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裡的歧視鏈
秋節連假期間看了兩部商業大片。《沙丘》完全不讓等候多年的影迷失望,黃沙滾滾的浩蕩沙漠下潛伏的巨型沙蟲,與夢境、預言、背叛和勾心鬥角的政治鬥爭交織出一幅未來異世界,導演刻意壓低觀眾習以為常的科幻元素,以沉重的配樂鋪陳,一上映便注定成為史詩級鉅作。《尚氣與十環傳奇》承襲並銜接過去十年漫威築起的宇宙觀,為下一個十年盛世開拓新局,卻大異於「復仇者聯盟」中飛天遁地、忽大忽小的超能力,以東方拳拳到肉的武術打出另一番天地,上映後在美國蟬連三周票房冠軍,一掃未上映前選角問題的紛擾,跌破眾人眼鏡。
《沙丘》的導演丹尼.維勒納夫過去曾拍過多部叫好、但不太叫座的電影,如《異星入境》《銀翼殺手2049》,這部改編自經典科幻小說的電影,由於故事隱澀、上場人物眾多,過去曾毀在大導大衛.林區手中(我於Netflix重看了一遍《沙丘魔堡》,的確慘不忍睹),此時改編上映的只是上半部,華納公司將視賣座成績決定是否繼續投資,讓身負商業與藝術片重任的導演忍不住批評部部大賣的漫威電影:「我們實在看太多了,那就是一部部複製貼上的作品,這種類型的電影已經把我們的感官變成了喪屍般麻痺」。雖然是有感而發,但也不是無的放矢,因為《華爾街之狼》的名導馬丁.史柯西斯的批判更是猛烈:「漫威那樣根本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在做主題樂園!」
作為一個單純的電影喜好者,藝術片有值得沉浸的深思課題和美感,而商業片也有其不可忽略的感官刺激,兩者大抵都實踐了第八藝術的價值,卻無從化解彼此間競相討拍和相互鄙視的心結。不過我並不是想討論電影,而是威士忌產業同樣出現類似的情結,而且從消費端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不知酒友們是否注意到,威士忌的飲者或多或少存在某種「歧視鏈」:喜好單一桶的所謂「老饕」們,對於遍地都是的單一麥芽威士忌有點不屑一顧,而獨鍾單一麥芽威士忌的資深酒友,又瞧不上眼調和式威士忌。這種微妙的心理雖然不很明顯,卻潛藏、刻印在心中,並影響著我們選酒、喝酒的興致。
先幫酒友們複習一下。蘇格蘭威士忌法規中,所有的威士忌只分成五大類,分別為單一麥芽、調和麥芽、單一穀物、調和穀物,以及調和式威士忌。儘管有人倡議,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針對單一桶做出規範,也就是說,這個名詞純粹只是行銷話術,酒廠、酒商不需要提出任何證明,都可以宣稱某一款酒是來自同一個橡木桶,且無論這桶酒在裝瓶前是否歷經換桶、過桶或併桶。至於單一麥芽威士忌,則必須倚靠技藝嫻熟的調酒師,把數十到數百個橡木桶的酒液調和成消費者喜好,又不脫酒廠風格的口味,其中蘊含的工藝技術與調和式威士忌相似,只不過後者的原酒不是出自同一間酒廠,或者包含了穀物威士忌。
台灣是個既成熟又奇特的市場,多年來進口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總量一直排名全球第三或第四,但若把調和式威士忌的進口量計算進去,卻擠不進前十名,顯然台灣的消費者十分固執且偏執。不過這種情形在近兩年逐漸翻轉,根據「國際葡萄酒暨烈酒研究」(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s Research, IWSR)的統計,在2019年中,調和式威士忌的進口量一舉超越單一麥芽威士忌達30萬箱(9公升/箱)之多,2020年的資料尚未公布,但猜想趨勢不變。
我長期生活在厚厚的同溫層裡,所以無法真切了解實際生活現狀。我的好朋友告訴我,當他評估進口的酒款時發現,即使價位相同,40%的酒精濃度比43%更容易賣,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普羅大眾並不在意每一滴酒精的成本,稍微提高酒精度,反被認為刺激性較強,違反了順口易飲的原則而較不受歡迎。前陣子有個機會與酒商合作,推廣一款調和穀物威士忌,同樣也是40%,原本以為這種連我都非常陌生的酒款,市場接受度可能不高,不料品牌喜孜孜的告訴我舖貨創紀錄的快速,而且已經賣到缺貨,又再度讓我大吃一驚,原來就算是極度陌生,長期建立的品牌形象可輕易推動新品。這幾個例子,讓我逐漸從崩解的同溫層罅隙中窺見真實世界的面貌。
商業大片好拍嗎?雖然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不過現代觀眾胃口早被養大而十分挑剔,必須節奏明快、邏輯清楚、不落俗套、隨時迸出驚喜,就算看完戲後忘得精光,但至少在那兩小時內爽度爆表。同樣的,大賣的威士忌也得風味獨特、甜美討喜,順口不刺激之外,若加水加冰塊不致渙散,又能百搭東西方料理,才能讓人大口乾杯醺然陶醉。這樣的威士忌,是不是也不容易調製?
將單一桶、單一麥芽及調和式威士忌比擬為藝術片與商業片,確實有點不倫不類,但是從市場的角度看,倒也有些相似。當然,儘管兼容並蓄是種美德,也無法強迫個人喜好,百花齊放的酒款各取所需,「歧視鏈」應可休矣,《沙丘》導演不是也說:「當今依然有很多藝術價值高的商業大片,我不覺得一切有必要太悲觀看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橡木桶越新 威士忌就越好嗎?【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63課】 過去蘇格蘭威士忌習慣使用二手橡木桶,確保原酒在熟成的過程中,不會過分受到橡木桶氣味的影響,還是能夠呈現出各家酒廠麥芽原酒的風格。而美國威士忌則是法規規定必須使用全新橡木桶,和蘇格蘭人的作法南轅北轍。 近幾年蘇格蘭威士忌...
美國威士忌法規 在 食力foodnex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邱德夫專欄 田納西威士忌 的百年爭議🥃】
#田納西威士忌 和 #波本威士忌 因製程十分相似而時常被大眾搞混,就連美國法規也無法精準劃分它們?想了解兩者差異,讓我們從技術及歷史說起!
🛎小編提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美國威士忌法規 在 食力foodnex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邱德夫專欄 你真的懂怎麼分波本威士忌嗎?】
大家對「波本桶」都琅琅上口,但你真的懂嗎?
你可知道調和波本和調和純波本威士忌 也有不同定義?
⚠️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________________
✨ 食力調查局出動啦 ✨
美食街問卷大調查!
食力調查局來啦!百貨美食街餐點選擇好多~
你去百貨美食街都吃什麼呢?
搶在1/24截止前填問卷、抽獎抽起來😄
🐻 獎項有哪些好禮呢?看過來 🐻
1.飛騰多功能烤箱(市價96,880元):1組
2.德國Nachtmann維諾瓦白酒杯(4入,市價1980元) :2組
3.食力最新季刊vol.22(市價250元,將於2021年3月出刊):10組
4.食力學分100分:30組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852549244
#食力調查局 #問卷
美國威士忌法規 在 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橡木桶越新 威士忌就越好嗎?【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63課】
過去蘇格蘭威士忌習慣使用二手橡木桶,確保原酒在熟成的過程中,不會過分受到橡木桶氣味的影響,還是能夠呈現出各家酒廠麥芽原酒的風格。而美國威士忌則是法規規定必須使用全新橡木桶,和蘇格蘭人的作法南轅北轍。
近幾年蘇格蘭威士忌跟著世界潮流的改變,變得越來越多元,除了傳統的波本桶與雪莉桶之外,逐漸加入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橡木桶,甚至也開始使用沒有裝填過其他酒液的全新「處女桶(Virgin Oak)」。
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峰指出:「許許多多的人都以為威士忌的橡木桶越新越好,所以他們喜歡那種顏色又深又重,因為他們知道桶子是比較新的,就是比較好的,因此這個酒比較珍貴。但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
為什麼蘇格蘭威士忌要開始使用「處女桶」?難道不怕橡木桶的澀味壓過麥芽原酒的氣味?如何蘇格蘭人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透過這款歐肯特軒(Auchentoshan)全新處女桶,我們一起來探索蘇格蘭威士忌的新突破。
(製作/企劃/撰文:高婉珮,攝影:陳思明)
【警語: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