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最美的影響》
上完四階的第一個周末之後,像是高速的攪拌棒伸進了原本稀糊隆咚的麵團裡,生活轟轟運轉起來,原本提不起勁、癱軟了好久的事,迅速地打成軟硬適中,準備送進烤模的樣子;一直逃避面對的人生題目,最終還是來了,只得削好鉛筆慢慢攤開試卷。
這樣的日子,無論寫爻辭還是解RAM,於我都是一種遊戲,在家待得太久,燒腦的神劇早被我生吞活剝完畢。殊不知最費解的謎題藏在自己這裡。
我覺得,寫爻辭的好玩之處,如同拆解俄羅斯娃娃,一共有六層,每一層的娃娃樣貌反映了不同的命題,最美的發現,就是讀懂了自己所處的那一層,而且,是暗黑的一層。
當能夠對自己誠實,彷彿才取得了這門學問的第一把進階鑰匙,有些怎麼都讀不通的沉重鐵門,睡了一覺起來,發現門開了一條小縫,走進去是白話文的桃花源。
如同,我一直不理解,15號閘門的「謙遜」是甚麼? 15.2又會帶來甚麼「影響」,我承認我不是自負的人,多數時候也會堅守待人以禮的原則,但,看我寫出來的15.2,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假面感。
真正的我,並不是那麼有禮的人,我也許不是自大狂,但絕對是自命清高或自詡不凡的。那,我跟「謙遜」之間的關係到底是甚麼呢?
某天,開會時我遇到了一個怪咖,思考很跳躍不說,連態度也很倨傲。團隊的人有點受不了,氣氛僵持著。一般我會很氣惱會議膠著,但單只是因為一個人而搞得烏煙瘴氣,倒是十分罕見。我心裡出奇的平靜,大概知道他的堅持和理念,我重新整理了一下他的論述,反問對方,你想要說的,是這個意思嗎?
對方嗯了一聲。雪藏的冰峰有一點點鬆動。
我說,我能夠懂,但我們這裡接收的邏輯是另一種,因為我們和你來自不同的產業結構,所以,會習慣先看效益度,多過於啟發性。請你了解。這樣好了,你試著把這個故事說完,然後我複述一次。有不對的請你糾正我,然後我們就大概知道,對方各自在意甚麼。接下來,我希望我們能夠產生共識。這就是今天的目的。
說完了,連我自己也大吃一驚,喔,原來我的黑太陽15.2是這樣子運作的。當我越能向內接受自己的極端,我便越能夠向外包容各種極端;當我終於放棄融入社會主流,站立在邊緣,反而使我真正明白,自己的孤僻、難搞、執拗、機歪,有其道理,因為這就是造物原則的兼容平衡,讓我去同理那些跟我一樣,孤僻、難搞、執拗、機歪的個體。
我的「影響」就是,告訴他們,沒有關係啊,你就繼續講你的好了,我理解,也可以協助翻譯。你安心把自己做好,就好。
如此,若能與這些人圓滿成事,也毋須自以為了不起,宇宙只是借用我的極端,往另一端搭起橋樑罷了。獨立於個體之上,永遠有更高遠的安排,這樣的認知,就是Humble。
於是重寫了一篇如以下,做為真心的註解。也跟大家分享,所謂的極端,所謂的謙遜,所謂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 影響]
15號閘門象徵了「極端」,對內,不只來自於受、想、行、識「個人化的極端意念或行為」,對外,更展現了「廣納百川、察納雅言的肚量和氣量」。
對應易經,15號閘門是「謙卦」,地山謙,形容平地之下隱藏了一座崇高山巔,由此凸顯君子胸懷若谷的謙沖自牧。但若光用「謙虛」這兩個字,反而容易窄化15號閘門的詮釋。我會選用「包容(Tolerance)」這個字眼來形容,對於任何光怪離奇、三教九流、五花八門的人與事,往往能夠展現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的淡定和中立,因而很容易讓人對15號閘門產生「不與人爭、十分具有君子風度,舉止得宜」的價值評論。
然而,這份有禮自持,對擁有15號閘門的人而言,其實只是見怪不怪而已,我們多半也具備某些極端的行為模式,對此頗有自覺,甚至已經達成和解,因此特別能夠同理對方的極端,這是一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悲憫。
15號閘門座落在二爻的位置,沒有藍傘線,像磁石一樣吸附來自光譜兩端的族群聚集,繼而產生影響,彷彿是天生的印記。只是,甚麼是「影響」?又要「影響」甚麼?
這會回到根本的設計侷限,我的15號閘門位於有定義的G中心,具備固定的運作模式,卻沒有接往薦骨的5號閘門,這使15.2的影響,較難形成既定的節奏,在所謂「展現正確的行動」方面,也缺乏統一的模式,順應自己的極端之餘,有時會讓人有不按牌理出牌、動向難以捉摸的感受,對於大環境呈現的極端,我也偶有抓不到韻律或對不上頻次的狼狽感。
15.2的「影響」,位於我的黑太陽,在欠缺薦骨賦能的前提之下,趨近於「覺知的影響」,因為看到我不畏懼坦承、繼而接納自己的極端,所以啟蒙更多人與自己的極端和平共存。但缺乏5號閘門的韻律能量,精神上的覺知啟迪也許能夠感召很多人,然而,我們關注的事物也會相對多元龐雜,無法專注在固定的模式上太久,只有三分鐘熱度,較難以達成需要時間才會累積而成的成就。
15號閘門屬於社會迴路,儘管我時常覺得自己處於社會的邊緣狀態,也為了要符合社會對於正常的規範與水準,做了許多隱藏偽裝,直到我學會接納自己的極端、然後包容其他極端:這正是我的黑太陽15.2,想向我彰顯的所謂行為準則吧,沒有固定的頻率、隨時可能改變自己的節奏,讓人無法追隨或遵循,也不見容於社會常態,那又如何?這就是我,這樣的存在,鼓勵了那些或邊陲或居中的人,不需要雷同、從眾,接受自己的極端,便會發光。
而更廣泛地來思考「謙虛」,身為極端份子,有時難免會矛盾地沾沾自喜,傲嬌自己如此獨特,很多怪奇的念頭只有自己才想得出來。這只不過是造物主透過我,向世人展現的造物原則而已,有高便有低,有冷即有熱,同質之內必有極端,當感知到巨大的安排凌駕於我之上,就完全明白極端存在於我的意義,除了接納自身的極端、也在適當的時候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居功、不膨脹,這,就是更廣義的「謙虛」。
自命清高意思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耶穌從橄欖山下到耶路撒冷聖殿傳福音時,有許多百姓跟隨祂,聆聽祂的教訓,此時,有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位正在行淫時,被發現的婦人來到耶穌面前,問祂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約翰福音八章4-5節)
耶穌知道這是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挑釁,故意要使祂落入陷阱,讓祂難堪。因此,耶穌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彎下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耶穌這樣做,乃是要讓文士和法利賽人藉此空檔,反省自己是否夠資格拿石頭丟行淫的婦人。可惜的是,文士和法利賽人非但沒有自省的能力,還自命清高的咄咄逼人,要耶穌馬上回答,如何處置這位婦人。耶穌看到他們毫無反省的意思,便立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翰福音八章7節b)此話一畢,又立刻彎下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等待這些人的反應。在場的人聽見耶穌的話之後,就從老到少,一個個的離開現場,只剩下耶穌和那被控訴的婦人。
http://skooglin.blogspot.com/2014/06/blog-post_30.html#more
自命清高意思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雅俗共賞這句話經常出現在文化媒體上。不管是影展的資深電影人表示希望業界能拍出雅俗共賞的新作品;博物館美術館館方宣示未來的路線要走向雅俗共賞;還是文化部官員針對文化政策方向,向文化界表達希望未來路線能更雅俗共賞。這句話出現率很高,只因為「雅」與「俗」其實有著相當的分界。
關於「雅」與「俗」的理論其實已經很多,有人從美學或情感切入,但齋主我以為其實真正的切入點是社會階級的差異。文化資本較高的階級,他們擁有的話語權能決定雅俗之別。要這些高文化資本階級者去認同大眾文化,實在有那麼點困難。就像是前陣子名導馬汀史柯西斯,針對漫威所出品的眾多超級英雄電影,他認為這些電影充其量只是主題樂園,談不上是甚麼真正的電影作品。毫不意外的引來一大堆漫威粉絲對他的猛烈炮火,然後你發現漫威粉絲中很多人連馬丁史柯西斯的大名都不識,頓時了然於心,只得露出禮貌的微笑。
「雅俗共賞」講求的就是不同文化階級的人能同歡共樂。
朱自清曾寫過一篇散文《論雅俗共賞》。該文也使用階級切入,唐安史之亂後,原本門閥的壟斷因為動亂,而出現裂解。士大夫無法再像過去那般,過著逍遙自在又無憂無慮的生活。社會動盪和階級流動,「士」與「民」彼此階級不再那麼嚴明。雖說階級流動,但終究由上往下的為少,由下往上的較多。久而久之,士大夫的人數雖然有所增加,但整體的文化水準反而必須遷就那些新的士大夫。到了宋代,由於國家政策重視士人培養,輔以經濟水準的增加,加上印刷術的發展,士大夫的數量越來越多,但這些由民間進入士大夫體系的新士大夫,多半還是保留著民間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久而久之這樣的生活文化就逐漸影響了士大夫體系的「雅」,也不再那麼高高在上。
朱自清認為「雅俗共賞」是以雅為主的,從宋人的「以俗為雅」以及常語的「俗不傷雅」,可見這種賓主之分。他並說,初期俗人一擁而上,逼得雅人也不得不對其多瞧幾眼。雖說雅人看待這類作品,需要放低身段了解,不過對於俗人來說,他們所需要擺脫的俗氣更多。因此朱自清認為,「雅俗共賞」是以雅為主的。
好啦,但那是朱自清認為的,他所舉的時代都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要不他自己所處的時代也與我們有相當差異,至少那個時代並不民主。我認為「雅俗共賞」在不同時代的意義,應該差異並不小。
民主,就代表著平等。民主時代並不主張要有多高文化資本的菁英階級,反而希望有更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甚麼是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於民主社會中意味著能不倚賴勞力,靠著知識和技術而活。而菁英階級若不是轉向政治界、企業界,就是投向文化界做文化生意,而這些人終究是少數中的少數。中產階級才是民主社會的基石,民主國家的領導人,也多半是中產階級所喜歡的知識分子樣貌。
不過,說是說中產階級,但這中產階級所涵蓋的範圍也還真廣。高至醫師、律師、會計師,低至尋常企業辦公室的雇員,都能算在廣義中產階級之中。並且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所有的人都有識字能力,也多少聽過些文化作品。但最大的問題在於資本主義社會所導致的分工專業化,民主社會在乎穩定性,因此國家最重視就業率。希望確保國家產業發展,並且能盡力提高就業率的兩大前提下,多半學校從高中開始就期待學生將來的職業。舉台灣為例,國家希望你就讀理工類組,將來進入科學園區工作,因此高中的文化教育自然就不受重視。最後的結果便是,即便這個國家的高等教育辦學成功,但也只是於產業界成功,並非全人教育的成功。即便社會普遍水準提高,但那也只是將俗人多識得幾個字,多懂得幾個方程式罷了。
民主時代的「雅俗共賞」,不同於朱自清的說法,是以「俗」為主的。
馬汀史柯西斯的電影稱得上是雅俗共賞,特別是他過去知名的作品,《計程車司機》、《四海好傢伙》、《神鬼無間》、《華爾街之狼》,但這導演卻也不是沒拍過全然以雅為導向的《亞果的冒險》。但最後的結果就是砸了將近兩億美金的成本,卻半點也無法回收,獎項倒是得了不少。當然也拍過全然以商業為導向的《隔離島》,這部應該是他在台灣知名度最高的電影了。而那些稱得上雅俗共賞的電影,也多半是以商業為導向的電影。
大衛霍克尼、村上隆和赫斯特的藝術作品,雖然全球知名度高。但對於更小圈子的藝術菁英來說,這些人的作品不只是俗氣,還很媚俗。但他們能舉辦大型商業展覽,比起只能待在美術館的藝術家來說,他們的確較為俗氣。即便是被世人認為較「雅」的藝術圈,都有此等問題,更遑論整個文化界。
在民主社會,當有哪個在台上的高官或高人,對著台下說「雅俗共賞」時,請不要誤會他的意思。他真正的意思是「你們這群自命清高的動物,到底能不能別整天唱高調,做些有點KPI的事情?」
又或者,當哪個人評論誰誰誰的作品「雅俗共賞」時,請不要誤會他的意思。他真正的意思是「你的作品竟然能俗氣至此,真不簡單。」
你說,難道這不是髒話嗎XD
Medium連結:
https://reurl.cc/Oqj1Ev
#齋主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