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寫給親愛的臺灣與我們的信
親愛的臺灣,還記得前年十二月,
一則傳上PTT的消息,讓你響起了警鈴,
超前部署地開始了物理性的防禦,
用了當時你可以做到的各種方式,
守住了這片島嶼,我們的家。
那個時候,
即便備受質疑,也有反對的聲音說著,
有需要這麼緊張、這麼大費周章嗎?
你依舊沒有動搖,選擇在最快的時間內,
將各式專業,各就各位,同島一命,守護家園。
興許是想起了過往沉痛SARS的記憶,
興許是習慣了令人懷疑的,來自中共的消息,
也興許,是你我都不願讓任何一絲萬一,
降臨在我們都最愛的家園之上,
成為拆散你我的原因,
所以選擇承擔質疑,也要守住防線。
於是當世界共同陷入危難,
當這場戰疫成為了人人自危,
成為了沒有人得以倖免的全球大空襲。
城市停擺、交通阻斷、一切事務暫停,
原本地球村引以為傲的無邊無際,
突然之間,變成了你我從沒想過,
那沒有結束期限、更無法預測下一秒,
不知何時才能再次抵達的,最遙遠的距離。
但親愛的我們,
在過去那一年裡,
我們卻曾經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的,
自在生活著,自由穿梭著,自信擁抱著,
在臺灣,這片我們稱之為家的土地上。
這不是因為我們得天獨厚,更不是湊巧,
是因為有多少人在這段時間裡,
持續犧牲著每天的生活,
承擔著無法想像的壓力,
持續守在那病毒隨時都可以衝破的邊際,
用他們的所能所長,守護著這片島嶼,
還有那在家園裡,持續歡笑著的我們。
過去一年裡,邊境一線人員的檢疫、防護,
沒有停歇、沒有休息;
過去一年裡,防疫工作者的研究、調查,
沒有停擺、沒有鬆懈、更沒有一刻不感到壓力;
過去一年裡,病毒對世界的威脅,
也從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
只是我們被保護的,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是的,我們在這一年當中,
確實還有很多的超前部署可以做,
但沒能來得及做到、做好、做得盡善盡美。
是的,在這一年當中,
面對每一個不一樣的決定,即便已經參考了多方觀點,
還是有那麼一絲一毫的機會,會產生差錯,
無論我們多麼努力。
是的,站在不同崗位上的人們,
承載著不同的期待,確實有他們的責任,
也有他們義務上需要承擔的風險,
更不代表即便他們盡力了、嘗試了,
就可以去解釋任何產生的差錯。
但是也是的,在過去一年裡,
我們過了與世界上好多人幾乎完全不一樣的舒適生活,
而那是多少人,一同負重前行,才得以換來的歲月靜好。
所以此時此刻,我想說的是,
親愛的我們,
一起看看身旁的家人,或是螢幕前的自己。
現在的你我還能待在家中,吹著電風扇
想著這餐要煮什麼,下一部影集要看什麼,
盤點明天WFH的工作項目有哪些,
其實已經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親愛的我們,
這樣新型態的生活模式,確實算不上是最舒服,
甚至讓人開始難受、焦慮、不知所措,
不斷思考著,什麼時候可以結束。
但讓我們想想,那每天上升的確診與消殞數字,
每一個,都是跟你我一樣,是被人們愛著的人,
是這片島嶼上良善的生命、努力的人們。
因此,在這段時間裡 #如果可以,
請讓我們一起努力守在家中,
不要移動、不要群聚、做好防疫,
忍著一時,保護家園度過這多舛的一年。
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練習相信專業,
不再因為焦慮,而對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發表斷言,
不再因為恐懼,而開始對專業失去信心。
讓我們練習相信醫療、研究、防疫工作者,
他們這麼多年不辭辛勞的訓練與經驗,
會能夠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派上用場。
讓我們一起學習,可以對不同的決定與執行方法,
提出質疑,提出討論,提出不同觀點,
但不去對於不了解的事情惡意指責,
更謹慎小心不造謠,不刻意製造恐慌,
讓早已複雜的現況,更加陷入無解。
如果可以,#讓我們趁這個機會跟上數位轉型,
跟著世界的腳步與趨勢,讓不同的產業,
都有機會可以透過新時代的科技,
超越距離與時間的限制,打出新一片天下。
讓我們將這次的危機,
轉變為突破另一種限制的轉機,
讓疫情之後的我們,無論身處哪一個崗位,
都多加上了數位科技的強項,
不僅不會再因為距離無法到達,而備受限制,
更因為擁有數位的能力,而擁有更多的彈性。
如果可以,#讓我們多關心WFH又要顧孩子的家長,
他們真的真的一點都不容易,
每天都在即將爆炸的邊緣徘徊。
如果你的同事在開會時有孩子不小心闖入,
請別急著指責他,因為他可能已經好努力地,
將孩子放在遠方的椅子上、房間裡,
但他們還是沒有辦法控制的,
有需求需要即刻尋求家長協助。
讓我們多一點體諒,也多一點關心,
現在的家長24小時之中得一邊適應新的工作方式,
還得一邊適應突然整天都在身邊,
時刻不得停歇的,有孩子的生活。
他們或許需要找人暫時放鬆聊聊,
或許需要你我營造更友善的環境,
也或許,就只是需要片刻的寧靜,
而這些,總有什麼,是我們可以更多做一點,
讓他們生活可以更好過一些的。
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接住同在疫情之中的你我,
這片土地上,雖然每一個人在病毒面前,
都是弱者,都無法抵抗,也都是平等的,
但受到疫情影響的衝擊程度,卻是有所差異的。
在平常的生活裡,我們思考著未來、思考著方向,
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敢夢敢想的權利;
而疫情嚴峻的現在,
當我們思考著要用什麼方式維持運動習慣、
維持心情、維持健康飲食,
卻有些人需要擔心的,
是孩子會不會斷糧、水電瓦斯會不會斷線、
房租會不會無從籌措,
連下個月會不會有個遮風避雨之處,都成了未知。
此時的我們,如果還有能力,
且讓我們用各種方式,捐款捐物,
甚至是分享資訊,都是種支持,
一起接住,那一樣身在疫情之中,
或許素昧平生,但真的需要協助,
且就身在你我身邊,如此靠近,
同住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如果可以,#讓我們多體諒一線與戶外工作者,
不論是風雨疫情皆無阻,甚至沒有他們,
許多人在現在根本難以溫飽的外送員,
又或是本就在互外工作的,做工的人們,
還有那些日夜替我們在這個接觸被限制的情況下,
將文件、包裹順利送達不同目的地的物流人員們。
他們跟我們一樣害怕病毒,
擔心自己的家人會受到影響,
但他們不只是為了維持工作、維持生計,
也為了我們的生活得以持續運行,
所以忍著不能接觸家人孩子、
忍著在30多度悶熱的夏天,
戴著早已濕透的口罩面罩,
忍著得蹲在路邊偷偷拿下口罩吃飯,
還有可能會被罵防疫破口,忍著隨時會被染疫的風險,
卻還是堅守在第一線努力著。
而我們能做的,是別刻意用鏡頭與言語,
做出我們絕對不會對自己家人朋友做出的針對行為,
多一點體諒,也多一點同理,
讓疫情期間,能少一點衝突,多一分團結。
如果可以,#讓我們對醫護與防疫人員表達最誠摯的支持與感謝,
他們在疫情尚未降臨的時候,
就日夜在生死交關的第一線,
承擔著無比的壓力與無數的挑戰。
而在疫情籠罩的現在,
他們更是不曾停歇、不曾鬆懈,
持續守在與病毒最近的距離
用他們的專業,與病毒直球對決,
只為盡力讓每一個岌岌可危的生命,
每一個在這片島嶼上被人們愛著的人,
都能不在這場戰疫之中,被無情帶走。
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守護我們的家臺灣,
每一天,都有可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危機點,
每一天,也都有可能是得以守住防線的致勝關鍵,
而我們能做的事情,雖然一直一直都不多。
卻每一項都無比重要、必要,
而且得要每個人,都努力做到,
因為透過微小的行為,
待在家、戴口罩、勤洗手、不接觸、
端午節不跨區移動、不多人群聚,
我們才真的有機會,可以讓疫情不再蔓延,
也才真的有機會,可以在九局下半,
守住最後防線,逆轉勝出。
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在病毒面前,你我也都是同等脆弱,
同島一命,團結抗疫,
現在的我們,
正站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十字街口,
只要我們願意,
讓那些如果,#不再是如果,
親愛的臺灣,與親愛的我們,
一定可以再次打贏這場戰疫。
2021/06/10
Vivi Lin
一個跟你一樣深愛著這片土地的臺灣人
背景:Photo by Henry & Co. on Unsplash
「脆弱練習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林薇Viv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贈書] 詩集《脆弱練習》 - 看板poe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贈書] 詩集《脆弱練習》 - 看板poem - PTT 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成大文藝營- 【講師介紹|現代詩|陳繁齊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脆弱練習的運費、客服和退貨,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脆弱練習的運費、客服和退貨,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陳繁齊專訪-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陳繁齊專訪-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作者j6466655123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情報] 最佳利益:決戰利益S2 EP9、EP10 預告 - PTT 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La Vie 06月號/2021 第206期 - 第 132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每一天都是愛的練習: 莊宏達和瑪利亞基金會的生命實踐 的評價
- 關於脆弱練習ptt 在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脆弱練習ptt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也是同志遊行的意義所在,仍有人必須躲藏在暗處,藉由一次大型現身,讓很多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有燈、有人、有路可走。」
下週六便是同志大遊行,
同婚過之後,尚有很多關卡要過。
行動是最好的支援,
無論你的性傾向為何,都很歡迎上街來走走,
讓大家看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可愛的人。
每年六月跟十月,
都是私訊來詢問要不要出櫃的旺季(咦!)
僅以此篇,獻給大家。下周六見!
--
大學放榜的那一週,媽媽趁著排休,開車帶我出遊。我坐在副駕駛座,電台播著輕快的情歌,媽媽說,上大學就可以交男朋友了。講得像是我曾經對交男朋友有興趣一樣。她以為我沒聽清楚,再說了一次,我停頓,回話,說我沒有想交男朋友。又往前開了一小段路,幾分鐘,下一首歌,我們開上一座大橋,就在那個交接的當口,媽媽突然想通,彷彿她不曾懷疑過,用嶄新的口氣,開玩笑卻又遲疑,媽媽終於問出那個問題。我一直很怕,但也許我也一直在等。
那件事情不好說,詞彙太燙,於是媽媽說:妳是不是有「那個」的傾向?
無法說是,或者不是,誠實跟謊言都有難度,幾乎是最困難的口試,而妳已經為此準備了隆重的答案。妳終於能說:「嗯。」或者更接近「m。」難以張口,也難以啟齒的閉口音。車行駛在關渡大橋的中途,但她無暇顧及,逕行開往路邊停靠。她沒接話,我也沒說話,對話就留在橋中央。後來也發生過很多類似經驗,如同親子關係裡的百慕達三角洲。相關的話題總是靜悄悄陷落,開了頭,不收尾,或跳接,或切歌,之後都假裝沒發生過,隱密的攻防戰反覆進行,敵不動,我不動。
接著是上大學之後的事。我的初戀結束得非常慘烈,雙方都年輕,不懂溝通,有許多任性妄為的部分。對方後來劈腿,中間的風雨拉鋸已經不復記憶,只記得在椰林大道上淋雨狂奔,或者在醉月湖邊談判,現在想起來覺得真是體力充沛。第一次的分手經驗最苦,吃不下,睡不著,如同行屍走肉。當時流行略寬鬆的褲子,我記得有天需要去上課點名,套上褲子,手一放開褲子就直接滑落,十天內我大概瘦了七公斤。身邊能夠談論的人極少,幸好有個朋友總是在凌晨陪我講長長的電話,感覺快要溺斃的時刻,每通電話都是空投而來的救命索。跟這個朋友後來失去聯絡,但我會永遠記得她陪我走過的這段夜路。
媽媽察覺異狀,我只能說心情不好,有太多層次需要遮掩,也根本沒有面對其他壓力的耐受度,心裡疼痛而脆弱,輕輕一碰就會斷裂,還夾雜擔心事跡敗露的慌張。沒多久就是農曆新年,大家族的聚會上反覆地被問有沒有男朋友,還記得有個親戚插嘴說:「妳該不會是同性戀吧?」其他人有的笑,有的因為聽到這個字眼而尷尬,完全是地獄中的地獄。
連戀愛都無法公開談,又怎麼跳過戀愛階段,直接談論分手呢?
要到十幾年後,我有個異性戀女生朋友發現男友劈腿,她在雨天緊急收拾行李,逃離他們同租的套房,半夜叫了計程車來我家暫住。一進門她就跪倒在門口,呈現 orz 的姿勢,回過神就開始細數她抓包男友的過程,對話內容,心理轉折,哭啊,罵啊,喊啊,崩潰,在臉書貼抱怨文。我才突然發現,原來一般人分手是可以這樣的,可以光明正大地攤開討論,甚至哭著打電話回家。
上大學後,看見一些公開出櫃的同志,不一定認識,我遠遠看著那個誰跟誰,尋找一點尾隨的方式。這也是同志遊行的意義所在,仍有人必須躲藏在暗處,藉由一次大型現身,讓很多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有燈、有人、有路可走。
我在PTT找到Lesbian版,甚至不敢加進「我的最愛」選單,每次都重新從最外圍的選項繞路而進,怕被誰發現,還有已經倒站的壞女兒跟KKCITY的5466站台。虛擬的世界成為妳真實世界的支架。精挑細選某個下午,假裝只是經過,深呼吸,推門走進女書店或是晶晶書店。《童女之舞》《鱷魚手記》《愛的自由式》構築出一道階梯,飄動的彩虹旗是地下王國的召喚,妳在那裡找到一點近似於認同感之物。
我練習在日常生活循序漸進地出櫃,像是在岸邊做一場漫長的暖身運動,接著慢慢踏進淺水池,試圖跟親近的朋友談論,動作必須很小,很怕濺起水花。
初始經驗有好有壞。當我正襟危坐,跟朋友說,我想告訴妳一件事的時候,她就立刻知道了,她覺得很好笑,引用原文就是:「很明顯好嗎?」另一個朋友則石化了,她有點著急地結束對話,在幾天之後打電話來,哭著說,她沒辦法接受這種事,希望我能趕快恢復正常。我跟後者在一個共同的交友圈,我以為她可以接住我的困頓,但我判斷錯誤,剛好我也忙著打工跟家教,忙碌是很好的掩護,我選擇從那個群體撤退。回想起來覺得懷念,那是一個還很在意面對面、或是直接通話的年代。
進一步,退兩步,再進兩步,雖然磕磕碰碰,但我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發現出櫃其實沒那麼可怕。
跟不太相熟的學姊修了同一堂課,她自然地跟我聊起前女友,不用多說,她辨認出我們是同類,類似這樣的事帶來一點安全感。也有過意外的插曲,系上辦三天兩夜的營隊,營區在山上,很冷,工作人員睡大通舖,睡前還要對隔天流程,開會到一半,某個學姊突然指著我,說「蕾絲邊」。我無法招架這突如其來的攻擊,並且覺得這說法古典卻新奇,我無言以對。學姊不放棄,繼續伸手指向我,重述「蕾絲邊」,見我全身僵硬無法回應,她把手伸得更長,將我領口露出的保暖衛生衣的蕾絲滾邊推回去。
再後來我跟媽媽之間也有類似的攻防,很多次我話說到一半,她的眼神或是反應,仍舊會把我推回去。我也顧慮到如果真正說出口,她就不能在眾人面前繼續假裝她不知道,她也會進入自己的櫃子,我家又不是開家具行的,話到嘴邊總是放棄。我是單親家庭獨生女,性向是我們這個小家庭裡的大象,已經漸漸擠壓到母女的談話跟空間,但我們選擇視若無睹。
大學畢業後我進廣告公司工作,工時極長,想要通勤時間短些,也想爭取自己的空間,我出外租屋。剛離家的時候媽媽天天打電話來,問工作狀況,問午餐內容,問一日行程,什麼都問,就是不問我的感情狀況。偶爾媽媽還是會開玩笑般地問有沒有男朋友,當然秒回沒有。這樣的往復更像是複診,一次次確認某種疾患的存在,日子久了,我開始覺得厭煩,長期的不問不說,近乎冷暴力。
工作幾年後,如此的問句又出現,這次不一樣,我終於有力氣回答:「我喜歡女生」。
那個下午很熱,我站在窗邊講電話,陽光普照,但我的聲音絕對在發抖。電話彼端出現很長、很長的沉默,然後媽媽說:「妳這樣不正常。」我回問她:「什麼是正常?」已經忘記這場對話怎麼結束的,最後我一邊哭一邊按掉了電話。
接下來我們經歷了關係惡劣的幾年,迸發出巨量的荒謬對話,例如她會突然說可以接受我不結婚,男生跟女生都不要交往,單身就好。再糟糕一點的狀況,我們會突然針鋒相對。我已經不是那個在母親面前失語的青少年,長出認同的同時,我也長出舌頭,學會反擊,學會辯論。不知道從哪一天起,立場竟然轉換,她漸漸說不過我,成為失語的那方。儘管如此,「同性戀」或是「同志」仍舊是不被使用的詞彙。我們因為各種雞毛蒜皮小事爭吵,只因為我們不討論最應該討論的事, 我們爭論,卻無法說出核心,我們動不動就吵架,聯絡的頻率拉得很長,見面的時間變得很短。
艱難的冷戰持續數年,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個孤兒,龐大的孤獨感讓我喘不過氣。
三十歲左右,我差不多建立好自己的支持系統,擁有如同家人般——不,可能比有血緣的家人還親密的——朋友們。再後來媽媽見過我的許多朋友,也知道許多女生也都是交女朋友的,比例之高,想必對她來說是不小的衝擊。我們漸漸能夠開啟對話,她不會再提「正常」這類的字眼,偶爾她還會跟我提起朋友的小孩,說對方看起來就是。接著她幾乎就長出雷達了,我發現她會偷看路上的踢。
從我十八歲的那個「嗯」算起,大抵經過十年,中間有各種大大小小無聲有聲的戰爭,我終於不用再跟媽媽出櫃了。去年公投前,媽媽特地手寫兩好三壞的小抄,進場前還想跟我對答案。至今她還是沒辦法很自然地說「同性戀」或是「同志」這些詞彙,但也沒那麼禁忌。
每個同志、每個非異性戀者,當他們發現自己跟世界的預設值不相同時,都勢必會走上一段追尋的路,每個人的旅程不同,或長或短,或輕鬆或困頓,有的一路獨行,有的順利跟了團。如同這段認同的路途,家人朋友也會有他們的路途,出櫃不是看一場電影,無法在兩小時內就得到完美的結局,出櫃更像是一千集的鄉土劇,必須吃過很多很多頓飯,過上很多平凡無奇的日子,才會有一點點情節推進。每個家庭的狀態都不同,如果不幸地降生在過難的級別,也請不要硬碰硬,就低頭趕快走過這一段,選擇遠一點的大學,經濟獨立,過自己的生活。要好好長大,會有人愛你。
後來我終於理解了媽媽口中的「正常」是什麼,正常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是中間值,如同有人喜歡正常,有人喜歡半糖去冰,有人喜歡無糖少冰。正常不是正確,當你跟大多數人不同,不代表你不正常,你只是比較特別。
+
全文收錄於散文集《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脆弱練習ptt 在 [贈書] 詩集《脆弱練習》 - 看板poem - PTT 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回歸正題,我的第四本書,同時也是第三本詩集《脆弱練習》將在12/1出版, 想在這裡贈出一本詩集,僅須推文就可以參與,將在11/30的23:59截止, 隨即 ... ... <看更多>
脆弱練習ptt 在 成大文藝營- 【講師介紹|現代詩|陳繁齊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著有散文集《風箏落不下來》,詩集《下雨的人》、《那些最靠近你的》、《脆弱練習》。 ... 在PTT 詩版發跡,文字常貼近生活,擅長以細膩而悲傷的字句探索情感。 ... <看更多>
脆弱練習ptt 在 [贈書] 詩集《脆弱練習》 - 看板poe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已抽出中獎版友 推 handpine: 恭喜恭喜 11/30 16:13
謝謝大家的參與!
--
大家好,我是繁齊。
說來慚愧,前兩本詩集都未記得回來過,從在詩版發布第一首詩,至今也已然四年。
儘管後來不太常在這裡發表作品,仍偶爾會默默地看版友們的創作。
很感謝詩版一直以來給予的滋養,以及四年前曾經對我打開了入口。
回歸正題,我的第四本書,同時也是第三本詩集《脆弱練習》將在12/1出版,
想在這裡贈出一本詩集,僅須推文就可以參與,將在11/30的23:59截止,
隨即抽出版友,並且由我親自寄送這本詩集。
在此附上詩集的網路連結,讓大家方便閱讀書訊後決定要不要參加抽獎(?)
順帶一提目前詩集正在預購階段,若有喜歡的版友直接付諸行動,我也非常感激。
博客來:https://is.gd/GOrKcg
金石堂:https://is.gd/py7rkZ
誠品:https://is.gd/bQxnlw
讀冊:https://is.gd/Emn15H
謝謝大家的收看,午安(合十)。
--
練習是一個反覆確認自己平庸的過程。
https://www.instagram.com/dyinginthera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147.53.1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em/M.1574742052.A.91E.html
※ 編輯: circa0218 (27.147.53.176 臺灣), 11/26/2019 12:21:48
感謝大家參與,晚間會抽出中獎版友,在文章內公布
也會寄站內信通知,還請稍稍留意,三天內沒有認領就視同棄權
為另外再抽出另一位幸運版友
晚安
※ 編輯: circa0218 (27.147.53.176 臺灣), 12/01/2019 02:49: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