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影反抗者 🇫🇷 🇩🇪
「90歲的她,為何決定回到當初哥哥死去的集中營?」《柯萊特》(Colette)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記錄了主角柯萊特受邀回到哥哥當初死去的納粹集中營,透過柯萊特這幾十年來的回憶與掙扎,呈現二戰納粹大屠殺下受害者與受難家屬的處境,以及柯萊特身為少數法國抵抗運動的歷史記憶。這部25分鐘的紀錄短片由《衛報》發行,已經90歲高齡、來自法國諾曼第的柯萊特,作為大屠殺受難者的家屬,從原本發誓一輩子都不會踏上德國,最後改變心意、回到傷心舊地緬懷死去的哥哥。在一位年輕歷史系學生露西(Lucie Fouble)的陪伴下,她有了正視與面對過去的勇氣,一老一少敘事視角,也讓《衛報》獨特的新聞影像記錄在本屆奧斯卡獲得好評。
.
《柯萊特》攝於2018,以紀錄片主角Colette Marin-Catherine為名,訴說著柯萊特與露西共同乘著火車去到位於德國諾德豪森市的米特爾堡-多拉(Mittelbau-dora)集中營,也就是柯萊特哥哥當初被關押並且死去的地方。跟隨著導演的鏡頭,透過從法國前往德國的火車上,柯萊特細細回憶起她的生長經歷,以及她眼裡聰明、帥氣、又有才華的哥哥——尚皮耶(Jean Pierre)。
.
「在我們家裡,所有的男人都在戰爭中死去。」柯萊特的家族有許多人都為國捐軀。她的曾祖父死於1870年代的普法戰爭,其祖父和兩個叔叔則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就在1940年德國佔領法國之後,柯萊特和家人加入法國抵抗運動,以各種方式包括游擊戰、發行地下報紙、傳遞情報等,積極抵抗納粹政權,柯萊特也是法國抵抗運動中其中一位還在世的成員。
.
「你是法國的國民英雄。在盟軍還沒到來的時候,只有1%的人口積極反抗納粹。」露西在紀錄片裡向柯萊特說道。當時,年輕的柯萊特負責監視德軍在法國卡昂(Caen)的行動,而她的哥哥尚皮耶除了分發傳單、藏匿武器,還負責協助反抗運動的成員躲藏。後來尚皮耶在1943年被捕,最終被送到米特爾堡-多拉集中營。
.
米特爾堡-多拉屬勞動營營區,自1943年9月開始運作,直到美軍在1945年4月解放該集中營。其中,被關押於此的囚犯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建造V-2長程彈道飛彈,而在不眠不休、高壓強迫勞動的環境之下,許多人在火箭還沒完成前就已經死去。根據記錄,米特爾堡-多拉當時約收押6萬名囚犯,至少2萬名囚犯在集中營裡死去。最終,難逃一劫的尚皮耶也因為過勞而死於1945年3月22日,也是他剛過完19歲生日的十天後。
.
「這(指前往集中營)不是遊客的觀光行程,而是一場朝聖之旅。如果不是電影製作人給我這個機會,我永遠都做不到...也多虧露西,我才有機會看看哥哥死去的確切地點。」柯萊特認為這部紀錄片傳達了和平之意,同時也告訴下一代一個明確的訊息:不要煽動仇恨。
.
回憶起當初為何拍攝《柯萊特》,導演吉雅奇諾(Anthony Giacchino)表示或許一切都是巧合。今年51歲的吉雅奇諾於1992年取得維拉諾瓦大學的歷史和德語系學位,之後前往德國深造。隨後他移居紐約,在美國《History》電視頻道工作。
.
2016年,國際電玩遊戲大廠美商藝電(EA),為了製作知名的《榮譽勳章:超越巔峰》(Medal of Honor: Above and Beyond)遊戲新作,找來吉雅奇諾為二戰背景的故事取材。於是為了讓遊戲增添更多不同的視角敘事,吉雅奇諾在2018年前往諾曼第收集素材,沒想到因此結識了紀錄片製作人多雅德(Alice Doyard),兩人也在導遊的介紹下找到了故事主角柯萊特。
.
「在與柯萊特見面的第一天,我就覺得她是非凡的女人。」吉雅奇諾回憶道。巧合之下,導演在南法的歷史中心認識了正在做相關研究的露西,於是便將她介紹給柯萊特認識,兩人意外地非常投緣;從她們在紀錄片裡的對話,也可以感受到兩人之間一來一往微妙的化學作用。
.
《柯萊特》並不是導演首次執導的紀錄片,他過去還曾拍攝過《The Camden 28》以及《The Giant‘s Dream》,前者講述反越戰抗爭者的紀錄片,後者則是講述奧斯卡導演布萊德.博德拍攝《鐵巨人》背後的故事。這三部紀錄片看似毫無關聯,不過導演背後要傳遞的信念都是:韌性、毅力和抵抗。
.
巧合且有意義的是,在奧斯卡頒獎典禮這一天(4月25日)也是柯萊特的生日。吉雅奇諾和多雅德在頒獎典禮上感謝願意分享其生命故事的柯萊特,同時藉著此片向二戰受害者致敬。吉雅奇諾說道:
.
「我們對柯萊特和露西深表感謝,謝謝她們願意讓我們分享故事,並且見證這一段旅程。正如我們在電影裡所見,抵抗需要勇氣,但願意正視過去可能需要更多勇氣。對下一代而言,她們讓我們可以記錄這一場朝聖之旅,是一種真正的勇氣和信任。」
.
Photo Credit:Colette Doc Short/歐新社:(1)柯萊特與露西拿著尚皮耶的肖像。(2)柯萊特與尚皮耶的兒時照片。(3)米特爾堡-多拉集中營遺址 (4)露西在集中營裡陪著柯萊特。
.
#奧斯卡 #紀錄片 #柯萊特 #法國 #德國 #歷史 #納粹 #集中營 #國際新聞 #2021Oscar #Colette #documentary #film #history #udnglobal #轉角國際
同時也有30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商藝電宣布,將推出採用次世代 HyperMotion技術的 EA SPORTS 新作《國際足盟大賽 22(FIFA 22)》,將帶來 EA 至今最真實、沉浸感最強的遊戲體驗,並透過多種模式的賽事呈現...
「美商藝電電玩遊戲」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安納金 國際洞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玩遊戲不難,做營運好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美商藝電 橫斷遊戲界的電玩帝國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美商藝電ptt 的評價
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安納金 國際洞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光譜思考力:善用網路新工具,擁抱數位原生代。廣角經營,致勝未來》(抽新書3本)
安納金推薦語:「未來引領我們生存的不再單純而是跨越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錯縱交織而成的環境,透過全光譜思考剖析此一劇變下的世界,愈早理解生存之道儼然愈具優勢!」
★★★商業周刊1728期選書推薦★★★
★★★2030競爭優勢★★★
未來十年,所有商業、醫學、教育、科技各領域 都需要「全光譜思考力」!
★未來學家鮑伯.約翰森指出:全球局勢發展混沌不清,多元混雜將取代單一選項,唯有具備靈活的心態和寬廣的視野才能看清詭譎多變的世界,決勝未來。全光譜思考力是讓人跳出框架、超越框架、甚至不用框架,就能找出共通模式和建立清晰度的能力。許多科技新工具的發明,例如電玩遊戲的互動、大數據分析、區塊鏈以及機器學習等也將協助全光譜思考力的普及。
★作者提供多個案例,揭示這些廣域思維的運用一開始也許只會出現在一些領頭羊身上,但緊接著,所有人都會被要求跟上腳步,所以不管是個人、政府組織或非營利機構越早開始行動越好。
●現在醫界對「自閉症」的認知已轉成「自閉症類群障礙」,他們原本從患者的互動態度和方式認為「這是一種疾病」,現在則轉為「他們只是學習方式不同的一群人」;針對過動兒的治療也從一味仰賴藥物治療,發展到以電玩遊戲體驗式刺激腦波的治療 。
●迪士尼掌握一套結合人力資源和電腦資源的方式,園內的「角色成員」動用到很多種不同的數位工具協助,但依然保留真人演出的感覺,藉此讓遊客獲得神奇的遊園體驗。
●美商藝電(EA)能追蹤每位遊戲玩家的細微動作,使用先進的分析和視覺化方法,結合流暢的遊戲介面,深入掌握玩家的行為模式,再將整體的電玩體驗傳送給玩家。
●派樂騰健康科技(Peloton)不只賣飛輪,也推出月訂閱方案,讓用戶可以獲得線上飛輪、健身課程,提供會員運動的動力和活力。
●嘉年華遊輪集團(Carnival Corporation)將旗下遊輪化身為巨型電腦,只要遊客上船前願意提供個人資訊,一旦在船上戴上專屬徽章,個人化且客製化的服務和體驗就會降臨。
●聯合租賃(United Rentals)除了出租設備,也包含使用設備的方式及各種配套方案,還幫客戶訓練好設備操作員,或是提供操作員來幫忙。
★全光譜思考力會在科技的加持下,成為二元對立的最佳解方。跟隨本書的腳步,從產品到服務、訂閲、租借、體驗,共享經濟,以未來為主題,培養跨域思考,創造商機!
❤️ 2021/1/4(一)晚上20:20之前在粉絲頁上對此貼文按讚、分享者,將抽出3位獲各獲得新書一本!
願善良、紀律、智慧與你我同在!
#全光譜思考力
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玩遊戲不難,做營運好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週遊戲新聞觀察-2020.11.W5
上週遊戲新聞觀察分享如下,
挑出以下五則新聞:
📺《電玩主機業獲利模式改變,更賺錢!2020 年營收 450 億美元》
📺《觀察 | 遊戲行業能從Netflix等流媒體平台學到什麼》
📺《觀察 | 玩家“社交成本”的類型和克服動機》
📺《破北美最高薪!TSM 1.73 億元簽下台灣電競選手胡碩傑 SwordArt》
📺《投稿 | 無與倫比的體驗! 《街霸:對決》與周杰倫的創意植入》
====
📺《電玩主機業獲利模式改變,更賺錢!2020 年營收 450 億美元》
https://bit.ly/36g0ueP
SONY官方前些日子在Twitter上宣布,PS5的前兩週銷量已經超越了PS4同期銷量,成為同期銷量最高的主機,立下新的里程碑。
除了主機賣的好以外,商業模式也正在改變,數位化與訂閱制正在席捲遊戲產業,內文提到:「用戶也可選擇每月付款的訂閱制,Xbox Series X 為每月 34.99 美元、Xbox Series S 為 24.99 美元,消費者若選擇此一方案,不只能取得新機、還能暢遊微軟和美商藝電(EA)的數百款電玩」。
意指只要選擇訂閱制,主機直接送給你也沒關係。
這讓我想起經典的刮鬍刀商業模式,刀柄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賣你或送你,真正的獲利來源是刀片。其他像是印表機便宜租,但紙張要跟該廠商購買;手機免費送你,但要綁月租費等等,都是類似的商業模式。
📺《觀察 | 遊戲行業能從Netflix等流媒體平台學到什麼》
https://bit.ly/2HRSkjq
這篇是針對訂閱制在進行深度的探討,我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2020年第二季度,19%的消費者訂閱了三種以上的娛樂服務,高於去年同季度的13%。單看影視類服務的話,訂閱一個以上視頻服務的消費者從18%增加到了28%。
似乎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人們訂閱更多服務,然而,不計其數的替代品也意味著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他們取消繼續訂閱。
“表現出你自己的獨特之處是非常重要的,”Severin說。 “目前來看,突圍主要還是靠內容,而不是界面或者曝光率。」
📺《觀察 | 玩家“社交成本”的類型和克服動機》
https://bit.ly/2HSHFVI
每款遊戲都少不了社交機制,但到底社交機制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可能每個類型的遊戲都不盡相同,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方法論,同時分享各類遊戲的社交機制玩法,可以幫助我們在針對社交系統上的提案時,有更多的構思和優化參考。
一、遊戲中“社交成本”的類別
1.操作成本。
2.時間成本。
3.情緒成本。
4.利益成本。
二、遊戲中常見的社交類型與其成本
1.短期場景化社交。
2.長期深度社交。
3.簡單的互動。
三、玩家克服“社交成本”的一般動機
1.短期利益驅動。
2.長期利益驅動。
3.玩家本身的社交需求。
4.在遊戲中進行“自我實現”
四、“社交成本”對遊戲設計的影響
1.盡量簡化遊戲內社交行為的操作流程,降低“操作成本”。
2.對於“長期深度社交”類型的遊戲,製作組應該保證遊戲按照一定的頻率進行更新和調整。
3.對於“短期場景化社交”佔據主導的遊戲,製作組不應該設計“強制社交”的遊戲內容。
📺《破北美最高薪!TSM 1.73 億元簽下台灣電競選手胡碩傑 SwordArt》
https://bit.ly/3fLSi9f
內文提到:「華盛頓郵報報導,北美電競聯盟知名戰隊 TSM 以 2 年 6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73 億元)簽下台灣「英雄聯盟」電競好手胡碩傑(綽號蛇蛇,遊戲ID:SwordArt),據信已刷新北美 LCS 聯盟紀錄,打破韓國選手許勝勳(Huni)先前據傳所簽的 2 年 230 萬美元紀錄。」
希望蛇蛇未來能在新戰隊發光發熱。
📺《投稿 | 無與倫比的體驗! 《街霸:對決》與周杰倫的創意植入》
https://bit.ly/37iEXRZ
這款遊戲台灣沒上線,主要想分享的是《街霸:對決》對於代言人的操作深度。
以往我們認知到的代言人,頂多就是出現在宣傳素材上,然後記者會時露個臉,最多可能就遊戲內充當個NPC之類,因此對於代言人,我一直覺得是投資報酬率很低的操作:因為明星很貴,但能要求他們做的事情太少,成效很難追蹤。
如果要我現在想出最有印象的代言人操作,此刻腦子裡擠出的就以下兩款:
●一款是《神魔之塔》:開發商將代言人陳妍希作成卡牌,強不強、好不好用那是另一回事。
●一款是《萬國覺醒》:主打蔡依林親自坐鎮,在K100王國帶領著「JQM」Majesty聯盟軍團,招募各界菁英入盟。
上述兩款的共同特徵就是將代言人進行更深度操作,而這款《街霸:對決》也是如此,遊戲內有專門為周杰倫量身打造的遊戲角色、招式、BGM,這樣的合作我認為更能發揮代言人的功能。當然,如果周杰倫還能親自遊戲或是組創軍團的話,那魅力將會更大。
要明星作的事情越多,需要投資的行銷費用就會越大,這點無庸置疑,換個角度思考,如果花高價卻只能買到代言人的出席與肖像權的話,是不是要做這件事情,或許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以上就是本週的遊戲新聞觀察,下週見!
#文章同步部落格
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商藝電宣布,將推出採用次世代 HyperMotion技術的 EA SPORTS 新作《國際足盟大賽 22(FIFA 22)》,將帶來 EA 至今最真實、沉浸感最強的遊戲體驗,並透過多種模式的賽事呈現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DiF1QNUsOo/hqdefault.jpg)
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美商藝電與 Respawn Entertainment 釋出一支新背景故事預告片,主打下一位加入 Apex 競賽的英雄「席爾」。玩家可一窺席爾的身世,以及他在《Apex 英雄》劇情中背負蛾印記的原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wLbTZknSLk/hqdefault.jpg)
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名媒體作者在自己的Podcast節目提到,EA正在計劃復活一個會讓玩家興奮的「既有IP」,他甚至在節目中說到「我們會看見這個,只要我們沒有先掛掉」,此話一出讓玩家紛紛猜測,這個IP可能就是多年沒有推出續作的《絕命異次元》系列。或許你覺得這只是個傳聞,但是另外一家遊戲媒體透露自己聽到的消息也是如此,甚至加碼爆料新作將由《星際大戰:中隊爭雄》的開發團隊「Motive Studios」負責,而且是「重啟」之作。
究竟這些爆料到底是不是真的,等7月EA舉辦的「EA Play Live」,或許就能知道答案,說不定我們可以好好期待這款經典第三人稱射擊遊戲,有再次推出續作的可能喔!
© 2021 Electronic Arts Inc.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HhnFMbdyo/hqdefault.jpg)
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美商藝電ptt 的推薦與評價
在電玩產業中「美商藝電」(Electronic Arts, EA),一直是一間讓玩家唾棄的遊戲巨頭,毀在這家公司手上的IP和遊戲簡直罄竹難書,2017年該公司推出《星際大戰:戰場 ... ... <看更多>
美商藝電電玩遊戲 在 美商藝電 橫斷遊戲界的電玩帝國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本有個年輕人與他東大的同學,以六百萬日圓創立了一個叫做"Livin' on the edge"的工作室,在2000年該公司上市之後,他利用集資的資金買下了當時處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