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賢碎碎念】~ 自行車 迴轉速/踏頻(cadence)
接觸自行車運動也半年了,騎車的心態也從休閒騎,變成有點想要進步了!特別是之前外騎時,常常看不到別人的車尾燈。
一開始只會注意心率區間不要爆掉,在這個區間中盡力騎;但後來騎車的朋友叫我注意踏頻,會讓騎車更有效率。
不過這個踏頻,真的是各家說法都不同,朋友說要保持 90 RPM,看YOUTUBER脆瓜城主說要保持 100 RPM,還有些文章說要保持 80 RPM。雖然大家的理由都是高迴轉數可以減少肌肉骨骼的負擔(Ex. 比較不傷膝蓋、比較不會抽筋或力竭),但對於要保持多少的迴轉數最好,還是莫衷一是。
於是,就像第一個小孩要照書養,第一次想練車,就來查查有沒有什麼文獻有寫吧⋯⋯
第一篇是2004年的文獻,找了6個精英車手,分別以不同的踏頻(60,80,100,120 RPM)進行最大及次最大測試,於 0、50、125、200、275 和 350 W 的功率下測量相關生理數據。
結果發現作功為350W時,在80 RPM下,是最有效率的。
第二篇也是2004年的文章,這篇找了14位男性精英車手,分別以不同的踏頻(60,80,100,120 RPM & 自選頻率[Free-Chosed Cadence, FCC]),進行計時賽(time trial)。在測試期間,每五分鐘會測量攝氧量及血中乳酸濃度。
結果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
* 與 80 rpm 相比,60、100 和 120 rpm 的完成時間分別慢了 3.5、1.7 和 10.2%
* 80 rpm 時的總效率分別比 60、FCC、100 和 120 rpm 時大 2.9、2.3、3.4 和 12.3%
* 100 rpm 時的最大能量轉換率(turn-over rate),比 80 rpm 時高 1.7%(但是,這樣的轉換效率,並沒有彌補總做功的效率)
然而,大家看到這兒,一定會問:「丫那些研究都是找精英車手耶,我們這種休閒騎的會不會差很多?」
的確,在參考文獻3.中,就發現那些充分訓練的自行車手,和我們這種菜逼巴的,在號召肌肉做功的能力上差異很大!
還好,2019年有篇研究,顧及了我們這些凡人的好奇心(文獻4.);這篇研究找了大學中的教職員生,共14人(11男、3女)。
以2.5 W·kg 的恆定功率騎車,去測量相關的生理數據,如:代謝成本、下肢運動學、關節活動等等⋯⋯;踏頻則是以40,60,80,100 RPM去測試。
最後發現 81 ± 12 rpm,是受試者覺得最舒服的踏頻。
〖小結〗
看了那麼多字,其實可以發現這類的研究,受試者人數其實都不多。是不是能代表大多數族群,可能還有待評估。而且最後一篇文章中,受測者覺得舒服的踏頻,橫跨了69~93 rpm,這樣好像有講等於沒講呀?
對我來說,至少有個方向,從一般人覺得最舒服和高手最有效率的迴轉數80 rpm 開始試,每次騎訓練台用不同的迴轉數,再從中去找出最適合自己的。
試到現在,我覺得對我來說,最舒服的區間是落在85-90 rpm;踩到100 rpm時,會覺得比較容易累,有時只是升一個檔位,就有快爆心率的感覺。
最後,朋友就說我對練車那麼有興趣,直接推坑買功率計了⋯⋯這個好貴呀!他推坑的Quarq功率計,都快可以買一台智慧型訓練台了。我的車都還沒外騎到耶,還是先緩緩好了。(自行車的坑好深呀)
〖參考文獻〗
1. The most economical cadenc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workload
https://doi.org/10.1007/s00421-004-1175-5
2. Cadence and performance in elite cyclists
https://doi.org/10.1007/s00421-004-1226-y
3. Patterns of leg muscle recruitment vary between novice and highly trained cyclists
https://doi.org/10.1016/j.jelekin.2005.12.007
4. The Effect of Cadence on the Mechanics and Energetics of Constant Power Cycling
https://doi.org/10.1249/mss.0000000000001863
脆瓜城主訓練台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賢碎碎念】~ 要上卡了
上週FITTING完,FITTER強烈建議要上卡;之前騎著朋友借我的車,再加上那個「上卡摔三次」的鄉野傳說,都讓我保持著觀望的態度。
「反正你終究會上卡的,為什麼不買新車時就試試看?」
總之,我是心動了,想試試能不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反正不習慣大不了換回一般踏板,當交學費囉。
上卡前,需要一雙卡鞋,根據常帶我去騎經典路線 (Ex. 宇老大滿貫) 的朋友,(他本身也是個裝備控,要不是要養四個小孩,說不定會和脆瓜城主一樣瘋...XD),穿過很多家的鞋子後,唯一推薦的就是LAKE的鞋;而且FITTER,也叫我去找他在桃園的朋友買鞋,結果他就是LAKE的台灣總經銷!
就在這樣的機緣之下,我找了個門診後的空檔,出現在這兒了...
一進門,就看到有個客人在調整他的熱塑車鞋 (這我還是第一次看過,之前只有看過登山背包的腰帶可以熱塑,讓它更貼合身型);後來和老闆聊天之後,才知道那雙是他們家最高級的鞋子。
忙完前一個客人後,老闆先了解我為什麼想買鞋?
→ 因為FITTER叫我來,而且想試試上卡是不是真的差很多?
再來就是看看我的腳型
→ 雖然還不到扁平足,但是足弓塌陷,右側比左側嚴重,然後腳就是肉肉寬寬的 (和那天FITTER說的一樣耶,所以買鞋也要學一點FITTING囉?)
接下來就是拿了各式各樣的鞋子出來,分別讓我試穿感受一下
→ 我發現老闆沒拿那雙最高級的出來,問他是不是不建議初學者穿?結果是因為我足弓不夠高,雖然可以熱塑,足弓區域的可調性也不大,註定和那雙鞋無緣了。(往好處想,剛好可以省點錢下來⋯⋯)
然後就是說明各種鞋款的差異了,楦頭有一般楦、寬楦、超寬楦;鞋底有單層碳纖維、雙層碳纖維(多一層可以吸震,這和我認知的不同,我想說吸震不是鞋墊嗎?!);還有不同的皮,有牛皮、袋鼠皮、人工皮。
讓我覺得最扯的是,每個鞋的版型都不同耶,而且尺碼超密,不太會有那種多一號太大,小一號太緊的感覺。
最後就是要選卡踏的系統
→ 因為常騎車的朋友用棒棒糖,老闆也用棒棒糖,就無腦選了棒棒糖⋯⋯雖然說無腦,我還是知道它的優點的:雙面上卡、走路不會有卡卡卡的聲音。不過就是比其他兩家的系統貴了點。
老闆店裡還有訓練台可以練習上下卡,真的服務超周道⋯⋯也是第一次買鞋花了兩個多小時!特別寫下來紀念一下。
* 雖然老闆說不用幫他廣告,他們家的鞋都靠車友的口耳相傳就賣很好了;可是我真的推薦如果車程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直接去他們家買鞋會有最好的體驗,型號、尺寸應該都是最齊全的吧?再加上老闆自己也有騎車,選鞋過程中,還可以聊聊天,像朋友一樣的感覺。
題外話,老闆騎車好猛,前幾天我去騎宇老,自以為從尖石萊爾富騎上去宇老觀景台,花了100分鐘已經不錯了,結果老闆說他只要70分鐘,都可以去吃完臭豆腐加香腸,還擦完嘴巴,好整以瑕地等我出現⋯⋯
如果看完這篇碎碎念,跑去找老闆買鞋,記得報我的名字,應該沒有優惠⋯⋯只是老闆會跟你多聊幾句⋯⋯XD
#沒有最好的裝備_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脆瓜城主訓練台 在 大叔愛輪事 Bike Tal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P21上檔 | Kickr Bike入手經驗談 ft.脆瓜城主
你以為一級智慧型訓練台已經到頂了嗎?
不,現在有好幾個品牌,都推出整體騎乘方案的智慧型訓練車 (Smart Bike),無論是價格、重量、還是功能性,又比智慧型訓練台提升了一高檔次。
而目前這種訓練車在台灣的能見度非常稀少,但是脆瓜他一人就擁有了三輛(包括這一集主集的Kickr Bike),我們就來聽聽脆瓜會何會購買智慧型訓練車。
脆瓜訪問:9分40秒
點我聽:https://linktr.ee/UncleAlan
感謝近期贊助商:ASSOS Taiwan、FSA、Topeak贊助播出
ASSOS Taiwan
哥倫布單車/天母高菖
#FSA #fullspeedahead #alwaysahead
FSA粉專:www.facebook.com/FSA.asia
FSA官網:www.fullspeedahead.com/zht
#Topeak #收納達人 #頂天立地 #DualTouch
Topeak活動連結:https://reurl.cc/9ZXW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