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小戴
回想起第一次看戴資穎打球,應該是在 2016 年的里約奧運,那時候沒在看球,也根本不知道這號厲害人物,只記得有一位被寄與奪牌厚望的女選手因為球鞋事件上了新聞,後來在16強賽輸球了,可能就像這屆許多沒有無緣奪牌的選手,奧運過了就被遺忘。但小戴沒有立刻被大眾遺忘,她的排名積分在同年極速竄升,11月一舉攻頂成為球后而再度受到關注。說來很現實,但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看她打球的,算一算快五年了。更因為看她球而跑去學羽毛球,迷上這項運動(雖然天份很差)。
五年的時間應該夠格稱作半資深球迷了吧,從那時開始幾乎每場都追,甚至設鬧鐘半夜起床看球。如果你夠熟悉小戴,就會知道 2017 是小戴很明確的上升期,然後 2018 是宰制力極強的巔峰期,那時候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年拿了 8 個大賽冠軍,締造女單 30 連勝的高牆(這記錄連現今男單球王桃田賢斗都無法超越)。那時候小戴是所有選手研究和想破解的對象,尤其是作為羽球強國的中國。因為她的球風太特別,有點男孩子打球,而且有女單或幾乎所有選手通常不拿手的反手拍,有人封她是女版的印尼前球王陶菲克。因為擅長使用反手、假動作和時間差出手,使得小戴打球的觀賞性很高,如果再對上風格類似的選手(例如本屆八強賽的泰國選手依瑟濃),可說像變魔術般的神仙打架。這種打法雖然華麗,而且能有效克敵,但失誤率也極高,小戴在羽球迷中有個綽號叫做「戴浪」,她浪起來的時候,球迷就等著暈船嘔吐。
2019 年小戴在女單的統治力些微下滑,幾度失去世界第一的寶座又奪回,但對於大多數來說,世界第一的頭銜不完全代表什麼,許多人只在乎的大賽成績,最重要的就是 #羽球世錦賽 和 #奧運羽球賽,如果攤開成績來看,小戴一個都沒拿過,兩屆奧運止步 16 強,五屆世錦賽止步 8 強,比較能拿來說嘴的大賽冠軍只有亞運,其實在當今能獲得亞運金牌幾乎等同世界冠軍,畢竟羽球強國大多集中在亞洲,歐洲唯一能打(而且很強)的女選手只有西班牙的馬琳(註:馬琳本屆因傷未參賽)。因此小戴常被酸民戲稱是無冕球后,大賽手軟。但那些酸民可能不知道,羽球的最高殿堂除了世錦和奧運,還有歷史悠久的「全英公開賽」,英國是羽球的發源地,全英賽事自然成為所有羽球選手最重視的巡迴賽,小戴曾經拿過三屆巡迴賽冠軍,也是該項賽事的紀錄保持人之一(最近一次是 2019 打敗今天的對手陳雨菲,但 2018 年也是被她中斷紀錄的)。
說到今天的對手陳雨菲,她早期其實拿小戴完全沒辦法,記得初期是 11 連敗吧,直到第 12 次對戰才取得勝利,從那之後陳雨菲就蛻變了,變成一個非常穩定的對手,幾乎每次循環賽都打進四強或決賽,積分也一度超越小戴坐上球后寶座。所以今晚她心中的陰影面絕對不小於戴,況且還有國家機器的龐大壓力。
常有人說現在是羽球女單的黃金年代,八位天才少女捉對廝殺,有日本的女王奧原希望、電動馬達山口茜、泰國的奶茶一姐依瑟儂、印度網美辛度(大賽變身鋅鍍)、中國何冰嬌、大帝陳雨菲、西班牙吼叫女王瑪琳,以及我們台灣的小戴。如果再加上近一年橫空出世的少女殺手韓國安洗瑩,檯面上就有九位高手。她們各自球風迥異,但又互相有點彼此的影子,真要比的話沒有誰有把握鐵定奪冠,爆冷是常有的事。每一場些微的狀態落差都可能決定輸贏。但這也是女單好看的地方,沒有一面倒的局面。
說了這麼多,回到今晚的奧運決賽。比賽就是這樣,雖然身為球迷看見小戴最後一球沒翻過網而跪地沮喪的樣子真的很難過,但比賽真的就是這樣。可能少一點點的失誤,多一點點的球運,或者多一點點的氣勢,比賽就逆轉了,可惜以上都沒發生。對手很成功地運用策略一再逼出小戴失誤,前面說了,小戴的球風就是容易失誤(她自己也知道這個問題),說實在,今天的小戴已經算是失誤少的了,我反倒覺得是後段的體力下滑,控球開始變得不精準。體力這件事,就是運動員的硬傷,如果這屆奧運是辦在 2020 就好了,最好是 2018 小戴的巔峰時期就好了,那時候小戴滿場追球的速度跟現在真的有差,而且打三局也臉不紅氣不喘。可是現實就是這樣。雖然遺憾,但至少我們見證過那個美好年代,而且知道她是怎樣努力過來的。真的很棒!能夠有這麼多球迷為她加油。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真的很短,所以也希望這篇文可以讓大家多理解羽球比賽這件事,以及不要隨便認為球員們代言很多就誤了本業,她們能賺錢的時間很短,而且少數有人氣的才有那種機會,如果你支持那位球員,就應該樂見她在生命最輝煌的時期,用各種方式發光發熱。聽說今天街頭巷尾好多人在電視前面吶喊,而我們都記住了這一場心碎但經典的比賽,小戴本人都說她盡力了,所以球迷也要慢慢放下。
謝謝小戴,妳早已拿過無數的金牌。
--
圖片出處: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0539998115039&id=1385922825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黃嘉欣羽球小教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羽球小教室-該如何打繞頭拍🤔 所謂的「繞頭拍」通常是球在頭頂區👆的時候所使用到的技術。很多學生常會問在頭頂區的球到底要怎麼打呢?或者總會覺得看不到球該怎麼打? 1.如果是後場的話可以側身,利用腳步,讓球一樣在右上方打球,若是球真的很左方,要使用腰的力量,將手肘抬到左上方打球。 2.擊球點若是在左後...
羽球 反手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啊啊啊啊啊~拿金牌真的激動到哭🏅️🏅️
恭喜聖筊組合「麟洋配」羽球男雙奪金
能有個奧運金牌的師父王齊麟/Wang Chi Lin我實在太為你開心!!
這也創下台灣奧運史上羽球男雙最佳成績
之前齊麟來全明星運動會當大來賓,
開啟了我們師徒的緣份❤️💙
他是真的超熱愛羽球,私下也很希望能推廣這項運動讓更多人能愛上羽球!
儘管我以前沒什麼羽球基礎,
師父不但送我粉紅羽球鞋、準備球拍,
還超專業有耐心的從發球、反手拍、快速平球一一教導我這麼初學的菜鳥。
他說他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影響力,
讓所有人都能享受揮拍擊球的美好!
這次奧運麟洋配也以一場場精彩絕倫刺激萬分的比賽,掀起大眾對羽球的關注和熱愛。
超可愛的聖筊哏圖更是傳遍全網啦~
雖然這陣子師父去奧運,
關門大弟子都不從師命沒有好好自主訓練
等師父回來但憑差遣!
像是齊麟奧運場上用過的那幾招,
什麼殺球殺斷球拍線、
打到一半衝出去換球拍
坐在地上也能魔鬼般快速回對手三球
還是招牌的前俯後仰聖筊pose
我都可以一天練一千下😆
等不及好好幫師父慶功啦🥳🥳🥳🥳🥳
#全明星運動會已經有兩個大來賓拿金牌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gladys.tsai/
#東京 #奧運 #羽球 #男雙 #麟洋 #聖筊 #金牌 #王齊麟 #李洋
羽球 反手拍 在 仙女懶媽愛轟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們國小時有沒有玩過自己伸出手掌跟對方說「我給你打」。當對方準備出手要打你時,你就倏地反手拍朝他手背打下去?並狡辯:對呀!我是說我給你打!
我昨天不是想說偷閒去公園喝星冰樂裝文青嗎?
當我準備坐下好好享受時,一位年約六十的長者 (自從疫情以來,就常聽到長者一詞,籠統又不失禮 ),距我十步之遙對我說:「可以給我拍一張全身照嗎?」
依我的理解是,他覺得我有一股莫名的氣質,可能是像到他的初戀或是他過世的愛妻,想拍一下我的倩影做個紀念。
雖是美事ㄧ樁,但我又覺得隨便讓陌生人拍自己有點兒怪怪的,我就低頭假裝滑手機沒聽到。不久他又再問一次,我只好說,不太方便喔 !
結果五分鐘長者依然鍥而不捨,這次是直接來到距我一步之遙:「可以麻煩妳給我拍一張全身照一張半身照嗎 ?」
他到底有多思念他的亡妻啊 ?
我也是有成人之美的就說好喔。
然後長者就把他的手機交給我說:「妳待會拍的時候先打直的,拍全身,妳要蹲下面一點,這樣腿會比較長,要注意有沒有背光⋯」
他把手機交到我手上後就再退到五步之遙開始擺pose。
我這才細看發現長者他真的好⋯好時髦喔,他剃了個龐克頭,頭髮染成艷麗的桃紅色、耳洞約莫打了十洞,戴著各式bling bling的耳飾、上衣是絲質的很花很緊,褲子也很合身、球鞋是大紅色。
我就用專業的技術很和善的態度幫長者拍了幾張,每一張長者都會不厭其煩的近身檢查拍攝效果,好讓我不斷的做滾動式修正,拍到他滿意為止,並提醒我每一張都要按儲存。
但每每我按儲存,頁面就會跳到他的某個通訊軟體上,我只好一直請他過來再調回照相模式。尷尬的是我就會看到他一些嗯嗯啊啊的交友群組,和嗯嗯啊啊的照片,之後我把手機交給他審核時都會識相的退回兩步之遙,但長者倒是神色自若一點兒也不扭捏呢。
就這樣來回校稿花了我三十分鐘,一會測光一會半蹲一會跪地,當他的寫真專屬攝影師,還好我有戴著我的小白迷你電扇護體,不然公園就多了具女性乾屍~選物請見留言
然後我的星冰樂一口都沒喝到就溶了。
#東京奧運 #男子桌球 要贏中國啊!太緊張太緊張ing了啦!
羽球王子 #王子維 也太帥了,我可以又當楊太太又當王太太嗎(咦 本來就是)
「給」倒底是動詞還是被動詞報導
羽球 反手拍 在 黃嘉欣羽球小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羽球小教室-該如何打繞頭拍🤔
所謂的「繞頭拍」通常是球在頭頂區👆的時候所使用到的技術。很多學生常會問在頭頂區的球到底要怎麼打呢?或者總會覺得看不到球該怎麼打?
1.如果是後場的話可以側身,利用腳步,讓球一樣在右上方打球,若是球真的很左方,要使用腰的力量,將手肘抬到左上方打球。
2.擊球點若是在左後方,只能靠小手臂的力量發力,這種狀況通常是來不及時,例如被發後場球,球場球速很快的時候。
3.繞頭拍一樣要使用內旋發力,否則很難只單靠大臂的力量把球送到底線,有時常常會切到球,也許是拍面出去時,沒有正面打到球。
4.前場繞頭拍時一定記得手肘要倒下,重心壓低,別太急著想在前方擊球,否則會沒什麼力量喔。
其實可以發現選手在左方的球大部分會儘量選擇用繞頭拍打,而不是使用反手拍,主要也是因為繞頭拍的力量、球路變化大過於反手拍,建議大家先學繞頭拍再學會如何打好反拍!
點我訂閱【黃嘉欣羽球小教室】 https://goo.gl/DmYXcY
歡迎瀏覽【黃嘉欣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hsin7377
羽球 反手拍 在 黃嘉欣羽球小教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羽球小教室:正反手拍的轉換
正反手轉換是很多初學者覺得較困難的事情,今天來跟大家分享要如何練習跟轉換正反拍
📍正拍轉換反拍時,主要是食指與大拇指在轉換,剩下三指為輔助。
📍正拍轉反拍時以逆時針方向轉換,反拍轉正拍時則順時針。
📍可以藉由打牆壁來做輔助訓練。
在家可以拿球拍多做練習,球場上才有辦法快速轉換握拍。
點我訂閱【黃嘉欣羽球小教室】 https://goo.gl/DmYXcY
歡迎瀏覽【黃嘉欣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hsin7377
羽球 反手拍 在 黃嘉欣羽球小教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羽球小教室:進階4號點(繞頭拍)腳步
4號點腳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腳步,學會這個腳步可以減少很多反手拍,畢竟80%的人反手都不會比正手更有威脅性,包含選手,所以選手能用繞頭拍還是多半會用到這個腳步。
注意要點:
📍左腳起動,先拖一小步左腳,這時候重心在左腳,(身體重心不能高起來),右腳踩下去時,準備往後做交換步。
📍回中間時,雙腳跳回去時已經做好起動步,所以再跑腳步時,左腳直接往後用力拉這步很重要。
📍在空中轉換重心時,腰挺著用力相當重要,最後一步交換步時,重心在左腳,在用腰的力氣把重心帶回右腳。
這是比較困難的腳步,初學者建議先從簡單的腳步做起,否則容易受傷,要練這個腳步時,建議大家要練好核心喔。
✍️下次再跟大家分享大家比較常犯的錯誤,大家也可以提供下來,我再一起回答大家。
點我訂閱【黃嘉欣羽球小教室】 https://goo.gl/DmYXcY
歡迎瀏覽【黃嘉欣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hsin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