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常常遇到的問題,到底為什麼要做早期評估呢?
雖然有了非侵入型檢查,但超音波看到的面相完全不同!!
(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英國胎兒醫學會早就提出顛覆傳統產檢的倒金字塔式產檢
(但台灣能落實的地方少之又少?甚至還在沿用古老的二期唐氏症篩檢)以下引用台灣頸部透明帶認證委員會內容(婦幼 蕭慶華醫師)
「顛倒金字塔產前檢查模式」的優點與意涵分述於下列各點:
1. 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的篩檢:
在11-13週的妊娠結合產婦的特點、超音波檢查胎兒頸部透明帶厚度、和生化檢測母體血液的自由乙型絨毛性腺激素(free β-hCG )與妊娠血漿相關蛋白(PAPP-A)組合,可以識別所有主要的非整倍體的90%以上。首先增進第一孕期染色體異常篩檢偵測率方法為9〜10週實施生化試驗,在且12週超音波掃描;第二,篩檢評估介於1/50-1/1000中間值的風險,再採用超音波檢查評估胎兒鼻骨和靜脈導管、肝動脈、和心臟三尖瓣血流,然後再重新估算為高級低風險族群。
2. 胎兒結構異常:
在11-13週可以預測或診斷出重大的胎兒結構異常,諸如致死性或嚴重性失能提供雙親參考,讓他們採取早期安全終止妊娠。在11至13週的超音波掃描依檢出比率可分成三族群,第一:大部分可以檢查出(31%),諸如體柄異常、無腦畸形、分葉空腦症、臍膨出、腹壁裂、和巨大膀胱,第二: 大部分可以無法檢查出(26%),這些異常會延遲到第二、甚至第三孕期才會發生,如一些大腦異常、小頭畸形、胼胝體發育不全、軟骨發育不全症、肺部病變等。第三:部分可以檢查出(43%),因為超音波機器的解析度狀況而異,諸如頸部透明帶變寬且靜脈導管、和心臟三尖瓣血流逆流可能是心臟異常;另外腦幹變寬而第四腦室消失可能是神經管缺損。
3. 流產與死胎:
妊娠11-13週的流產與死胎的比率分別為1與0.4%。增加流產與死胎風險的因素包括高齡、肥胖、前胎流產與死胎與非洲種族。與第一孕期篩檢有關的包括頸部透明帶寬大,且靜脈導管或心臟三尖瓣血流逆流,低的母血妊娠血漿相關蛋白有關。當評估是高死胎的比率時應密切追蹤胎兒發育與適時分娩。
4. 早產:
早產是造成周產期新生兒死亡與不良預後最主要的原因,約有2%的單胞胎妊娠會在34週之前出生。有三分之二自然早產或破水,另外三分之一是由於子癲前症引起。於妊娠11-13週透過病史詢問、子宮頸長度量測等,可篩檢出早產的風險族。預防早產可以採取陰道塞黃體素或子宮頸環狀扎術。
5. 子癲前症:
子癲前症是造成孕婦與新生兒發病與死亡主要的原因,它主要是由於盤功能失調造成。在第一孕期,配合病史詢問、子宮動脈血流檢查、母血妊娠血漿相關蛋白、胎盤生長激素生化值檢查,套公式演算,若以5%假陽性評估可以篩檢出90、80、60%發生於早期(34周之前)、中期(34-37週)、晚期(37以後)子癲前症,這些原本是最可能造成併發症的一群,透過早期的子癲前症篩檢模式,配合追蹤、衛教與低劑量阿斯匹林藥物的治療,可有效改善胎盤的血流及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6.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會造成孕母與胎兒短期與長期的併發症,依照現行的照護模式可能一直要到第24至28週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於30-40%的假陽性之下僅有60%的檢出率。妊娠11-13週結合母體特徵、孕婦血清脂素、脂肪細胞源性多肽,性激素結合球蛋白,肝源性糖蛋白等,套公式演算,若以20%假陽性評估可以篩檢出75%妊娠糖尿病。給予及早適時給藥,可有效減少胎兒異常的機會,且胎兒過大的機會也會大大減少。
7. 胎兒子宮內發育不良
胎兒發育過小的因素包括發育遲緩、胎盤功能不良、基因疾病或環境因素。胎兒生長遲滯會造成胎兒死亡或功能失調,因此早期的篩檢出胎兒子宮內發育不良可以提早改善並適時生產。於妊娠11-13週結合測量母體血壓、超音波子宮動脈血流量測,套公式演算,若以10%假陽性評估可以篩檢出75%非子癲前症的胎兒發育過小。
8. 巨嬰:
巨嬰(出生胎兒在第90百分位數以上的重量)。胎兒巨嬰會增加孕母剖腹生產及陰道裂傷的風險,會增加胎兒肩難產和隨之而來的臂叢神經或面神經損傷,肱骨或鎖骨骨折和出生窒息。於妊娠11-13週結合母體特徵和產科的歷史與胎兒胎兒頸部透明帶厚度和產婦血清β-hCG和PAPP-A,可發現在10%的假陽性率,約篩檢出35%的巨大兒的新生兒。
新式顛倒金字塔的產前檢查模式:
新辦法將堅持以「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教訓:我們應該學習過去,研究目前預測未來。「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術語:神是數學,我們應該衡量一切,是可衡量的和可衡量一切事實並非如此。 11至13週的評估它是有系統地大規模引進測量數據基礎上,以新科學方法挑戰妊娠結局,可降低孕產婦和週產期胎兒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因此未來將是改進為全面新模式的產前保健「顛倒的金字塔產前檢查」(圖二)。
Ref: A model for a new pyramid of prenatal care based on the 11 to 13 weeks’ assessment; Prenat Diagn 2011; 31: 3–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統計,近7成民眾都有椎間盤突出的問題。歌手吳克群也曾經因為椎間盤突出,腰痛到受不了,演唱會臨時喊卡。究竟這個造成我們腰痛、腿麻的症狀是怎麼發生的?學善治療體系顧問蔡永裕主任治療師說,這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大有關係! 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蔡永裕主任說明,椎間盤突出從核磁共振的影像來看,可以分為...
臍膨出原因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根據統計,近7成民眾都有椎間盤突出的問題。歌手吳克群也曾經因為椎間盤突出,腰痛到受不了,演唱會臨時喊卡。究竟這個造成我們腰痛、腿麻的症狀是怎麼發生的?學善治療體系顧問蔡永裕主任治療師說,這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大有關係!
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蔡永裕主任說明,椎間盤突出從核磁共振的影像來看,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
脫出、突出及膨出,而大部分的人都屬於膨出類型。
椎間盤是脊椎抵擋壓力的組織,蔡永裕主任指出,若我們使用不正確的姿勢,就很容易產生突出或膨出的現象。他也分享,曾有一位病患心血來潮想要挪動家中盆栽,但使用的姿勢並不正確,結果一搬就聽到「啪」的一聲,腰部就開始疼痛,並伴隨腳麻症狀。
椎間盤突出的高危險群
久站:專櫃小姐、搬運工人、老師等
久坐:上班族
蔡永裕主任提及,除了長期久站的行業外,隨著工作型態的改變,現今許多久坐的上班族,椎間盤突出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椎間盤突出錯誤的治療方式?
貼膏藥及拔罐:蔡永裕主任指出,常見到很多患者會在腰部貼膏藥或去拔罐,但這些都無法對症下藥。
護具:護具用久了反而適得其反,蔡永裕主任說,護具並無治療椎間盤的效果,但用久了反而會造成肌肉無力,脫下來後症狀將會更嚴重。
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
蔡永裕主任表示,95%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無須開刀,可以藉由物理治療解決,若情況在6周後沒有改善,才會建議尋求外科處理。
椎間盤突出日常如何保養?
久坐或久站都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蔡永裕主任建議:
多變換姿勢:日常生活中應?少坐、多站、多走路」,也就是不要長期維持同一種姿勢。
不坐沙發、矮椅子:可避免腰部彎曲,減少椎間盤壓力。
培養運動習慣:根據最新研究指出,「慢跑及快走」能使我們的椎間盤更健康。
椎間盤突出的緩解運動
站姿頂天立地運動
雙腳及髕骨朝前,雙手交疊,並置於肚臍下方。
將雙手往下扳,再一邊踮腳尖,一邊將雙手往上抬高。
脊椎旋轉運動
雙腳膝蓋彎曲靠攏,雙手打開與身體成十字型。
膝蓋向右轉,頭部則同步向左轉。視線那側的手掌向上,另一隻手則向下。
同樣的動作反方向也做一次,來回算一次,共做5次。
俯臥稱
雙手置於耳際,雙腳拇指相對。
用手的力量將上半身撐高,使腰椎形成自然的曲線。
使用坐姿腰捲枕
腰捲枕至於腰際,坐椅子時臀部應挪到最後面,將椅子坐滿。腰捲枕可以提供椎間盤往前支撐的力量。
【更多"疼痛麥擱來"影片】
媽媽手如何復健?物理治療師4招舒緩
https://youtu.be/jF_dDPtnE0U
下背痛最快緩解 有效預防 一次告訴你
https://youtu.be/qJIxDP7X8bQ
坐骨神經痛怎麼辦?2組動作有效舒緩
https://youtu.be/LQEO62g1rY8
【相關文章】
腰腿又痠又痛,腰椎間盤突出是這麼回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366
椎間盤突出別向前彎!腰力訓練操保護脊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562
最正常的睡姿竟是腰痛兇手!這樣睡解放腰椎治腰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508
椎間盤突出如何正確舒緩腰痠背痛?|物理治療師蔡永裕主任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94
#蔡永裕 #椎間盤突出 #復健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LBKRB_uEM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