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前圓肌症候群
一位42歲女性,職業是繪圖工程師,每天工作12小時,畫紙本建案工程設計圖。近期因手肘痛又合併手指尖麻來門診,有在其他神經內科診所檢查神經傳導顯示手部神經正常,沒有尺神經及正中神經問題,懷疑是高爾夫球肘,吃藥一個多禮拜也沒有好,故來找我。
我看她手部外觀並無異常,手的肌肉力量也正常,壓手肘內側骨頭(內上髁)無痛感,請她彎曲手腕阻抗出力也無不舒服(非高爾夫球肘)。但是ㄧ壓手肘彎曲處偏內的肌肉(旋前圓肌),就痛到表情痛苦,還會有電流感。從手肘電到手掌、手指,電麻到跳起來。
我問她平常有做什麼運動嗎?有在做家事嗎?她說都沒有在運動,工作下班要幫忙爸媽的小吃店洗碗,最近痛到連盤子的都拿不起來。
以上症狀高度懷疑是:「旋前圓肌症候群」,因為長時間畫圖跟洗碗需要彎曲手肘,加上有反覆旋前及旋後動作,使得我們手肘內前的旋前圓肌過度使用,發炎腫脹,而旋前圓肌中間有正中神經穿過,正中神經控制我們前臂、前三指半手指運動和感覺,當旋前圓肌發炎時,會壓迫正中神經,導致類似腕隧道症狀:手麻痛,但差異在:腕隧道是手腕壓迫時讓手指麻加重,旋前的肌是手肘旋前時手掌、手指麻加重。
爾後我做了三次乾針治療,更教她正確的拉筋伸展,調整工作時的使用習慣,一個半月後症狀改善。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健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電腦族必看,示範圖解痠痛地雷姿勢,一天到晚坐在電腦前,是否因此肩頸和腰部痠痛不適?究竟如何調整自己的姿勢和椅子、螢幕、使用滑鼠等等,可以驅逐肩頸腰痠背痛!筱薇和俐彣邀請到了專業度滿分的 #物理治療謝劭玟老師 來為大家解惑!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
腕隧道 症候群 神經內科 在 中醫師 李嘉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因為少做這個步驟 #病人手麻浪費半年時間在復健
很多手麻的病人來門診,都擔心是不是中風或是頸椎壓迫,甚至有人手麻照過頸椎X光有骨刺,神經壓迫就開始做復健拉脖子,結果復健半年效果不明顯。
為什麼?因為定位錯誤❌
控制手感覺的神經路徑(可以想像像電線一般)從大腦到腦幹到頸椎再延伸出來到手,電線的路徑非常長,在那麼長的電線上,有任何地方壓迫或受損的話就有可能導致 #手麻⚡。 所以手麻要治療的話,要先 #定位,到底是哪裡受損,這時候就需要神經學的知識以及適當儀器輔助才能精準定位,對症治療!
上面病人後來經神經學定位診斷,其實他手麻的原因並不是在頸椎,而是在 #手腕。 因此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其實是很常見的 #腕隧道症候群。
先來和我一起做一個小小的自我檢測📝
👉將雙手平舉到胸前,兩手手腕盡量向內彎曲,手背碰手背維持一分鐘,如果你的手開始出現刺痛或麻木的感覺,你就有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剛開的主要症狀為:大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容易出現單側的麻木、刺痛症狀,比較厲害時麻痛感會延伸到手掌,特別是晚上睡覺時更為明顯💤
一般人聽到腕隧道,應該都覺得很怪,手怎麼會和隧道有關係🤔其實 #腕隧道 是指腕骨和橫腕韌帶所構成的空間,就像一座隧道般,裡面除了肌腱外,還有一條 #正中神經 通過。大家可以想像正中神經就像一條從手腕延伸到手指頭的道路,支配著大拇指到無名指前半的知覺。當手腕過度使用、或腕隧道變窄,都會使正中神經遭到擠壓,出現手麻,痠痛不適的情況。
📍哪些人較容易得到腕隧道症候群?
只要長期、一直重複手部動作的人,就是高危險群🔺
✔經常打字、使用滑鼠的上班族
✔經常做家事、炒菜的家庭主婦
✔機械維修員、收銀員等需要彎曲手指,使用手腕工作的職業
除了過度使用手腕,另外以下三大族群也容易成為腕隧道症候群👇
✔ #女性:女性天生骨頭比較窄,腕隧道比較小,因此得到腕隧道症候群的機率,大約是男性的 #三倍 左右。
✔ #糖尿病:由於高血糖對於神經、筋膜容易造成傷害,容易產生#神經病變,因此也容易成為腕隧道症候群。
✔ #懷孕_肥胖_甲狀腺機能低下:這三個情況下都容易導致 #水腫,也會讓腕隧道變窄。
而我們神經內科最常使用 #扣診槌 來診斷,不知道扣診槌有什麼功用,可以看我的這部影片🎬http://yt1.piee.pw/LGRGU 我們在診斷時會輕敲患者的正中神經區域,看看是否會出現刺痛觸電感⚡要更進一步檢查的話,則會使用神經傳導或肌電圖來檢測。
要治療腕隧道症候群,首先要減少手腕的使用,做短期藥物治療💊或透過復健,局部藥物注射及手部護具來減緩不適。那如果神經壓迫太厲害,已經導致肌肉萎縮,手都沒力的話就要趕快透過 #減壓手術 治療了!
其實會手麻的原因有百百種, 最重要且不能省略的步驟便是「定位」。可以先到神經內科查出原因,看是大腦還是頸椎神經的壓迫,或是臂神經叢壓迫還是腕隧道症候群等等,才能對症下藥治療!
#你也有手麻問題嗎
腕隧道 症候群 神經內科 在 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為少做這個步驟 #病人手麻浪費半年時間在復健
很多手麻的病人來門診,都擔心是不是中風或是頸椎壓迫,甚至有人手麻照過頸椎X光有骨刺,神經壓迫就開始做復健拉脖子,結果復健半年效果不明顯。
為什麼?因為定位錯誤❌
控制手感覺的神經路徑(可以想像像電線一般)從大腦到腦幹到頸椎再延伸出來到手,電線的路徑非常長,在那麼長的電線上,有任何地方壓迫或受損的話就有可能導致 #手麻⚡。 所以手麻要治療的話,要先 #定位,到底是哪裡受損,這時候就需要神經學的知識以及適當儀器輔助才能精準定位,對症治療!
上面病人後來經神經學定位診斷,其實他手麻的原因並不是在頸椎,而是在 #手腕。 因此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其實是很常見的 #腕隧道症候群。
先來和我一起做一個小小的自我檢測📝
👉將雙手平舉到胸前,兩手手腕盡量向內彎曲,手背碰手背維持一分鐘,如果你的手開始出現刺痛或麻木的感覺,你就有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剛開的主要症狀為:大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容易出現單側的麻木、刺痛症狀,比較厲害時麻痛感會延伸到手掌,特別是晚上睡覺時更為明顯💤
一般人聽到腕隧道,應該都覺得很怪,手怎麼會和隧道有關係🤔其實 #腕隧道 是指腕骨和橫腕韌帶所構成的空間,就像一座隧道般,裡面除了肌腱外,還有一條 #正中神經 通過。大家可以想像正中神經就像一條從手腕延伸到手指頭的道路,支配著大拇指到無名指前半的知覺。當手腕過度使用、或腕隧道變窄,都會使正中神經遭到擠壓,出現手麻,痠痛不適的情況。
📍哪些人較容易得到腕隧道症候群?
只要長期、一直重複手部動作的人,就是高危險群🔺
✔經常打字、使用滑鼠的上班族
✔經常做家事、炒菜的家庭主婦
✔機械維修員、收銀員等需要彎曲手指,使用手腕工作的職業
除了過度使用手腕,另外以下三大族群也容易成為腕隧道症候群👇
✔ #女性:女性天生骨頭比較窄,腕隧道比較小,因此得到腕隧道症候群的機率,大約是男性的 #三倍 左右。
✔ #糖尿病:由於高血糖對於神經、筋膜容易造成傷害,容易產生#神經病變,因此也容易成為腕隧道症候群。
✔ #懷孕_肥胖_甲狀腺機能低下:這三個情況下都容易導致 #水腫,也會讓腕隧道變窄。
而我們神經內科最常使用 #扣診槌 來診斷,不知道扣診槌有什麼功用,可以看我的這部影片🎬http://yt1.piee.pw/LGRGU 我們在診斷時會輕敲患者的正中神經區域,看看是否會出現刺痛觸電感⚡要更進一步檢查的話,則會使用神經傳導或肌電圖來檢測。
要治療腕隧道症候群,首先要減少手腕的使用,做短期藥物治療💊或透過復健,局部藥物注射及手部護具來減緩不適。那如果神經壓迫太厲害,已經導致肌肉萎縮,手都沒力的話就要趕快透過 #減壓手術 治療了!
其實會手麻的原因有百百種, 最重要且不能省略的步驟便是「定位」。可以先到神經內科查出原因,看是大腦還是頸椎神經的壓迫,或是臂神經叢壓迫還是腕隧道症候群等等,才能對症下藥治療!
#你也有手麻問題嗎
腕隧道 症候群 神經內科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電腦族必看,示範圖解痠痛地雷姿勢,一天到晚坐在電腦前,是否因此肩頸和腰部痠痛不適?究竟如何調整自己的姿勢和椅子、螢幕、使用滑鼠等等,可以驅逐肩頸腰痠背痛!筱薇和俐彣邀請到了專業度滿分的 #物理治療謝劭玟老師 來為大家解惑!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 怎麼坐才能避免腰酸背痛?
🔸 如何調整椅子高度?
🔸 電腦螢幕怎麼放,眼睛和肩頸最舒服?
🔸 使用滑鼠時,怎麼幫忙手部肩膀減壓!
--------------------------------
主講 :謝劭玟。楊筱薇。汪俐彣
內容腳本 :謝劭玟。楊筱薇。汪俐彣
導演:汪雅惠。賴宜婷
後製剪輯:汪俐彣。謝劭玟。 鄭淳予。 賴通䇇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
**追蹤「神經很有事團隊」
🔹鄭淳予醫師:https://goo.gl/NSdFdL
🔹汪雅惠護理長:https://goo.gl/TkbTXg
🔹謝劭玟物理治療師:https://goo.gl/mzmcoe
🔹賴宜婷護理師:https://goo.gl/RM7gg9
🔹楊筱薇護理師:https://goo.gl/25KxZ9
🔹汪俐彣事務長:https://goo.gl/d22Aat
🔹賴通䇇視覺工程師:https://goo.gl/rXxuYe
.
#電腦族姿勢 #姿勢不良 #姿勢不正 #不良坐姿 #正確坐姿 #姿勢 #肩頸痠痛 #滑鼠手 #腕隧道症候群 #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OXa9DeNAF0/hqdefault.jpg)
腕隧道 症候群 神經內科 在 大林慈濟醫院- 【認識腕隧道症候群】門診護理師黃麗雲關心您 ... 的推薦與評價
腕隧道症候群 是一種導致手部麻木和酸疼的疾病,是很麻煩的周邊神經壓迫病變造成腕隧道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醫師高雄長庚醫院腦神經內科住院醫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