性「銫-137」核種 !!! (11/22/2016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政府擬開放日本核災縣市食品進口來台,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今天更親自到日本福島核災5縣市取樣,瞭解輻射狀況,並進行臉書直播。下午首站到千葉縣印幡沼取樣稻田土壤測試,3次測試都有測到核災外洩最主要的人工核種「銫-137」,最高測到每公斤19.256貝克。
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召集人林瑞珠說,土壤測到「銫137」19.256貝克的意思是指,這片土地已經受到核災汙染了,在這裡種出來的農作物也會受到汙染,並且會依照不同的農產品而有不同程度的汙染程度。例如,被列為高風險的菌菇類,就特別會吸收輻射物質。
另外,林瑞珠舉了深海魚的例子,鮪魚、旗魚、鮭魚屬洄游魚類,吃小魚維生,位處食物鏈頂端,累積汞含量因此較高。所以,經常在海裡游泳沒事,但經常吃深海魚就很可能有事。日本那片被核災輻射汙染的環境跟那裏種出來的食物,也是這樣的關係。
「我們可以吃台灣沒有受輻射汙染的環境所種出來的農產品,幹嘛要吃福島周邊汙染土地種出來的東西?」林瑞珠說,雖然我國鎖定輻射食品規範是100貝克/公斤,但只是土壤就這麼高,製作成食品究竟有大影響,還要再做瞭解,不過銫-137在人體內半衰期約30年、在環境中最高3百年才完全消散,且醫學研究長期吃到此人工核種的輻射污染食品,嚴重恐甲狀腺癌、血癌、骨癌等,或心、肝、腎衰竭,還會造成流產、畸胎。
方儉在出發前表示,總共攜帶數套、總重量超過60公斤的設備,由超過30年經驗的專業檢驗人員操作,符合國際標準,並先對照當地的環境背景值,做精準的定位與測量。一行人預計明天繼續往北前進,預計明天會抵達福島,並且會同樣在臉書直播測試情況。
今天下午,方儉透過「公民電力公司」臉書直播到日本輻射測試的情況,首站來到距離福島100多公里,同列為福島核災5縣市之1的千葉縣,並選擇地勢較低窪的印幡沼測試。
方儉先用蓋格及碘化納兩個輻射偵測儀器,測試環境背景值,先測試距離地面約1公尺,輻射偵測值約0.03至0.09毫西弗,儀器改放到地上,較精準的碘化鈉儀器升高到0.14毫西弗,蓋格儀器升高到0.25至0.26毫西弗。
方儉等人接著在千葉的某處稻田挖取土壤約1公斤進行化驗,並且連續化驗3次,結果都有測到銫-137,其中,最高1次達到19.256貝克/公斤,另2次分別為17.848及11.933貝克/公斤,誤差正負值為8至10%。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udn.com/news/story/1/2122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