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覺得哄寶寶(或女兒)就像是在哄老婆一樣😂
一個眼神或表情不對,就要在心裡演算千萬種可能,然後最好是以最少量的嘗試錯誤法來解決這一回合。
—————
早上看天氣很好,宅男爸爸就一鼓作氣用推車推小🍒出門曬曬嬰兒補充維他命D☀️☀️☀️
殊不知這位小妞整趟路的臉都給我奧嘟嘟、耍憂鬱,不知道在拍哪一齣MV,甚至一度還給我哭出來😱😳
一張可愛照都照不成,到底是什麼女人心事呀!?🤔🤔🤔
經過爸爸我多年職能治療經驗做出了臨床推理:可能是她不想坐推車,想被爸爸揹。
於是到家後再次確認「不餓、尿布乾爽」,就來實驗我的假設是否成立,在家把她揹起來走走晃晃,居然給我笑得樂開懷🤣
為父的於心不忍只好再度踏出家門帶小🍒到樓下逛逛、補曬,兩人都心滿意足⋯(累)
#其實我也很愛女兒躺在懷裡啦各取所需哈哈哈
#用心搭配父女OOTD綠色系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爸媽請放心:寫給正在為孩子不專心、不肯學、不受控而煩惱的親子教養書」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彥鈞 內容簡介: 你認為你愛孩子,然而你理解他嗎? 我小時候曾被認為是個「不乖、彆扭、難溝通」的孩子, 如今,我成為了一名職能治療師, 我想以我的經驗與專業幫助每位無助的爸媽, 學...
臨床推理職能治療 在 黃彥鈞 黃老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0/7和10/14我在 Lucas&Friends各有一場講座,關於「目標導向的教養」(題目聽起來好玄🤔)
終於有一場講座是我不用按照訂好的主題發揮😌😌😌
我可以根據這些年來照顧者和家長所需要具備的觀念及能力來探討,也會帶領家長們一起培養臨床推理能力😀
因為我需要「手把手🤝」地分享,所以人數一定要限制,才能做到精緻又深入的研討與實際演練❤️
10/7是幼兒園的家長
10/14是小學生的家長
剛才得知兩場都額滿了,但好像可以勉強再讓幾位「有緣人」報名😂
若有興趣的人可去問問看有沒有機會。
🙋🏻♂️或是有人很想參加,請先聯絡主辦單位,若人數有到再考慮加開場次👍🏻
————以下為報名資訊————
嗨!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Lucas & Friends這次邀請了職能治療師黃彥鈞老師來教室,跟我們討論『目標導向的教養』。
我們希望小孩透過學習,可以慢慢找到自己的價值,認識情緒,認識失敗,找到內在動力,成為一個有自信的人。
爸爸媽媽一路上會是最重要的相伴,讓我們方向明確的一起陪伴孩子開心長大!
講座時間:
10/7(三)09:30~12:00 (幼稚園小朋友家長)
10/14(三)09:30~12:00 (小學生家長)
座談內容包含Q&A時間,
家長可以準備問題諮詢,
我們會準備小紙條傳給老師來討論喔。
現場也會提供咖啡及茶點給大家。
講座費用:800元
付款方式:匯款或現金支付
想報名的家長們要儘快訊息小編唷,名額有限!
line@:@806svnvs
專線:(02)28771160
https://www.instagram.com/lucas_n_friends/
#台北 #天母教室 #幼兒教育 #tianmu
臨床推理職能治療 在 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輕度認知障礙
#雙重性任務導向訓練
#認知訓練
#關於老人醫學台灣有很厲害的學術研究以及治療所
🇹🇼台灣在2018年,已經是高齡社會,也就是說,7 個人中就有 1 個是65歲以上長者。 在2065年,台灣會成為超高齡社會,因此10個人會有四個人為長者。
❗️那今天就來探討老人衰弱的其中之一問題:輕度認知障礙。
❓什麼是輕度認知障礙?
“ 未達失智症前的輕度認知功能損傷,且不影響日常生活能力的狀態 ”
🔎因此不只有記憶上的問題,像是語言、社交、事件判斷、執行功能連續性...等,這些都是會被影響的。
🙋🏻♀️那到底認知功能有哪一些呢?
1. 記憶力
2. 注意力
3. 語言能力
4. 空間定向
5. 判斷執行
👀而輕度認知障礙,在日常生活的表現上看不出來異狀,通常都需要專業的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做一個診斷。
👀目前對於輕度認知障礙來說,跟阿茲海默症是非常有相關性,因此會作為一個我們去預測可能有阿茲海默症的指標。(Eric G. et al., 2017 )。
🇹🇼台灣來說,根據內政部106年的統計,65歲以上高齡者中,輕度認知障礙者約佔18.32%,失智者約7.93% 。(途中有簡單分別失智、輕度認知障礙以及正常退化唷)。
🔎在臨床上的初步篩檢,通常會使用操作型的認知評估,蒙特利爾認知評估測驗(MoCA)來做一個初步篩檢。
📍目前臨床上針對輕度認知障礙的治療(職能治療、物理治療)有:
1. 認知治療:執行過程、推理訓練、處理速度訓練、工作記憶、情節記憶...等
2. 運動治療:有氧運動、肌力訓練、雙重性任務導向訓練(Amber 之前有分享過囉)
👏🏻這些在實證文獻都已證實是有效果的唷。
📍老人衰弱在老人人口中是一個我們需要去重視的公衛問題,我們希望能夠去找出預測的因子來避免老人開始有不良的健康問題,像是認知、平衡(摔倒、骨折風險)、內科以及骨骼肌肉問題。
📍而認知是心智運作的結構與歷程,如果在認知開始退化,那勢必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那運動介入以及認知介入又是不可或缺的。
而前面提過,輕度認知障礙的問題,還需要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等專業醫療人員診斷,有任何需求請到各大院所洽詢唷❤️
🔗關於雙重性任務導向訓練:https://reurl.cc/RdK9Wr
臨床推理職能治療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爸媽請放心:寫給正在為孩子不專心、不肯學、不受控而煩惱的親子教養書」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彥鈞
內容簡介:
你認為你愛孩子,然而你理解他嗎?
我小時候曾被認為是個「不乖、彆扭、難溝通」的孩子,
如今,我成為了一名職能治療師,
我想以我的經驗與專業幫助每位無助的爸媽,
學習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行為,用愛陪伴他們一起長大。
新手爸媽快來看!新手爸媽別害怕!
臨床案例故事╳兒童行為推理╳促進發展遊戲╳親身經歷分享
想改變孩子,就從改變自己先做起!
●「我的孩子,是不是和其他人不太一樣……?」
-書中的臨床小故事與治療師推理,讓你更理解孩子的行為原因!
很多爸媽都會以為孩子的問題異於常人,但其實你們的困擾,往往都有前例可循,因此,身為專業治療師的「黃老斯」,將在書中以「臨床小故事」的方式,用他與諸多求助無門的父母會診、溝通的經驗,讓爸媽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並在各單元中的「治療師推理」加以分析、診斷其背後發生的原因,才能從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種種作為背後的意義,同時給予其正確的協助!
●「你又不是我的孩子,怎麼懂得他的感受……?」
-孩子不會說、不敢說出口的話,讓黃老斯說給你聽!
從小自覺個性不同於他人、難以融入群體的黃老斯,總以為自己是個異類,對自己感到無助與缺乏自信……直到成為一個職能治療師以後,才發現自己性格與身體協調的問題,都出自於更深層的原因,所以這次他以過來的身分現身說法,告訴各位正在為孩子擔憂操心的爸媽:「放心!只要你願意參與並且幫忙,孩子的未來也能一樣精彩!」
●「了解孩子的問題以後,我又能做些什麼……?」
-一起跟著書中的促進發展小遊戲,增進你和孩子間的互動吧!
愛孩子並不能光用嘴巴說、而要親身做在,透過案例的推理分析以及黃老斯的過來人分享後,就要進入實際練習的時候了,黃老斯在書中根據不同狀況的孩子設計了各種簡單卻有效的親子互動小遊戲,讓爸媽們可以在「玩樂」中幫助孩子,除了無壓力地促進孩子的各種感、知覺發展外,更可增進彼此情感!
來自專業治療師的苦口婆心小叮嚀,讓你懂得學會正確觀念,用心去了解孩子,爸媽們可以放下心,孩子們也能敞開心,成長過程有你們陪伴才不孤單!
作者簡介:黃彥鈞
現任: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 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主攻領域:
兒童職能治療臨床經驗近十年,致力於對兒童發展遲緩、自閉、多動、專注力、學習障礙、行為社交情緒異常、親子教養等問題進行
1. 諮詢、評估、治療
2. 家長、老師教學
3. 日常活動、飲食營養、運動建議
4. 感覺統合概念及應用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