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黃偉民易經講堂
香港的不堪,去到什麼程度?市民街頭獻花,會被警察拉。
香港警察,為什麼介意那一束白花?
他們是介意那束白花背後的亡魂。
每月的月底,很多市民,自發的走到太子站,憑弔831太子站冤死的手足。
這是香港警察的夢魘。做過壞事的人,每月這天就不安寧,他們知道這世界有鬼。
他們不會坐地鐵經過太子站,但每月底市民的憑弔,那些鮮花,仍是折磨著他們。
鬼,一早走入了他們心中。
跳老舞群組仍在擴散,走入了上層社會,那些名人闊太,一個個的確診了,名女人最緊張的要聲明:自己沒有跳舞,只是和愛跳舞的朋友打麻將、吃飯、有接觸而已。
先撇清跳舞這個類別,社會上現時普遍認為,跳老舞等同富太補身吃童子雞。
養和醫院爆發了,聖保祿醫院爆發了,林建岳那家米芝蓮三星意大利餐廳爆發了,馬會會所,名人飯局,那些富豪名流,一個個地確診了。
病毒最公平,沒有嫌貧重富白鴿眼,一視同仁。美國總統、英國首相、英國皇室王子、世界明星、足球球王……一個個都中招,只有中共的高官不會有病,其他血肉之軀都不能倖免。大家唯有將希望放在疫苗上,幾家大廠在競賽,但這東西有效、生產、再打在你身上,不會是一年內的事吧?
除非你願意接受,林鄭說的,那批中央已預留給香港人的國產疫苗!
根據林鄭政府的抗疫態度和邏輯,疫情只會高高低低,不會完結的,起碼2021年內都不會完結。而且,具監控功能的健康碼又勢在必行,保持疫情,有助政府推行這係人都反對的中共計畫,可包裝成因為你健康著想。所以,疫情只能放緩,點可以完?
對警察來說,疫情帶來的限聚令的好處真是說之不盡,最好永遠保持。隨便拉你就拉你,即使一個人放工,都可以告你違反限聚令。
學校開開關關,只是影響你子女的教育,高官們的兒女,不會在香港受教育的。改來改去的,其實唔關他們的事。
專家們早在半年前,已經警告,今年入冬後,會有第四波爆發,但林鄭政付,對於封關建議,一律視為挑釁。這不單是政治需要,行政上也要保持疫情存在。
示威遊行、群眾集會、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出版自由、民眾議會、區議員的服務權力……都沒有了,都可以用疫情出發,為你健康著想,只要不封關。
美國大選仍是不清不楚,拜登未贏,特朗普未輸,北京一直十五十六,美國總統一日未定,香港都人心不定。疫情一年內都不會真正完結,市面已奄奄一息。工作崗位不斷流失,小生意在斷氣中。英國大開中門,加拿大也發三年簽證給年輕人。去去留留,前景一片模糊。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孔子在《周易繫傳》下傳第五章,引述了《易經》六十四卦中,十一支爻的爻辭,講述世間的變動。「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易》曰:
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子曰:
天下何思何慮?
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這兩句是澤山咸卦,九四爻辭。意思是,心裡思緒不寧,下不了決定。想放低,又唔捨得;由它吧,又不安。心裡起了漣漪,一下來,一下去,心事重重。
我們的心思,永遠不定,永遠因外在客觀的環境而變。
也是《如來三法印》說的: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根據這兩句爻辭,孔子發揮說,天下事物的變動,我們何必要困擾憂慮呢?
我們因應我們的出身背境經歷不同,想法各異。但其實,目標是一致的。途經雖異,但所歸之處則是無有不同。
我們對周圍環境的變化反應,全是自然而來,何必心存煩惱思慮呢?
孔子說: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
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所有的變動,都有一套宇宙的規律。
太陽下山,月亮就上來。到月亮下山,太陽又出來了。
天體現象,就是早晚、晝夜、寒暑。沒有所謂誰勝誰敗。
往者屈也,來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看看那些毛蟲,牠們向前行時,先向後一屈。
屈,是為了信。信,即伸的意思。伸張之意。
龜蛇冬眠,是為了保命等待春天來臨。
太陽下山不是輸了,是等第二天再上來。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一收一放,一上一下,一個升一個跌,一起一伏,互相感應,互相影響,而利生焉。掌握到這個規律,而善加利用,就利生焉。
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我們只要精研這個義理,到達神化境界,即屈到極致,是為服務社會,出而致用作準備。
用這個《易經》的道理,安頓自己,這便是伸的極致。
如此內外相交,相互交替,不要只知「伸」有好處,但不明白先要「屈」,才能有伸的邏輯。明白這點,就知道得意有得意好,失意有失意的用處。關鍵在於「利用」,好的壞的,都能夠用得上,都能夠適應。這也是乾卦用九的道理,用九,不要為九所用。
孔子說,超出前面所說的,我就不知道了。只要研究透徹,將這神妙的規律弄清楚,就是窮神。
知化,了解所有的自然變化,適應所有環境的變化,隨變而變,便是窮神知化。這就是做學問最高的成果了。德之盛也。
跟者孔子引用另一支爻,說明人的失意,一定有原因的。
《易》曰:
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
這是澤水困卦六三爻的爻辭。
困於石,前行有大石擋路,這是指上六是陰爻,六三又是陰爻,六三陰遇陰阻窒,像有巨石擋路。
據於蒺藜,指九二陽爻。六三陰爻乘剛九二,身必危。
六三爻,失位不中,無應乘剛,它的困境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子曰:
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
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
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邪?
孔子認為,人生不可能無困,也不可能無據,依靠。但要視乎所困所據是否恰當合宜,也就是說,是否合於自然的規律。
在不應受困的地方受困,一定會受到羞辱;在不該倚靠的地方倚靠,自己一定會陷入危險。既被羞辱,又處險境,死期都將到,又如何見得到妻子呢?象徵最親的人,引伸即眾叛親離了。
孔子首先用澤山咸卦九四爻辭作開始,指出自然變化,是依循一套固定的規律。時機成熟,自會水到渠成。
屈伸的道理,智慧沉潛得愈深刻,到用時,才能愈廣泛的應用。人能夠安然自處,才是崇德的康莊大道。
跟住用澤水困卦六三爻辭,帶出這爻失位不中,無應乘剛,即不順應自然規律,一味強求,困有合理不合理,據有適當不適當。一切成敗都在自己,這個困境是自己造成的。
如何突破這種難堪受辱的困境呢?
孔子跟著提出第三支爻,雷水解卦上六的爻義。
《易》曰:
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
公,代表年齡大,地位高的人,是個領袖。
隼,比鷹略小的凶鳥。
墉,土堆,像高台一樣。
一位領袖,站在高台上打獵,射下游隼,無所不利。
孔子的引伸是這樣的:
隼者,禽也。
弓矢者,器也。
射之者,人也。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先要有弓有箭,弓箭是要有人來用的,即人要有技術。
他站的位置又要好,這一箭射出去,才能命中。
在現實人生,機會像游隼一樣,不知什麼時候飛來你的上空。
一個人,先要有目標,有計畫,有準備,站的位置又要恰當,時機也要對。
游隼幾時飛來?不知道。所以一個人要藏器於身,要成功一件事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本事。如果以為靠人幫忙帶脇,就可以成就事業,就注定失敗了。
藏器于身,重點在個藏字。人,有器可以不用,但不可以無器在身。
動而不括,括是約束,限制,縛手縛腳。機會來臨,不動則已,一動就全力以赴。
語成器而動者也。語,說的意思。即強調,成器而動,練好武功才出手,一出手就有收獲。
所以,要成就一番事業,不是即興式的想做就做。否則像困卦的六三爻,失位不中無應乘剛,自陷困境。要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站在高墉,等時機,游隼飛至。具備了這些條件,便可以獲之,無不利了。
但人性本惰,又有僥倖之心,怎能自動自覺的裝備自己,藏器于身呢?
所以,孔子提出火雷噬嗑卦的初九和上九兩支爻辭,指出人不吃過虧,不犯過錯,不懂得改變自己,行走正道的。
子曰:
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易》曰:
屨校滅趾。無咎。此之謂也。
小人,一般人。
恥,是難堪。
一般人不吃過虧,不難堪過,不會發現自己的缺點,也不想到要改變自己的行為走正道。
不畏,不怕,無所懼怕就不會行仁義。人是怕犯法被捕有後果,才不敢犯罪。人要有畏懼在心,才能上進向善。
不見利不勸。勸,是積極。
普通人,沒有利益,不會積極。
不威不懲。威是刑法,懲,是懲罰。沒有刑法在前,懲罰在後,是不懂得改過的。
孔子這四句說話,指出一般人,不恥就不仁,不畏就不羲,不見利就無動力,不懲就不誡。所以,有時候,小懲而大誡,受一點小挫折,令他一生警惕,未嘗不是好事。
人生一直一帆風順,太得意,未必是福氣;反而偶爾碰到一些挫折,反而對將來有幫助。無跌低過,無撞過板,唔會有出息。
孔子見到噬嗑卦初九:屨校滅趾,無咎。此之謂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屨校,木屐。
滅趾,著住木屐行路,整傷腳趾。
整傷腳趾,為什麼無咎呢?
孔子說人生的道理,不受過傷,痛過,走路永遠不在意,不小心。現在弄傷腳趾,好了,以後行路就識小心了。所以無咎。
孔子再用火雷噬嗑卦的上九爻辭,帶出了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無論善惡,都是累積回來的。所以,我們要養成習慣。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
以小惡無傷而弗去也。
故惡積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易》曰:
何校滅耳。凶。
一個人要成功,成就一項事業,不是做了一件好事,努力了一天便可以成功的。
善,要慢慢一天一天的累積起來,才有真正的成就。
做壞事也一樣。
壞,要累積起來,否則,一兩件不至於滅身。
這個道理,一般人不明白不了解,以為小善小惡無所謂。
積小善可以成大善;小毛病唔改,累積起來就成為大惡。
不要以為有點小毛病沒關係,累積起來就是大毛病。到了罪大惡極的時候,就無法翻身了。
何校滅耳,凶。
何,荷也,即背負。校,是枷鎖。
初九是著木屐,踢傷腳趾。從此識得行路小心。所以是無咎。如果一帆風順,一直都無挫折警惕,小毛病加起來,累積起來,最後,上九,背負著枷鎖,蓋住耳朵,象徵犯了大錯,得了大罪,死罪。罪大惡極,翻不了身。所以,凶,死而已矣。
到最後一支爻,上九,要死了,便明白,初九,第一支爻,踼傷腳趾,從此有所警惕,是多大的福氣啊!
年輕的時候,吃一點苦,是歷練,一生都有用。送給正在艱難的手足。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Rock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好多人討論「教畜」呢個話題。老實講,我唔憎老師,我只係憎一啲揀學生恰嘅老師。 好多時,啲人成日話「老師係為你好」﹑「第日大個你就明」…… 係呀,第日大個我真係明!原來有啲老師一睇你唔順眼,就會玩針對。同時,亦都令我更加感謝一啲真心為我好嘅好老師。老師唔易做,正正因為咁,老師先被稱為崇高!好...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的推薦目錄:
- 關於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小小人物做小事 - 高松傑Jack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Amy Ng 吳芷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Rock哥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唔好拆科技樓啦,聖保祿係我既母校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學校Q&A】聖保祿係女子監獄?/鄧肇堅一個靚仔靚女都無!? 的評價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小小人物做小事 - 高松傑Jack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要求全港學校好似聖保祿學校一樣教國安法,有冇得諗?
👍 絕對贊成!
😥 黃師唔Like…
文章網址:https://www.hkgpao.com/articles/1015684
#HKG報 #二點零 #學校教國安法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E5%8D%B3%E6%99%82-%E6%B8%AF%E…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Amy Ng 吳芷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教育】
現在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教育自然是最顯然的一條跑道。如果我們要從起點談起,我大概不算走在最前的一群。最初入讀的學校是我家樓下的幼稚園,然後是猶如孟母三遷一般的故事,住址雖然不變,但我媽每年都替我換了一間幼稚園,說是環境更好云云。如今回想當然沒有印象,但我媽明顯是著重教育的人。後來的故事則是大部分人認識我的那一面——聖保祿、女拔、港大、哈佛,在選校方面,我比較崇尚名牌,哈哈。不過我媽倒不是怪獸家長,拔萃是我自己說要考的,原因是我以為有個成績比我差的同學考進了該校。直到中學之前,我還沒有參加甚麼課外活動,至今也沒贏過任何一項比賽。
從小接受傳統教育,因此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誤以為成績理想就是成功的代名詞,就是平步青雲的入場券。諷刺的是即使到了今天,履歷再亮麗,我還常會覺得自卑。我知道是那比較的心態根深柢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一直是我很在乎的一件事。可或許也因自覺不可能追得上社會標籤的成功人士,我倒是很自然地寧願走一條喜歡的路,活在自己烏托邦般的世界裡作罷。學生常問我為何不當律師,律師才能賺大錢,我只莞爾,希望有天他們會知道如何回答這道問題——因為喜歡,因為興趣,因為世界上確實有比錢更重要的事。當你可以接受這樣的自己,接受自己的快樂比世人的目光更重要,你才會活得自由。
如果教育是一場競賽,成功的教育,是讓你及早明白,你不需要和誰競賽。鞭策自己固然必要,但你只需要在自己的跑道上,怡然自得地跑,樂在其中地跑,這樣的你,才會跑得最遠。我的故事其實很平凡,不過是一個覺得自己一定失敗的人,是一個連獎項都沒得過的人,用盡運氣,抱著一腔熱誠,亂衝亂撞考進名校,然後開辦自己的工作室。歸本溯源,我其實只是那個想活得快樂的人,是那個覺得反正生命就是nothing to lose的人。你們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比我更成功的。
#我的寫作日常 #014
#話說我對幼稚園最深刻印象係兔仔眼係紅色好恐怖
#我好唔鍾意人話你先咁勁啦我點得 #你未認真試過點知唔得
#不要成為我 #成為你最好的自己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Rock哥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近,好多人討論「教畜」呢個話題。老實講,我唔憎老師,我只係憎一啲揀學生恰嘅老師。
好多時,啲人成日話「老師係為你好」﹑「第日大個你就明」……
係呀,第日大個我真係明!原來有啲老師一睇你唔順眼,就會玩針對。同時,亦都令我更加感謝一啲真心為我好嘅好老師。老師唔易做,正正因為咁,老師先被稱為崇高!好希望讀緊書嘅人,可以遇好老師!
Facebook@TheRockGor - https://www.facebook.com/TheRockGor
Instagram@RockGor - https://www.instagram.com/Rock.Gor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生活如是,人生如是。
最近於網上大熱的老友記1947,裝修得如回到四五十年代,綠色的門而跟紅字白底的招牌,幾乎只有古董店才能見到的撥輪電話、嘉頓玻璃杯、初代紅白機等,通通都能在店內見到,賣的是常見的街頭小食如燒賣、陳皮魚蛋、碗仔翅等。
老闆娘叫Gigi,滿是紋身的左手手臂、大嗓門而直腸直肚的話語,偶爾夾雜着幾句粗口,自稱魚蛋妹的她,在店內一個人忙碌地同時煮碗仔翅、焗豬扒包、包燒賣,全部一人自家製,還可以跟上來串門的熟客聊天,讓人想到茶餐廳裏一心幾用的侍應,從外表完全看不出她已四十歲。
「問朋友有沒有人要工作,時薪$70也還沒找到人。」Gigi如是說。簡單聊天數句,本以為她只是一個直腸直肚的人,但原來藏在內裏的故事,抽一件來說也夠漫長。
自三歲起,她父母已經離異,跟着母親,為了生活,母親無法獨自把她養大,於是哪家親戚有空照顧就把她送到哪,西環、油塘、屯門等的學校都讀過,直到中五畢業時,她讀過十三間學校,十四歲開始做餐飲業。因爲這段經歷,她自認為甚麼環境都能適應,怎料六年前一場大病,把她的生活打亂成碎片。
「在旺角皆旺商場,我想起身離開一個地方,突然動不了」當日召救護車送到廣華醫院,但被推到一旁等了四小時也沒人理會,徬徨無助,當晚立即轉去聖保祿醫院。結果每科都檢查過,X光、驗血、愛滋到脊髓等等都驗過,還是找不出原因,只知盆骨以下的身體都動不了。最後神經科醫生跟她說,要不要博一下,使用類固醇刺激神經,但因為不知癱瘓原因,不保證成功,亦有風險。
而在眼前的半癱問題,與眼後可能面對的後遺症,Gigi選擇了使用類固醇治療。
簽了同意書,每日滴3小時的類固醇,滴了七天,腳趾開始有反應,就被醫生趕忙叫出院,因為再住下去院費就要過二十萬元。治好了癱瘓,但緊隨而來的是各種不同的後遺症,骨枯、腦壓、抑鬱症等。起初兩年,她見到人會手震冒冷汗、嘔吐、無法進食無法睡覺等,加上有些人對抑鬱症不了解,叫她只要不要想偏就沒事,對於病人而言,話語難聽也難受,彷是說會抑鬱是她自找的。於是除了上街買食物之外,Gigi幾乎足不出戶。
直到兩年後,有朋友建議她不如試試祈禱,把跟自己說的話都跟上天說,結果三個月後她去超市購物時,發現對人群不再如此恐懼,於是馬上試找朋友一起吃飯,兩個月後更找到一個接待處的工作,重投餐飲業。近日她與拍檔在中環開設「老友記1947」,除了因為住在中環,同區都在保育舊建築時,她則想要保留舊有的香港小食;亦為了彌補失去了的時間。
當同樣四十歲,別人已經事業有成,她卻自覺很沒用,因病而無法達成一番事業,因此希望藉今次開店告訴自己,只要有心,無論做任何事也能成功。待店子上了軌道,她便抽身去玩。畢竟,人生只有一次,盡過力後,也要享受人生。
採訪:范名雅
攝影:張家藍
老友記
地址:中環華賢坊東17號地鋪
營業時間:11:30am-8pm(星期一休息)
電話:6189 6898
詳情: http://bit.ly/2Cm59gr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公教報訊)教區神父劉玉亭(圖)十一月七日安息主懷,享年八十九歲。劉神父曾服務荃葵青區多年,對本地教育及聖樂亦貢獻良多。
劉神父原籍上海,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出生,四九年來港,早年為聖母昆仲會會士,曾擔任院長十六年去培育修生。
其後劉神父加入香港教區並於一九七一年晉鐸,曾在瑞士修讀教育及在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接受神學培育。
他七二年服務聖保祿堂;七二至九二年擔任荃灣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92至2001年服務葵涌聖斯德望堂。他亦曾於九六至九七年擔任教區青年中心主席,及為多間天主教學校擔任校監。之後他轉到荃灣聖母領報堂區出任助理主任司鐸,2001年榮休後入住上水聖若瑟安老院。
此外,他熱愛音樂,熟悉作曲,曾創作多首聖樂作品,包括《上主萬有天主》、《請你們頌揚上主》等。
另取材自網上訪問作品:
劉玉亭神父- 河北省霸縣人,1927年3月21日出生
- 1971 年晉鐸
- 曾在瑞士修讀教育和在台灣輔仁大學讀神學
- 未加入香港教區前是聖母昆仲會會士,曾擔任院長之職
- 1972-1992年出任荃灣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
- 1992-2001年出任下葵涌聖斯德望堂主任司鐸
-多年來創作多首耳熟能詳的聖樂作品,包括:"上主萬有天主"、" 請你們頌揚上主" 等
凡事相信"都是天主安排"的劉玉亭神父追隨聖召六十年,原來當年是因為漂亮的修士制服而加入昆仲會做備修生!劉神父 12 歲入備修院,當時修生約有 90 人。後來,有不少修生到了外國讀大學,接著便結了婚,修院最後只剩下六、七人。 而劉神父則選擇服從天主的安排,服務教會幾十年。劉神父表示生活過得很充實!
21歲時,好動且喜歡幫助別人的劉神父決定轉行做神父。"做修士只可教書,又多規矩",先後在瑞士修讀教育和在台灣輔仁大學讀神學的劉神父覺得做修士未能達到幫助別人的志願,所以他矢志要做神父。可是,做神父的路並不易走。七十年代初,教區開辦大量中、小學需要神父擔任校監,而剛晉鐸的神父就可以做校監。在那時,徐誠斌主教看中他,要他升做神父並管理港九新界共23間學校。 因此,身邊的人都覺得劉神父要升神父是"驕傲"的表現,加上當時的人都對"北方"神父有偏見,劉神父的路就更困難重重。
被罵"上海佬" 作品淪為"垃圾"
原籍上海且操流利的普通話的劉神父早在修生年代時常常彈琴、唱歌,還會作曲!不過,上海人的身份卻令他的創作路處處碰壁。1969年,還在台灣輔仁神學院的劉神父帶了一本叫"聖經樂章"的中文歌集介紹給教區禮儀委員會的神父。 那位神父看到是那本台灣出版的歌集鄙視他說:"劉修士,『上海佬』寫的!要用普通話唱,垃圾!"奇怪的是在短短三、兩個月內,於香港很多聖堂內都聽到歌詠團唱 "上主萬有天主"、"請你們頌揚上主"等由劉玉亭神父創作的歌曲。
時至今日中港兩地的聖堂還在唱劉神父的歌。不過,當時有些教友都坦言對普通話歌受不了!劉神父記得一次歌詠團試唱 "主呀!我相信在禮儀中",有一教友告訴他:「修士,我頂唔順!」現在廣東歌和普通話歌都被教友接受。在今年年初,劉神父到內地參加彌撒,內地教友依然在唱他的歌。當大家知道劉神父是作曲的幕後功臣,大家既意外又興奮地不忘感謝神父的貢獻。對這位八旬老人來說,努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是莫大的欣慰和鼓舞!
從事教育工作數十載的劉神父認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要以基督的愛為中心 。在瑞士修讀教育時,曾有一位瑞士教授神父對他說:「別用手段討人歡心,你應要以基督的愛使人開心!」 劉神父銘記這一句說話並實踐在他的教育工作中,他認為教育成績差、品德劣的學生是教會辦學的本份。 所以劉神父的學校會收取一些成績欠佳、品德不好的學生,他希望能透過給學生的鼓勵、以基督的愛使學生進步 。
有「荃灣王」稱號的劉玉亭神父多年來於荃灣區工作,葵青區的每一個堂區都是由劉神父一手創立!又要擔任港九新界多間學校的校監,壯年時的劉神父經常要駕車出入荃灣區到香港各區「四圍去」。 然而他沒有為舟車勞頓而感到疲累,反而他的坐駕成了創作靈感的來源地! 劉神父得意地憶述當年在駕車時有了靈感、腦裡浮現出一些 melody,他回到家覺得「差不多」就用筆記錄下來。教區的第一首中文歌"主呀!我相信在禮儀中" 就是出自他的手筆!劉神父坦言忘記了作品數量,他又表示現今有很多新秀人才,所以現在不作曲了。
劉神父於昆仲會擔任院長 16 年,招收過無數修生。 曾有一位青年來找他表示要做修士,詳談後青年坦白地告訴劉神父:「我的女朋友不愛我!」劉神父回答說:「你很坦白,但你沒有聖召。」之後,劉神父勸青年回去找個好女孩,做修士、神父是不能急,要勤辦告解、勤領聖體和多參與彌撒。 劉神父覺得男孩喜歡女孩;女孩喜歡男孩是很正常的事,如果青年告訴他對女孩沒有興趣是不正常、是講大話!真正的聖召是為了天主、為了工作而放棄喜歡異性的權利,假使受了刺激而想做神父、修士是逃避的表現。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學校Q&A】聖保祿係女子監獄?/鄧肇堅一個靚仔靚女都無!? 的推薦與評價
【 學校 Q&A】 聖保祿 係女子監獄?/鄧肇堅一個靚仔靚女都無!?/著旗袍好易爆鈕? |慢半拍.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 <看更多>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在 唔好拆科技樓啦,聖保祿係我既母校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Kai Chung Tam shared a link to the group: 澳門聖保祿學校ESCOLA SÃO PAULO (MACAO). Apr 29, 2011. SP students have got a 2nd prize of Macau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