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處快速回覆
勞工處長回覆會
幫忙找工作
議員好,本案就服員於7/9下午2:00與當事人陳先生電話聯絡,目前陳先生的身體狀況是坐輪椅及拿尿袋,工作部份我們會盡力媒合,申請急難紓困補助是向衛福部的"110年因應疫情擴大急難紓困實施計畫",經詢目前審核中未有下文,已另請陳先生向社會處負責窗口申請急難救助,以上如有任何問題請不吝與勞青處聯繫,我們很樂意提供服務,謝謝。
勞青處就服員:曾子津
洽詢專線:08-7513863
社會處急難救助承辦人:林品賢
洽詢專線:08-7320415轉5408
社會處回覆
報告議員,陳先生去年有跟我們同仁說只要錢,不然不用訪視= =。今年有來要物資,也許現在狀況有變,會再請轄區社工做了解。!
處長您好!!! 以下事件需要您的協助
縣議員蔣月惠感恩您!!!
有關
日期:110年7月8日
訴 求 :急難救助
地址:屏東縣屏東市(寄居)一
說明:本人現年60歲,30幾年離異,目前孤獨老人家,從澎湖縣到台灣,過著一天算一天,但老天爺總是讓我訴求者得到沒有希望的明天,如今不知道如何走下去。所以希望蔣議員幫忙,走完沒有希望的人生。訴求者因貧困交迫,三年前罹患腎病症候群無力切片住院治療;
每隔10天以內,不時跌倒送急診、回診等。。。
6個月後轉診高雄一醫院,診斷出第一節腰椎壓迫性骨折,右手第四、五指無法彎曲,後來再確認兩手指韌帶斷裂、工作不易(!)
去年元月份從事水電臨時工;狀況好有時可打工3天,幾乎每星期都得住院、回診。。。
直到去年6月5日離職進住屏東5天,檢查不出病的主因。。。
醫院院方說他們的醫療儀器不夠精密檢查不出來,因此建議我轉診(醫院)(!)
轉診當日欠款5000多元至今無力償還。。。
轉診後檢查出因疝氣進行手術;緊接著拖病2年6個月的腎病症候群,也進行切片繼續回診追蹤病情;
又積欠了義大醫院16000多元的款項,一直到今天仍然無力償還(!)
其因家醫院都是欠款未還;因為院方極限,前帳單未繳清、又催繳,使得我無法繼續回診(!)
上個月五月份,我嘗試著作一天1000元的人力派遣工,依然每打一天或二天,身體不支又得休養幾天方能再前往排工作(!)
五月底做油漆粉刷工作;沒想到身體不支又跌倒了。。。
6月2日前往屏東醫院求診,國仁醫院為我做更精密的儀器檢查;請查出我原來的腰椎壓迫性骨折以及又發現我兩側的股骨也就是(髖關節)壞死,大腿兩側蛀了兩個黑洞,建立我必需手術更換(人工骨)(!)
而且現在疫情期間,又得等疫情結束以後才能安排開刀動手術(!)
如今我好像被判死刑;
其因(一)
無力準備手術開刀醫療費用(!)
其因(二)
本月份從二日看診回來至今都無能正常站起來走路,只能仰仗手杖慢步移動,更談不上如何工作(問號)
6月9日國仁醫院開給我的處方簽;其中有(管制4)的立除痛7天份;6月19日我沒錢回診,天天忍痛,苦不堪言(!)
又疫情關係也向社會處申請急難救助金將近3個禮拜了,至今尚未有音訊(!)
現在我連三餐都出問題;一個多月來沒錢買瓦斯,也無法開伙,更提不!
如今我生不如死,又病苦;如果我申請疫情紓困的一萬元,3個多禮拜了,一直沒有消息;如果也申請不下來,那我真的可能只有剩下尋短最後的一條路了
結論
1麻煩社會處訪視後尋求社會資源協助謝謝
2麻煩勞工處處長可不可以媒介工作機會謝謝
3羅騰園可以提供中餐和晚餐的免費愛心便當,如果要的話,麻煩打電話先通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骨質疏鬆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平常不會發現骨鬆的存在,一旦跌到、骨折,骨鬆所帶來的併發症可是包括了髖骨、大腿骨、腰椎骨折,進而罹患褥瘡、泌尿系統感染、腎臟發炎、肺發炎等症狀。 因骨鬆導致一年內的死亡率竟高達20%,這項比例可是大於乳癌第四期的死亡率,所以民眾更因注意骨質疏鬆帶來的危機。 預防...
腰椎第四節壓迫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案例分享~
一名習慣久坐的工程師來求診:
站著和走路時會出現臀部和前側小腿麻痛的現象。5年前就開始走路出現腳麻,但最近麻痛變得更頻繁。由於不想接受手術,因此嘗試了傳統整脊和復健診所的拉腰和電療,但效果都很短暫,僅維持2-3天。
這次看診希望能讓他在走路和跑步的時候都不出現腳麻的現象,否則會考慮要開刀了。
評估檢查發現:
1. 腰椎往右側彎時右側臀部會麻,且側彎只有20度(正常約40度)。
2. 生肌節測試腰椎第3,4,5節有問題,也就是膝蓋踢直、腳背和大拇指往上翹的動作都較左腳無力。
3. X光影像呈現腰椎第四節滑脫,薦椎過度前曲和腰椎稍微往右邊側彎,造成右腰椎第3/4,4/5和腰薦椎的神經出入孔較狹窄。
---------------------------------------------------------------
由於腳的運動和感覺神經支配是由腰椎孔出來,因此當腰椎的位置排列異常的時候就會夾到神經,出現下肢紅、腫、熱、麻、抽痛、感覺過度敏感或下降的現象,有些甚至出現肌肉無力和萎縮的狀況。
----------------------------------------------------------------
個案影像上可以看到第3節到薦椎都有狹窄現象,加上往右側彎,因此右側彎時會使椎間孔更小,出現麻的現象。長期的壓迫也導致這幾條神經支配的動作(膝蓋踢直、腳背和大拇指往上翹)力氣較小。個案麻的區域如小腿前側和臀部都是腰椎第五節支配的區域。
++++++++++++++++++++++++++++++++++++++++++++++
治療時,我們以徒手治療將脊椎狹窄的位置拉開,讓滑脫的腰椎較好復位,並將過度前曲的薦椎調整到更好的位置。接著訓練其腹部的核心肌群,用腹內壓和週邊的肌群穩定滑脫的脊椎,使脊椎不會繼續往前滑。接著教導腰部拉筋的運動作為回家功課。
一週後復診,個案明顯的覺得麻的程度大大的下降了,可以走路的時間也從5分鐘變成半小時。過了兩個月的治療,幾乎沒有麻的狀況,腰也很偶爾才會出現酸痛,因此慢慢地加入重訓,恢復運動習慣。
+++++++++++++++++++++++++++++++++++++++++++++++
很多人會覺得腰酸背痛很正常,偶爾腳麻也很正常,但其實那是身體在釋出警訊:要好好的照顧保養了!
『椎間盤突出』或『滑脫』一定要開刀嗎?
不一定,趁變嚴重前都有機會使用非侵入性的徒手物理治療配合運動治療正!
有症狀的人要記得及早就醫治療喔!
腰椎第四節壓迫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下背痛開刀後能不能運動呢?
1位56歲男性五年前
做過腰椎第四五節脊椎融和手術 ,開刀後改善了一年多,3年前又復發, 再開腰椎2-3節腰椎椎板切除術。來門診請我看他的神經傳導檢查,腰椎神經壓迫一半以上 ,近期幫女兒照顧一歲的小孩,樓梯抱上抱下 ,病人說他常常痛到睡覺痛醒、坐久起不來 ,有時雙腳麻和無力,
坐骨神經痛。來門診時說: 他找過以前開刀的骨科醫師, 打類固醇也沒有改善,骨科醫師說已經先不要再開刀 。轉到復健科建議做增生治療。
➡️我問:病人之前復健或開刀後有沒有運動?
➡️病人說: 開到後傷口痛都不敢動,沒人跟我說要做甚麼運動阿?怕傷口裂掉,就沒有做運動
➡️我在執行腰椎增生注射時,
發現整段腰椎皮下肌肉嚴重沾黏, 長針困難穿入進脊椎,
➡️完畢請病人回去做一些伸展、溫和肌力運動,搭配增生療法 ,兩個月後,病人不只不會痛, 也可一次跑8公里,每週跑3次。不痛至今已維持半年以上
—————————————-
下背痛原因常是因為核心肌肉力量不足,又常要搬重物或彎腰。
下背痛是常見的問題,
每個人一 生中有80%的人有發生過下背痛的情形, 下背痛致本原則,還是要把失能的腹肌、深層背肌練 強,把緊繃的淺層背肌放鬆。無論手術前或手術後,核心腹肌運動可以減少手術後恢復時間,更 能減低再開刀風險。
腰椎第四節壓迫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骨質疏鬆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平常不會發現骨鬆的存在,一旦跌到、骨折,骨鬆所帶來的併發症可是包括了髖骨、大腿骨、腰椎骨折,進而罹患褥瘡、泌尿系統感染、腎臟發炎、肺發炎等症狀。
因骨鬆導致一年內的死亡率竟高達20%,這項比例可是大於乳癌第四期的死亡率,所以民眾更因注意骨質疏鬆帶來的危機。
預防骨質疏鬆,劉博仁醫師指出,必須注意維生素D3的補充,蛋黃、牛奶、魚乾、洋蔥、大蒜以及十字花科,都是不錯的攝取來源。曬中午的太陽也有助於微生物D的吸收,不過效果會因為體質不同而有異。
而更年期、停經婦女也要特別注意骨質密度的流失,多攝取豆類食品如黃豆、豆腐、豆漿,其中的天然大豆雌激素都能促進鈣的生成與吸收。
除了飲食,適度運動也能增加骨密度,不論跑步、跳躍、打球,對於增加骨密度都有幫助,不過要特別注意爬坡運動對於膝蓋關節的壓迫。
相關文章
嘴饞就吃這個!瘦身降膽固醇防骨質流失...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154
40歲骨質流失速度加快!檸檬+OO,遠離骨鬆降血壓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238
日研究:喝這杯竟能防骨鬆!實驗:3周骨密度增2倍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449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