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化投資教父柏格說過一句話:
“Many things going on in exchange-traded funds are bordering on insanity.”
“許多在ETF發生的事,已經近於瘋狂。”
或許柏格當時是看到美國的ETF市場的狀況有感而發,但是,這些瘋狂在台灣ETF市場,恐怕也有不少顯而易見的例子。
第一,以為有波動就有投資價值。
經典範例,VIX恐慌指數ETF。
恐慌指數有什麼投資價值?它代表股市、債市或任何資產類別的表現嗎?
沒有,它只是一個財務工程上的算計。一個用來衡量整體市場參與者對未來市場波動程度預期的指標。
投資人對未來的預期,只會有時好,有時壞。不會永遠會往樂觀靠近,也不會朝無盡悲觀持續墜落。
恐慌指數根本不是可以用來長期持有的指數,卻以ETF的形態大行其道。
許多投資人買了。什麼理由?
他覺得目前市場已經太高,就會崩盤。面對市場下跌的可能,於是用VIX”避險”。
結果市場愈漲愈高。投資組合中一年虧七十幾趴的,就是用來”避險”的VIX ETF。
業者說要給投資人”避險”的工具,其實本身就是最大的風險所在。
這種”投資工具”,就像賭場裡的輪盤。莊家說:
”下注試看看啊?看看球停了之後會落在幾號的位置。中了你就賺啊。”
VIX這種”投資工具”等同是邀請投資人:
”下注看看嘛。日後市場跌,你就賺啊。你看市場已經漲那麼久那麼多了,這樣下注不是很合理嗎?”
一個讓賭徒下注的工具,批上ETF的外皮,自稱是”投資工具”。這是其瘋狂之處。而結果也就如許多鎮日沉迷機會遊戲的賭徒,離開時,口袋中的錢又更少了。
第二種瘋狂的ETF,就是高費用、窄範圍,追逐單一主題的標的。
經典案例,5G ETF。
2008前的熱門主題,拉美、東歐、能源、世礦,無一不讓投資人損傷慘重。
再者,這類ETF往往有很高的費用率。譬如某家國內業者去年發行的5G ETF,經理費0.9%,保管費0.23%。光基本費用率每年就超過1%。加計其它成本後,內扣總開銷會是更高的數字。
光是主動型基金收取1%的費用,就已經是太高的收費了。一支ETF收到1%以上的費用,還可以狂銷熱賣,買進的投資人似乎完全不知道當初ETF的名聲與績效就是靠超低收費與大範圍投資建立起來的。
譬如1993發行的SPY,每年內扣總開銷0.09%,買美國大型股,取得近似整體美國股市的報酬。這才是ETF的專長。
ETF沒有辦法克服所有的投資缺點。
追逐熱門跟高投資成本,就是沒有辦法克服的問題。
以ETF為名,居然可以讓投資人無視這兩個大問題,蜂擁買進。是其瘋狂之處。
第三個瘋狂的地方為何,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07/etfthe-madness-of-etfs.html
績效衡量指標範例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抽獎贈書活動】《#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x2本
⚔️ #從理論走進實戰 的一頁式計畫書:OGSM透過願景描繪出「最終目的」,讓我看到比OKR更宏觀的全貌;透過「策略」和「檢核」的關聯性,讓我對KPI的制定方式有了方向和依據。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ogsm-template/
【這本書在說什麼?】
《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的作者是知名的企業顧問張敏敏,她擁有豐富的業界諮詢與企業講師經驗。在這本書裡她分享了改變她管理團隊方法的經典工具:「OGSM一頁計畫書」,說明她如何將這套「理論」落實到日常管理的「實踐」方法。
作者先從「為什麼」要做目標管理出發,然後談到OGSM與傳統KPI與OKR方法的差異,提供具體的四個步驟帶領讀者一步步完成屬於自己的OGSM計畫書。進一步瞭解背後的精神之後,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同時適用於個人生活、團隊主管、企業領導的工具。
我認為這是一本很有實戰價值的書,尤其是後半段的「實際運用」章節,讓我收穫滿囊。作者分別以三種功能類型切入(企業型、專案型、功能型),逐步引導讀者先參考別人寫出來的案例,再講解她如何修改、調整成真正實戰可用的OGSM一頁計畫書。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台灣在去年颳起了一股OKR的風潮,連我公司的大老闆們也推薦大家讀暢銷書《OKR:做最重要的事》。讀完後發現,OKR的「目標」與「關鍵結果」之間的連結,其實本來就落實在自己工作中,當時總覺得還缺乏一種全貌性的思考。
此外,我任職的公司採取KPI績效評核方式,在年初訂立年度績效目標,年末時與員工進行績效面談。這個制度有個缺點,在年初訂立績效目標時,通常只帶著大致上的猜測與判斷,年末的績效面談也流於一種行禮如儀的形式,甚至讓許多員工覺得這是一種帶有懲罰性質的評核制度。
因此,我希望找到一個工具,來釐清我自己對這兩個傳統工具的盲點。這本書的OGSM方法,讓我看見一扇窗。它首先描繪出企業或團隊的願景,做為最高指導原則與前進方向,接著才往下推展出目標、策略、與衡量方式。
透過願景描繪出「最終目的」,讓我看到比OKR更宏觀的全貌;透過「策略」和「檢核」的關聯性,讓我對KPI的制定方式有了方向和依據。OGSM具有層次的規劃方式,適用於每個層級的職員,達到層層傳遞公司價值。
【什麼是OGSM?怎麼使用?】
OGSM又被稱為「一頁計畫表」,包含四個元素:Objective 最終目的、Goal 具體目標、Strategy 策略、Measure 檢核。使用方法是在一個願景之下,進行目標和指標管理,將理想化為可執行的具體行為。可以簡單地用手寫,或者是在Word和Excel上面呈現都可以。
💡元素1:Objective 最終目的
「當我們成功時,我們看起來像什麼樣子?」使用文字勾勒出一個願景,說明個人、團隊或企業的存在價值,指引領導者在中、長期的決策中擬定方向。
💡元素2:Goal 具體目標
「我們到底想要完成什麼?我們的具體目的地究竟在哪裡?」在一定時間內想要達到的目的地,必須是清晰、可衡量、具體的目標,可以用來指引團隊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資源。
💡元素3:Strategy 策略
「是否清楚描述策略,足夠讓大家對資源做出取捨?」進行一連串的活動,創造出獨特的價值,並且在創造的過程中指引方向。關鍵是透過定位與取捨,有效地使用資源。
💡元素4:Measure 檢核
「我們是否照著設定的小路標走,然後隨時檢查是否迷路?」功能是檢核選定的資源能夠被使用徹底。其中的兩個元素「Dashboard衡量指標」和「Plans行動計畫」分別用數字、百分比、時間區段、負責人等客觀描述組成。
【心得1.願景是達成目標的燃料】
無論在生活和工作上多麼全力拚搏,總有不順遂或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時常訂立目標,例如「我要減肥10公斤」、「我要慢跑10公里」、「業績提升10%」。但是你是否鮮少去注意這些目標背後的「為什麼」,也就是自己究竟「為何而戰」?
我很喜歡作者的這段提醒:「目標是讓我們抵達目的地,而願景就是達成目標最重要的燃料。」有燃料,才會有動力達標。沒有經常把為何而戰放在心上的結果就是,我們很可能偏離初衷、讓惰性蔓延、漸漸地喪失當初設定目標時的熱情。
OGSM的好處就是,它可以把企業與團隊的願景與目標在一頁之內呈現,讓人不至於再前往目標的路上迷失方向,也能時時提醒自己「為何而戰」。目標驅動我們前進,願景驅策我們偉大。
【心得2.時間區段取代截止日期】
另一個讓我有收穫的項目是,對於專案的「時間規劃」方式。許多有職場經驗的人都知道,訂立目標最簡單扼要的方式就是SMART法則,其中的T代表「有時間限制的」這個部分。以往我常常停在「截止時間」的迷思裡。
面對達成目標設定時間期限的觀念,讓我總是下意識地想要壓出Due Date,卻鮮少質疑要達成目標的合理「時間區段」。OGSM強調「時間區段」的重要,例如當你想要擴展分店,與其定義「在7月前擴展3間分店」,倒不如用「在5/1到7/30之間擴展3間分店」來的具體。
明確指出時間區段有一個明顯的好處,會讓團隊之間明白該將資源「如何運用」、「何時運用」。除了讓時程的規畫更合理之外,更能有效集中資源、對準方向,在特地時間區段內發揮團隊最大的火力密度。
【心得3.策略就是對資源做選擇】
關於「策略」的定義也讓我有所收穫。我們時常會說某個人很有策略,但這個概念其實很抽象。具體來說,策略就是一種「對資源做出的選擇」,資源包含了「人」、「錢」、「時間」。因此,採取哪一種策略,就代表選擇用什麼樣的資源組合,來達成目標。
一般來說,當手邊的資源越多,你能選擇的策略組合就越多種。當資源受到限制,你能發揮的策略就相對減少。策略也隱含一個最重要的涵義,你必須做出「取捨」。沒有縝密規劃的下場就是,什麼資源都想用,卻什麼資源都用不好。
所以,沒有對資源做出良好規劃的結果,可能會落到三種下場:(1)過度濫用資源、(2)資源分配不均、(3)資源嚴重不足。通常來說,最後一種狀況最為悽慘,因為你註定無法達成目標。
【後記:規劃自己的一頁企畫書】
學完OGSM之後,我認為這個方法不僅可以用在企業與團隊的規劃,還可以用在個人身上。之前讀過《一人公司》與《一個人的獲利世代》兩本書中都指出,你可以著把個人的成長,想像成是經營一家公司,有助於具體地規劃與經營自己的成長策略。
因此,運用這個方法與邏輯,可以規劃出自己的年度計劃,寫出願景、目標、策略、衡量。其實用這個方法規劃年度計畫,是非常好的方式,下一步我會試著在子彈筆記裡,寫出自己的2020下半年度計畫。
最後,我很喜歡作者在活用OGSM之後得到的領悟:「以價值引導團隊,以邏輯執行細節」。OGSM簡單又親民,不但能拉近團隊的距離,還可以凝聚團隊的方向。對於個人而言,依循這個思考脈絡,將有助於你定義出自己「最重要的事」。
【抽獎辦法】感謝 商周讀書會
1、抽出「2本」《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做規劃的時候遇過最大的困難?例如:「我認為目標的設定最難」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6/02(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兩名正取,兩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6/04(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績效衡量指標範例 在 站長路可 - 網路創業是一場漫長的自我修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OKR到底是什麼,可以吃嗎?
「用OKR來提升你的工作效率吧!」剛剛還在跟團隊一起加班,我打開了工作管理軟體,馬上就跳出了這個訊息。
OKR大概是最近最熱門的名詞之一,只要跟創業的朋友聊到工作管理,就一定會提到OKR這個方法。
連我爸都要我看這本OKRs執行力。
◆ OKR到底是什麼?
在我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覺得OKR就是KPI的進化版,換個名詞,差不多的概念,就是一種衡量工作表現的方法。
OKR跟KPI雖然都是衡量工作的指標,但是卻會帶出完全不一樣的團隊文化,完全不同的結果。
身為一個行銷人,我最討厭的一個名詞就是KPI。每做一個專案,都要面對各種KPI的壓力。例如廣告的觸及率、網站的流量、貼文的互動次數,這些年來總是扛著這些KPI過生活,但還是無法跟KPI做好朋友,覺得那就是一種…壓力。
看了這本《OKRs執行力》,才知道我並沒有錯,KPI真的是上一個時代的指標,適用於工作單一的工業化時代,不那麼適用現在零碎且變動的工作型態。
KPI重視的是績效,以績效去衡量薪資與紅利,是一種上對下的指標。
OKR重視的是工作過程的管理,重視彈性調整與雙向溝通。
兩種不同的方法,絕對會帶出兩種不同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OKR這幾年來這麼火紅的原因。
◆ 使用OKR的範例:
O(Objective 目標):招聘優秀人才
KR(Key Result 關鍵結果):
KR1 調整招聘政策
KR2 透過兩個管道,收集有效履歷20份
KR3 成功招聘3名主管
運用這個方法,可以將目標縮小,想想可能會造成瓶頸的點,制訂合適的KR。也就是說,這些KR不是用來考核薪水的,而是用來協助團隊突破瓶頸的。部分的KR也應該由員工向主管提出,而不是單純的上對下。
似乎說太多了,其他很多好料都在書裡,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買來看,這本書很貼心還附上了一本OKR筆記本讓你練習,現在的出版社就是這麼貼心。
#我來送書了
只要按讚+留言任何一句話+公開分享本篇貼文
就有機會獲得免費的《OKRs執行力》喔!
10/10抽出三位中獎者!
分享好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3361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績效衡量指標範例 在 評估部門績效?公司營運KPI擬定策略暨實戰技巧|天地人學堂 的推薦與評價
反之公司若是虧損,又如何透過 績效 評估來做接下來的調整? ... KPI,關鍵 績效指標 ,是一種審視專案效益的 衡量指標 ,若KPI與公司策略目標脫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