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羅一鈞和薛瑞元都是傳奇性人物,我們的防疫團隊都是頂尖人才,他們的共同點EQ高又親民
反觀…常自稱科學家智商157的柯文哲根本不能比
轉好文:
真正的聰明與能力不需要老在嘴上吹噓,本文簡單介紹三個政府內值得認識的人物,資料來源從網路收集整合。#已經非常簡單介紹卻還是文很長
台灣第一位數位政委,世界知名的自由軟體程式設計師 #唐鳳,5歲開始閱讀各國經典著作,小一解出聯立方程式,八歲開始從書籍上學習程式設計,也開始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式,小學時學習跟思想遠遠超過同年齡人,被允許上課期間自行到圖書館閱讀,後來被建議轉入資優班,在資優班依然非常優秀屢遭排擠,以及一些適應不良的因素後來轉學過好幾間小學,最後在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講師楊文貴建議與安排之下,一周三天在小學上課學習與同學間相處的人際關係,另外三天前往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滿足求知慾望,學習特別安排的高深知識內容,這時候她只是小學生。
國中一年級時,憑藉著自己設計的電腦程式贏得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第三名,獲得保送第一志願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資格,但就學不久後在 #全球資訊網 認識網路的無限可能,能與研究人員討論最新的知識技術,發現課本內容過時,對教育的想法有所轉變,決定輟學離開傳統學校教育而在家自學。
14歲與其他人共同成立資訊人文化事業公司,初期以出版電腦書籍為主,隔年唐鳳創作出能在網際網路搜尋資訊的應用軟體「搜尋快手」,12月資訊月展覽會場推出後,立刻受到電腦族群關注,不到1個月便銷售1萬多套。
16歲起投入實務工作成為網際網路創業家,獲得旺宏電子董事長、宏碁元老、英業達集團主管等資訊圈著名人士擔任顧問協助,甚至讓英特爾投資成為股東之一。
而後前往矽谷多次創立與出售公司,33歲時唐鳳完Socialtext公司和蘋果公司交接工作任務後決定退休回台,但回台後繼續轉而擔任蘋果等公司的顧問採取遠端工作模式,每小時的顧問費為於1塊比特幣等價的貨幣。以及投入公共領域和公民科技社群的開發專案。
2014年至2015年間擔任行政院虛擬世界法規調適計劃顧問,也是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開放資料諮詢委員會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同時與法國外交部、法國經濟財政部、巴黎市政府、西班牙馬德里市政府在數位治理領域合作。2016年8月,行政院院長林全任命曾有網路創業經驗的唐鳳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本段直接擷取自維基百科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 #國民女婿羅一鈞,小學唸了五年因成績優異跳級就讀國中,高中考上建中後跳級 #以全國榜首成績進入台大醫學院只花6年即畢業。
2001年9月放棄國軍醫官資格,轉而報名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的徵選,自願到非洲馬拉威擔任外交替代役,2003年6月退伍離開了馬拉威,進入臺大醫院的內科住院醫師。2006年7月,成為臺大醫院感染科總醫師。
2008年考取疾管局防疫醫師投入公職,隔年至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受訓。2014年8月擔任首席防疫醫師的羅赴奈及利亞協助台商僑胞防範伊波拉病毒。
2016年被任命為疾管署副署長,2019年12月從批踢踢論壇上發現有網友提及中國華南海鮮市場出現類似SARS案例,羅馬上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單位查證,並通報世界衛生組織,因而台灣能最早警覺與設法防堵五廢病毒。
#相關新聞護國神文
https://youtu.be/WY8CraHMioI
2020年開始投入COVID-19幕後疫調、疫情分析、防治政策的訂定等。
衛福利部政務次長,婦產科醫師 #同時也是律師 雙師薛瑞元。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婦產科職業十多年後,因為全民健保的實施,以及一次小小的醫療糾紛之後,決定重新參加大學聯招,考取台大法律系、台大法律研究所碩士順利畢業及考取律師資格,還有雙和醫院副院長、屏東縣衛生局局長等等資歷。
許多非常頂尖的人才在政府裡競競業業的做事,而他們從來不用去吹噓自己的智商或學歷,真正的能力是看在位時每一次面對挑戰的表現,而非早已過往的考試分數或文憑。
唐鳳的圖文特別長或大張沒有私心,已經非常努力簡寫了,還有覺得這張照片拍得不錯。😎
臺大生傳分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們,別喪氣!
尤其是連續兩年沒比賽的,首先吉拉阿姨先對你們說聲「辛苦了」。
我知道練習過程很累人,整個學期就為了練好那兩首曲子練到快瘋掉,犧牲掉許多自己的休憩時間,卻無法展現成果真的令人難過,甚至喪失繼續練團的動力。
我不知道你是為了什麼而進社團,如果你是 #因為比賽合作氛圍讓你深受感動,那不應該氣餒,要珍惜你在學時期,多揪志同道合朋友一起吹小團或重奏,加入幹部,學習各項行政一起為社團進步努力。
想當年阿姨一天到晚窩在社辦,雖然大團總共有50~60幾人,但對樂團真正有熱情的卻是寥寥五六個,到後面卻無性生殖變十幾個;這些人都是中午不吃飯的神經病,常常一個人發出旋律,其他人就跟著加進來,什麼埃及王子吹一吹變瑤的傳奇(瑤族舞曲)、史威靈金的海門莫名其妙就接到創世紀去,扣除比賽(我非常討厭團體賽,每天吹那兩首不膩啊?),那段時光是我最快樂的時期。
#如果你是為了爭取榮譽,阿姨只能跟你說很抱歉,個人認為臺灣目前音樂比賽團體組是趨向鼓勵性質,以及為了偏鄉/弱勢學校著想,不讓強校專美於前,才從原本的不分區省賽變成現在的分區決賽。
評審評分及評語也是偏向鼓勵面,以前的分數真的沒那麼好拿。
如果真的很想證明自己的實力,或許你可以利用這次疫情,在家裡加強練習,找老師上個人課,朝個人賽方向前進。
也可以報名坊間的音樂比賽,譬如暑假期間的文化盃,無論是個人、重奏、鋼琴、打擊各種項目都有,可以去那邊試試水溫。
#如果你是為了爭取升學加分,當初超額比序的美意是為了不要「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現象產生,並鼓勵學生多元發展,卻沒想到演變到後面淪為加分工具(某些縣市還蠻有先見之明的,不採計就是不採計);個人認為鑽來鑽去為了加分,還不如努力唸書,爭取學科分數比較實際。
如果你是怕因為沒比賽、沒成績,造成 #校方不支持社團,建議你們可以自發性辦理活動,公益義演賺取鄰里名聲也好,讓社團增加產值,讓校方注重你們。
或許你會認為我是學生,不是負責吹吹樂器就好?為什麼我要那麼辛苦?但這都是累積你的人生歷練,對你未來出社會後的處事、溝通協調以及想法,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更何況個人認為這是學校的問題,絕對不是停賽造成的。
#如果你是跟阿姨一樣愛現、少了上舞台的機會,那你更沒時間難過了~更應該趁現在加強個人基本功,去考外面的社會團;又或是積極爭取辦理表演(想想看,表演跟比賽相比,你覺得哪個活動你的親朋好友同學會來比較多?),也可以藉由網路社群軟體上傳自己的影片,舞台到哪都有,只是看你怎麼發揮。
你可能會說「為什麼那個大型活動可以辦?」「為什麼那個私人比賽/演出可以辦?」「妳都提防疫了為什麼還鼓勵我們去表演/參加私人比賽?」。
臺灣是民主國家,其他主辦單位甚至是坊間的活動是無法強制禁止舉辦的。
偷偷告訴你,阿姨也算半個公務人員,沒有任何一個公務員辦理大型活動,在頭洗到一半的狀態下,被勒令停辦還會在那邊拍手叫好。
飛掉的績效獎勵先不談,就跟你們一樣,努力準備的東西,突然就不能展現成果,你覺得他們會開心嗎?
何況主辦單位也知道停辦會惹來爭議,但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守護國家幼苗的安全。
你們都是未來的主人翁,我們這些前浪遲早會被拍死在沙灘上;我不知道20年後的你們,還會剩多少人繼續在音樂這條路上?但是少年啊,無論要不要繼續吹樂器,你想要讓後遺症折磨你一輩子嗎?
「那為什麼在防疫前提下,鼓勵你們去參加民間比賽或是爭取表演機會呢?」
嘿,我不是現在叫你就去實行,而是在疫情趨緩期間可以去試試,也提供你其他的機會及想法。
全國音樂比賽規模之龐大,影響真的不是少數人,相信主辦方有它的顧慮在,在多方考量下,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那為什麼替代比賽的方案沒有出來?我覺得線上視訊就很不錯啊!是不是公務員偷懶不做事?」
是啊,線上視訊/錄影目前應該是最可行的方法了,我也很贊同配套措施,但在先前的文章和留言也提過關於錄影視訊的公平性及可行性。就算技術問題突破了、也沒有任何反對聲音,但這麼大的計劃要重新頒訂不是一兩天的事。
舉個例子來說,你們覺得買東西很簡單,付款取貨,就這樣而已;在公家單位裡卻是重重難關,拿最簡單的小額購案(買總額10萬元以下的東西)來說,包含起案、交貨、驗收、結報、付款五大關卡,裡面要經過各種程序、備一堆資料,還要經過其他單位的同意,譬如採購、驗收、督察、財務、預算管制單位等等,過程中可能會被退件修改,總之目前阿姨個人最快紀錄是一個月左右(從起案到付款成功)幹掉一個小額購案,前提是過程中完全沒有被退件修改(案子要送總公司審查,總公司在外縣市…)、廠商也配合交貨期程,在天時地利人和情況下才能那麼快結束掉。
所以你覺得全國性、北中南三區,那麼多類型及組別的團體賽有辦法在短期內修頒出全新計劃嗎?
更遑論跟評審、廠商、場地協調,光是這樣就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
所以我非常討厭看到「公務員都偷懶不做事」這種超不尊重人的屁話,我所認識的公務員,都是兢兢業業在自己崗位上,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
說了那麼多,比賽不是唯一的路,你們的路還很長久,要為自己未來好好想想並規劃,朝著目標前進,而不是為了短期目標無法實現在那邊難過傷心。
你根本沒有那個美國時間唉聲嘆氣,光陰似箭,很快地,最開心的學生時期「咻」一下就過了,好好把握短暫的人生,就算再怎麼痛苦也要學習享受當下。
更何況,努力向來不一定會有收穫;不然我早就唸臺大醫科當醫師,或是進職業樂團當樂手了。
謝謝你們的犧牲與配合,唯有這樣,才能保住我們最愛的國家、最愛的親朋好友、最愛的音樂。
最後,學生辛苦了,學校辛苦了,老師辛苦了,體諒且配合的家長辛苦了,主辦方及承辦人也辛苦了。
臺大生傳分數 在 奶爸律師 陳又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面試員工的時候,有個問題的答案我非常重視:
🙋♂️「請問在學校有分組報告機會、要打團體成績時,如果組員都已經很用心了,但表現還是不佳,您會採取什麼作法呢?」
其實作法各式各樣,但傳統上大家認為「比較好的學校」來的面試者,有蠻高的比率會説:那就乾脆 #自己完成整組報告,分數讓同學共享沒關係。
其實我不會用這樣的人。
原因是,我認為這樣的人是沒有團隊精神的,他不能接受團隊成員的不足也是他的一部分。
在求學階段,幾乎都是在審視「個人表現」;但到了社會職場,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得靠團隊打群架,別的不説,一個人一天就只有24小時,三個人一天就有72小時,再優秀的人也不可能擁有超過團隊的資源。
因此在社會上,評價這件事不再只看個人表現,正如同 #大隊接力看的是總時數。
會突然談到這個問題,是因為看了一篇文章讓我特別有感(文章連結參考留言處)。
文章主要在敘述近年來念頂大的學生,越來越多人需要 #心理諮商,平均16個臺大學生中,就有1個使用過校內心理諮商服務。
我大學唸臺大,拿二個學位,研究所唸交大,也算是頂大的人吧~~
一方面我慶幸著這些年輕人們懂得尋求專業的協助,另一外面我心疼著這些年輕人們承受如此大的壓力。
文章中提到一個我很認同的觀點:頂大的人擁有 #追求成功且抗拒失敗 的特質,但這也是頂大的人痛苦來源之一。
臺灣的教育制度要求學生競爭、要打敗別人、要搶第一,只有把別人踩在腳底下,你才能得到最好的資源、最好的對待。進頂大,你有會入閣、會出國考題目的老師,你有五年五百億,你學費還有比較便宜;進較差的大學,學校資源不足,專任老師比例低,學費貴、還要自己背學貸?!
誠實點吧,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們的教育制度就是在篩選出會考試的學生, #把資源給考試表現好的學生,至於其他人,誰理你啊!
爸爸媽媽會跟你說:「你看隔壁誰誰誰考得怎麼樣,你怎麼考這麼爛!」、「為什麼別人可以考第一名,你不行?」
從來不會跟你說:「考最後一名沒關係。」、「沒唸書沒關係。」
現在的教育制度、社會氛圍完美詮釋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只有唸書唸到第一名才不會被社會淘汰,畫畫第一名不重要、跑步第一名不重要、彈吉他第一名不重要、擁有愛心第一名不重要,重要的只有 #考試第一名。
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們必需提升自己、追求個人表現,但出社會後,他們才發現,原來這個社會最後還是需要 #團隊合作。
從小到大,被教導一路擊敗所有人,這樣既能符合爸媽的期待、也會得到師長的讚賞、還得到所有教育資源;突然間,世界顛倒了,他必須跟別人合作、開始顧慮別人,這樣才能符合上司的期許、完成公司的目標。
來不及適應這些變化,又沒辦法接受自己失敗的年輕人們陷入痛苦的泥沼,難以逃出。
不求每個年輕人在成長的路上一帆風順,但希望他們能認知到臺灣教育體制隱藏的錯誤價值,早日從追求個人的完美表現這個錯誤目標脫身。
#成績單裡面還是有被當掉的(;_;)
#想成為學霸好難😢
#奶爸律師
#陳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