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之後,肌肉量每10年下降8%,肌肉量下降後,容易發生無力、虛弱、疲倦、跌倒、體重減輕等症狀。
🦵想知道自己是否有 #肌少症嗎?可以量小腿肚簡單檢測,量小腿最粗的部位男性低於34公分以下,女性33公分以下,屬高風險族群。
如何預防?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4436
------
🔥照服員會員方案,內有詢問度很高的專業責任險
👉https://reurl.cc/R1om0Z
歡迎大家加入fb社團-照顧者聯盟
👉https://bit.ly/3dxSDMS
愛長照整合式行銷-讓大家更認識你的銀髮、長照好物與服務
👉https://bit.ly/2T1FmoR
同時也有6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承接肩夾擠症候群那一集 如果還不清楚肩夾擠症候群的小知識的人 可以回去看看喔~~ 老樣子 若有劇烈疼痛一定要去找專業人士評估喔! 想看其他物理治療知識 追蹤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veronicareh... 追蹤 facebook : ht...
肌少症風險 在 Liz營養師飲食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忙著追奧運的同時,還有記得父親節即將在週末悄悄到來嗎?
工作後、當父母後,關於家中長輩過去對自己的照顧與教養,有更深的體悟,
賺錢多難啊...還要養活照顧一個家🏠
以前的時代比較早婚,想想我們還在青春快活的時候,
父母已經在為一個家努力,犧牲多少自己的時間與夢想。
那些委屈、辛苦與壓力,是怎麼走來的...
男性在30歲時,達到體能最高峰,
之後,體內細胞分解的速度大於更新,
器官與身體功能遞減,
加上長期壓力大、睡不好或疲勞,
都是給健康擊上重重的一拳🥊
根據先前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
台灣男性普遍的飲食:
🆖脂肪偏多醣類略低
🆖維生素E、鈣、鎂和鋅等平均攝取量未達建議量
鈣質特別需要注意!
➡️常呼籲女性注意骨質疏鬆症的問題,男性易忽略
✨3個重點,關心爸爸們(男士們)飲食健康!
1.飲酒適量、多吃蔬菜
工作應酬、親友聚餐,
大魚大肉小菜配酒,是常見的現象,
過量飲酒會傷身‼️
⚠️同步吃下的食物➡️熱量、重鹹、油和糖,
加上酒的熱量,脂肪up!up!
➡️傷胃、慢性病
隨著時代、工作和文化的改變,
下修了疾病罹患風險年齡,
年輕發生心臟病、大腸癌、肝硬化或痛風等男性已經越來越多…😰
但酒不是不能喝喔🥃
我國飲食指南和有名的 #地中海飲食 ,
都有包含飲酒🍻
建議男性一天酒精攝取量20~30g,
不是30g的酒!是『酒精』,
因此要依照酒類品種、酒精濃度來計算出才知道實際能喝的量,
例如:啤酒大約是兩罐(小的鐵鋁罐那種)
👩🏻⚕️健康飲食行為必須越早養成習慣越容易改變!
應酬要多吃菜不免困難🥲
因此非應酬時,盡量多攝取蔬菜🥬
清淡飲食,少油炸與重鹹。
2.補充鋅鎂和茄紅素
『鋅』常在男性營養補充中被提起,
因為鋅與男性性功能有關,
且與肌肉和蛋白質合成和免疫系統等都有關,
皮膚狀態、改善落髮、修復心血管發炎、改善動脈硬化、腸道健康🤭
💡補鋅:海鮮、紅肉、全穀雜糧類和堅果種子
『鎂』與骨骼健康、新陳代謝和肌肉運作有關,
攝取不足影響睡眠與放鬆、降低體內代謝🥺
想到爸爸們工作壓力大、睡眠品質不佳又疲勞...
💡補鎂:海鮮、紫菜、全穀類、堅果類和深色蔬菜
(💡一樣的食物:海鮮、全穀類、堅果)
並且有抽菸、喝酒以及肥胖的男士,
會提高和提早有攝護腺肥大或癌症風險,
❌脂肪高、口味重、刺激高
⭕️多喝水、補充鋅、多吃茄紅素的食物,
例如:番茄🍅
以及多吃十字花科蔬菜與堅果種子,
共同加強攝護腺保健。
3.蛋白質很重要
高齡的爸爸首要關心 #肌少症 風險👴🏾
肌肉隨著年齡升高與身體活動量的降低,流失速度大於維持住。
肌肉流失會怎樣❓
走路的平穩、椅子上站起來的快慢、生活行為、遇到危險的反應變慢,逐漸影響😱
到高齡才開始加強肌肉會比較辛苦,
蛋白質攝取量應早注意。
➡️心血管疾病風險和補充蛋白質無直接相關性
因爲年齡的增加,牙口功能也逐漸退化,
準備肉質比較軟嫩且油脂量少一點的蛋白質類食物,
例如:魚類、豆製品(包含豆漿、豆腐等)、軟化的雞肉豬肉、蒸蛋等。
加上增加身體活動、安全負重,
盡量維持肌肉功能💪🏼
謝謝爸爸們!
祝大家平安、健康和快樂。
☑️有幫助的話,歡迎推廣給其他人看
——-
#父親節 #付清節 #mydad #爸爸 #parents #happyfathersday #健康 #樂齡 #高齡 #酒 #蔬菜 #均衡飲食 #health #重訓 #早睡 #減重 #睡眠品質 #dietitian #nutrition #健康飲食 #lizdailyfood #staycalmandeathard #營養師Liz #newpost
肌少症風險 在 葉峻榳醫師。慢性病&體重管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肌少症》慢性腎衰竭會惡化肌少症!淺談危險因子、機轉、治療原則💉
肌少症不但是中高齡族群的常見問題,許多研究指出,洗腎跟慢性腎衰竭的病人,大多都面臨肌少症的威脅而不自知。
💡肌少症 & 慢性腎衰竭
Sarcopenia and Translational Aging Research in Taiwan (START) study 這篇文章,是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所做的研究,研究結果指出『慢性病越多,肌少症風險越高』。
這篇研究提到,病人合併的慢性病愈多,在握力(grip strength)、行走速度(gait speed)、起身行走測試(TUG test)等項目,運動表現就愈差 ; 若合併低肌肉質量,情況更不理想。
☑️可能肌少症:肌力下降,肌肉質量正常、體能表現正常。
☑️肌少症:肌力下降、肌肉質量下降,體能表現正常。
☑️嚴重肌少症:肌力、肌肉質量、體能表現皆下降。
肌少症診斷,主要參考「肌力、肌肉質量、體能表現」三項指標。在洗腎跟慢性腎衰竭的病人身上,我們觀察到他們普遍處在『分解代謝狀態』(Catabolic state),容易出現肌肉質量下降、肌肉萎縮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根據研究,慢性腎衰竭可能會有以下問題,最終導致「肌肉蛋白質分解」(Protein Degradation in Muscle)!長期洗腎的患者,更會因為蛋白質合成降低、蛋白質分解加速,肌少症問題雪上加霜。
1⃣️Oxidative stress
2⃣️Inflammation
3⃣️Protein-bound uremic toxins
4⃣️Parathyroid hormone
5⃣️Glucocorticoid
6⃣️Angiotensin II
7⃣️Defective insulin signaling
幸好,藉由運動,我們可以對抗慢性腎衰竭的『分解代謝狀態』,藉由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 (PGC1α),強化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改善肌少症。
📖更多內文請點 🔜 https://www.yehclinic.com/sarcopenia-in-chronic-kidney-disease/
肌少症風險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承接肩夾擠症候群那一集
如果還不清楚肩夾擠症候群的小知識的人
可以回去看看喔~~
老樣子
若有劇烈疼痛一定要去找專業人士評估喔!
想看其他物理治療知識
追蹤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veronicareh...
追蹤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veronicarehab/
地點:知昕物理治療所
知昕物理治療所: https://veronicarehab.physicaltherapy...
其他影片在下方~~~~~~~~~
為什麼不應該持續牽拉脖子肌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qlW...
肌少症/肌肉量流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fZ8...
脊椎滑脫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K6l...
骨盆歪斜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1W0I...
睡覺姿勢大解密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8dxu...
高低肩很可怕嗎?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XOmF...
正確走路減少受傷風險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8QcH...
肌貼教學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Gm1j4D61O8&t=29s

肌少症風險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朱學恒的表情包2.0加強版上架囉】
https://line.me/S/sticker/16645010/?lang=zh-Hant&utm_source=gnsh_stickerDetail
高端喊出明年要賣1億劑,但是等等,彭博表示:高端雄心勃勃但是有兩大挑戰,到底是甚挑戰呢?ft.前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現任精神科醫師 黃偉俐
#黃偉俐 醫師小檔案:
現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
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根據東森新聞報導, #高端疫苗 公司總經理陳燦堅,近日接受外媒彭博社採訪時表示,現階段目標是獲得3到5個國家的許可,「明年銷售1億劑疫苗」。而彭博社對陳燦堅的目標用「雄心勃勃(ambitious)」來形容,接著指出高端現階段有2大障礙需要克服。
彭博社指出,高端正面臨激烈競爭,全球正在開發的新冠疫苗有近百支,超過12支已進入上市前必經的第3和最終階段研究。另一個需要克服的障礙是價格。彭博社指出,目前台灣政府向高端購買500萬劑疫苗,但每劑價格高達880元(約為31.9美元),這使得高端躋身「全球最昂貴疫苗」之列。綜觀各國疫苗,莫德納每劑成本至少約31美元,而最便宜的AZ疫苗,每劑價格約為5美元。所以我們要來問問曾任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的黃醫師,高端面臨的挑戰到底有幾個?
然後因為 #新北幼兒園群聚感染 事件擴大,所以帶動了高端的施打數量,從原本單日只有幾百人的施打,暴增到超過1萬5千人,但是面對Delta病毒,高端擋得住嗎?
回頭看看高端的生成,引述黃偉俐醫師在風傳媒上的投書,任何使用在我們身上的藥物,首先要問的是安全性,高端或聯亞疫苗根據3000多人的二期研究,就能保證病人施打後的安全性嗎?
mRNA或AZ疫苗也是一樣,三期研究好幾萬的受測者並沒有發現血栓、心肌炎跟疫苗的關聯,直到大量施打才確認。問題出在血栓、心肌炎都是十萬分之一以下的發生率,屬於很罕見的副作用,幾萬人的三期搞不好連一個都沒發生過。
高端或聯亞疫苗主要抗原是棘蛋白,經驗上棘蛋白做成的疫苗確實副作用較少,安全性很高,但是棘蛋白之外,還有新的佐劑呢?製程呢?只做3000人的研究,包含安慰劑組,連萬分之一的副作用都不容易偵測到, 千分之一的副作用也不容易證明其關聯性,最多只能做到發現少見副作用,百分之一以上的程度。誰好大的膽子說高端或聯亞疫苗安全性一定沒問題。3000人研究的安全性頂多只能說明一件事,施打疫苗的不良影響跟不打疫苗相比──「利大於弊」。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4:00 一期.二期.三期臨床實驗的目的
22:00 二期期中解盲就EUA 黃偉俐:無賴
28:00 日本第一三共vs.高端
33:00 疫苗與突破性感染
47:00 幼兒園群聚感染事件
54:00 政府應紓困八大行業/對抗病毒就是對抗人性
56:00 幼兒園群聚感染事件 5歲以下小朋友隔離家長陪同
01:08:00 疫苗混打
01:13:00 疫苗施打順序? 黃偉俐:捨老救關鍵/疫苗購買不足誰之過?
01:19:00 台積電劉德音喊話背後...
01:28:00 高端要賣1億劑 可能嗎?
01:38:00 疫苗風險控管失靈
01:43:00 對後續疫情的看法

肌少症風險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NT #青少年 #心肌炎 #副作用 #疫苗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 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 來賓:
林氏璧(前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
高鈺淳(基隆市教育關懷協會理事長)
00:00 開場。BNT該打嗎?青少年、家長擔憂不同
07:25 mRNA疫苗存心肌炎副作用,青少年風險較高
14:20 青少年接種BNT症狀?林氏璧:胸痛、喘累速急診
21:15 高鈺淳:接種疫苗校園衛教、學生表意權不可少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