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夠好身心才好
這位大哥,去年年初中風,我在仁愛醫院跟他見過一次面。那時特別提醒他平常沒事在病房時別一直躺著。第二次見他已經回宜蘭老家,還請了個外籍看護。
當時拿拐杖勉強可站可走,還沒辦法爬樓梯,生活就如多數中風患者一般,每週三次外籍看護陪著,坐計程車到醫院復健,生活都需要協助。小事到脫衣服時,外看幫忙把衣服自患手拉出;穿衣服外看幫忙把衣服拉到好邊手穿上;倒個水、拿張衛生紙、撿個垃圾,通通要幫忙。
「為什麼不回台北跟家人住」我問。
「台北住五層樓公寓,打算練到腳比較有力氣,開始爬樓梯才考慮搬回去,而且台北沒有多的空間給看護住。」大哥回答。
大哥雖然患側動作不佳(手完全沒動作,腳勉強可以踢出去),但拄著拐杖,有人看著可站可走,我評估生活完全自理、上下樓梯都不是問題。大哥節省又憨厚,如果可以做到我建議的目標,一個月兩三萬看護費用也是不小數目,能省則省。教完上下樓梯,還有簡單的生活技巧,就鼓勵大哥在家自己練習,並叮囑回台北時一定要通知我。
不到一個月,大哥打來,已經有能力爬回五層樓公寓生活,並把外看辭退。大哥的太太告訴我,她平時兼安親班上課,先生暫無收入,還有兩個小孩要養,要打理先生外出復健、三餐、洗澡、幫他拿這個拿那個,覺得壓力很大。
與大哥、太太盤點出所有需要幫忙的事後,發現除了洗右手(好手)的手臂真的比較困難,可能要用上嘴巴幫忙,其他事情多花點時間慢慢來,還是可以一件一件完成。
接下來好幾次,只要大哥告訴我生活上有哪些不便的,我們就想辦法處理:自己搭公車去醫院復健太慢了,那就提早一小時出門;下雨天撐傘沒手拿拐杖,那就穿雨衣;太太橫了心,看著先生做,完全不插手。這位太太真的真的很強,徹底忍住不插手,因為看著做邊幫他做花更多的時間,還要忍受先生覺得太太不愛他的抱怨。
現在的大哥,把醫院復健當成外出的動力,一週三天固定出門走路搭公車,復健完順便到附近的運動中心做做spa!
「spa 地板很滑,要小心喔!」我好心的叮嚀
「我都拿著拐杖還有綁著肩托帶,讓大家不敢靠近我」大哥得意的說。
事實上大哥一天外出就兩三次,住家附近要找到賣小吃的地方,走路來回起碼要500公尺。加上每日的自主訓練功課,活動量還贏過一票宅男宅女,放手走路跟爬樓梯,早就不是問題。
但其實大哥的腳掌目前連打拍子都還是非常的吃力,能有這樣的動作品質,真的就是把生活當復健。我們算過,把大哥的生活日常,拆解成各種動作,粗估如下:
1、坐著時間:
每日大約13-14小時,含交通過程、復健時間
2、站著和走路時間:
每日大約3小時以上(雙腳持續長時間承重,有助於抑制高張力)
3、起立坐下:超過30下,不含額外訓練的每日100下。(同時強化雙側腰臀背部肌力及雙側下肢肌力)
4、走路距離:每日超過4000公尺
5、爬樓梯:每日上下樓梯各超過100階。
假如以上這些動作,都當成訓練來做,在每天固定安排的時段中練習,那是多麼的沈重、無味又疲累。但只要像一般人正常的生活著,扣除睡眠的7小時,17個小時間亂數分配,有時鬆、有時緊,就自自然然的達到了。
上個月我們的訓練的重點,進行到「找工作」。嘗試過幾個管道都失敗,可見中風後就業需求尚未被完全的挖掘。但大哥不氣餒,打算自食其力買滷味宅配,一般人一趟氣喘吁吁就可以完成採買,他老兄硬是得分成兩三趟去,這生活的訓練量又再次進階。大哥跟我分析:包裝的滷味不需要切;滷包、辛香料不需要繁複刀工;滷汁燉煮、開關火只要單手完成;鍋具簡單、清洗快速!手最適合他的工作!
好樣的大哥!雖然手腳進展緩慢,生活倒是加味不少哦!不仔細看的話,大哥走路的樣子,像是腳踝無法踩地的人嗎?
#優效居家職能治療所
#復能 #復健 #輔具評估
#中風 #骨折 #失能 #長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論是穿高跟鞋還是運動打球,很常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腳踝扭傷!不分性別與年齡,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而像是知名的NBA球員-Stephen Curry就是「翻腳刀」的常客。究竟腳踝扭傷的高危險群是哪些人?受傷後的正確處置又是什麼呢?學善治療體系顧問蔡永裕主任治療師一次解答! 腳踝扭傷如何發生...
腳掌骨折復健 在 職能治療師王志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遇到好幾個中風四五年的病人,放棄人生開始長時間臥床。
曾經他們也是花了很多力氣跟精神,努力練習到可以「走」得不錯。
但為什麼經過了四五年,結束一切的訓練、中西醫治療後,對人生失去信心,選擇臥病在床呢?
這樣的照顧家庭,通常氣氛非常的死寂。家人再愛,也自顧不暇,取而代之的是冷漠、放棄、疏離又或者是責備,力不從心。
深入了解互動後,我從家屬與病人之間的互動,歸納出幾種放棄而退化的原因:
一、錯誤期待及比較
家屬對病人評價大多是「懶惰」、「被動」、「不認真」。這樣的評價來自於訓練進展緩慢,結果不如預期。
「他的腳就是不抬高」
「走路不要駝背!每次都要提醒」
其實中風影響的,不只有肌肉張力、動作控制能力、嚴重的甚至影響感覺、知覺、認知能力,甚至是性格與脾氣。每個中風患者的中風位置、嚴重程度不同,有的可以短時間完全恢復,有的即使努力練習,卻仍然一輩子要與中風後遺症共存。
喪失的能力,若是大腦損傷沒有恢復,或是沒有神經代償(此說法亦存爭議),那麼再怎麼努力訓練,效果也非常有限。復健可以針對關節活動度、肌力、耐力、動作靈敏度、精確度訓練。想想那些透過訓練而有良好表現的芭蕾舞者、舉重選手、馬拉松跑者、樂器演奏家或是魔術師,都是在指導下透過大量練習從「可以」到「更好」。但若是中風所導致的能力喪失,透過誘發仍無法出現,那麼練習效果恐怕事倍功半,讓家屬及病人精疲力盡。
「如果做得到,誰不想好好做?」
接受現況與鼓勵,反而可以促進病人常保嘗試與參與生活的信心。
「哇!不錯喔!繼續保持下去」
「你剛剛的動作非常標準」
「再一下我們就突破囉!」
「你剛剛怎麼做出這個動作的?我們再來一次!」
畢竟神經的恢復即使過了所謂的黃金期,也不一定就完全停止。我看過太多兩三年後,在動作上還持續進步的案例。
二、顧此失彼,全盤皆輸
中風後除了找回「失去的」能力,充分發揮「尚存的」能力更為重要。
中風後歷經急救、手術、恢復、觀察,大致上有一週甚至數月的臥床期,臥床造成的體力退化,嚴重程度不亞於腦神經損傷造成的肢體功能損傷。由於肢體功能損傷造成的生活依賴、或是參與受限,常常導致健康的肢體因為活動量大幅度降低,導致肌力衰退、動作笨拙、反應遲鈍。
許多人復健期努力做復健,住院期間上午下午排滿滿,回到病房後躺在床上,大小便在床上,漱洗穿衣都依賴。住院住到不能住,返家後每週三天復健,其他天在家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還有一種狀況就是「復健時很嚴格」,家屬儼然像個小老師,動作要求做的標準精確,日常生活又像是溫室園丁,坐久一點或站久一點,擔心病人太累,百般呵護。
我在宜蘭有一個中年中風病人,中風明明可以獨立拿拐杖走路,卻連樓梯都沒爬過。訓練兩次後就搬回台北五樓的家,妻子狠下心來不準備三餐,讓先生天天下樓買,兩個月後,手掌還打不開、腳掌還沒辦法順暢打拍子的他,已能自己搭公車,還可以去運動中心spa,現在已經在準備找工作了。在台北也有一個60幾歲阿姨差不多症狀,本來請了個外勞,走路都怕跌倒,後來辭掉外勞,一個人在公寓四樓生活,三餐自理、洗衣打掃樣樣來,天天出門散步。
三、生活沒有重心
中風後,要參與生活,除了維持健康肢體活動度,另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找到生活重心。尤其是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更應該要及早規劃病後生活。過度重視患肢的恢復,除了事倍功半令人挫折,停止復健訓練後的生活失落,更是造成臥床的元兇。一旦長時間臥床,除了之前的努力前功盡棄,身心更會進入緩慢的衰退,接下來骨質疏鬆、體耐力差、心肺功能低落、吞嚥能力退化、大小便失禁、關節變形肢體痠痛接踵而來,本想一了百了卻演變成苟延殘喘,全家拖累,更是令人心酸。我有一個腦幹中風全身癱瘓的阿伯,到院前死亡。從練習達到健康時每天坐起14小時、站起2小時,透過輔具的幫忙,可以站著逛花園,還外出到旗津吃海產、去六堆吃客家小吃,半年內移除鼻胃管、氣切。生活不必抽痰、翻身、拍背、管灌。還有一個極嚴重的缺血性中風,全身僵硬反射動作強,本來像植物人一樣,現在可以看電視,表達喜怒哀樂,透過站立訓練,全身張力降低,目前口水幾乎可以自己吞,70幾歲妻子跟看護,還能偶而帶出門散散心,看看湖光山色,生活多點調味。
「生活即復健」不是生活都在做復健訓練,而是透過參與生活,保持最高的生活獨立性,善用輔具或改變做事方法,重新適應病後生活,找出生活重心,是進行患側訓練「同時」必須要一起進行的。消極的避免臥床,增加坐站時間;積極的重新培養興趣,練習生活自理,找出生活重心,從新參與,才是避免慢性失能的良方。
#優效居家職能治療所
#復能 #復健 #輔具評估 #居家好鼓勵
#中風 #骨折 #失能 #長照 #站立
腳掌骨折復健 在 爆肝護士的玩樂記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生的步調是要靠自己決定的。
斷腿之後,日常行程大受影響,走到哪裡幾乎都需要隨身看護陪伴,但努力的復健讓我恢復得很快,開始步行後,除了早上起來讓腳踝腳掌踩地成90度會有點緊繃,已經可以自已行動了。
於是設定了五月要開始健身和恢復英文課程的目標後,這一周以來,不放棄任何能練習走路的機會,剛開始,小走一下就覺得全身無力、上氣不接下氣,到現在已經可以讓自已獨自外出一個半小時都沒問題。
托斷腿的福,這次收到長結合了西洋蔘、丹蔘、黨蔘三種黃金比例的長蔘飲,不但提供了三種蔘類的特性,包含了滋補強身、調整體質⋯也是支持骨折期的補品,不僅是純中藥配方,當然也不含防腐劑,口感清爽不苦不燥,超適合天天飲用的,打完繼續來去復健去~
長蔘飲資訊: http://bit.ly/2UHRYfK
★2019母親節優惠方案
長蔘飲禮盒1,680,不僅免運費還有買一送一的優惠。
而且現在消費滿額3,000,還會加贈ALA潔顏慕斯。
★大家都適合喝長蔘飲嗎?
孕婦、哺乳期間者與特殊疾病服用其他藥物者,食用前請詢問醫師或專業醫療人員。
#現在的決定是未來回顧的果實
#若沒決心別人逼你只是叨擾
#人生不要設限
健裕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長蔘飲
腳掌骨折復健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無論是穿高跟鞋還是運動打球,很常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腳踝扭傷!不分性別與年齡,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而像是知名的NBA球員-Stephen Curry就是「翻腳刀」的常客。究竟腳踝扭傷的高危險群是哪些人?受傷後的正確處置又是什麼呢?學善治療體系顧問蔡永裕主任治療師一次解答!
腳踝扭傷如何發生?高危險群是哪些人?
蔡永裕主任指出,腳踝扭傷是發生在腳落地的瞬間,差不多0.3∼0.4秒之間。「因為落地時不穩,導致腳掌外側著地,而產生所謂翻腳刀的現象。」他說明,通常好發的高危險群多以「扁平足」為主。
腳踝扭傷正確的處置方式
1、冰敷
腳踝扭到時,我們常常會拿冰袋冰敷患部,蔡永裕主任指出,冰敷能讓腫脹得到適度的控制,同時可以降低疼痛的感覺,所以若有上述症狀,都會建議先冰敷。建議以冰:水=1:1(包)的方式使用。
2、觀察患部是否持續腫脹
3、注意能否踏地:無法踏地則可能是骨折。
錯誤的處置方式:放血
放血的同時會傷害到其他軟組織,反而無法達到消腫的目的。
腳踝扭傷能根治嗎?
蔡永裕主任提及,腳踝扭傷是發生在瞬間的意外。一般約7∼10天就可痊癒。若超過這個時間還沒有好,就建議就醫治療。若腳踝有腫脹症狀,復原時間則會拉長,大概需要4∼6周。
若超過4∼6周都還沒痊癒,腳踝仍持續腫脹,可能就需要就醫進行手術。?腫脹會讓腳踝不穩定,因此需要外科開刀處理。」
腳踝扭傷能使用護具嗎?
蔡永裕主任表示,腳踝腫脹的時期會建議使用「加壓式護具」,減輕腫脹現象,同時配合適度運動,通常復原情形都十分良好。
腳踝扭傷緩解運動
短足運動
1、將腳掌置於平面。
2、腳踝置於膝蓋正下方,患者站坐皆可。
3、將大腳趾朝跟骨方向移動,此時可看到足弓增高。
4、放開回復原狀,來回重複10次即可。
腓腸肌運動
1、身體向右旋轉90度,此時右腳大腳趾會微微抬高。
2、將右腳大腳趾往下壓,訓練右側的腓骨腸肌。
3、身體向左旋轉90度,此時換左腳大腳趾微微抬高。
4、再將左腳大腳趾往下壓,訓練左側的腓骨腸肌。
5、恢復原本姿勢,每天、每小時做10次即可。
踮腳尖運動
1、站姿,雙腳及膝蓋朝前方。
2、雙腳與肩同寬
3、雙手肘成90度置於牆面。
4、開始踮腳尖,來回10次即可。
【相關影音】
足底筋膜炎 要如何正確舒緩? 【蔡永裕主任/疼痛麥擱來】
https://youtu.be/BWxN5DwR57g
選鞋6原則+2招腳部按摩【廖昀君物理治療師/ 健康連線】
https://youtu.be/RE31NucPcsk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早安健康】
https://youtu.be/9CjcYu5yMQk
【相關文章】
足底筋膜炎踩地、走久就會痛!醫師:一招踩樓梯可舒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693
腳踝扭傷不落病根!6伸展動作復健踝關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012
踮腳、單腳站立練腳力!預防足底筋膜炎、翻腳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445
#蔡永裕 #扭傷 #腳踝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