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爸媽來台北散心,大家一起去南京復興的「知道了素食港式飲茶」用餐。
店名「知道了」翻成台語就是「齋」,真有趣!點了一桌子的菜,每樣都非常好吃,推薦給大家。
目前吃素六年,比起我吃素快二十年的阿嬤來說還很短。昨天聽媽媽說,八十七歲的阿嬤今年夏天迷戀上家樂福的純素冰棒,不含蛋奶,每天都要來上一根,前幾天還請舅媽載她去買了八盒囤在冰箱,實在太可愛了!
阿嬤吃的是純素,我有一位朋友也是吃純素十幾年,但去年開始改成奶素,攝取乳清以補充蛋白質。我聽了很驚訝,因為他無論是瑜伽練習或者飲食都是嚴以律己的人,不容易做出改變,後來聽他說是為了讓身體修復的狀況變得更好,才放棄純素的飲食。
其實吃純素不一定會缺乏蛋白質,因為很多豆類和穀類都能補充,若能自己烹調,就可挑選適當的食材確保攝取足夠,理論上來說是沒問題的。
但目前我住的小套房無法開伙,並非不願意自己煮,而是在瑜伽教學的工作上,午、晚吃飯時間都在外跑課,無法像定點工作的上班族一樣帶便當,而每天在不同的地方教課後,能碰到賣素食的店家就很不錯了,常常都是一碗素麵,好一點能找到自助餐或套餐,很難要求百分之百的營養均衡,或者遵循最理想的素食飲食方式,因此為了方便攝取蛋白質,還是得補充蛋奶,無法吃純素。
所以我不太鼓吹每個人都應該要吃素,像是我爸媽每天都吃一餐素,其他餐還是吃葷,我就覺得非常棒!如果真要吃素或純素,一定要學習怎麼吃,並且評估實際上是不是真能做到三餐均衡,如果真有困難,也不用堅持純素,保持一點彈性空間,依然能在飲食上實踐非暴力的精神。
這兩個月我也開始補充乳清,因為吃素的人大部分是以澱粉和纖維質為主食,尤其外食者更是如此,而我的工作會大量耗費體力,尤其跑課時一整天都在外走路和示範教學,運動量很大,因此瞭解如何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是很重要的。
嘗試了一段時間,我感覺補充足夠蛋白質的日子,身體比較不容易累,睡眠也更為深沉。
此外,吃素的人(尤其不吃蛋奶的純素者)要特別注意維生素B12的補充,B12是一種存在於紅肉、家禽、蛋、乳製品和魚等動物性食品中的水溶性維生素,由於人體不會合成這種維生素,只能從食物中攝取。
缺乏B12可能導致思考能力下降、人格改變(如抑鬱、易怒、思覺失調)、感覺異常、反射改變、肌肉功能減退,以及舌炎、味覺減退、貧血(紅血球數低)、心臟功能及生育能力減退。
去年我很懷疑自己缺乏維生素D3,於是前往有驗血服務的診所掛家醫科,檢驗血液中的D3,跟醫生討論後也順便驗了B12,兩項自費兩千多元。
那位醫生跟我說很多寺院的出家人吃純素都缺乏B12,他還曾出診到寺院幫他們直接注射B12,因此要我多加注意。
看到報告後,因為我有補充B群的關係,B12完全沒缺乏,倒是D3嚴重缺乏,只有11(9-10嚴重缺乏,<20缺乏,20-30不足,30-60理想值),我就此開始規律補充D3。
一般來說,缺乏維生素D3會有骨質疏鬆、抵抗力差、皮膚乾燥、肌肉無力、心血管疾病、罹患精神分裂症、憂鬱症及癌症的風險。估計大約有70%的國人缺乏維生素D3,尤其女性更需注意。
《一天一D:維他命D幫你顧健康》的作者江坤俊醫師指出攝取食物約可得到10~20%的維生素D,而曬太陽約可獲得80~90%的維生素D;建議民眾可以多曬太陽。
但我每天在外跑來跑去,很愛曬太陽,又不喜歡防曬,依然嚴重缺乏,後來我看一些文獻,為何曬太陽無法補充D3有很多說法,我的老師阿修有說過,經常曬太陽的人也會缺乏D3是因為塑料裡面有一個成分BPA,會阻礙D3的合成,像是礦泉水瓶只要遇熱就會釋放BPA,導致人體沒辦法藉由吸收陽光轉化成維生素D3。他自己也是經歷了找不出原因的脊椎疼痛,進而在醫生的建議下補充D3才逐漸康復,改變了原本厭惡維他命補充品的態度。
我覺得飲食是一種個人的選擇,毋須勉強,但絕對不能盲從,持續學習更正確、更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脊椎注射b12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 "ㄎㄧㄤ掉" 變 "癱掉" - 「毒害」年輕人的笑氣濫用】:「我很喜歡那種ㄎㄧㄤ ㄎㄧㄤ的、很放鬆,可以暫時不想事情的感覺。」21歲的小柔(化名)曾經很努力戒掉過大麻、海洛因,相信自己不會再掉入吸毒的陷阱裡,「笑氣與毒品不同啊,」又不是違禁品、也不會被警察抓,她和朋友都這樣想。但這一次,為了幾秒鐘的放鬆,她付出的代價,是險些癱瘓。
■【案例1】
在酒店上班的小柔,面對同行競爭與惡言雜語,心中委屈與負面情緒無法發洩時,她便想起那幾秒鐘的放鬆感。「面對那些謠言,好像辯解也不是,不辯解也不對,因為沒人可以講,就想到可以靠著笑氣(排解)」,對這些掉進笑氣陷阱的青少年們來說,不過就像是菸酒,只是聚會時的助興工具。
▶「媽,我好像完蛋了!」:日吸10公斤,倒下才驚覺,在那個「忘憂」的世界裡,不必清醒地面對挫折,吸了就睡、醒了再吸,最多一天可以吸掉10公斤的笑氣,再倒頭大睡10多個小時。連續幾天後,她發現自己站不穩,無法正常走路。
▶「媽,我好像完蛋了!」小柔只記得,自己全身癱軟倒下送醫前,對母親說了這句話。(資料來源:【註1】 )
■【案例2】
一名 20 歲之未婚男性,過去即曾有數次使用「安非他命」、「搖頭丸」及「笑氣」之經驗。在分發部隊後出現適應障礙及情緒症狀,並在一次大量使用笑氣後,出現譫妄、怪異行為、記憶缺失及木僵狀態,藥物治療後症狀於一週內減輕。(資料來源:【註2】 )
■【案例3】
17歲少女美美,4個月前在和朋友的一次轟趴裡接觸了笑氣,擋不住好奇心驅使嘗試,之後便每天吸食,上癮無法自拔。3個多月後開始出現雙側下肢無力,全身多處感覺異常、麻木,此時又不幸遭遇車禍。
由於症狀愈來愈嚴重,美美以為是車禍導致,被母親推著輪椅來醫院就診。經醫師仔細診察發覺有異,旁敲側擊,終於問出她是因吸食笑氣(Nitrous Oxide),併發脊髓神經受損退化,才導致肢體麻木,幾乎無法行走。
經脊椎核磁共振造影檢查,醫師發現美美的頸椎從第1節到第6節都已有神經受損退化現象,安排住院使用高劑量的維他命B12靜脈注射治療,3週後出院。雖然美美四肢無力的狀況已有改善,但脊椎神經受損仍難以復原,她仍然無法獨力行走,需要長期復健。美美非常懊悔當初因為好奇吸食笑氣,她完全不知道吸食笑氣竟會有這麼嚴重的後遺症。(資料來源:【註3】 )
■笑氣(一氧化二氮,N₂O)
俗稱「笑氣」的一氧化二氮(N₂O)近年來常見被濫用當成派對助興的迷幻劑,衍生毒害;一氧化二氮(N₂O)原是工業製程、食品加工以及醫療麻醉等領域,不可或缺的氣體原料。(資料來源:【註4】 )
笑氣目前於臨床上主要用於輔助全身麻醉與牙科之麻醉,商業上則常做為發泡奶油之加壓推進劑。其濫用主要發生在醫療及食品業從事人員等,工作上較容易接觸者。笑氣會不可逆地將維生素B12 中的鈷加以氧化,使其失去活性。若長期、大量使用,會造成神經及血液病變,其症狀與維生素 B12 缺乏類似。(資料來源:【註2】 )
食藥署今(5/26)日再度預告修正藥事法草案,納入醫療用笑氣為必須建立追溯或追蹤系統的藥品,補上最後一塊缺口。(資料來源:【註4】 )
【Reference】
「台灣鎮靜安眠藥不當使用之防治策略」簡介
台灣鎮靜安眠藥不當使用之防治策略, 學術活動, 論壇發展計畫
▶議題召集人:李明濱名譽教授、陳為堅教授
利用國內外文獻回顧、現況分析與可行性評估,彙整目前實證基礎及鎮靜安眠藥使用/處方相關問題,並以流行病學資料評估安眠藥的處方量、非醫療使用 (nonmedical use) 率的年代趨勢,探討目前相關政策推展現況與知識上的落差,經由本計畫,提供推動台灣鎮靜安眠藥安全使用策略,透過政策的擬定與施行,期能提升產官學界及民眾對於此一重大問題的警覺性與因應力,減低並預防鎮靜安眠藥物濫用問題對國人健康與社會安全所造成的危害。
▶ https://bit.ly/3dyjjLy
「青少年笑氣濫用釀永久後遺症 醫師發出警語」
青少年吸食「笑氣」成癮現象,國內外時有所聞。「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於2019年3月5日發出警語,指根據他們院內統計,近6年共發現9名青少年因吸食笑氣造成脊髓神經退化、嚴重受損病例,呼籲學校與家長若發現青少年有不明原因的肢體無力,應關心是否有吸食笑氣,一旦發現應儘早就醫,以免貽害青少年身心。
▶ https://bit.ly/2Yh1GcP
1. 來源
➤➤資料
∎【註1】:報導者 The Reporter「從ㄎㄧㄤ掉變癱掉:「毒害」年輕人的笑氣濫用」:https://bit.ly/2UaBpLN
∎【註2】:台灣精神醫學會-「個案報告-笑氣(氧化亞氮)濫用」- 台灣精神醫學 第 16 卷 第 3 期 : https://bit.ly/2AzSEPK
∎【註3】; 長庚醫訊 -第41卷第6期「肢體無力 醫師察覺竟是吸食笑氣 長庚醫院呼籲 重視青少年笑氣濫用問題」:https://bit.ly/36XQOUY
∎【註4】: Yahoo 新聞「派對助興濫用毒害年輕人! 醫療用「笑氣」正式納入追溯追蹤藥品」:https://bit.ly/3cDjFzj
➤➤照片
∎ 今周刊「開趴助興的笑氣 如何害青少年ㄎㄧㄤ掉人生?」:https://bit.ly/2MxuqbK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毒害 #笑氣 #一氧化二氮 #N₂O #笑氣濫用 #安非他命 #搖頭丸 #迷幻劑 #工業製程 #食品加工 #醫療麻醉 #輔助全身麻醉 #牙科麻醉 #加壓推進劑
食用玩家-食藥署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 / 長庚紀念醫院|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 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
反毒總動員 / 「攜手同心 e起反毒」/ 戒毒社會工作 / 戒毒/毒品諮詢知識家
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 CTBC Anti-Drug Educational Foundation
警政署 / 內政部警政署 / 毒品危害防治中心 / 戒毒/毒品諮詢知識家
教育部防制學生藥物濫用粉絲團
立法院 教育部
王育敏 劉建國 沈智慧 謝淑亞 陳怡潔
立法委員 江永昌
脊椎注射b12 在 相太醫的復健門診-陳相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膏盲痛 !!『病入膏肓』??
醫師 我是不是『病入膏肓』了?? 大部分病人都有去過中醫的經驗,膏盲痛是中醫特有的名詞,是指在背部兩個肩胛骨內側間的疼痛(圖ㄧ)。通常這區疼痛會被『病入膏肓』這成語所誤導,以為是不是病的很嚴重了,其實在西醫的觀點,此處的肌肉構造則有雙層包括了淺層的斜方肌、深層的菱形肌(圖二),此處的疼痛大多都是斜方肌及菱狀肌『肌筋膜症候群』所造成的。
不只是老年人,年輕人頸椎的問題也常在門診中見到,隨著3C產品越來越發達,低頭族更是在路上、捷運都能看到,上班時又長期使用電腦,頸椎長期維持在不正確的位置,伴隨而來的就是肌筋膜的緊繃和僵硬,除了肩頸的肌肉僵硬,嚴重的更會使頸椎產生骨刺、椎間盤凸出而壓到神經根,進而導致肩頸的疼痛、手的酸麻痛(圖三),然而肩胛骨內側間的疼痛更是『肌筋膜症候群』常見的症狀,也就是俗稱膏肓痛。(圖片取自於網路)
膏肓痛的原因需要給醫師診斷才能確定,常見造成膏肓痛的原因如下:
1.斜方肌及菱狀肌『肌筋膜症候群』
2.頸椎的骨刺及椎間盤突出
3.頸椎的神經根壓迫造成的轉移痛
4.頸椎小面關節的錯位
5.上胸椎旁及棘突上的韌帶發炎受傷
6.胸椎脊椎旁豎脊肌的拉傷
在治療方面,最重要的找出自己不正確的姿勢,不要低頭太久,維持抬頭挺胸縮下巴的正確姿勢,工作約1個小時一定要伸展肩頸的肌肉和關節,才不會因為長期姿勢不對,造成頸椎神經根的壓迫。
復健科的治療大致如下:
1.肩頸的運動治療及伸展運動
2.頸椎牽引(如果是壓迫神經根所造成的膏肓痛)
3.熱敷、超音波、雷射於肩胛內側的肌痛點治療
4.藥物治療:止痛藥跟肌肉鬆弛劑
5.激痛點治療:利用乾針、局部麻醉藥注射於肌痛點
6.增生療法:利用葡萄糖及B12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