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中小孩
提醒您:進家門先洗手,保持雙手乾淨,家人有發燒、頭痛等症狀,儘速就醫。
今年首例 一月大男嬰染腸病毒死亡
原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tw/n66678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因感染腸病毒而死亡的病例,這名男嬰家住新北市,出生後4天出現發燒、凝血功能異常等症狀,診斷為遭腸病毒伊科30型感染,極力搶救仍回天乏術,7月25日死亡。此外,腸病毒也不是幼兒專利,1名34歲男性疑似被家中幼兒傳染,引發腸病毒71型重症,是歷年最年長的重症病患。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 7月16日公布的1例腸病毒伊科30型重症個案,於25日不幸往生。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詹佩君說明,產婦要臨盆有發燒,寶寶生下後母嬰同室,陸續有親友探望,寶寶出生後4天,開始出現,發燒、活動力降低、發紺、敗血症、凝血功能異常等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症狀,男嬰在1個月又8天大的時候,不幸因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詹佩君說,目前仍查無感染來源,不能排除是媽媽,或其他來探視的親屬與小朋友所傳染,藉此提醒,當母親有發燒等異常,院所不應安排母嬰同室,且親友不宜頻探視,以免嬰兒被傳染。
詹佩君指出,腸病毒類型中的伊科病毒,可能透過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給新生兒,她提醒準媽媽、婦產科診所及坐月子中心,目前仍處於腸病毒流行期,應注意自身及幼兒的健康狀況,落實正確勤洗手,防範腸病毒感染。
國內今年已有7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感染的病毒型別,分別為3例克沙奇A6、3例腸病毒71型以及1例伊科30型;重症個案中,6例為5歲以下的幼兒,另有一名34歲男性,大人小孩都不能掉以輕心。
34歲重症患者 現疑似腦炎症狀
詹佩君表示,這名男子在7月4日發病,出現手腳口腔長水泡的手足口症、四肢無力、不自主抖動及少尿等疑似腦炎症狀,在發病前,他的女兒及大舅子女兒有出現腸病毒症狀,懷疑被小孩傳染。
疾管署表示,5歲以下的嬰幼兒為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15歲以上的重症個案雖然少見,但並不表示成人完全沒有併發重症的風險。提醒民眾及嬰幼兒照顧者,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容易在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不論是幼兒與大人都可能感染,所以不論家長或幼兒,都必須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
腸病毒小檔案
大部分的腸病毒感染,在控制發燒、疼痛及適當補充水分、足夠休息等後即可控制病情。但少部分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兒童,腸病毒感染可能會併發重症,其中以腸病毒71型最多見,次為克沙奇病毒。
分類:共67種
克沙奇病毒A型(甲型)23種
克沙奇病毒B型(乙型)6種
Echovirus伊科病毒31種
脊髓灰質炎病毒(造成小兒麻痺症的病毒)3種
不分類腸病毒68~71型4種
傳染途徑:
吃到被汙染的食物、水、玩具、口水等
呼吸道(飛沫、咳嗽等)傳染
預防措施:
經常正確洗手
不吃生食
兒童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室內保持良好通風環境
流行期間避免到公共場所
感染者盡量在家休息至少3~5天
臨床症狀:
發燒、喉嚨痛、頭痛 、噁心
典型症狀:
疱疹型咽峽炎:特徵為於咽峽部會出現潰瘍或小水泡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典型特徵為在手、腳、口腔有隆起紅疹與水泡
重症症狀:
1‧神經系統症狀
嗜睡、意識改變、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急性肢體麻痺症候群、腦炎、腦膜炎症狀
2‧心肺系統症狀
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心跳過快、臉色蒼白、發紺、心肺衰竭
--------------------
台灣大紀元實體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realnews.htm
台灣大紀元電子日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
線上訂報:
http://order.epochtimes.com.tw/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的網紅醫聊54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魔王的名字大家都不敢說,不管自己家寶貝得到,或是班上有同學得到,家長都如臨大敵,就怕班上要停課。#腸病毒 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寄居在人類的腸胃道,再經由口水、噴嚏、糞便散播出去,傳染力相當強。 【#不是腸胃炎】 腸病毒有6、70種,但跟造成腸胃炎的病毒不同,所以不會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症狀。常...
腸病毒重症症狀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魔王的名字大家都不敢說,不管自己家寶貝得到,或是班上有同學得到,家長都如臨大敵,就怕班上要停課。#腸病毒 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寄居在人類的腸胃道,再經由口水、噴嚏、糞便散播出去,傳染力相當強。
【#不是腸胃炎】
腸病毒有6、70種,但跟造成腸胃炎的病毒不同,所以不會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症狀。常見的症狀一開始是發燒,以及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但也由於感染病毒種類的不同,每個人有不同症狀。
【#不怕酒精】
酒精對腸病毒沒用,消毒需要用氯系的漂白水稀釋(氧系的無效),消毒時不需要大規模噴藥噴灑、只需針對常接觸物體表面(如: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重點消毒即可。
【#注意重症前兆】
如果孩子感染了腸病毒,回家除了環境消毒,就要密切觀察是否有以下四個症狀的其中一項,不須集點,只要有任何一項就應該立刻帶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1. 持續嘔吐
2. 肌躍型抽搐
3. 嗜睡、精神、活動力不佳
4. 心跳加快、呼吸變急促
【#大人要更注意消毒】
不只是小朋友,大人從外面回到家中也要用肥皂徹底洗手,更換外出衣服或是洗個澡再抱小朋友。如果家中有兩個小朋友,爸爸媽媽盡量一人照顧一個,避免互相傳染。#爸爸媽媽辛苦了
#腸病毒 #發燒 #嘔吐 #酒精 #消毒 #嬰兒 #幼童 #學童 #小學 #幼稚園 #寶寶 #泰德 #貝兒 #podcast
Podcast收聽|Youtube觀看:https://taplink.cc/doctor1654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oiN4eXD2o/hqdefault.jpg)
腸病毒重症症狀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班上超過兩個孩子得到腸病毒,我們要停課一週喔!」 你也曾在上班時接過學校老師這樣的電話嗎?
腸病毒是幼兒常見的疾病,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全年都有感染機會,又以四月到九月的夏季初秋更為嚴重。相較以往今年腸病毒的疫情大幅下降,但然而仍有部分的重症個案。而九月的開學季,又是一波腸病毒重點流行的注意時期。
你知道感染腸病毒會有那些症狀嗎?透過這支動畫,帶孩子更了解這個疾病,也一起看看該如何預防、避免感染腸病毒吧!
插畫:施雲心、陳詩尹
【影片製作團隊:親子天下影音中心】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D8h5T5Z9c4/hqdefault.jpg)
腸病毒重症症狀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被醫生確診腸病毒,最頭大的是在後面的照顧
在家裡面照顧的話,要吃些什麼?要注意些什麼?
大家先要有一個觀念:絕大部分腸病毒都是症狀治療、水分補充、適當的休息,就可以痊癒,請家長先放輕鬆冷靜處理。
Q:需要大規模消毒嗎?
不用,只需要消毒一些比較常會接觸的表面就好了,例如門把、從接觸的桌面
Q:需要一開始就吃冰涼的食物嗎?
不一定,可以先從平常就在吃的食物開始. 有些小孩子忍耐度高、或神經比較大條,就算嘴巴口很多潰瘍,都不一定會感覺會痛。反觀有一些小朋友比較敏感,一兩個破洞就會狂流口水,因人而異。
用這一個大原則飲食方式,可以一步一步來,預防脫水、低血糖的問題。脫水跟低血糖都會造成精神不好
Q :脫水有什麼徵兆?
最簡單的觀察方法:注意小便的量和顏色,小便量變少,或者顏色變深,嘴唇乾裂,精神不好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觀察方法
腸病毒患者往往會住院的原因,絕大部分不在於重症,反而是脫水和沒辦法進食的問題,而需要靜脈注射。
以往大家都或許聽過的 「重症四大天王」:嗜睡、心跳加快、持續嘔吐、抽搐,自從這幾年來D68型的出現,多增加了一個需要注意的前兆:肢體無力或走路東倒西歪
「抽搐」這一個前兆病徵,很多家長都會有疑問:像被嚇到的抽搐,他平常睡覺就會出現一兩次,這樣算嗎?
真正腸病毒的重症所出現的抽搐,有可能一個小時會出現10-20次。請看以下YouTube影片,大家會比較有概念 https://youtu.be/xp1V6OgoDco
#左手擦冷汗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https://goo.gl/EgNyYr
#腸病毒 #脫水 #發燒 #enterovirus #口腔潰瘍 #oralulcer #ulcer #d68 #animation #health #開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obqvN8VhZ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