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飲料造成生長停滯!!!
#3不3要陪孩子一起戒糖
零食、飲料除了單純高熱量而其他營養素過低而被稱為垃圾食物外,
過高的糖量也容易造成孩童生長激素的分泌停滯,
一個在1999年的實驗發現,
給孩子飲用75克糖水時,
將會使生長激素在飲用後的90分鐘降到最低點,
必須要至180分鐘(3小時)生長激素才能恢復到基準線,
亦有兒童內分泌科醫生認為若一天1~3次的含糖飲料,
將至少有2~6小時成長激素的分泌停滯2;
更因為攝取含糖飲料而造成食慾下滑,
使得飲食攝取不足而造成營養不良;
美國最新版的飲食指南中也建議,
從2歲開始每天攝入的添加糖應少於總熱量的10%,
且避免2歲以下的族群食用含糖的食物和飲料。
世衛組織更建議成人的糖攝取量應低於佔總熱量5%,
成人為每天25克,
6到12歲約20到25克。
一般低年級或學齡前兒童,
常飲用的多多或優酪乳來說,
常見的大品牌含糖量都不低,
建議應選擇”總量”低於3~5顆方糖的乳酸飲料,
並限制飲用量,
避免大量飲用。
大一點的孩子則多以手搖飲料及罐裝飲料為主,
一般市售的可樂一罐即有13顆方糖,亦即含有65g的糖,
不僅攝取過量的糖,
咖啡因、碳酸飲料等對孩子而言也都是超量的。
而走出便利商店,街道上到處林立的手搖飲料店,
每杯容量超過700ml,
再加上珍珠、布丁,
含糖量更可能高達91g!!
#要怎麼多增加孩子願意喝水的意願呢?
1. 若孩子已經習慣含糖飲料,建議循序漸進,慢慢稀釋飲料的糖份
2. 選擇不含咖啡因但有味道的”水”,例如用水果泡水,喝水果水
3. 運用小程式,現在有很多喝水的小程式遊戲,增加孩子願意主動喝水
如果妳的孩子還小,
#那麼以下這些千萬不要做,
不然養成習慣或物極必反就不好囉~
1. 不要把零食、飲料當成獎勵
2. 完全禁止任何零食、飲料,當孩子對這些食物充滿好奇心又被父母禁止時,更容易讓孩子獨自面對這些食物時失去控制
3. 用威脅、懲罰或恐嚇的方式不讓孩子吃零食或點心
想要更詳細的資料,請@2個好朋友並留言~
A.養樂多的含糖資料
B.市售飲料的含糖資料
C.孩子的糖份建議量
D.小孩才做選擇,我全部都要
電腦小幫手就會私訊資料給你喔~
#兒童節
罐裝可樂容量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分鐘頭條】容量縮水,可樂反而大賣!可口可樂業績逆勢成長的2大關鍵
只是把飲料瓶「容量縮小」,竟讓可口可樂上一季銷售量成長了15%。
當健康意識抬頭,「zero」零卡可樂以及小罐裝2大產品,逐漸成為市場新寵。然而要生存,卻不能只靠賣可樂!
去年,可口可樂收購英國咖啡連鎖店Costa,跨入咖啡市場,甚至被外界解讀為「正面挑戰龍頭星巴克」...⬇️⬇️⬇️
罐裝可樂容量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般餐廳會提供的附餐飲料大多是茶、咖啡跟果汁;而大多數的人會基於茶跟咖啡有咖啡因跟茶鹼等因素來選擇果汁。
但果汁真的就比較健康嗎?
理論上是。但前提是你必須要喝得是真的果汁。
所以餐廳給的果汁是假的嗎?
要看你是從哪個觀點來看,如果是有水果味的,那可以算是;如果是內容成分是果汁,那可以算是;那如果撇開這兩者呢?
#那大家的嘴巴業障重啊……
而餐廳的果汁是什麼果汁?( 或是問那餐廳供應的果汁是果汁嗎?)
是濃縮還原的果汁,但那會有什麼問題嗎?
這要先從濃縮果汁的製程開始說起。
濃縮果汁一般是先從榨汁、濾渣,濃縮、調味,然後高溫(或真空)殺菌後裝瓶。
這其中至少會有兩個疑義:
首先是調味。大家可以去買十顆柳丁來榨成十杯果汁,那時就會發現十杯果汁的顏色、味道跟容量都會不一樣,因為它是天然的,所以每顆都會有獨立性的差異。
但濃縮還原果汁(市面上的罐裝果汁)呢?
每一罐的顏色、味道完全一樣,看到這種景象,大家不覺得疑惑?
商品發行要考量的地方很多,商品品質要一致就是一大重點,讓顏色、口味、香味、口感一致是基本要做到的;所以調味這個動作就是讓每一批濃縮果汁的樣貌完全相同,這才能符合使用說明上告訴你可以稀釋幾倍成果汁的要件。
(而且不管用哪一罐,只要按照比例來稀釋,稀釋個20次也都會有相同風味)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添加一些化學藥劑、色素與穩定劑,這就讓你喝下去的(濃縮還原)果汁變得不大果汁了。
-----------------------
另一個問題則是防腐。(但是聽到防腐兩字不要那麼快高潮)
其實食品的防腐手法不少,有直接添加防腐劑,添加維他命作為抗氧化劑,有高溫或真空殺菌後進行真空包裝,也有油炸去除水分後防腐(所以不要再誣賴泡麵了,泡麵真的沒有防腐劑),而大家耳熟能詳方式則是醃漬。
而醃漬的目的無非是脫水,以減少微生物生長的條件;而要減少水分,則鹽漬(記得祖母的醃冬瓜嗎?)或蜜漬(像是蜜餞)都會有同樣效果。
在這個前提下,果汁就會被濃縮到一個甜度,甚至會額外添加糖份(或是像罐頭水蜜桃一樣直接被泡在糖漿裡面),而高甜度使得濃縮果汁的原液即使不用冰存也不使用防腐劑(這算好消息吧?),還能長久保存。
但,用高甜度防腐的濃縮果汁會有甚麼不良影響?
對水果或果汁本身來說沒有。
只是我們就要先回來談談天然果汁。
-----------------------
何謂真的果汁?
我對它的定義是:整顆水果在沒有添加物的情況下打成汁,然後一起喝下去。
因為果汁的營養價值除了每種水果都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外,還有它的纖維質。如果我們喝果汁,卻不吃果肉,則我們等於變相的在喝糖水(葡萄汁的糖份比可樂還多了50%);尤其在農業發達的台灣,我們能把更甜上好幾分的柳丁榨汁飲用,那等於喝下了更多的糖份。
那缺少纖維質會如何?
纖維質能延緩我們對糖份的吸收,而且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換個角度來看,只喝下糖份(而沒有纖維質)將會不斷將我們推向胰島素抗阻、代謝症候群、還有第二型糖尿病的那方。
於是,那些愛喝果汁還覺得比較健康的人,便要經常性的面臨體重控制、血糖控制,最後走向藥物控制的那條路。
-----------------------
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做?
如果你想喝果汁,不要去買市面上的瓶裝飲料,或是店家提供的果汁,因為那都是濃縮還原果汁,而是要去買夜市水果攤前那種讓你能親眼看見柳丁被壓成汁的飲料,或是很多走健康路線的店家當著你的面削皮打碎的那種果汁。
但最推薦的還是: 去買整顆水果打成汁,然後連汁帶渣一起喝下去。
只是,如果你不是什麼新戴牙套、拔牙或等植牙的人,又或是中風,還是咀嚼功能出問題的人的話,我真的建議你吃水果的原樣,就是啃蘋果、吃下整瓣的橘子或柳丁;而非去吃流質食物。
所以,當我們回去看這篇貼文最一開始的問題: 一般餐廳會提供的附餐飲料大多是茶、咖啡跟果汁,那我們能怎麼選?
我建議選咖啡或是茶,因為至少我們能知道那是咖啡豆磨粉或是茶包茶葉沖熱水,而且你可以選擇加糖與奶與否;而濃縮還原果汁呢?
拿著標籤給你看,大概也認不出裡面有哪些成份了……然後一邊喝,還一邊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很聰明的選擇。
你認真的?
.
.
.
.
====
#吃整顆的比喝果汁好
#吃整顆榨汁的比純果汁好
#濃縮還原的真的很糟
#天然的最好
#這篇就是我前天被吃掉的那篇文章了
#但我重打後還是喜歡第一次的那個版本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89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