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 3-2。🦚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成名致富,
這樣他們就知道,
這不是快樂的原因。
~金凱瑞~
在NETFLIX這部記錄片:
極簡主義—記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裡面的極簡主義者說到,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依照
「擁有的空間」來決定生活方式,
而不是創造我們的居住空間。
我們很容易出錯,
最後搞到一間房間有三張桌子。
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居住空間」呢?
首先,根據「生活方式」。
這點的確要對自己有非常的了解。
B&W極簡生活家,
她們在自己的Youtube影片裡談到
「自己偏好的生活模式是必須
不斷嘗試出來的,一旦找出自己的模式,
生活就會開始產生順暢感。」
第二點是興建具社交性的住宅,
也就是真正能夠聚集人心的住宅。
「無預算美宅」裡每個委託人,
無論改造客廳、地下室、廚房,
所有的訴求都是在「連結」家人
與朋友的情感。
請試想,家裡哪一個空間可以連結
家人的情感;
邀請朋友來家裡玩時,
能夠夠盡興,讓大家都可以感覺到舒適。
重新檢視完美家庭的形象,
不再是豪華、堆積如山的物品。
人們不知道什麼東西能讓自己快樂。
許多人認為物質上的擁有才是
追求的標的,
他們認為滿足自己的每個慾望,
才算是達成滿意的生活。
很明顯的身為人類,
一開始我們會和身邊關心自己的人
有穩固的依附關係,
有時候這種依附關係會擴張到物品,
就好像他們跟這些人重要。
人們的消費行為,
都是為了填滿內心空虛,
不管買了多少東西,
我們都不會變成一個更完整的個體。
我們會不停的尋找,
這種慾望永遠不被滿足。
這根本的事實是,
這些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
因此永遠不夠用。
在內心深處,
我們並不想要更多的物品,
我們要的是它帶來的意義,
我們想要一個「完整的自我」,
希望感到滿足。
============================
我在整理自己的書時,
明顯的感覺到自己渴望「能力」和「自律」,
擁有一項能力比快速得到想要的物品
難太多了。
我們可以快速買到食譜,
卻無法立即擁有烹飪的能力;
可以馬上買到語言書,
卻不能在短時間內聽說能力流暢。
買到不會賺到,
很多人都在買的時候達到了
「擁有」的快感,
卻忘了買回家時花時間培養能力。
#能力無法只有買到
#書的內容再棒,不讀,它只是一本沾灰塵的書
#能給物品意義不在買在於使用者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吃不可的台南古早味-『炒花枝焿』,影片中還有冷泡昆布柴魚高湯的做法喔! *鐵鍋開團了就在今晚8點~ 只有,真的只有炒鱔魚焿跟炒花枝焿,是我這個離開台南20幾年的台南人,一直無法忘情的家鄉美食,而我也因為主持美食節目跑透透,一路以來只要有炒鱔魚焿跟炒花枝焿,我絕對會試吃,因為我實在太愛這道在地小...
能力無法只有買到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吃不可的台南古早味-『炒花枝焿』,影片中還有冷泡昆布柴魚高湯的做法喔!
*鐵鍋開團了就在今晚8點~
只有,真的只有炒鱔魚焿跟炒花枝焿,是我這個離開台南20幾年的台南人,一直無法忘情的家鄉美食,而我也因為主持美食節目跑透透,一路以來只要有炒鱔魚焿跟炒花枝焿,我絕對會試吃,因為我實在太愛這道在地小吃了。
但是說真的,離開台南之外沒有一個地方的,炒鱔魚焿跟炒花枝焿是可以讓我感覺有像台南風味的,每次都覺得就是『不是』,就真的不是台南的口味,這真的讓離開台南的我很困擾、很難受,因為這是記憶中小時候最重要的一個味道。
記得很小的時候,家裏的經濟不是那麼的富裕,炒鱔魚算是價格比較高的小吃,如果一家四人吃下來,是不算親民的價錢,而且我又非常的能吃炒鱔魚意麵,一個人認真可以吃掉3碗,一點都不是誇張的,所以我小時候的生日不是吃蛋糕,也不是吃麵線,而是吃炒鱔魚意麵,你就可以多少了解在我心中鱔魚意麵的重要。
但是因為炒鱔魚意麵的價格較高,所以小時候我都會騙爸爸媽媽說我不敢吃鱔魚,其實是我想把鱔魚留給他們吃,而我吃麵和著勾芡的焿,就可以吃掉兩、三團意麵了,那是我小時候自以為愛父母的方式,一直到後來長大後,我自己有了獨立的經濟能力之後,有一次吃鱔魚意麵時,爸爸媽媽才知道原來我一直都敢吃鱔魚,他們也才知道,以前為什麼我都說我不敢吃。
-
說這個故事主要是想讓說,我是真的從小就迷戀炒鱔魚焿跟炒花枝焿,對於這個味道的執著到現在我都沒有改變,所以我不斷的在心裡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能做好,而且最好是還可以還原道地的台南味道。
從開始有機會做菜到現在,我一直不斷的自我嘗試跟改進,希望可以做出讓自己滿意的台南風味炒鱔魚焿跟炒花枝焿,這一點很固執連我自己都無法解釋,今天的這一道炒花枝焿,其實應該是炒透抽焿,但不知道為什麼台南人在這道料理上,都把透抽說成花枝,到目前我也沒有答案,不知道粉絲中有沒有人知道。
*關於冷泡昆布柴魚高湯
我在每一次是炒的過程中,都會有一些不同的調整跟領悟,這一次我特別用了昆布柴魚高湯,當成加入湯中的高湯使用,所以影片中,我也分享了很簡易的高湯做法,直接用冷泡的方式去泡昆布高湯,然後再加上柴魚片。
*關於鍋子的鑊氣
還有我查了所有的資料以及從小吃到大的觀察,炒這道炒鱔魚焿或炒花枝焿,最重要的最是必須搶得鍋子的鑊氣,所以你看所有的炒鱔魚店家都是使用鐵鍋,這次我也用了這把超輕量的鐵鍋,大膽的將鍋子燒熱到冒煙,下料拌炒,重點是因為超輕量鐵鍋很薄容易加熱,所以在炒的過程中才能維持一慣性的高溫,讓鱔魚或是花枝(透抽)可以因為溫度的快速熟成而保持脆度與鮮度,這是鐵鍋比起其他鍋容易做到的事。
*關於綜合醬汁
另外這道炒花枝是我模擬台南口味的,也是傾向於我從小吃到大的風味,所以在味道上是真的符合台南人的重口味,不是那麼的酸反而是比較偏甜的,如果不是台南人可能需要自己斟酌綜合醬料的比例。
當然如果你也想要試試那種快炒的快感,那麼真的就是需要一把超輕量的鐵鍋了,這是實話啊~
-
*哪裡可以買到這把超輕量氮化處理的日本進口鐵鍋
可以到這裡購買👉https://gbf.tw/k1j4n
開團時間在這裡👉2020/02/20 pm20:02~ 02/22 pm23:59
寄送日期在這裡👉2020/02/25~27
ps.這把鐵鍋只有這裡有別無分號,因為我們是唯一有氮化處理而且又是最輕量的鐵鍋喔~現在買還有附贈鐵鏟喔!
-----------------
透抽(中卷)1隻180克
高麗菜120g
洋蔥100g
青蔥2支
辣椒1支
蒜頭3瓣
昆布冷泡高湯500mL
柴魚片10g
醬油5大匙
糖5大匙
五印醋4大匙
油麵兩人份300g
片粟粉3大匙
水2 大匙
米酒1大匙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eBStJr9AFo/hqdefault.jpg)
能力無法只有買到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這是我們分享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的第七集。
到底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過一個更好的人生呢?會讓我們的人生更豐富的,到底是什麼?是那些感官的享樂,還是一些透過困難、挑戰完成之後,所得到的樂趣呢?
其實一般人在直覺上,想到有什麼可以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更好的時候,我們首先可能會想到的是「享樂」的部分;包含美食啊、性愛啊,還有金錢可以買到的各種慰藉。
我們常常會覺得到國外旅遊、身旁有人作伴、擁有各種高檔的配件,就會感覺到滿足。可事實上,「感官享樂」的這些層次,它只是停留在生物的需求,或者是在社會環境底下的期待,已經得到滿足了。
包含呢,我們在餓的時候能夠得到食物,或者是呢,在生理上的任何不舒服、不愉快的部分,能夠得到平衡。
然而在一個基本生存,不會是太大問題的時代裡,你會發現「享樂」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好人生的一個意義跟影響,它已經是完全不夠了。
甚至於我們進一步來看,正因為我們追求這些「享樂」讓我們更不快樂、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更不好。
所以當我們進一步的思索,要怎麼樣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更好、人生過得更有價值;其實你會發現,單純的「享樂」,它可能只是在一個短時間裡的一個感官的平衡,或者是生物性的滿足。
如果進一步要讓人生過得豐富,我們就必須要追求更進一步的東西。在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裡面,他說這叫做「樂趣」。
帶來「樂趣」的這些事情,不只有達到原本的期待,或滿足某種慾望或需求而已;它還會為我們帶來超乎計劃之內,甚至於想像不到的感受。
然而這些「樂趣」的產生,它其實都是有一種發展的特性。這個發展的特性,會為我們帶來新鮮感跟成就感。
然而這些「新鮮感」跟「成就感」在過程當中,絕對不會像是「享樂」一般的,這麼樣的舒服、這麼樣的愉快。
可能在過程當中,你還得付出很大的辛苦、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甚至於在情緒上是有壓力的哦!
比如說,你打一場勢均力敵的球賽。過程其實是非常辛苦的,你還要平衡自己情緒上的挫折感。
可是打完之後,你會不會感覺到非常有趣、非常有強大的滿足感?而且你會期待下一場是什麼時候。
你讀一本好書,而透過這一本書得到啟發,這是不是也是「樂趣」?但是當你仔細想想,一本所謂的「有啟發的好書」,它裡面寫的絕對是超過你的認知範圍;然而超過的程度跟距離,又不至於讓你無法理解。
所以呢,你會享受一種叫做腦力上,或認知上的挑戰;請問「挑戰」就像體能訓練一樣,過程當中是舒服愉快的嗎?是像你躺在沙發上,吃洋芋片一樣的嗎?絕對不是吧!
甚至於在生活當中,一些有意義的對話,是不是都要絞盡腦汁,你都要用盡自己的專注力,專注在別人給你的訊息;並且透過有效的反芻跟回應,去創造出一個有滋養性、有價值的對話環境。
所以你可能會發現,如果你要過一個更好的人生,你單純的只是被動的享樂,那很快你會感覺適應;而這個「享樂」很快會變你的負擔。
可是呢,如果你是有意識的,去創造出「樂趣」、創造出「挑戰」,透過解決問題、透過迎向挑戰,或者是透過創造意義。
過程當中,或許不是愉快的;過程當中,或許需要努力、付出跟辛苦。但是只有你能夠去創造出真正的樂趣,真正的突破舒適區邊界之外。
你才能夠領受,人生當中真正的「意義」跟「樂趣」;也才能夠長出我們在上一段內容,為你分享的「複雜性」,成為一個圓滿的大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就叫做【過好人生學】。
期待你能夠透過這一門課,過上一個你更想要的好人生;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mQz5jbi10M/hqdefault.jpg)
能力無法只有買到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平常溝通的教學裡,我都會提醒朋友們;當我們遇到一個人,他不管是處於極大的「正面情緒」,還是極大的「負面情緒」,我們最不需要做的,就是去否定他的情緒。
我們要承接他,我們要讓他的快樂能夠延續;我們也要讓他們的悲傷、憤怒,能夠有一種「被懂」的感覺。
可是這個是在當我們面對他人、面對溝通的情境。然而當我們不是在面對溝通,跟人際的時候;我們遇到同樣的好事、同樣的壞事,而只有自己在面對自己的時候,那麼我們到底該不該「想太多」呢?
又或者是如果我告訴你,當我們面對自己的時候,特別是自己「極度正面」的情緒,或「極度負面」的情緒的時候。
這個時候,或許試著讓自己學著不要想太多,或者是學著讓它慢慢的退回自己生命的背景裡,不要讓它成為主題或前景。不知道你聽到這邊的時候,會不會覺得有一點矛盾?
事實上呢,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衝擊偏誤」。「衝擊偏誤」的意思是,我們會過度的「高估」情緒的事件,認為這些影響力,會比實際的更強、更持久。
而這些「影響力的偏誤」,會出現在正面事件和負面事件上,都是一模一樣的。簡單來說喔,如果講個大白話的話,你想想看,過去的戀情,當初都是海枯石爛,都說沒有對方會死…。
結果呢,事過境遷,對方他依然是寄喜帖給你;或者是,你依然是寄喜帖給對方,不是嗎?
所以呢,以研究「幸福」這個主題,聞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吉爾.伯特。他透過長期的研究,發表了「影響力偏誤」這樣的說法。
在他的研究裡面喔,不管是事業的成功、陷入愛情,或者是買到想要的物品、前往夢想的地方去旅行,我們都會「預期」自己感覺到很幸福。
但事實上,這種正面事件帶來的情緒,會比你想像中的變化幅度小,而且持續時間很短。
那相反的,如果是你升遷失利、落選、家人突然驟逝,這些負面的事件;帶給你的情緒變化幅度跟持續時間,也是一模一樣的。也是沒有你想像當中的衝擊那麼大。
也就是說喔,我們往往無法預測自己感情的變化,而且我們往往過度「高估」這些事件。
不然的話你想想看,在十年前,那些你覺得很開心的事情,你現在感覺如何?不要說十年前,搞不好昨天你很開心的事情,今天你想一想就覺得還好。而難過的事情,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所以呢,吉爾.伯特教授就認為喔,產生「影響力偏誤」的原因,是因為當我們在那當下的時候,資訊過分的集中。
這樣的狀況,會讓我們把思緒,專注在特定的未來事件上,而且會無視於其它事件,周邊的其它變化;所以才會「高估」特定事件的影響力。
其實我們的人生,是有很多大、小事件串聯起來;所以呢,某個單一事件,會一口氣的改變所有的一切,它的可能性、它的機率,其實是很低的。
因此啊,如果我們遇到負面事件的時候,其實沒有必要太過擔心;甚至於,是過分災難化的思考。
其實相反的也是一樣。當你今天終於升遷了,終於得到一個你夢寐以求的關係,或者是買到了你夢寐以求的夢幻逸品。那麼你也不用想太多,因為這個開心,也很快的會成為淡淡的背景而已。
所以囉,當你聽到這邊,當我們面對他人的情緒起伏的時候,記得要「承接」。可是,當我們面對自己的情緒起伏的時候,如果「不要想太多」這句話,讓你覺得過分的蒼白。
那或許換個說法,叫做「平常心」吧,一切都是會過去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裡面,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有機會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lGORsES-3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