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計謀
文:薯伯伯
這件事發生在十年前,那時我剛在西藏開咖啡館,記得有一名在拉薩打工的漢人,經常和本地的藏人朋友來我咖啡館喝啤酒,每次都是由別人結賬,我姑且稱此人為 L 君。有一天,L 君跟我說:「我的單位還沒有發工資,你可不可以借些錢給我?」她其實在國營機關上班,按道理發工資的日期應該很準時,怎麼會欠錢呢?
她說想問我借 200 元人民幣,我見金額不多,也就答應了。她拿著現金,千謝萬謝,但奇怪的是,她好像急得連 200 元現金都沒有,拿到錢後,卻即時花了 50 元,在我咖啡館裡買了些啤酒。她結賬時,用我剛才借給她的錢支付,離開前還說:「我過十天就把錢還給你。」
詭異的事情就開始發生,過了一天,她打電話跟我說九天後就還錢。 過了兩天,她又打電話跟我說八天後就還錢。 過了三天,她再打電話跟我說七天後就還錢。
如是者,她每天都給我打電話,每天倒數還款的日子。我最初還說「好吧好吧」,後來都覺得莫名其妙,才兩百元錢,用不著不停打來每天報道吧? 總之過了十天,她真的把錢還給我,但我心裡總覺有些不安。
又過四個月,某天早上,我還躺在床上,忽然收到 L 的短訊,她寫道:「最近搬家,要裝修,家裡有點事情,來不及打錢給我,急需用錢,你可否借八千元給我?」
我看著短訊,終於恍然大悟,忍不住笑了出來!原來這個人之前每天報告還錢日期,就是要製造虛假的「信用度」,然後再找機會借更多的錢。我回應說不借,對方還跟我討價還價,說四千也行,二千也好,一千也好,但我不想上當,一律不借。
這個人之前總是跟別人相處得像朋友一樣,但為了借錢(騙錢),刻意經營那種虛假信用度,機心如此之重,實在讓人噁心,人格本身就有問題。你有閒錢可以用在不同地方,但如果對方把你當羊牯,你還要甘心送錢,豈不是自認水魚?(注:水魚及羊牯,都是類似冤大頭的意思。)我當時也沒有跟她翻臉,只是說不方便借,她說了一堆客氣話,以後再聯絡。
過了數月,她果然又發短訊給我,說自己的小狗有病,趕著看獸醫。這次她又是問我借兩百元,金額不多,但我不再借了。二百元當然不是甚麼錢,但總可以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例如捐給你認為對社會有意義的基金,而不是浪費在那些把你當作水魚的人身上。我後來沒有再聽到 L 君的消息,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裡,大概回了漢地老家。
又過數月,我收到一封陌生人的電郵,他可能看到我們咖啡館的活動照片,剛好有 L 君,便問我:「你認識 L 嗎?她以前問我借了 6000 元,但一直沒還,又沒辦法聯繫她,如果你知道她的下落,請幫我問一下她甚麼時候還錢。」
借錢的人,有不同原因,部分或許是值得幫助,但如果對方機心太重,這種所謂「朋友」,還是小心為妙。
羊牯意思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以色列水資源反觀香港人的處境
文:薯伯伯
早前去以色列旅行時,其實很想參觀當地的海水化淡廠,但可惜不懂門路,只好作罷。特別想到訪當地的海水化淡廠,是因為讀過 Seth M. Siegel 的《Let There Be Water》(中譯本叫:《拯救水資源危機》,台灣時報出版),書中提及以色列首位總理本古里安深明水資源是基石,懇求科學家研發價格合理的海水化淡技術。
這個乾旱地帶的小國,其政府居然能夠在 2013 年宣佈供水不再受天氣影響,用科技改變環境局限,成績斐然。在以色列旅行時,喝過一些當地的葡萄紅酒,最好喝的,正是來自南部沙漠地帶的莊園,旱地灌溉甚為成熟。
近日留意到香港立法會議員楊岳橋等到以色列作職務訪問,就有參觀在以色列實際首都特拉維夫以南 15 公里的 Sorek(或拼作 Soreq)海水化淡廠。此廠自 2013 年起開始運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及最先進的化淡技術。
楊岳橋列出數點,特別適合香港人反思,這裡轉載幾段:
1. (海水化淡的水)每立方米0.585美元,圍番即是4.563港紙,平過東江水多多聲。
2. (化淡的海水)真的與我們日常飲用的淡水零分別,而且無鉛。
3. 以色列只擁有 Sorek 廠的 51%,另外 49%,是執在和記水務手上。一個香港人,在以色列搞海水化淡搞得有聲有色,怎麼在香港反而無用武之地?
4. 海水化淡廠一名工程師開玩笑說:「We invented god but we don't really trust him so we need to do more.」(我們發明了上帝,但我們並不覺他可靠,所以我們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
我在以色列時,住在朋友家中,她跟我起說當地學校從小教育孩子要節約用水,在公共衛生間或旅館浴室都有張貼省水標貼。如果她洗菜時開水太久,目前就讀小學的女兒也會主動過來叫母親珍惜用水。自小培養省水意識,對大多香港人而言,應該是集體記憶的一部份。
如果香港沒有東江水,估計今日的海水化淡技術肯定做得相當成熟。當年小欖的海水化淡廠用熱蒸餾技術,成本甚高,現在流行用逆滲透,一來較省能源,二來化淡出來的水比較乾淨,轉化為食水的成本應該較現時低,更減少不少安全考慮。
之前民建聯的周浩鼎稱,如果香港人不要東江水,「人地內地其他省市都搶住要」。但其他省市給一元,香港人被迫做羊牯給五元買水,假如你是經營東江水的粵海投資,又想把水賣給誰?
還記得廣信粵海事件嗎?那年頭廣東省政府全資擁有的粵海投資資不抵債,家破人亡之際,全靠香港政府的東江水協議救回這家國企一命。香港人崇尚資本主義,交易有買有賣,各取所需,就算不必強調香港的恩主角色,但無功都有勞吧。
可是現在一些香港內外的政府宣傳或民間輿論,居然把東江水當正是金紫荊那樣的中央賞賜,還好意思大聲教訓香港人「沒有我們你連水都無」。如果當年香港有開發海水化淡技術,又何用像現在一樣,變成冤大頭,給了高昂的價錢去買水,還被別人說得像乞食一樣?
===
相關資料:
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訪問以色列,楊岳橋介紹當地海水化淡廠:https://goo.gl/mQTLzS
買東江水 10 年倒錢 45 億:goo.gl/QHWrFj
周浩鼎 原帖:https://goo.gl/myCzbV
Alvin Yeung 楊岳橋岳橋 回應周浩鼎的帖文:https://goo.gl/ew6dWN 😄 (兩人都係讀法律,點解相差咁遠㗎!)
《拯救水資源危機》(作者:賽司‧席格):https://goo.gl/ZtqRs4
英文原版《Let There Be Water》:http://amzn.to/2vV1nnX
(圖片:有點圖文不符,但想放一張照片,又沒參觀過海水化淡廠。這張照片是我與旅居以色列多年的華人作家唐丹唐丹鸿ng ,到了以國南部的沙漠地帶,一起喝紅酒,與她的家人歡渡逾越節。)
=====
以色列及巴勒斯坦遊記系列的其他文章:
第一篇:初到貴境。https://goo.gl/7ggkYv
第二篇:耶路撒冷。https://goo.gl/9trnhz
第三篇:聖城麵館。https://goo.gl/Jcg6rY
第四篇:高牆以外。https://goo.gl/Z3iNvp
第五篇:牆下塗鴉。https://goo.gl/SWpvSb
第六篇:兩個世界。https://goo.gl/Qd9s7Y
第七篇:兩面不是。https://goo.gl/vQ24AG
第八篇:百年滄桑。https://goo.gl/C1JXJo
第九篇:所謂神跡。https://goo.gl/eBMPb6
第十篇:所謂神跡。https://goo.gl/vTcfet
第十一篇:好客不同。https://goo.gl/DL3RZR
第十二篇:毫不牽強。https://goo.gl/Eo1JbY
遊記以外:
1. 以色列首都爭議:https://goo.gl/TdswRr
2. 希伯崙成為世界文化遺產:https://goo.gl/oFSqQU
3. 從以色列水資源反觀香港人的處境:https://goo.gl/novTeJ
4. 一區兩治:https://goo.gl/nrYDjT
羊牯意思 在 木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我…]
今天往市區的機場巴士,午後少見地擠擁。
巴士下層剩下了兩個不錯的位置,就是前面數下去右邊的第二排,我坐到了靠窗的位置,見沒有人有意在我旁邊坐下,巴士也發動引擎準備開門,便把上班用的外套袋擱到身邊的座位上。
我也承認隨意佔用另一個座位是不太公德的行為,不過我的同事,十個有九個也會有這個習慣,不過我可是會留意著每個車站上車的人,只要人一多,我就會自動把袋放回膝蓋上。
正在望著窗外的風景發愣,巴士也還未到達第二個站,不知哪裡冒出來一位外籍男人說了一句「EXCUSE ME」就坐到了我旁邊。
最初我還在疑惑,明明巴士下層的乘客都已經安頓好,不少更像我一樣開始發愣甚至打瞌睡,巴士行駛中,那這個男人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呢。後來見他沒有說什麼,我便沒有再理會。
過了一會,男人從手提包裡拿出一張香港地圖,瞇起眼看起上面那些細得可憐的字。我向地圖瞄了一眼,我只能說,那是一張很精美、實用價值卻極低的地圖,上面每個地方都印上了手繪的地標,譬如山頂就印了凌宵閣,東涌那邊則畫了一條長長的昂平360纜車路線。
我心想,在香港這個大街小巷九曲十三彎的複雜地方,怎麼可能憑這張好像騙小孩子的七彩地圖去找到路,忽然之間竟替他擔心起來。
我一邊發著短訊,一邊偷看他的表情,過了一會,他把眼鏡脫下來,好像放棄了,然後又像發現什麼有趣的玩意似的一直在看我的手機。
'sorry, where to buy this telephone?' 他指著我手中的galaxy note 1,用蹩腳的英文問我,一聽就知道他不是來自母話是英語的國家。
其實我是'pardon me' 'what?' 'excuse me' 'sorry'了幾次才真正弄懂他的意思,但弄懂了之後又怎樣,我開始為怎樣去說明而絞盡腦汁。
如果是隨便一個在香港的朋友問我,我可以說「如果想要行貨既可以去豐澤百老匯,如果想便d去旺角先達啦,不過可能係水貨黎架喎!」但對著這麼一個溝通困難的遊客我該怎樣說才可以使他明白呢。
'Mongkok has cheap telephone?' 他見我不說話,繼續問,眼睛裡閃著光芒。
'yes'
'How much in US?'
我告訴他,只見他拿了一部計算機出來按了一會,又乘又除的,又問我美金對港幣的匯率是多少,最後螢幕上顯示的是超過六個位的數字。究竟你是從哪裡來的,先生?我暗想。
我苦惱著,究竟他是從哪裡又聽哪個人隨口說香港有處地方叫旺角而那個叫旺角的地方又有很多便宜的手機?現在這個聽了別人一句話千里迢迢來到香港就是為了尋找傳說中那個叫旺角的地方,在機場無厘頭地跑上了這架機場巴士。可能,他也是因為看見巴士站站牌上斗大的字寫著「TO MONGKOK」才想也不想跑上來的吧。
但旺角嘛,先達嘛,他這個看似那麼單純的遊客不被人當做羊牯才怪。
'Do you want to go to Mongkok now?' 我問。
'YESYES, Mongkok has lots of cheap things…?' 然後他又說了一堆我根本聽不明白的英文,唯一聽得懂的,是那堆說話裡有很多個「telephone」字。
'Do you know the way?' 我問。
'no…'
'where are you going to stay? which hotel?'
我是打算建議他去問酒店的concierge,就算是酒店幫忙安排的交通也比現在這個亂七八糟的情況好吧。誰知道,他竟然像忽然想起來似的,在手提袋裡亂掏出來一張廢紙,在上面寫了一個英文字,然後拜託我用手機裡的地圖替他找一找那個地方,也就是他在香港的住處…
'It's not a hotel. It has toilet, bed and......(聽不懂)'
然後google map顯示,the place you searched does not exist。
你搞咩啊…連自己住邊都唔知…咁你上車就係為左去旺角買cheap telephone?
我嘴裡嘀咕著,心裡有一千個問號,也不禁為這個少條根的男人擔心。
'Where do you come from?'
'Turkey'
'are you traveling alone? Have friends in Hong Kong?'
'YEA... ALONE'
之後的情節就像警察審犯一樣,只是這個犯的樣子既單純又天真,好像完全不擔心自己何去何從。
皇帝不急太監急。我開始想大叫救命。
我有想過很多方法去幫助他,包括:
一) 帶他去旺角講價買cheap telephone
二) 在手機的google map上找個就近的百老匯或豐澤的位置
三) 帶他去就近的酒店或差館
最後發現哪個方法都行不通,第一個也許是最合理的方法,只是,即使我沒有拖著上班的行李,我還是會擔心這個陌生人會不會是詐騙集團,始終網上一直在流傳著各種不同的詐騙手法,他們統統都是利用別人的善心去騙財騙色的。
記得有一次,在灣仔修頓球場有個外籍遊客問我去尖沙咀的天星小輪碼頭在哪裡,熟悉灣仔的人都知道,雖然碼頭離修頓球場是可步行的距離,但真的要走過去,還是要上天橋再穿過會議展覽中心外面再拐出去巴士總站才到,並不是一般不熟路的人可以輕易找到,更枉論是拿著簡化地圖的遊客了。我見那時候有很多時間,便叫他跟我來,我帶他去。後來一直走,我看得出他有點懷疑,不停問我還有多少路,為什麼要上天橋,又不住回頭看。
最後遠遠看見碼頭了,他緊繃的臉才展露笑顏,連番跟我道謝,還留了他在悉尼的聯絡方法給我,叫我有機會去找他。
最初看見他懷疑的眼神其實有點生氣,我一個弱質女子,你堂堂一個大男人,真的要算誰吃虧,也是我吧。
不過最後回想一下,今時今日其實真的很難料到,在這個冷漠的大城市裡,也有個傻瓜願意浪費時間帶陌生人走那麼一段路吧。
說回今天巴士上發生的事,最後叫他在Mongkok station下車之後,我便下車了,下車的時候,因為我的行李箱被一大堆別的行李壓住,他還特地跑出來幫我把行李箱搬下車,然後熱情地揮手說再見。
我忽然之間很懊悔。
我一直在想,是什麼使得自己明明很想幫他而又卻步,又是什麼淋熄了我的熱心。
如果,世界一直是單純的,那我就不必擔心他會迷路,也不必在意「如果他是壞人」這個後果了。
忽然覺得,我下車前對他說的那句「Have a nice stay in Hong Kong」實在很虛偽。
不知換了是別人,他們會怎樣做。
為了減輕自己的罪惡感,我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說服自己他會找到他想要的。
但願他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