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專訪
Jingle 從家庭中的問題著手挖掘出熟齡族感受嚴重的失落感與社交匱乏的社會問題,這促使他產生了創立 Encore 的靈感 ,「打造一個協助熟齡族找回嗜好、培養興趣、尋求同好、重拾自信的平台」。
目前 Encore 主要透過 Facebook 和 LINE 等通訊社群軟體曝光,再導流用戶到 APP 中。相較於 Facebook 或 LINE 社團,Encore 可以根據興趣、地域與社群導引功能讓用戶一目了然的挑選有興趣的社團,讓年齡相仿的好友們在話題上的熱度持續維持。
目前 Encore 推出至今不到一年,便累積了破萬用戶,70% 的用戶為 45 – 55 歲女性,平均每周開啟 4 – 5 次,用戶黏著度極高。
想知道Jingle 如何在一片社交軟體紅海中,突破重圍打造最適合熟齡生活的社交軟體,那就快來看看這篇精彩的專訪吧!
----------
創夢市集|全台最大娛樂生活新創加速器計畫
了解更多:https://www.ditstartup.com/
#創夢市集加速器 #定向投資 #創業資金 #企業資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0的網紅林林夫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學才藝、學校社團活動多方面發展~「考零分」的孩子其實是天才!? #考零分的孩子其實是天才 😲原來零分要天才才考得到啊! https://youtu.be/_c1GOm9L7eY 🤔為什麼要讀書?才藝到底學不學? https://lingmami.com/blog/post/talent-and-s...
興趣 專長 嗜好 在 Zoey 佐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給想要建立個人品牌或在家創業的你:哪15個線上產業最容易賺錢?
.
你有在家創業的理想嗎?
富比士在2017年公佈了一份以「線上內容行銷」為主的數據分析
調查顯示了最容易成功的新型創業家(或線上品牌)
都是這15種產業,調查中也列出了第1名到第15分別是哪些領域
.
如果你夢想成為Youtuber、部落客、創作者、網紅
或想要建立個人品牌,卻又不太知道要以什麼主題下手的話
今天的內容就非常適合你
.
畢竟想要賺錢,把自己的品牌變成事業
和上網隨心所欲的分享自己喜歡的內容
是完完全全兩回事!
.
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是哪15項吧!
.
第15名:嗜好類
插花、園藝、養魚、品酒、魔術⋯⋯等
如果你想要創立一個部落格或個人品牌
建構在自己的嗜好上,並不是說它不會賺錢
只是相較之下難度較高,因此比較困難
除非你是有什麼非常奇特的才能
或是在該領域無比專業,不然它的轉換率是這15名裡頭最低的。
.
第14名:運動類
如果你想要創立的線上品牌是以運動相關
它是一個比較難以「線上」操作的產業
(因為運動依然是偏實體操作較好)
無論是教授運動技巧或是撰寫相關內容,都比較難以平台操作。
.
第13名:音樂類
音樂就如同運動與嗜好
並不是不能賺錢,只是轉換率相對比較低
「別人為什麼要花錢買你的產品、你的聲音、你的創作呢?」
當然你也可以教授你的技能,提高價值。
.
———
文章太長來不及閱讀?
可以先分享這則貼文到自己版上
晚些再回來看呦~
_____
.
第12名:攝影類
作者解釋,雖然攝影聽起來像是嗜好類
但因為這個產業非常龐大,也有很多獨立的分支
所以特別拉出來討論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嗜好是攝影會比較有機會賺錢啦XD)
.
第11名:時尚與美妝
時尚美妝其實是很大的潛力股
但由於這產業越來越飽和,因此競爭力變得非常高。
如果想要從事這個產業,建議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特色
光是「穿出自己的風格」還是不夠的
作者建議你Narrow down自己的專長,配上興趣來操作個人品牌。
.
剩下的第10名到第1名
歡迎你直接點選留言區的文章連結👇👇
直接觀看文章找出答案呦✨
.
如果你真有心想開創線上產業
請試選出三個你最喜歡/最有經驗的產業
並試著寫出它們分別的優點與缺點
然後在底下留言和我們分享
▸ ▸ 我很好奇你們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又想要進攻哪個產業呢?
.
如果選不出來
你當然也不用硬要選一項
以我起初的個人品牌定位為例
我就是以第5 &4 &3 結合
給你參考😉
興趣 專長 嗜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千呼萬喚始出來(自以爲)
「斜槓孵化器 x 複業育成所」Club開張囉~🎉🎉
斜槓,是一種不侷限單一工作的多元職涯規劃。複業,是一種不設限單一角色的複合人生旅程!
為了幫助大家成功跨出斜槓與複業人生第一步,哥會盡量有紀律但難免會偷懶的定時開房,主題可能包含但應該不限以下三類:
🎙淺談斜槓路上的教育與教訓
🎙分享不離職創業的真實故事
🎙剖析複業人生的必備生存技
無論你是斜槓小萌新或是複業老司機,都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呦~🥰🥰
今天開房的系列是「團購先生說話課」,主題是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其實一件很尷尬的事,因為感覺很像在一群陌生人面跳心靈脫衣舞⋯😅😅
該介紹多少?該介紹多深?該介紹多久?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方面的困擾。尤其在Clubhouse上,因為是透過聲音即時互動的社群媒體,自我介紹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自我介紹基本上分成社交場合和面試場合,我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的是社交場合的自我介紹。
我會從結構、內容、語速和風格四個角度分析。但在此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聊聊自我介紹的意義,我認為自我介紹至少有以下幾點意義:
1. 在不窺探隱私的前提下,進入彼此的世界
2. 找到雙方連結點
3. 產生有意義對話
4. 建立真實的關係
5. 能夠更認識自己
所以重點不是你講多好,而是對方聽進去多少,以及找到多少連結點!
結構(以三分鐘為例):
一、起承轉合型
1. 起:個人資訊(姓名、世代、區域)+人生角色(擇一或擇二)
2. 承:人生經歷(越正式的場合偏向職場經歷)
3. 轉:個人專長+興趣嗜好(依照時間和正式度調配比例)
4. 合:夢想目標+表達感謝
優點:簡單明瞭
挑戰:容易淪為流水帳
二,以終為始型
1. 個人資訊+人生角色+夢想目標
2. 人生經歷(越正式的場合偏向職場經歷)
3. 個人專長+興趣嗜好(依照時間和正式度調配比例)
4. 夢想目標+表達感謝
優點:一開始就留下深刻印象
挑戰:要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
關鍵:Call to action
你希望大家聽完你的自我介紹之後要採取什麼行動?
內容:
1. WHO:自我介紹的對象誰?他們可能對什麼內容有興趣?
2. WHERE:所處場合為何?是正式面試還是輕鬆社交?
3. WHEN:緊扣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間軸,不要隨意跳躍
4. WHAT:先抓出 1~3 個重點,避免淪於流水帳
5. WHY:聽者為什麼需要認識你?你的存在對他們而言有什麼意義?
6. HOW:你希望對方留下什麼印象?採取什麼行動?
Less is more,你塞了多少資訊不重要,聽者願意帶走多少有用的訊息才是關鍵!一篇的自我介紹,最關鍵、最想被帶走的那句話是什麼?
語速:
1. 每個人的口語表達能力、咬字清晰程度、內容是否熟悉,都會影響聽者的接收度,沒有一定的標準
2. 但基本上,人一秒鐘可以說3到5個字。 一般情況下,每分鐘約160至180個字之間,大家可以先試著打一份草稿
3. 可以留一點餘裕,像是段落之間要留白,句子和句子之間要呼吸,想像自己在寫文章的時候會有標點符號,呼吸和留白就是說話時的標點符號
風格:
可以被記住的特色叫做風格
可以被追隨的風格叫做潮流
可以被傳承的潮流叫做經典
如果沒有經驗,你能做什麼?
1. 幫自己設計一句 Slogan,每次自我介紹都用它破題或結尾
2. 能夠被記住的訊息不多,要懂得精鍊(包含表面的文字與深層的內容)
最後的最後,自我介紹不是冗長的自傳,而是精彩的預告,讓人聽完想要接近你、認識你,才是成功的自我介紹喔~^_^
想了解更多斜槓或複業資訊嗎?歡迎私訊哥聊聊喔~^_^
#clubhouse #斜槓孵化器 #複業育成所 #團購先生 #靠嘴巴吃飯的男人 #教育訓練 #個人學習 #企業內訓
興趣 專長 嗜好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學才藝、學校社團活動多方面發展~「考零分」的孩子其實是天才!?
#考零分的孩子其實是天才
😲原來零分要天才才考得到啊! https://youtu.be/_c1GOm9L7eY
🤔為什麼要讀書?才藝到底學不學? https://lingmami.com/blog/post/talent-and-skill
👩 Ling﹕「萬一你家寶貝跳舞非常厲害,但她考試都零分…你會怎麼辦?」
👨卡爾﹕「我會拍拍手啊!考零分是天才耶!」
出社會之後才真正有感,填履歷時看著學歷嘆氣😩,或在要寫自己有什麼專長時,才突然驚覺沒有東西可以寫😰……
而「才藝到底學不學」和「為什麼要讀書」這兩道題,總是讓爸媽們傷透腦筋😨,該怎麼說服孩子…又或者說,該怎麼說服自己呢?
其實不管才藝技能和學業成績都是其次😤…
「??」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開放想當年社團才藝接龍
#大家有小時候學什麼到現在還是很厲害的嗎
👉TG頻道網址 https://t.me/lin00ff77
🔺林林夫妻 :https://www.facebook.com/00FF77/
🔺巧鈴Ling : https://www.facebook.com/Ling00FF77/
🔺Blog :https://lingmami.com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00ff77/
🔺 YouTube:https://bit.ly/2xqBR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