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年多來無論如河書店實踐腳步不曾停歇。從基護工會、書店到居護所,我們想藉由書店場域舉辦各種活動、勞教不斷給予刺激護理勞動意識,鬆動工會與來書店參與的護理人員長久的壓抑與僵化的護理教育,讓護理價值被看見的同時,也希望結合民眾一同正視這累積已久的醫護崩壞之社會問題。另外,雖然周四書店公休,但晚上七點到九點,我們在中心綜合醫院的 性好門診 Taipei Sex Medicine Center,與泌尿科名醫陳光國醫師合作,醫護聯手解決民眾性功能障礙問題與各種疑難雜症,希望守護民眾的性健康!
作為一個療癒書店,我們經常有機會承接各種人的身心問題。想做的事很多,但書店女工自覺能力不足,女工三號雅鈴因此選擇進入強調多元文化與趨勢創新的淡江教心所就讀,很高興有幸能順利入學。很榮幸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將於/11/06(五)18:30-20:30 在無論如河書店舉辦招生說明會,當天會有學長姐經驗分享、推甄與考試資訊及考前準備等活動,有意報考心理所的人,歡迎前來交流分享!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Ld2a1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95的網紅Melody的心理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非本科系要如何才能考上心理研究所呢? 讀書計畫要怎麼寫?口試怎麼準備? 聽聽Melody分享考上心理所的經驗。 有問題歡迎在下面提問,我們會盡量回答您~ 影片內容索引: 0:00 影片介紹 0:23 非本科系怎麼報考諮商所? 1:15 非本科系如何推甄? 1:50 筆試如何準備? 4:09 ...
考心理所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助人的路上,其實真正想拯救的是自己吧。
要有同理心才做得到真正的傾聽,那個短暫而專注的時間裡,我若不能成為你,我是無法感同身受問題在哪裡,我也不會曉得情緒是從何而來,我不會真正理解對方的困境是怎麼一回事,又怎麼能提供建議,協助對方從痛苦或煩惱的深淵離開?
要有同理心才做得到真正的傾聽,那個短暫而專注的時間裡,我若不能成為你,我是無法感同身受問題在哪裡,我也不會曉得情緒是從何而來,我不會真正理解對方的困境是怎麼一回事,又怎麼能提供建議,協助對方從痛苦或煩惱的深淵離開?
--
週末晚上七點,我和艾格妮絲相約同一家咖啡館碰面。
這間店營業到十點,是可以好好說話的地方,我喜歡店內播放的音樂,有著下雨的味道,冰冰涼涼地滲入心底,又有一絲溫暖,像有人能懂你的心情,理解你正在做的事。
我很好奇,艾格妮絲為何想當心理師?
她說一開始想當老師,大學時有去修教育學程,準備考研究所的那陣子,她覺得很徬徨,對任何事都感到焦慮,只會莫名的焦慮,沒有理由的,揮之不去的焦慮,這令她感到痛苦,卻不知道自己在焦慮什麼?
那段時間,她開始狂吃,澱粉類食物有飽足感,炸雞薯條漢堡有幸福感,甜點和巧克力讓她感覺自己被愛,外帶的手搖杯茶飲,是日常基本配備,她無法克制自己的匱乏感,她需要更多的食物來滿足,身體內部像是住著一隻怎麼也吃不飽的怪獸,明明剛才吃了一個便當,現在又想吃泡麵,待會還想去超商買一些甜食零嘴,陪伴她度過念書的夜晚。
胃就像無底洞般,想吃東西的欲望占據大腦的空間,我想起村上春樹小說《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裡的圖書館員,外形姣好,但患有胃擴張症,有著不尋常的旺盛食欲。
艾格妮絲說她自己肯定是被饕餮附身了,上古傳說饕餮是極其貪食的惡獸,什麼都想吃,什麼都吞得下去,後來竟然連自己的身體也吃下去,所以後人看見古文物雕刻的饕餮紋,只見一顆大大的頭和咧開的嘴,卻不見其身就是這個緣故。
壓力大到一定程度,以食欲的形式獲取滿足感可以理解,那時候的她,交往的男友身材異常肥滿,喜歡宅在家打電動,精神來了打上一整天也很正常,她常常去幫他買外食回來,順便也買自己想吃的。男友的生活邋遢,作息不正常,脾氣很壞,動不動就罵髒話,容易暴怒,但還好不是會動粗的類型,無論男友如何兇她、罵她,艾格妮絲還是離不開他。
吵架是一定會的,吵架的時候雙方爭執特別激烈。
她的好姊妹都一直勸他們倆分手,說那個男的缺點這麼多,妳怎麼還願意黏著他不放手,她說這些她都知道,可是她很愛她的男友,只要有一點點的良善和溫柔就足夠了,她的要求沒有很多,願意陪伴她,願意在需要的時候接住她就好。誰沒有缺點,她相信男友會改變的,至少他也沒有做什麼壞事,只是脾氣差了點而已,她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以前會那麼的執著,愛上一個肥宅是心甘情願,或許愛情本身就是一件不合邏輯的事,用理性來談戀愛的人幾乎沒有,我們又為何要以理性去衡量一段感情呢?
她說的很有道理,我幾乎就要被她說服了。
現在的她,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不僅身材窈窕,肌膚也很認真保養,是標準的美人胚子。她描述研究所時期肥胖的自己,拿出照片都不認得了,很難相信是同一個人。
我問她到底怎麼瘦下來的,她說除了靠意志力去抵抗食物的誘惑,她有很認真的去研究瘦身的食譜,有位同學後來當了營養師,提供給她很多如何正確攝取食物的方法與概念,加上她有定期的運動,分手半年後她去上健身房,也有讓教練指導,肥胖的身體就是在那段時間逐漸減去脂肪,慢慢讓自己瘦下來,她也有定下目標,嚴格執行,後來她從八十六公斤一路瘦到五十二公斤。我只能說年輕真好,我努力節食了幾年,體重一直在七十九至七十三公斤之間徘徊。
分手沒有不難過的,她經常一個人關在房間大哭,找大學的心輔老師談話,找姊妹喝酒說心事,她不知道那段日子是怎麼熬過來的,有很多書要念,報告要交,每天不是泡在啤酒裡,就是念書累了會狂睡,快要分不清是白天還是夜晚,總之不要讓自己胡思亂想,她覺得不要讓自己崩潰的方法,就是想辦法運動,讓自己得以分心,專注在身體的勞動,不必去想其他事,而且運動是健康的,還可以讓自己不那麼的憂鬱,她幾乎不太跟別人分享這類的事,因為大家都相信心理師的身心狀態是正常的,所以她避談自己的憂鬱症。
在助人的路上,其實真正想拯救的是自己吧。
艾格妮絲曾經以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因為在她的原生家庭裡,她剛好是排行第二,居於中間的位置,父母疼愛家裡的老三,老三是男生,傳統的觀念重男輕女,這個也不需要多加解釋就能明白,相較於努力爭取愛的姊姊,她好像沒有那麼積極,渴望被愛卻經常被忽略,渴望認同卻常被潑冷水,加上有個會家暴的父親,喝了酒就不知道會做出什麼可怕行為的父親,時常被暴力的陰影下忍氣吞聲,小時候真的是被打怕了,有時根本不敢睡,她說不曉得父親什麼時候會突然來狂敲她和姊姊共睡的房門。
她會嫉妒姊姊受寵也是真的,可是為了抵抗父親在她們身上施加的暴力,她後來選擇了和姊姊成為戰友,因為喝醉了的父親連姊姊一起打,不分青紅皂白的打,用盡各種苛薄的言語罵,把她罵得一文不值,把她所做的努力全部抹銷,她說到這裡,眼淚不停落下,她說她忘不掉父親在她身上烙印的傷痕,不是物理上的傷痕,而是內心深處的陰影,是時間也無法療癒的傷,或許自我評價低落也是有跡可尋。
這世上有許多家庭問題造成我們內心的傷,她想要去幫助心理有創傷的人,就如同她需要幫助的時候,好希望那個能拯救她的人快點出現,儘管她等了好久好久,或許前男友在某部分很像她父親,但前男友適時的出現,提供了她溫暖的港灣可以停泊,或許這就是離不開他的原因。
會考上心理研究所的契機是,當時她和班上同學去聽一場講座,那是一位資深的心理師的新書發表會,原本陪她一起去的那位女同學才是想考心理所的人,那場講座來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是心理師的讀者或粉絲,她既沒讀過心理師的書,也不是她的粉絲,純粹只是因為對於主題有點好奇,談的日是戀愛關係裡的受挫經驗,她覺得自己有些自虐傾向,所以想知道其他人在戀愛中的狀態是不是也有雷同之處,去聽了以後很訝異心理師為何可以分析得如此透澈,非常的羨慕,好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人。
結果那個想考心理所的女生,後來竟然跑去考藝術所,而且去了倫敦念藝術行政,希望將來能進入國家級的博物館或美術館工作,真正考上心理所的人反倒變成了艾格妮絲,她想知道更多關於心理方面的事,她想瞭解自己,也想瞭解如何可以幫助別人,她想接觸更多的人,去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她希望自己可以走上助人之路,不要像大學時期那樣徬徨,並且相信在心理學這個領域,應該可以找到一條路徑,讓許多人不用活得那麼痛苦,能夠有信心找到生命的解方。
她說很喜歡乙一寫的一則短篇小說,內容是關於一個有超能力的男孩,他擁有的神奇能力是治癒他人身體的傷,只要是不需要開刀的傷口或疼痛,他都可以經由觸摸,讓對方的傷口消失或癒合,非常神奇。那些他所在乎的人,總是不顧一切的為對方進行療傷的動作,直到有一天他躺進了病房,最好的朋友去看他,才知道所謂的神奇,其實是他用念力將傷口和疼痛轉移到自己的身上,他是那麼溫柔的一個人,卻無力將傷口和痛楚從自己身體轉移至他處,所以他病得很嚴重,看樣子是無法痊癒了,可以他毫無所懼,因為能夠使用這個能力癒癒別人,他自己的內心彷彿也一同被療癒了。
艾格妮絲很喜歡這個故事,她說她願意透過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去療癒別人,只是有時也會背負個案的傷痛和情緒,對此她有點困惑,我們作為助人的專業者,該如何避免像這樣的職業傷害呢?她這樣問我。
就我個人而言,我選擇的方式是,當我透過談話想要陪伴另一個人,傾聽另一個人的傷痛,或負面情緒,我勢必得要有同理心才做得到真正的傾聽,那個短暫而專注的時間裡,我若不能成為你,我是無法感同身受問題在哪裡,我也不會曉得情緒是從何而來,我不會真正理解對方的困境是怎麼一回事,又怎麼能提供建議,協助對方從痛苦或煩惱的深淵離開?
所以當我去感同身受的時候,我肯定也會被對方身上的負面情緒所影響,這時候我會覺得扮演那個傾聽者角色的我,像是穿了一件外套去執行這樣的工作,當談話的對象離開之後,我必須脫下這件外套,回到我自己原本的世界去,不應該把對方的情緒帶回家,我們無形中就會把對方的處境當作是自己的責任,要克服這部分是最難的,也是許多心理師和助人者的職業傷害,如果不能把助人的角色和自己的生活分開,那就會有很多的困擾和麻煩產生。
或許和個案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要讓對方清楚界線在哪裡,彼此都不要任意越界,並且找到可以轉化的方法,讓對方的負面情緒不要停留在自己身上太久,要懂得保護自己,助人的工作才能長長久久,自己承擔不起的,自己無法處理的個案,就大方的轉介給其他專業者吧,畢竟不是每個人我們都有能力照顧到,也不是所有人的心理問題都可以百分之百獲得解決或是理解,有時候承認自己無能為力也是一種智慧,誰能說自己是超人呢?就算是超人也會有致命的弱點或脆弱的一面,只要大方承認有些事情是辦不到的,或許有更好的人適合扮演助人的角色,這樣想就會輕鬆很多。
艾格妮絲似乎聽到她想聽的聲音,時間也不知不覺來到九點,牆上的掛鐘開始準點報時,咖啡館像下雨般的音樂沒有停過,一直陪伴著我們的談話時光,她說聽大叔說話確實有療癒的效果,我對她說,謝謝妳告訴我成為心理師的故事,我要找時間把故事寫下來,她說記得故事寫完要寄給她看,而我相信她的期待是值得的,就是你現在所看到的這段故事。
我一直深信不疑,上帝不會給予超出我們所能承受的試煉。
在助人的道路上,相信自己與他人,是重要的課題。
艾格妮絲的故事 上篇 傳送門在此
https://tinyurl.com/yxmm9a9h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20190813 AM 11:30
Photo credit: byronv2 on Visual Hunt / CC BY-NC
考心理所 在 標註自由 - 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會不會很奇怪?」
這句是我在諮商時最常聽到的話之一,因為這個「獨特性」,讓原本想要尋找心理師解決問題的想法不斷拖延,直到問題很嚴重了才前來。因此,剛好趁年末整理了我在2018年最常接到的五大諮商主題,一方面讓大家瞭解自己並不奇怪,另一方面,也能從他人的主題中瞭解自己是否有諮商的需求。
(為保障來談者隱私,以下論及之主題、想法、話語等皆為整年度資料整合後結果,並非單指特定人士。)
一、#感情曖昧
因為關係不確定,使得心中小劇場大增,舞台上的演員手痠了、腳麻了、頭疼了仍無法下場。相較於分手議題,曖昧未知的不確定感是另一種痛苦,但 #痛苦與痛苦到影響生活是兩回事,後者多數是因為回憶起人際霸凌、感情創傷、家庭的不當對待等經驗有關。
過去情感上的傷口,成為了下一段感情的阻礙,急需一段愛情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也就難以忍受緩慢確認彼此的步驟,也較難維持穩定的關係。
二、#生涯轉換
新年、畢業季、年終是出現職涯疑惑的三大時機。
新年願望是賺更多錢做更少事,開工後老闆卻減了薪水加了工時。
畢業前後認為開始工作需要扛起更多責任,孝敬父母、結婚買房、養小孩,結果 #尚未進入現實社會就先被社會期待壓垮。
歲末風起時,做了一年工得不到應有的精神或物質回饋,身為主管被員工閒話排擠,你安慰自己是正常現象,但連老闆高層都不支持你。
每當工作到壓力爆表,心底都會出現一句:「我要離職。」
但真正離職的少之又少,未必是原本的地方還想待,而是離去了也不曉得能落腳哪裡。
三、#家庭分裂
這應該是最廣泛的主題,若針對感情、工作、精神疾患等不只是想治標,想要從根源處理的治本,大概都需要幾次到十幾次諮商的交叉探索和做出改變,畢竟和家人的相處維持了幾十年,需要花一些耐心和勇氣來面對。
其中又以缺席的爸爸、焦慮的媽媽為大宗,幾乎是文化常態了。而又再衍生出一方外遇,一方更加投入工作或家務,使得家庭氣氛日漸疏離。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提到,現代人缺的並不是被愛的問題,而是不會愛人。當小小孩生長在一個沒有愛的環境,他的確缺少被愛的經驗,但更關鍵的是,#若他沒有一個愛人能力的楷模,#那他長大後就只曉得用向對方索求愛的方式,#來自以為正在愛人。
這也許不能責怪他,但他也不能免責。若發現自己有其困擾,長大了仍不想讓自己變好,當他堅持有保護自己的理由,那同樣的,對方也有了疏遠的理由。這又對應回上述原生家庭的狀況,在下一個家庭形成惡性循環。
四、#精神疾患
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這三項是我今年演講分享最多的主題,因為自己都走過,慢慢地整理後,逐漸把過去無法言說的經驗化成字句。#身兼患者和心理師的角色,#讓我更加相信沒有什麼經驗是白活,過去每一刻都能化作彌足珍貴的經驗分享、以及細膩的體會到 #身為人的苦。這些經驗也共鳴到不少類似困擾的人,因此前來諮商或洽談合作。也許哪天會整理成書,但大概不是現在。
事實上,滿多位也有精神困擾,想考心理所的學生問過我,「講出自己的經驗好嗎?」、「教授看到會扣分嗎?」、「形象不會受到影響嗎?」
但這些問題應該轉為,「#你擔心的是什麼?」
《#受傷的醫者》描述了包含佛洛伊德與榮格在內的十五位心理(治療)界的大師,他們飽受身心症狀摧殘的過程,但也像是作者所言:「人生苦難、適應困難及由此氾生的情緒、行為問題,必然曾是大師們創建、洞見的一個重要源頭......他們『救人』先是為了『救己』。」
初衷必然不是什麼偉大的情操,可能只是每天很廢的躺在床上靠么,反覆思考著自己怎麼會落到這個地步。
但如同美國心理學之父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在日記上寫道,「#自覺的思考就是行動,#這些行動的累積就是救贖的根源。」
自我救贖產生了學識、方法與慈悲,讓我們想要成為助人者,投入在陰風冷僻的懸崖旁,拉起攀在礫岩上顫抖苦撐的靈魂。
五、#難以歸類但極其重要
有一群人太過放鬆,沒有特定的目標,久了反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另一群人太過緊繃,汲汲營營於追求某些目標,因為放鬆時,我們更容易感受到內心的空虛和孤獨。所以人們寧願耗竭,不願休息。
尤其是後者,社會面具帶的緊牢,防衛機轉相當強悍,表面上看起來是絕對的完美,不到最後一刻不會鬆懈。但某些時刻總能感受到強烈的 #自毀衝動,比如說,一個人空閒獨處時;又比如說,夢裡。
夢的討論常是切入點,反映出許多隱而未現的衝動,也得以發現更多察而未覺的事實。
-
或許會發現,五個主題中沒有一個是「情緒」。因為情緒是伴隨著某個場景出現,且每個場景都會出現,極少單獨造成困擾。當然,憂鬱等情緒會有腦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但其中必定含有某些「人際連結」和「存在意義」的促發因素。
#情緒不只是情緒,#如果你願意再看得深一些。
-
老實說,進入這一行之前我對諮商有蠻多的懷疑,認為很難有人能幫助到另一個人。但不論是在我持續和我的心理師談話,和我的督導討論,以及和前來諮商的個案晤談的過程中,都有些微光漸露的時刻。
讓我們感受到:「嗯,即便痛苦,似乎仍有希望。」
也有腦洞大開的瞬間:「啊!原來還有這種觀點!」
願意勇敢的踏出腳步:「好,我覺得可以試試看。」
過去的這一年遇見不少來談者,各自帶著不同的狀況前來,有些我們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有些正在途中、有些剛啟程。回顧這一年走過的路,我想對於我們未來的治療是更具信心的,也對於人性深處想要尋求安定、善良、以及智慧更為肯定。
我很開心進入這行,但更榮幸的是前來的個案或讀者願意相信我,相信我們能一起創造些不同。也是這份相信,促成了生活的改變,細微卻深刻。這個轉化肯定是相互的,讓我們都朝向更加穩定的生活前進。
2019,願我們更平靜,且茁壯。
#我在看見心理諮商所
考心理所 在 Melody的心理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非本科系要如何才能考上心理研究所呢?
讀書計畫要怎麼寫?口試怎麼準備? 聽聽Melody分享考上心理所的經驗。
有問題歡迎在下面提問,我們會盡量回答您~
影片內容索引:
0:00 影片介紹
0:23 非本科系怎麼報考諮商所?
1:15 非本科系如何推甄?
1:50 筆試如何準備?
4:09 推甄如何準備? 讀書計畫怎麼寫?
7:15 非本科系讀心理所真的沒問題嗎?
相關影片
心理系在幹嘛?深入了解心理系 https://youtu.be/MNyEaGKX9fk
如何成為心理師?成為心理師需要哪些資格 https://youtu.be/UIqfE2zozdA
心理師很好賺嗎?心理師薪水 & 不為人知的隱形成本? https://youtu.be/F8WGt_ETAfs
-----------------------------
📝心理測驗| Meetype:https://meetype.com/
🔖IG@Meetype.tw:https://www.instagram.com/meetype.tw/
📍個人網站:https://melodyliao.cc
📔著作|《致富的力量》:https://melodyliao.cc/writing
-----------------------------
#心理研究所準備 #非本科系考心理所 #考心理所 #成為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待遇 #廖偉玲心理師 #meetype #諮商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 #心理學研究所 #心理系研究所考試資格 #研究所口試 #研究所推甄 #讀書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