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 馬上就要到了,#陳時中 對於訂不訂 #中秋烤肉防疫指引 還沒有說死,但如果最後如同之前幾次,中央怕負責怕 #惹民怨 不訂統一指引,讓地方各自為政,是否會在出現 #側翼 或是 #網軍 #霸凌、#公審 #中秋烤肉 的民眾,大家就等著瞧。>
5月中本土疫情大爆發前,蔡政府不斷宣稱國內防疫好棒棒,又怕招致民怨,不願提升防疫等級,另一方面卻又透過網路操作形成氛圍,讓依中央指示行事的民眾不得不「屈服」。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去年2月間,當時外界討論 #大甲媽遶境 是否要延期,#鎮瀾宮 董事長 #顏清標表示,「只要中央下令禁止,大甲媽遶境就取消」,陳時中 #怕得罪媽祖信徒,不敢明令要鎮瀾宮停止遶境,只放話說「確實令人憂慮」,#親綠粉專 及 #網友 群起攻擊顏清標,逼得顏清標在輿論壓力下,自己宣布延期。
最近的例子則是今年的 #端午節,雖然當時已三級管制,然而,指揮中心並未限制民眾跨區移動,也未要求雙鐵停賣。但當雙鐵端午節車票被搶購一空,網路立刻出現獵巫的情況,大罵上網預訂車票的民眾,從高鐵、台鐵一直到國道客運售票情況都一一遭到放大檢視。一時間,買了車票要 #返鄉的民眾 成為 #網路聲討 的對象,罵他們「自私自利」、「忍一下不回家會死嗎?」譴責他們成為潛在的防疫破口,逼得已購票的民眾紛紛退票,台南市政府甚至還祭出獎勵,要鄰居 #舉報 北返卻未進行快篩的 #北漂遊子,最高可獲得1萬元獎金,也遭批評跟 #共產黨 沒兩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路見不平,拔刀就砍;但你是否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時候過度投射了自己的不滿或傷痛?或者有時候,只是為了發洩了自己的憤怒與嗜血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破案神探 #網路霸凌 #正義魔人 ───────── ☞〈深淵也凝視著你...
「網路公審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問卦] 白飯事件是不是網路出征翻車的例子?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ETtoday星光雲- 其實關於「網路公審」...我們都清楚了解正確 ... 的評價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討論] 非公眾人物被館長公審是什麼感覺? - HatePolitics板 的評價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網路公審例子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網路公審例子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討論] 非公眾人物被館長公審是什麼感覺? 的評價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新聞] 日本租車個資曝光被網路公審女子怒告30 的評價
- 關於網路公審例子 在 是網路公審還是受創後療傷?|魚與熊掌可以兼得#shorts 的評價
網路公審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常常覺得,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都告訴我們要當正義的超人,不要當邪惡的反派。
但是這社會上,卻總是有欺負人的事情發生。
等到長大之後才知道,有時候好跟壞只是立場的不同,有時候甚至好跟壞自己都不會意識到。
舉個例子來說,小叮噹裡面我們都知道我們不要當胖虎,不要欺負同學,但是現實中的霸凌者從來不覺得自己正在霸凌,有時候會告訴自己自己是正義的,甚至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去說服自己。
「他身上很臭。」
「他講話很噁心。」
「他很笨。」
「他做了什麼讓人不開心。」
「他活該。」
可以有各種不同很荒謬的理由,讓一個人去欺負另外一個人。
如果你覺得你不會霸凌別人,那你試想一下,是否曾經因為身在一個團體小圈圈中,為了配合大家,所以排擠某個人。
是否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則荒謬的報導,就在下面攻擊報導中的人,不管這個人原本表達的可能不是報導中的意思。
是否曾經嘲笑討厭的朋友或同學。
之前的一篇文章裡面說到,常常老人家讓我會心情很不好,畢竟很多隔閡,想法,還有文化上的差異。
今天如果在路上看到一個老人家插隊還死不認錯態度強硬,被人拍下來了,可能會被網友公審。
可是反過來想想,老人家如果根本不覺得自己做錯了,禮讓老弱婦孺本來就是正常的,或是在他那個年代,所以先卡位誰就先結帳,沒有所謂的排隊。
在世代的交替下,沒有跟上社會的秩序維護,他就該被霸凌嗎。
兩個國家的戰爭,總是認為對面的是壞人,但常常也真的只是立場不同而已。
有時候這樣想想,突然可以原諒曾經欺負過自己的人了。
沒,抱歉,還是希望他們吃大便。
網路公審例子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社會頭條一寶 2.0:你有聽過「厭女」嗎?
在父權制度下,男人和女人展現了不同程度的厭女,一起來認識。
【厭女】
「厭女」的意思是「對女人的害怕或憎恨」。追究其義,mis代表厭恨,gyny代表女性。有人以「厭女情節」或「厭女文化」表示。
「厭女」是一種存在於父權體制下的普遍信念,認為女人天生就是邪惡的、無知的、能力低下的,而且是造成人類苦難的主要原因。
從古至今人們都如此相信,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厭女文化】
厭女文化出現在暴力色情媒介中,將女人描寫成是性剝削和凌虐的自願受害者;出現在絕大多數貶抑女性的詈語中,或是女人「需要」賞幾個耳光或「好好幹一幹」之類的戲弄中。
厭女文化影響深遠,例如:古代智慧的女醫者,經過歷史的變遷,今日的形象竟成為烤小孩吃的女巫。從中世紀的女巫獵殺,到近來波斯尼亞的塞爾維亞恐怖主義,數百萬的女人因此遭到磨難和殺害。
【日常生活中的厭女】
厭女激起男人的優越感,合理化男人侵犯女人,使女人採取防守的姿態,並且乖乖守住自己的本分。
性騷擾、性暴力成為女人日常生活的現實;大眾媒體將女體當作物品展示,將其存在的主要目的視為是要取悅男人、滿足男性凝視。
苗條至上的文化理想,讓女人厭惡他們自已的身體,並引起自我憎恨和自我否定。
【內化的厭女】
厭女文化對於助長女人厭惡他們身為女性特別有力,這是內化壓迫的例子之一。
愈多女人內化厭女文化的意向和態度,挑戰男性特權或父權體制就愈發困難。
事實上,一般的女人不太會將父權看成是有問題的,因為自我厭惡的本質就是將焦點放在自我,當成是造成自己不幸的唯一原因,包括自我厭惡在內。
【詈語中的厭女】
即使是對男人或者男性支配最輕微的批評,常常都會引起「厭恨男性」或「抨擊男性」的指控;但是在父權體制下,「厭女」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卻相對地不被重視。
舉例來說,我們常用和女人有關聯的辱罵字眼來羞辱男人──娘娘腔、娘兒們、狗娘養的、媽媽的兒子;另一方面,當人們試圖去侮辱女人時,卻是直接以突顯或惡意中傷女性本身的字詞──母狗、妓女、蕩婦等來稱呼他。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9722819881791&id=178614532992620
仇女懶人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6522111729508&id=633434507
社會頭條一寶 2.0:許多男人在網路上肆意發表不負責任的厭女留言,其實就是一種在網路世界對女性施加暴力的表現。
這些人總是可以很輕易地說出一些惡毒的話來攻擊女人,現實生活中是如此,網路世界也是如此。
多一點同理心,不要讓自己成為殺人兇手。
#厭女
一
竺宥璋:看了令人心碎的一則新聞⋯
哥只想說,多一點同理心,永遠不要輕易論斷人!
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躲在螢幕後打出來的酸言惡語,會對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謹言慎行啊⋯
#新聞連結在一樓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5377834316289&id=178614532992620
【【厭女症】厭女,是男人「變成男人」的一種手段?】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61035480576744&id=184899118190398
INCEL厭女的發言,其實是年輕世代男性對於這個社會單一陽剛特質憤怒的表現,性別平等運動不斷強調多元與尊重的當下,獵豔文化卻還是用單一標準在強調男性的價值時;新一代的男性一方面開始有了系統性的教育在推動性別平等,另一方面卻依舊被傳統「男子氣概」的方式束縛住,在不知道怎麼宣洩自己的挫折下,最後才演變成了無法挽回的暴力行動。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979
那些失意男性在網路大肆發表恐同、厭女、種族主義、仇恨穆斯林、黑人等言論。到了現實,開卡車撞人、毆打辱罵少數族裔等等,對弱勢的仇恨在現實上可是會表現出來的。
若在坐視不管,這些人真的很有可能在現實上殺人或打人罵人。
來源:
https://m.facebook.com/frankchen111/posts/1969686086388385?notif_id=1527559950397617
從黃安要陪蔡英文睡,到這兩位垃圾公開討論別人是否為處女,蔡英文的女性身分讓她必須承受各種性羞辱,我們從未聽過誰用“睡”陳水扁或馬英九來羞辱他們。
https://t.co/sekLWkSz7f
https://twitter.com/bee_hsu/status/996975331075543040?s=19
賴天恆/第一次「仇女」就上手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2894184?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8artbottom
制裁「壞女人」的方式很多。這當中當然包括比較「溫和的提醒」,像是說教、揶揄、嘲笑;到比較「直接的手段」,像是羞辱、醜化、譴責、公審,甚至訴諸暴力、脅迫、性騷擾、性侵害。
https://www.plurk.com/m/p/mtv07t
「仇恨言論說出的當下便確認了誰該來接收。它本身並不描述任何傷害,更不是在說完後產生傷害的後果。說出仇恨言論本身就執行了傷害,它確認了社會中哪些人是比較低等的。」
Judith Butler,
〈Excitable speech: a politics of the performative〉,1997。
「網路上的仇恨言論從來不是「開玩笑」而已,無論是非自願性處男對俊男美女的叫囂,或是針對女權、針對男同志的嘲諷,文字會傷人,而敘述久了、多了,傷人的就可能不只是文字了。」
來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7728657161164&id=663261163
「因為交不到女朋友就覺得全世界對不起他的人,會怎麼對待他的另一半呢?」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91647660917497&id=100002168395737
那些塑造或好玩跟風仇女風氣的人其實全部都是共犯
因為他們散播女生就是母豬下賤活該被殺的觀念
根本邪惡源頭
這世界是很多智障的
他們會打從心裡相信這種觀念
然後付諸行動
https://twitter.com/SaloNyx/status/1008626234287255552?s=19
有些暴力是孤絕至極的產物。
情/殺:「情感」不是暴力的動機,控制才是
https://sosreader.com/n/user/@haveyouheard/article/5a8ea384eceaedde8df7ddec
白黴菌:滑ㄌ五分鐘臉書:
社會新聞三寶年輕男人中年男人老男人的新聞:
【年輕男人因女方不是處女,將她分屍後畏罪自殺。】
【中年男人因覺得妹妹過太好,他過不好,持刀到妹妹工作的牙醫診所,卻找不到妹妹,便砍王姓醫師和二位護理師洩恨。王醫師死亡。】
【老男人因拿不到妻子千萬房產,分屍離婚妻子死不認罪】
留言替兇手辯稱男人因有精神疾病或邊緣型人格才會殺人,一定有苦衷。女方一定有錯才引發殺機。怪女人怪法官怪廢死。
關於女人的新聞:
【美國愛荷華州即將通過全國最嚴格墮胎法,一有心跳則不可墮胎】
【愛爾蘭墮胎合法通過新聞底下:『墮胎的女人是屠夫冷血殺人!』】
以後會持續提醒這些事。
每天發生不缺題材。
仇女社會會繼續包容這些死巨嬰,放任男性巨嬰們到處傷害他人,最後怪女人同性戀性少數司法身上。
#巨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76273802409043&id=100000793172163
【回顧】
一「全場等著看!雞排妹還原尾牙性騷現場 痛揭「不堪過程」 | 娛樂星聞」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09847929155277&id=584986081641475
網路公審例子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路見不平,拔刀就砍;但你是否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時候過度投射了自己的不滿或傷痛?或者有時候,只是為了發洩了自己的憤怒與嗜血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破案神探 #網路霸凌 #正義魔人
─────────
☞〈深淵也凝視著你〉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1/11/%E6%B7%B1%E6%B7%B5%E4%B9%9F%E5%87%9D%E8%A6%96%E8%91%97%E4%BD%A0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上一集我們談到美國影集《破案神探》,Mindhunter。主角霍頓‧福特訪查全美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然而在一次面對韋德校長的疑案中,福特探員懷疑韋德校長對孩童搔癢的行為,顯然有孌童癖的嫌疑,堅持舉發校長。而這項指控導致了韋德校長的清譽與人生毀於一旦。
伊格言說,《破案神探》為我們具體展示了福特探員的聰敏、果決與粗暴──同時亦是知識的粗暴與人的粗暴。因為,某些時刻,當確認犯罪與否(或犯罪的「潛在可能性」)高度依賴於一個人的內心動機之時,你怎麼,就能那麼有把握呢?你是不是,總把人想得太邪惡了呢?你是不是,在與「人性惡」的深淵的拉扯對視中,不知不覺,自己也變成了深淵、變邪惡了呢?
你是不是對自己下判斷的能力,太有把握了呢?
伊格言舉了一則大家都聽過的禪宗故事作例子:老和尚與小和尚在河邊巧遇一個正待渡河的美貌女子,老和尚二話不說,背起女子渡河;隨後兩造道別,繼續趕路。但小和尚卻一路心神不寧,質問老和尚此舉是否犯戒。道行高深的老和尚倒是輕描淡寫:哦,你說她嗎?我都已經把她放下了,你還背著嗎?
年輕的福特探員是不是有些類似這位年輕小和尚呢?堂皇以正義之名,斷定他人的善惡。他的判斷當然也很可能是對的,但問題是,他也並不一定百分之百是對的。弔詭的是,古老的禪宗故事,卻令我們想起當下的自媒體與社群時代──鍵盤柯南,網路公審,斷章取義,每個不相干的凡人如你我,忽然都擁有了參與審判的權力。你路見不平,拔刀就砍;但你是否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時候過度投射了自己的不滿或傷痛?或者有時候,只是為了發洩了自己的憤怒與嗜血呢?
法國小說家米榭‧韋勒貝克(Michel Houllebecq)在小說《一座島嶼的可能性》中,把藝術家分成兩類:革命派和裝飾派。故事中,性情溫柔的藝術家文森沮喪地說:
革命派是那些能夠承受世界之粗暴的人,並能以一種更激烈的粗暴來對抗它。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一種膽量。……我完全意識到我作品倒退的一面;……在來自造形藝術評議會的一位女孩的目光中,我讀到了輕蔑……我馬上明白到,她把我當成了一個有殘疾的、有病的小孩子。她沒錯,我確實是一個有殘疾的、有病的小小孩,不能夠活在世界上。我無法承受世界之粗暴;我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
文森是天生的裝飾派,他當不成革命派。但究竟革命是什麼呢?我們或許很難回答,但我們可以很確定革命「不是」什麼。毛澤東的名言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對,革命是會流血的、是打砸搶、是毫不手軟的、是殘忍無比的。此時你可能殺紅了眼,不分青紅皂白;或者,更趨向於惡的是,殺戮的目的已不在於打擊敵人,而是為了刷自身的存在感,或發洩自己的嗜血與破壞慾。看似高舉正義之大纛時,我們也變成了深淵本身......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網路公審例子 在 ETtoday星光雲- 其實關於「網路公審」...我們都清楚了解正確 ... 的推薦與評價
網路公審 嘛~簡單來說就是一群疫情時期吃飽空閒,三八至極,自己未必管得好,還要管別人閒事,批判別人對錯的鍵盤俠搞出來的。 -end-. 3 yrs. 1. Chi ... ... <看更多>
網路公審例子 在 [討論] 非公眾人物被館長公審是什麼感覺? - HatePolitics板 的推薦與評價
身為資深館粉印象最深刻的非公眾人物被館長公審例子就是早餐店(還自助餐店?) ... 現實中要被館長公審不容易,但是網路就不一樣了。 雖然好幾年前就自稱不再看PTT這 ... ... <看更多>
網路公審例子 在 [問卦] 白飯事件是不是網路出征翻車的例子?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