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媽媽和我反映,快要生產了 但醫院附設的月子中心臨時被徵召做武漢肺炎專責病房,讓她不知何去何從,深怕沒去月子中心會手忙腳亂、做不好月子錯失產後調理身體的機會,更影響往後的健康。
還是要先澄清一下,坐月子最主要的意義就是讓身體休息、促進產後恢復。但坐得好不好,都跟長遠的身體健康並無關聯。而「坐月子」在我看來,最主要的目標包括三個:
1.確保惡露排出、傷口恢復
不論生產模式,產後恢復的重點都是在傷口的照顧、觀察是否癒合良好。在月子中心的好處是,會有護理師天天巡房檢查傷口,觀察惡露量是否過多,通常也會定期安排駐診婦產科醫師供媽媽們諮詢。
不過其實不去月子中心,媽媽也無須擔心。因為產後傷口癒合不良其實極為罕見,且出院前醫師也都會初步確認傷口癒合是否正常,並安排產後兩週回診確認傷口復原狀況。若是剖腹產,在拆線時也會指導該如何更換敷料。這時惡露的量也慢慢減少。護理師出院時也會提醒如和觀察及照顧傷口。
因此,只要出院時,了解如何照顧傷口,就算居家也可以坐好月子。
一般來說,出院後2~3週左右,會陰部傷口若仍有腫脹、拉扯感,或如廁時尿道口會感到酸漲,因此出院前都會預先開好止痛藥,軟便劑降低痛感,另外也可利用溫水坐浴緩解疼痛。剖腹傷口則是在腹部用力時(如打噴嚏、大笑)仍可能有拉扯的痛感。出院時,要問清楚手術醫師何時可以正常洗澡。(通常是術後一到兩週。)
另外,產後惡露仍會製造排出,並非一次性排完,因此為避免血凝沾黏產褥墊導致外陰受傷,影響癒合,建議如廁後用溫開水沖洗會陰傷口。
@@@@產後六週,通常子宮已回到骨盆腔,惡露也已轉成褐色、少量,,但若發現傷口化膿、有紅腫熱、發燒,或惡露暴增、大出血等狀況,就應立刻回診。
2.飲食盡可能餐餐均衡、健康
傳統觀念對坐月子期間飲食有諸多禁忌、讓人覺得好像非得吃特定的月子餐才行,但其實月子飲食並無特別,就是均衡健康飲食。頂多是為了幫助傷口恢復,可將蛋白質攝取比例從20%調高到30%,以碳水:蛋白質:油脂=4 :3:3去分配熱量 。再來就是因母乳裡含有許多鐵質鈣質,因此媽媽需注意這兩樣營養素的補充,最好的方式就是一週吃一到兩次紅肉,每天有喝牛奶,或是繼續使用孕期綜合維他命也可行。
而月子中心的好處在於有人定時送餐、幫忙計算三餐營養比例,相較方便。但若家裡有人可以準備家常菜又何樂不可?即使沒人幫忙料理,再現在各大外送平台方便選擇又多,也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
唯要注意不要熱量不足(不用刻意計算,可觀察體重,每週不宜下降速度超過1-2公斤)以免導致產後落髮增加、精神情緒不振、免疫力下降。另外注意避開過度油膩的炸物和酒精即可,其他族繁不及備載的禁忌根本毫無根據可以置之不理。
3.充分的休息、適應育兒生活
充分的休息也是產後恢復重點之一,只不過新生兒的作息可不是大人能掌控,雖然永遠是吃奶、排泄、睡覺三件事循環,但新手爸媽一開始確實很難掌握節奏。有時候寶寶忽然無法睡滿四小時、有時尿布換了奶也喝了仍哭不停。很多朋友也曾開玩笑地和我抱怨,照顧新生兒根本比值急診、顧加護病房還累,尤其是她對寶寶的哭聲特別敏感,一點聲音馬上秒醒,根本每晚徹夜未眠。
月子中心的好處就是累了可把寶寶推回嬰兒室,不用在產後立刻面臨二十四小時母嬰同室的情況(不過,我還是會建議在離開月中前提早適應和寶寶睡過夜,避免返家後適應不良。)
除此之外,照顧新生兒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從頭學習,好比洗澡、換尿布、觀察大小便、臍帶護理等,月子中心在這方面就好像提供考前衝刺的補習班,可以手把手教會新手爸媽。
如果選擇返家坐月子,媽媽除了做好心理準備以外,最好在產前和隊友商量好如何分工,好比輪流和寶寶同房、太太餵奶時先生幫寶寶洗澡準備餐點做家事等。而現在網路資源豐富,育兒相關影片非常多,爸媽也可在生產前大致瀏覽過一遍,以免產後手忙腳亂。也可把握出院前嬰兒室提供的衛教,勇敢發問主動練習。
另外,針對哺餵母乳,有些月中會有配合的泌乳顧問、資深護理師一對一指導技巧,如果遇到塞奶、石頭奶、寶寶吸奶姿勢不正確,和媽媽乳頭不合等狀況時,也能有人立即協助。
因此針對不去月中的新手媽媽,我會建議要在產前預先找泌乳顧問諮詢,一方面了解可能遇到的狀況,二方面可在產後遇到問題時,立刻尋求協助。針對疫情,現在也有許多線上諮詢的服務,好比大力推廣母乳的毛心潔醫師,以及國健署一直都有的的哺乳專線(0800-870870)。
要特別提醒的是,不管在哪做月子都要盡可能保持活動,避免久坐久躺,才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骨盆底肌恢復,避免四肢產生血栓。另外產後也可持續練習凱格爾運動降低日後漏尿、子宮下垂的風險。
綜合以上,我認為居家坐月子也可以把月子做「好」,只不過需要事先找到正確的資訊來源。另外如果由長輩協助,建議在產前針對坐月子的各種細節,包含飲食、作息和生活習慣溝通清楚。我就曾遇過媽媽和我抱怨,婆家堅持坐月子連客廳都不能進,只能關在小房間,令她後悔不已、婆媳關係也瞬間崩壞。
疫情膠著,現在懷孕的媽媽一定比其他人更焦慮,產後憂鬱的比例也可能因此提高。我要藉此提醒媽媽的伴侶、家人和月中護理師多加留意媽媽產後的情緒,當她出現莫名低落、害怕、沮喪,哭泣不停,或行為舉止反常等狀況,立即給予關心或轉介專業人士諮商。針對產後憂鬱,照顧等議題我也會陸續直播分享,歡迎大家一起參與喔!
網紅媽媽人設崩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家中有小小孩的。親子防疫作戰分享!》切記守則 #疫情是一時親子關係是一輩子!
.
各位爸媽你們都好嗎?看著台灣疫情案例上升,讓我回想起自己在🇬🇧英國重災區走過的15個月封城日子。很多朋友開始上網在找 “在家自學資源”,結果發現都是“課業”為主的連結,或是適合已經上小學以上的年紀,很少有 #學齡前的資訊。
.
今天我就以“學姊”身份,跟大家分享過去這15個月如何跟小小孩宅在家,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首先,你要記住一件事!#家庭關係和諧!才是封城期間最重要最需要累積的 #抗疫情正能量!
.
再來,買大型玩具、大型傢俱,或是只能一次性的商品,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請 #理智購物。請投資 #不傷害地球 的商品。
.
#此刻成績不是最重要
封城期間,如果您孩子的學校有提供,每天固定時間表的遠距線上課程,那恭喜你!會輕鬆一點點。但別忘了,封城期間功課絕對不是No.1重要,我看太多太多因為要盯孩子功課,結果親子關係崩壞!媽媽自己也超崩潰!相信我,功課只是一時的。事實證明,等恢復上學後,你家孩子絕對不是最落後那位。
.
尤其看了這一年英國因為封城 #很多家暴發生,英國政府後來一直推廣跟呼籲,要照顧封城期間小孩的心理狀態。封城在家的小孩其實心理壓力也非常大,尤其如果家長是雙薪都要遠距工作(Work from home)家長自我情緒也很容易因為小孩吵鬧而爆炸,更不用說封城後離婚率也極高!🙈
.
#把握機會培養孩子生活技能的機會
封城期間,最讓爸媽崩潰的就是一直被問「等一下吃什麼?」,還有全家擠在一起堆積如山的家事。還有孩子喊「好無聊?」假設你不願意3C育兒,學姊我來分享我的方式!#帶著孩子一起做家事。這個絕對錯不了,放手讓孩子學著自己削水果、打蛋、摺衣服、洗碗盤、擦地板,甚至一起烹飪,剛好解決了兩個最困難的封城事件。一舉數得!而且他們也可以藉機知道原來家的誕生要做這麼多事情。
.
#投資不佔空間的教具 甚至可以自己製作!
買佔很空間的玩具是最傻的投資了(或許可以用暫時租借,但切記好好消毒一下。)即使封城結束後,也不怕擺在一旁再也碰不到。尤其台灣小家庭室內空間也不大,買玩具堆著僅限的空間,我個人覺得不切實際。
.
我自己是投資買了樂高、拼圖、貼紙書、各種activity book、繪畫用具、桌遊、大量畫圖紙、美勞用品...等不佔空間,又可以親子一起做。很適合小小孩!
.
或是投資加入有聲書app、Spotify會員都很不錯!耳朵能聽不少故事或是podcast。
如果你怕髒,買一個防水的大桌布還有小孩圍裙,或是在陽台玩也可以。我們還自己用麵粉做了很多黏土玩!封城在家的小孩其實心理壓力也非常大!畫畫能抒發情緒。
.
#有戶外空間的話加入綠手指吧
這個也是非常好消耗時間,小孩也很喜歡又能培養責任感跟觀察力,無形中還教育了科學知識給他們。我們封城期間種了很多菜跟花!如果沒有戶外空間以不怕,只要有窗台接近陽光,也能水耕蔬菜、種綠豆芽...等。如果你住在有院子的房子,現在正是帶孩子一起messy play的好機會!台灣天氣炎熱,弄一桶水跟幾個噴水罐,孩子也可以玩得不亦樂乎!
.
#各種線上運動課
分享兩個在英國最紅的運動連結,請大家可以搜尋一下,都是我家兩個孩子最愛的頻道。「Cosmic Yoga」兒童瑜伽配合各種主題,以及「PE with Joe」是英國人封城前半年,每天早上準時9點一起做的國民運動。爸媽也很適合一起加入!
.
以上,是我跟兩個小小孩,一起平安渡過一年多的封城經驗,分享給你們:)歡迎大家分享給家裡有學齡前孩子們的朋友!
.
如果還有想到的地方,我會再補充給你們。但原則就是 #別把自己逼得太緊 #疫情是一時的 #親子關係是一輩子
網紅媽媽人設崩壞 在 懶貓太太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懶太太]
帶小孩到處玩,去大自然或古蹟,深深了解珍貴的環境或是建築,若我們不珍惜,就再也無法復原的!
藻礁也是如此,很希望讓孩子仍擁有這樣美的海洋環境,因此想拜託大家一起參與這次連署!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
別讓美麗的粉紅海岸變成歷史!
#珍愛藻礁公投 #連署書與填表說明
連結:https://pse.is/3akxvp
#珍愛藻礁公投 #連署點 連結:https://reurl.cc/Y6ZYO
(也可以直接去連署點簽名!
媽媽網友來信拜託,希望我們一起支持!
我一直在想要怎麼寫!幸好呂秋遠律師寫出來!
大家快點列印連署書或是去連署點唷!
#2月底#,公投連署即將截止,需要35萬份的連署書。為了台灣海洋的多樣性,以及台灣罕見的藻礁區,大潭、白玉、觀新的美麗藻礁,就拜託各位了。
😁😁😁😁😁😁😁😁😁😁😁😁😁😁😁😁
呂秋遠:雖然我的生日還有8個月才到,但是我有一個生日願望。如果你經常來看我的文章,或者我曾經回答過你的人生或法律諮詢,看在我還算認真寫作與回答問題的份上,希望可以提前送我這件生日禮物,因為有時效性:
「請參與公民投票連署,反對中油公司在桃園大潭藻礁區,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
台灣有1600多公里的海岸線,有藻礁分佈的海岸不到50公里,只有桃園擁有連續27公里的藻礁海岸,足以登上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但是,早在1999年通過環評以後,藻礁就開始大規模崩壞,當然是因為人為開發。
1999年,東鼎公司在觀塘工業區填海造陸了五公頃,一部分藻礁被殺死。後來,東鼎公司沒有取得大潭電廠的天然氣供應權,開發停擺。但在2016年,中油公司以22.6億取得東鼎,決定在這裡興建第三天然氣接受站,就近供氣給大潭電廠,藻礁保衛戰就此開打。
桃園的殼狀珊瑚藻礁,累積了7600年。以大潭藻礁(G1區)其中的77公頃為例(中油公司準備要來填港),平均厚度大概有四公尺,就像一個千層派一樣,充滿了生態多樣性,例如兇猛酋婦蟹,會在藻礁上鑿洞,魚也會去啃食藻礁的石灰質,還有許多保育類動物也在藻礁裡,例如柴山多杯孔珊瑚,甚至有12公分大。而G2區的藻礁生態更是優於其他地區。白海豚,也會在這裡優游生活。
中油的說法是這樣,他們採用了一份5月與9月採樣的調查報告,主張大潭藻礁區因為過去的人為開發,早就已經有突堤效應,G1與G3區有嚴重的泥砂淤積,這裡的生物多樣性很低,認為活性的藻礁相當有限。他們也主張異地補償,讓「狀況不好」的藻礁區可以移植到其他地方。
就經濟層面來說,為了改善空氣污染與保持供電穩定,天然氣發電有必要性,觀塘工業區的電廠就勢在必行。此外,中油還會提供地方居民4億元的回饋金,以及5年分期提供1億元的藻礁保育基金。中油已經投資20幾億,如果為了這點藻礁而不能興建港口,資金恐怕無法回收。
最後,不蓋會更好嗎?不會。因為國家沒有預算做藻礁保育工作,中油公司願意撥出1億來做保育,協助白玉保育區、觀新保育區做清理淤沙,善盡社會責任,不該苛責中油賠錢做環保。
話不是這麼說的。
觀塘工業區的開發、大潭電廠取水口與出水口的長堤切割、中油埋設天然氣管線的嚴重干擾,不就是讓現在藻礁出現危機、生命多樣性遭受威脅的原因嗎?你們把藻礁摧毀,再來說既然摧毀了,保存價值也不高,乾脆讓他們爛掉算了,這是什麼邏輯?
就報告來說,藻礁的生長時間是1月,那時候去採樣,當然生長狀況不夠好。拿一份採樣不精準的報告來作為環評依據,這樣好嗎?再來,抽砂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因為藻礁是多孔隙的生態區,抽砂只能抽表面,孔隙還是會塞滿砂子。至於中油強調的異地復育,事實上也不可行,這種生態補償明顯不足。畢竟藻類不是養在實驗室裡就好,而是要能在野生環境當中生存,而且要可以造礁才行。難道我們就不能讓藻礁區好好休養生息嗎?大潭藻礁區,一旦被填海造陸,南北兩側的藻礁區就會因為突堤效應而毀滅。
最後,觀塘本身在10月到2月都風大,船隻甚至可能無法進出,台中或台北港就可以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原本的台中港也可以擴增二期工程。2030年後,為了減碳,天然氣比重還會下降,到時候設備還不是要閒置,為何一定要為了原來投資的成本,而毀了全世界都罕見的藻礁區?
2月底,公投連署即將截止,需要35萬份的連署書。為了台灣海洋的多樣性,以及台灣罕見的藻礁區,大潭、白玉、觀新的美麗藻礁,就拜託各位了。
別讓美麗的粉紅海岸變成歷史!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
繼續加油,我們要達標!
#珍愛藻礁公投 #連署書與填表說明
連結:https://pse.is/3akxvp
#珍愛藻礁公投 #連署點 連結:https://reurl.cc/Y6ZY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