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代超酷青年藝術家們,今年夏天即將在正濱上岸]
#共創之外我們還想讓大家看到更多
#這一路走來不容易
就如同募資專頁上說的!>>>https://flyv.tw/zhengbinart
除了三個共創作品,
#這次還會有四位當代藝術家來到這裡創作!
包含了 #光的裝置藝術家高德亮與林書瑜,
之前曾在和平島游泳池創作的 #環境藝術家張博傑,
還有來自響相工作室的 #聲音藝術家盧藝,
有的是因為很喜歡這裡的環境而來,
更有的是回鄉基隆創作的在地人!
就如策展論述說的,
一場關於逃離、釋放、沉澱的策展行動,
我們希望來到正濱的人不只是看看風景,
而是看到這個港灣不同於其他地方的那種空靈感,
#還有那種充滿靈感的創作能量,
我們也很期待這些藝術家能透過他們的創作,
讓參與者進入到另一個狀態,
極度浪漫、極度沉澱的那種狀態,
也挑起對這個場域更多的想像。
你是不是也跟我們一樣好奇,
他們會為這個環境帶來什麼樣的創作呢?
#彩色房屋之外
------------------------------------------------------------------
正濱漁港,
一個神奇的寧靜海域
我們今年夏天也會在這邊辦很用力回應環境的藝術節!
有共創藝術、環境藝術更有講座、小旅行與工作坊,
希望大家可以有空來看看,
想想我們的提案,
覺得不錯也歡迎支持贊助喔!!
群眾募資>> https://flyv.tw/zhengbinart
除了個人,
#企業品牌我們也有提出很棒的贊助方案喔!
#苔客上岸
#關於當代藝術
#港灣共創藝術節
#我們不希望這裡只是變成觀光景點
#而是希望能更深的充滿創作的場域
#一個創作者集居的港灣
#一個什麼都可能發生的港灣
我們是星濱山,
在地青年自主創立的策展團隊。
#不要再誤會我們是政府單位喔!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10的網紅ILL MO OFFICI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春艷、老莫、凱琳、Matt Hsu:台灣嘻哈的icon們與 多才多藝的台裔澳洲作曲家讚頌“新冠時代”的台灣奇蹟 「就當家裡」 一股強強聯手,橫跨太平洋兩大洲的全新勢力即將登場,此陣容包括了:台灣嘻哈界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莫與春艷、屢獲殊榮的台裔澳籍音樂人Matt Hsu’s Obscure Orches...
聲音藝術家盧藝 在 ILL MO OFFICIA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春艷、老莫、凱琳、Matt Hsu:台灣嘻哈的icon們與
多才多藝的台裔澳洲作曲家讚頌“新冠時代”的台灣奇蹟
「就當家裡」
一股強強聯手,橫跨太平洋兩大洲的全新勢力即將登場,此陣容包括了:台灣嘻哈界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莫與春艷、屢獲殊榮的台裔澳籍音樂人Matt Hsu’s Obscure Orchestra以及爵士/R&B新星歌手兼ICRT DJ凱琳Cait Lin。
在這個海外台灣人回家極其不容易的時候,Matt特別想要創作一首描繪“台灣精神”的歌,於是“就當家裡”應運而生。這首歌的主題小從發掘生活周遭的小確幸開始;大至感受臺灣整體的生活型態。在“就當家裡”中,你平常聽過的所有樂器Matt幾乎都用上了!他總計運用了15種管絃樂器打造這首受七零年代西洋靈魂樂啟發的全新創作單曲。
在台灣深耕奉獻於中文饒舌創作以及嘻哈知識教育推廣超過十年的OG級先鋒、資深團體參劈TriPoets的成員老莫已經是在嘻哈圈內人人respect的大前輩。在“就當家裡”中,老莫帶來富有台灣街頭原味的歌詞,引領聽眾穿越島嶼,深入感受其對台灣人生活中不同面向的愛與認同。
台灣嘻哈新浪潮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春艷自2013年在「Diss RBL」與饒舌巨擘熊仔的一場“切磋”成名之後,致力發行各類領域的創作,如今的他,已是享譽樂壇的新生代表演藝術家。他以帶有些許飄渺與抽象的歌詞、強烈個人風格以及前衛的藝術性演繹來探索台灣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凱琳 Cait Lin 是近年來在台灣名聲鵲起的新人歌手之一。與Matt一樣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她是名台澳混血兒。凱琳在台灣有著多重身份,首先,她個人是名精通爵士與R&B曲風演唱的歌手;第二,她是爵士樂團"Zy the way中庸"的看板人物;第三,她是春艷Cook The Vibe顏社煮場秀影片中的合音老師;第四,她身兼ICRT的DJ。有賴於擔任首席製作人的凱琳牽線,在“就當家裡”中,我們有幸能看到Matt、老莫、春艷三位才華洋溢藝術家的首次合作。除此之外,她也為此曲找來了能分別代表台灣多元族群的音樂家與聲音。
昆士蘭音樂獎世界音樂類得獎者Matt Hsu aka "Matt Hsu's Obscure Orchestra"是位實驗音樂作曲家。他能演奏多達二十種以上的樂器,此外他也擅長將各類民俗樂器、管絃樂器、以及生活中唾手可得物,以及生活中唾手可得物品發出的聲響編織在一起,譜寫出豐富多彩而匠心獨運的音樂。身為一名"ABT"(Australian-born Taiwanese),Matt從小受澳洲當地獨立音樂、龐克樂與實驗音樂的薰陶,長大後,他成為了全澳洲音樂界最受推崇的實驗音樂作曲家兼社會運動參與者。在跨文化背景成長下的他時常藉由譜寫出在聽覺上超凡脫俗的音樂稱頌多元性與包容性。此外,Matt還擔任自己的17人編制管絃樂團指揮,而被澳洲樂壇比喻為澳洲的Shugo Tokumaru。
這首單曲之中的琵琶solo是由在國內音樂界備受肯定的音樂人陳妍心 Sylvie Chen 擔綱演奏,而在結尾出現的族語和台語則是出自馬卡道族靈魂歌手Vita張芮菲和九歲的盧唯誠小朋友。這次單曲發行的視覺呈現來自一堆年輕又很有想法的臺灣夫妻:林嘎嘎與陳幸運所創立的獨立時尚設計品牌Loopy鹿皮。鹿皮的設計範圍涵蓋了繪製圖像、衣著與各式物件,至於鹿皮創作的風格可謂天馬行空,正如她們所說:創作風格有些很鮮豔,有些很簡單。最後,Matt還執導這支單曲的MV,畫面的組成包含了與春艷、老莫、凱琳和妍心的視訊互動以及在疫情爆發以前,Matt在台灣遊玩時拍攝同性婚姻合法化遊行的影像紀錄。
Release date: 2021年5月26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72iX6YOHjM/hqdefault.jpg)
聲音藝術家盧藝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盧彥中極其享受拍攝紀錄片期間、四處與人談話交際、融入當地的鬧熱節奏,以及進入後製時期關在工作室獨自挑選素材、剪片的美妙孤靜──如此兩極的、跳躍式的生活模式,為盧彥中所珍愛。
而他回頭去望自身童年,赫然發覺他是深受土台客爺爺與日式知識份子外公的影響。前者總是帶幼齡的他到處拜拜,講各種鄉野奇譚、幻麗故事給他聽,也就養成了盧彥中理解世界的方法。外公的學養風範,則導致他對藝術家抱有興趣。
畢業後,盧彥中先後跟隨黃明川、劉建偉、陳芯宜等紀錄片名導,擔任助理工作,期間對諸多藝術、文學大師,包含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林麗珍、林惺嶽、陳芳明進行拍攝,但盧彥中總是無法被這些人深刻觸動,於是他開始轉而追尋自己心目中的藝術家,如其作品《瘋顛狂書道班》中的軻三、《南島盛艷之花》被攝對象柳依蘭。
在軻三的書道班裡,盧彥中看到他讓鄉里間,諸如角頭、屠夫、退休的人、一般家庭主婦,甚至是7歲的國小學生都能在那邊唸詩、寫書法,紮根於市井生活裡。盧彥中認為這才是他的理想藝術家。盧彥中企圖以自身的眼光、理解與追索,去更新藝術家的定義──藝術不必在廟堂,就在江湖中、日常裡可覓可得。
而出身於菜市場的柳依蘭,以自畫像聞名,等身大、高吊在展場中、以龐然的眼珠俯瞰、讓觀者無可遁逃的畫作,有的拿花,也有拿骷髏頭,或與先生綁在一起中間有鎖,乃至柳依蘭跟她先生同困魚池等等塑造。對盧彥中來說,那些巨大自畫像彷若佛殿中的唐卡。尤其橫跨五聯幅的〈一個藝術家的愛.慾〉,藝術家更是將自我擴展至最大,使得盧彥中對其好奇不止,同時想要探詢究竟自我為何物。
至於以著名廣播人吳樂天為主角的《就是這個聲音》,主要是盧彥中想要追憶童年時的味道。在他少年時,幾乎人人聽吳樂天、簡直是背景音樂。他一邊紀錄吳樂天傳奇事蹟,一邊也想要重現過往時光新鮮活辣、充滿動物性的感官世界。
近作《開水喇嘛》起因於與盧彥中形同家人的貓火化後有舍利子,唯在台灣佛教系統裡,畜生不可能成佛。於是他向著外境求解,一路到了圖博區域。起初他對幾萬喇嘛們成天在山上念經完全不解,並不認為只要誦念就能讓世界變得更好。但在上師只要多一個人出家、也許世上就少去一個壞人的言談裡,盧彥中領悟到自己祇是以有限的眼光在對待世界。面向堅信每個人生來都是佛的藏傳佛教,盧彥中也就深沉感應到自己的宇宙觀被打開。
小檔案
盧彥中,Adiong LU, 台灣嘉義人,1984年生。一生謹記阿嬤囑咐之「肯種不畏無田犁」。作品有《今天我明天誰》、《你家是個動物園》、《南島盛艷之花》、《在光中》、《就是這個聲音》、《塩埕區長》、《開水喇嘛》等。善藉私民野史、藝術者、喧鬧者之日常描繪,挖掘漫漫人世之精神共業。鬧中取靜。2017年以二瘋僧之名,成立寒山拾得有限公司。現為盧鉢之父。
創辦人/導演: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馬立群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盧彥中 場地提供:寒山拾得有限公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4IP26L56C4/hqdefault.jpg)
聲音藝術家盧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藝遊大稻埕 #藝術家聯展
在07/04開幕茶會當天,主持人親至現場為大家訪問了其中的10位藝術家,由他們自己來介紹自己的創作理念。
#陳鈺文 作品:古城獨白、大稻埕印象
#林玉雯 作品:人來人往
#陳胤蓉 作品:窗景
#王慶成 作品:大稻埕
#吳家潁 作品:追憶之門
#章芙菱 作品:嘮稻念
#吳弘鈞 作品:夢想迪化街
#彭莉婷 作品:崖上的日日春
#林孟樺 作品:藝遊大稻埕
#李宜亭 作品:大埕小事
緣起:
此次展覽雀兒喜畫廊特別邀請13位藝術家(盧玫芳、王慶成、吳弘鈞、林孟樺、李岡穎、陳胤蓉、林玉雯、李宜亭、吳家潁、彭莉婷、章芙菱、黃郁筑、陳鈺文),以大稻埕老建築及歷史人文為主,透過繪畫、立體、聲音等作品呈現給社會大眾讓觀者深刻感受大稻埕百年風華,運用不同媒材,有油畫、水彩、水墨、版畫、複合媒材等創作,喚起人們對大稻埕舊有的記憶與新的觀點。
大稻埕:
在台灣發展歷史上,大稻埕具有吸納、再生產、推展、融合的意義。文化活動與商業活動集散於此,這裡積累大量來自民間的動能與創造力經日治時期、英法聯軍開港等文化洗禮,使大稻埕魅力至今仍獨樹一格。
藝術:
藝遊大稻埕參展的藝術家是探險者、是翻找古城趣味的創作者、為21世紀大稻埕留下美麗倩影的藝術家。從不同面向角度觀看大稻埕的風華如同藝遊在歷史、古蹟現代的地圖上,透過藝術與地方的關係看見藝術家的感受經驗,探索藝術和生活的文化節理。
雀兒喜畫廊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helseaGallery777/timeline
展期:即日起至09月06日止
策展人 - 黃世昌
指導單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主辦單位:雀兒喜畫廊
協辦單位:大稻埕旅遊資訊站(展覽地點:台北市南京西路237號)
贊助單位:天億兄弟影音傳媒有限公司、承翰國際汽車有限公司、兆鑫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7u7JsGKWv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