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parfaits garden🪴
帕菲日💰500
總覺得我是個幸運的人,在吃東西的路上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小夥伴,還有經歷了很多美好的小確幸。這次是和 @selina_1018 姐姐約會,謝謝你搶到了阡日不定期的開放的帕菲日後要約我,讓我能經歷藝術品的洗禮,就算因為疫情的關係從5月延到了8月底,也無法讓人不感到期待啊。好啦今天的介紹就在這開始,請大家好好觀賞ㄟ(˶‾᷄ ⁻̫ ‾᷅˵)
#好多葡萄葡萄的帕菲
🌕🌕🌕🌕🌕
上面的餐名是我自己取的,甜點如其名的淺顯易懂,這次的主角就是葡萄。一開始甜點師端出了一籃葡萄,裡頭有各式各樣的葡萄品種後,開始介紹這次甜點創作的結構理念,而後再將它一杯杯的按照入場順序,送到每個歸心似帕菲的食客們桌上。一開始入場時,我有先看了看店家提供的甜點介紹卡,原本對上面的帕菲小圖沒有什麼feeling,結果看到實品的第一眼,只有一個os:這不是甜點!這是花園!這是藝術品!好了,回到正題,這杯葡萄帕菲實際吃起來的感覺也是一級棒的好吃,開端的三球小冰淇淋就已經令人嘴巴為之一亮,從清爽帶有一些冰沙口感的香檳葡萄,到中間香氣濃郁味道不甜膩的酪梨布丁冰糕,還是最後滿滿咖啡因混合著奶味的莫札特雪酪,不管是單吃還是將他們交叉著吃,味道都非常搭非常順口。再來的上層擺放著水果藝術品的基底,是口感厚實的餅乾,也是這次我心目中喜愛的第二名,我很喜歡它吃起來香氣滿分的雞蛋香跟散發出淡淡烤箱氣息的味道,甜點師在詢問大家的餐後建議時,有分享到這個烤餅因為容易破掉、碎掉,所以就算當日的帕菲日預定人數是60人,他們還是預先烤了100多片,以防發生遺憾的事!而說到上層的葡萄藝術品,這是用三個不同品種的葡萄展示而成,從左到右是美國糖果葡萄、日本岡山麝香葡萄、日本岡山貓眼葡萄,以甜度來說我覺得麝香葡萄榮獲第一名,但以喜愛程度來說,我個人覺得最驚豔的是不死甜的糖果葡萄。最後要介紹的是烤餅下的甜點們,外觀看得到的有切片綠葡萄和最底下的康福茶凍,而看不到的有戚風蛋糕跟米餅。清爽的綠葡萄搭配芒果卡士達醬與切片較厚的戚風蛋糕一起吃,味道就是水果戚風蛋糕,我想將它獨獨立出來成一個甜點品項也不為過,米餅的部分我覺得比較可惜,可能是有吸收到外來甜點的水氣,所以我在吃的時候已經變成軟硬交織的口感,像是ㄍㄟ鬼丸(台語)的棉花糖,不過別有一番風味的食材,不影響我對整體的喜愛度,俗稱的瑕不掩瑜,而最底下的茶凍吃起來非常清爽,用烏龍茶香那不甜不膩的表現,作為甜點的結束,實在是最適合不過了(*¯︶¯*)
#飲品 #淺焙咖啡
🌕🌕🌕🌕🌗
帕菲日除了有帕菲外,店家有提供三款飲品:中焙咖啡、淺焙咖啡、康福茶氣泡飲,我選了味道較酸一點的淺焙咖啡,喝起來除了有咖啡因外,還交織了淡淡的花香味,整體喝起來非常順口,跟帕菲搭在一起剛剛好,小小一杯確有意猶未盡的滋味( ´▽`)
#總評
🌕🌕🌕🌕🌕
每個甜點作品的背後都有一個厲害的藝術家,就算不是每個都吃的到實品,但光從照片就能反射出用心的光波到眼珠,能吃到每個用心製作的寶貝們,真的是太幸福啦。環境方面阡日除了有一般桌椅,也有日式的阿塔塔米座位,用餐起來的感覺很溫馨舒適,by the way店裡有隻小貓仔,會走來走去,雖然它只黏了我1分鐘,但我不會忘記它超級萌的背影!好了這次的分享就到結束啦,總而言之希望我還能常常吃到好吃的帕菲,喜歡這篇文章的人,趕緊按讚分享收藏,也可以追蹤我啦,下篇見(⁎⁍̴̛ᴗ⁍̴̛⁎)
帕菲內容物
慢烤蕎麥芋泥薄脆片、日本岡山貓眼葡萄、日本岡山麝香葡萄、美國糖果葡萄、屏東檸檬奶油凝乳、新鮮接骨木花、酪梨布丁牛奶冰糕、美國麝香葡萄、巨峰葡萄瑪格麗酒酪、莫札特咖啡雪酪、加州翠綠葡萄、烏香芒果卡士達、香料康普烏龍茶凍。
——————————————
📍阡日咖啡供應所
🏠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1巷1-4號2樓
🚇中山站
💳現金
#台北美食 #台北 #台北甜點 #台北咖啡廳 #帕菲 #台灣美食 #台灣甜點 #台灣 #芭菲 #parfait #相機先食 #手機食先 #delicious #popdaily #popyummy #popyummy_mag #4foodieforfoodie #dcard美食板 #alli吃甜點 #alli吃甜點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
背骨仔台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靈的波動】
龍哥最近身心出了問題,也很積極地配合醫師治療中。
我一直都以為我的狀況很好,但也只是以為。
前幾天,所長給了我一個案子,是一間某期別墅的裝潢。在這樣的景氣中,能夠把預算提到這麼高、還是入住全新別墅,想也知道對方的財力很不錯。
龍哥趕緊去電、熱絡地與對方男主人聯繫。男主人說,因為他工作很忙、除了車庫他想設計一些改車的收納櫃,其他房子的事情、他都全權給女主人處理。如果女主人希望的有超過預算的部分沒有關係,跟他說一聲就好,女主人開心最重要。
#聽完龍哥超羨慕他老婆_根本被寵上了天
#幹可以無預算室內設計_不砍我設計費的好客人不多了
隨後我們交換了工作用的臉書帳號。(總不能把龍哥真正的私人帳號給出去,讓熊本熊的大頭貼去對客人比中指(被巴)
這案子,一看就知道KEY麵是老婆。龍哥想說先做做功課、看看女主人的臉書通常喜歡什麼。簡約風?奢華風?鄉村風?美式風?
龍哥順著客人的臉書、循著關係欄位,快速地找到了女主人的臉書。一點開,我愣住了⋯⋯⋯
她,不就是在學生時期、霸凌了我好幾年的女生嗎?
_
龍哥從小就胸肌很大,我也沒辦法。
那時候剛好青春期,所以我總是馱著背、非常的自卑。
全班胸部最顯著的女生,應該就是拎杯了吧!
所以理所當然,我就成了被嘲弄的對象。
有一句台語的歌謠:「草蜢仔弄雞公,雞公匹噗跳。」
然後這句台語歌謠,就被他們改編成:「臭奶仔幹雞公,雞公匹噗幹。」用來暗諷:「妳奶很大,一定很想被人幹。」
那時候的我不敢反駁,那群人就是班上的小太妹。小時候的龍哥很自卑、很沒有自信,更不要說去反霸凌、罵回去啊~什麼的。我只求可以畏畏縮縮、過完這個痛苦的學生時期。
_
一思憶過去,那些痛苦似乎歷歷在目。但很可笑的是,那個欺負我、那個極盡糟蹋我、不斷傷害我的人,現在似乎過得比我還好、更好。
而我,在幹什麼?
我什麼都做不好,連自己的低落情緒都無法控制。連自己想做好的事、想做好的工作,我都無法完成。甚至為了配合治療,我減少了設計的案子、所長把輕鬆又報酬好的案子讓給我;同時我也已經結束了為期十多年的翻譯工作。
#我那麼那麼捨不得_但我還是放開了
#我知道現在的自己真的不堪負荷
看完對方的臉書,我崩潰了。一直以為我的病情應該其實還好,但突然開始哭了出來、就再也止不住了。我無法停止、不斷嚎啕大哭。
「老潑,你怎麼了?」
板桓不明所以地問我。龍哥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邊哭、邊說著:「我很恨她!真的很恨她們!被霸凌那時期的我很負面,我一直偷偷在心裡詛咒她們、希望她們不得好死!畢業了之後,我也希望她們哪天可以嚐嚐被霸凌的感受,知道那種無力與無助。」
#但我什麼都沒看到也沒有勇氣去探聽她們的後續
#就這樣偷偷心裡恨著就好_擔心結果不是我想要的
然後就像是被現實生活、直接正面砲擊一般。
記憶裡、曾經哭到喘不過氣的自己⋯
一秒,就脆弱得粉身碎骨。
_
其實,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一年前~
拎杯可能就是笑笑著、推她更多預算、一口氣賺她更多的錢!什麼霸不霸凌的都沒關係,都過去了。
該長大的,我就會努力讓自己趁著這樣難得的機會、全部放下。糾結不會帶給我快樂,而我活著、就是為了更開心更爽!
但現在的我,卻怎麼都沒力氣、積極又正面地告訴自己:「哎呀,都沒關係了啦。」
就當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時,板桓可能是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就用他的理科腦、很直男地問我:
「那,妳當初為什麼不罵回去?」
_ _ _
貧果「你現在是在檢討被害人嗎」報導~
【後記】「我當然也不只一次,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我除了恨她們,也恨那個懦弱無力的自己。我也曾經想過要反擊,但為什麼、為什麼當初的我沒有勇氣。我不只恨她,我也恨我自己。」龍哥頓了一下、語氣尖銳地提問:「這樣的答案,貴司有滿意嗎?」
板桓不知道是沒察覺到拎杯在不開心,還是他試圖用他自己的方法、來安慰我:「有時候啊!恨意、惡意,那些靈氣的波動、是無法傷害對方的守護靈的;妳的恨、妳的負能量,是會隨著妳散發的恨意波動、回到妳自己身上。」
龍哥思索了一下,很直白地問他說:「所以你的意思是,因為我恨她⋯⋯
所以,我會得到報應?」
#為什麼傷害別人的賤人可以過得很好很幸福
#為什麼那賤人捅了我那麼多刀
#而我卻連恨_都沒有權利
背骨仔台語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空氣音樂 ◎嚴毅昇
“Life's most persistent and urgent question is:What are you doing for others?”—— Martin Luther King,Civil Rights Leader
1.
下午五點四十九分你開始點擊音樂播放
客人點單紅茶
螢幕,也想要坐下,另一位客人向你走來
鍵盤敲敲話:「請稍候…」
六點二十分客人開始看書
變換歌曲像在誰背後
抽取人生的旋律
然而隱者並不在隊列中
安靜是種雨後慢性致死疾病
皮膚上爬行的濕度發出微光
2.
午後六點四十分窗內的茶有些涼了
末後的日子轉動迅速
關於大社會不比小社會在乎
收音機冷語冷調:「2017年…
寒流死亡人數…」晚餐時間遲滯
寒風翻閱外衣時時侵略
生命大書翻頁老去
幫盆栽澆水相對青春
末梢預習末日
近日少人往來,默默讀報
有個詩人死亡
有個不熟識的攝影師靈魂失去下落
在同一句軀體上,以我知道的方式點上句讀
抓不著的神
形影都押在雪白的牆隅
頭上敲響硬幣聲
3.
七點零七分單曲循環著你的一日
開始默讀
緩緩下降的萬國旗幟
孤獨者的睡臉初醒的血絲,純粹且幸福
今天也翻閱遭棄的書籍
體會稠人虛座,想著
如果夜深能遇見
一場霧
4.
七點零八氣味放緩擴散的芬芳
你想說的話越來越多
門楣的掛鈴狂奔的引擎
眼睛是疲憊
風是虛掩
偶爾乘虛而入
用書箋扎在摩托車日記上
開採一座螻蟻的油井
5.
下午六點整記得他失去了傢俱
與第一人稱
被紙袋裝走嬉鬧聲
被紙箱帶走的生活
在許多關於存在的季節裡
頑強抵制思考,在人潮之中潛水
聆聽死者的召喚
站在一窗破舊紗狀玻璃前
向光祈求將不潔一一撕去
人類社會中尚未入世的靈魂
祂們獨居田野的憂鬱如寒夜
暗中烤火對坐盈覆的荒蕪
因有所期待
經年替疲憊翻土
6.
下午七點零八
時間如漏斗緩慢滴答
多數時候想要離開驚怖的水流
積滿內心的訊息
無分無秒熠熠閃爍
偶爾也該上岸吐出幾句
的遺書太多
骨骼快被流水帳的年華壓碎
7.
下午七點二十二分享收攏無止糜糜的虛華
另一個自己
在長長鏡頭無盡延伸仍未抵達街的角落
默默哼歌
一個人演繹冷漠的人體模特
等待溫度留下空碗
離開時
喝一杯單點人生
註:“Life's most persistent and urgent question is:What are you doing for others?”—— Martin Luther King,Civil Rights Leader「人生最長久且迫切的問題是:你在為別人做什麼?」——馬丁.路德.金恩,閱自《小書The Small Issue》角落微光。
--
修改自白沙文學獎詩作〈空氣音樂〉
--
◎ 作者簡介
嚴毅昇。1993年生,Cidal,阿美族、噶瑪蘭族混血都市原住民。絆詩社顧問。
文章散見幼獅文藝Youth show 192站、圈外、印刻、文訊、歪仔歪詩刊、聲韻詩刊。共同著作:《劃出回家的路--為傳統領域夜宿凱道700+影・詩》、《運字的人——創作者的鑿光伏案史》、《星升首測》。
IG:pennisetum_cidal。專頁:狼尾草cidal。
--
◎ 小編小令賞析
八:開局是一個規規矩矩的起手式,點出時間、「開始」,進場動作是「點擊音樂撥放」。接著「客人……另一位客人……」原本以為整段都會是速寫般的場景勾勒,沒想到「變換歌曲像在誰背後//抽取人生的旋律」這兩行猛然跳出享受感,彷彿被瞬間出手。才意識到這個作者其實想要對讀者「做什麼」,但前面已經放下戒心,後面就流暢地中招了:「然而隱者並不在隊列中」,光這句就倒地不起。多兇。
蔓:(沉默)
薛:讚美完了嗎?
八:看看,「安靜是種雨後慢性致死疾病//皮膚上爬行的濕度發出微光」,多麼整齊乾淨,手起刀落,說一是一。
蔓:(微笑)
薛:還倒地不起嗎?還躺著嗎?躺著舒服就接著躺吧。
八:不躺不躺,地上髒髒,起來繼續說話。第二節接著用時間走子,附帶剛剛的「點單紅茶」狀態微變「有些涼了」,非常喜歡它讓人放下戒心瞬間出手擊打痛處的自然,那麼毫無威脅性、難起防備之心,甚至根本無從防起,句子就突然貼近,然後過招。
蔓:(愣住)
薛:被打到深處也甘心嗎?這首真這麼無懈可擊到毫無還手或招架的餘地嗎?
八:多美,看看:「末後的日子轉動迅速//關於大社會不比小社會在乎//收音機冷語冷調……晚餐時間遲滯//寒風翻閱外衣時時侵略//生命大書翻頁老去」這也太不落俗套了,怎麼可以不好好接招,非得動用全副身心,才能感受它是怎麼運作的呢。
蔓:(歪頭)
薛:這樣下去無法討論,怎樣就不落俗套了?
八:等等,第二節還沒完。看看:「幫盆栽澆水相對青春」光這句,怎樣的靈魂能夠寫出這樣的句子?往下包含「末梢(盆栽)預習末日」及其他動詞如:「往來、讀報、死亡、失去、句讀、抓不著、押在、敲響」
蔓:(沉默)
薛:也不能只是點出動詞,然後狂讚不俗就沒事了。整體呢整體?第二節主要的亮點不就在於;將一則小報般的角落資訊,細細斜切入骨嗎?像是滲水的牆壁,看起來一片光潔,手摸上去,牆上留下的掌痕與掌心摸著的水感,不是冰涼而已,而是瞬間交換彼此資訊的雙向存有。
八:是的是的,往下的三四五六七節開頭,全都清一色用時間幫讀者定位、定調。像紀錄片,也像固定報時的廣播,甚至增添現場的場景或心境。但這樣的處理方式或說手法,是聰明的嗎?或說,是否為一種擔心讀者會跑單的消費明細呢?
蔓:(咬手指)
薛:整首看下來出場腳色眾多,使用到「隱者」、「孤獨者」、「死者」,但並不會因此感覺喧囂,反而很能跟隨敘事者的帶領,在第三節體驗濃烈與輕快情景的描摹。「今天也翻閱遭棄的書籍//體會稠人虛座,想著//如果夜深能遇見//一場霧」在這樣自信而穩重的敘事腔調中,確實能全然放心於敘事者欲揭露如萬花筒般的變化:舒緩、篤定,還有一份無可言喻的絕對踏實。
八:有些作品,常在第一句或前三句就能鬆開閱讀經驗中,時常不自覺會防備起的「被操縱感」,有些敘事腔調就是高度表演,很有正在被觀賞的自覺,很有「快點看我,我超好看」的嘶聲吶喊。但有些敘事腔調,根本就毫無腔調可言,單純就是會讓人很想「聽它怎麼說話」,或「聽它想說些什麼」,像這樣,「眼睛是疲憊//風是虛掩//偶爾趁虛而入」不是邀請讀者,也不是勾引讀者,反而是自顧自靈光一閃就開口傾訴的,自然開啟訴說的欲望,除了訴說之外,再無他求。「用書籤扎在摩托車日記上//開採一座樓蟻的油井」單單這樣的口吻,能夠承載並發送出去的內容與讀者群,是不可限量的。
蔓:(點頭)
薛:是吧,或許是那樣沒錯。第五節:「下午六點整記得他失去了傢俱與第一人稱……因有所期待//經年替疲憊翻土」讀著讀著,會覺得作者像是一個身上懷有一座大山的靈魂,而詩作就像登山口的階梯,放眼看去全是綠意,舉步前行才知道其中涵藏的豐盛。第六節的最後一行:「骨骼快被流水帳的年華壓碎」沒有打磨感,就算有也近乎拋光至無痕,該說鬼斧神工或渾然天成好呢?整首長詩處理日常的關係變化也好,情境勾勒也好,皆維持穩定的耐心與懇懇切切的傾訴。
八:但看第七節的收束如何呢?「一個人演繹冷漠的人體模特//等待溫度留下空碗//離開時//喝一杯單點人生」前面幾行的行文都很期待,可惜最後力道弱了,但仍然不減損整首的美感與餘韻,如果把註記的文字也囊括進閱讀脈絡的一環,則「人生最長久且迫切的問題是:你在為別人做什麼?」即在長詩之後又將主題拉回最起初的源頭,而此問句引導的探問與思索,則餘韻更深。
蔓:(燦笑)
--
美術設計:吉兒
圖片來源:小令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2018年的金車現代詩獎得獎作品中,台語詩和描寫原住民議題的詩作一樣,都只有一首。
——小編K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白沙文學獎 #空氣音樂 #嚴毅昇 #喝一杯單點人生 #對話體賞析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3/20210326.html
背骨仔台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背骨仔台語 在 伍佰 Wu Bai & China Blu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土地的情感,心境的轉變
吹著反潮南風的驚奇之夜
《伍佰&China Blue透南風演唱會影音全紀錄》
🎧數位收聽與實體收藏:https://umg.lnk.to/WubaiTNF
📀實體收藏:2CD+2DVD+【濃烈情感故事書】
📀實體收藏:2CD+1BD+【濃烈情感故事書】
🤘演唱會概念源自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釘子花】
🤘總導演伍佰恣意揮灑 打造一齣詩意搖滾舞台劇
🤘孕育濃烈情感的海島人文 故事書中深層解密
寬大遼闊的舞台上,一株巨大的木麻黃在落日餘暉中隨風搖曳,在沙沙的海浪聲包圍下,舞者緩慢步入舞台,隨著〈東石〉的前奏響起,這場台灣限定演唱會《透南風》就此展開⋯⋯
《透南風演唱會》有別於一般流行、搖滾演唱會的既定模式,它的中心概念來自於2017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的【釘子花】,搖滾樂融入Afrobeat,與充滿詩意的台語文一起搖擺舞動。極大又極簡的舞台設計,以木麻黃與海分別作為上下半場主要意象,藉此呈現孕育出濃烈情感的海島人文:喧囂寧靜,詼諧霸氣,親暱爽快、煞氣浪漫....,伍佰& China Blue與舞者、銅管樂手、打擊樂手、DJ共同演出的這一齣搖滾“舞台劇”,所有的元素像萬縷絲,逐步將現場所有的人在無形中緊緊地纏在一起。身為總導演的伍佰,為了這絕無僅有的台灣限定演唱會,恣意地揮灑(以伍佰的說法是“為所欲為”),把想要的東西一個一個全都搬上舞台。在隨專輯附贈的【濃烈情感故事書】中有更多精彩的揭密,讓歌迷可以按圖索驥去發掘這一場演出更深層的一面。
這場海味十足的盛宴,以CD+DVD或CD+BD兩種包裝完整呈現在《透南風演唱會影音全紀錄》。而72頁的特典【濃烈情感故事書】中,伍佰以總導演之姿細述《透南風演唱會》從無到有的點滴,絕對必須字句拜讀。另搭配萬分精彩的“劇照”數十幀,讓這本故事書不只是一個附錄,而是《透南風演唱會》畫龍點睛的超完美句點。
#伍佰ChinaBlue #透南風演唱會 #伍佰出道30週年
-
【伍佰 & China Blue YouTube頻道】訂閱►https://pse.is/HV2ZC
【伍佰 Wu Bai Facebook】►https://www.fb.com/wubaiclub
-
《東石》
詞曲:伍佰
我徛在這个無位通覕攏是黑沙的海邊
對面的日頭照著一條一條銀色的海水
生狂的風將阮的頭毛拍結規身軀黏黐黐
遠遠的所在浮著鹹鹹氣味規排的蚵棚
沈落的太陽催我趕緊離開這个黃昏時
紅色的天光也漸漸收煞真快就會來反青
看沒到你佇我的身邊心肝突然雄雄來覺醒
我已經毋是無知懵懂四界走的少年時
哪會 攏無人
看來看去 攏無人
街仔路嘛 攏無人
戲棚跤嘛 攏無人
路遮大條 攏無人
路燈跤嘛 攏無人
剃頭店嘛 攏無人
大廟口嘛 攏無人
日時就是 攏無人
暗時也是 攏無人
我的身邊 攏無人
按怎揣嘛 揣無人
天頂的月娘七早八早浮佇懸懸的半天
頭前的烏雲嘛無遮到遠遠閃爍的都市
規群的蠓仔挵到車窗一隻一隻全部碎骨分屍
我著愛等待明仔早仔猶原出現的露水
啦……
背骨仔台語 在 魏祺修 Xi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Facebook
阿修|https://www.facebook.com/Xiiiiiiu/
Instagram
阿修|https://www.instagram.com/xiiiiiiu/
我是一個南部小孩,為了追逐夢想獨自北上生活
在台北生活的這六年,難免會有被看不起、看笑話的時候
那時都會有想要放棄的念頭
不過想到家人對我的期待,就會逼著自己不許那麼懦弱
但有時候真的好想要回家喔
請你不通嫌棄我
作詞:謝和弦
作曲:謝和弦
惦在這個高尚的都市 萬事就要客氣 交朋友就要小心
永遠不通 將理想放抹記 也已經幾落年 也已經不通再因仔性
阿公有交代 阿爸有交代 想厝就要回去
坦白來講 我每天麻想要回去
提醒著自己 心內的聲音 鄉下人要有骨氣
未來的路 我打死也不放棄
你笑我沒氣質 你笑我沒背景 我真正沒要緊
請你不通屎臉 請你不通嫌棄我講台語
我麻甘願 吃路邊你講的不衛生
真拍謝 我含鐵仔出世
你笑我沒氣質 你笑我沒背景 我真正沒要緊
請你不通屎臉 請你不通嫌棄我講台語
我麻甘願 一世人 永遠勤儉過日子
麻永遠是 溫阿嬤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