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邀我來談談這本他們最近出版的新書<以少創多>。天下找我的時候希望我回答兩個問題,一個是為什麼此時要看這本書?一個是誰適合看這本書?
我的回答是:現在在很多歐美國家,尤其是年輕朋友對資本主義很反感,再加上中國的崛起,也讓很多人認為是提供了一個歐美資本主義之外,另一個可能性。我認為現在正是好好的看看資本主義到底靈不靈的時候,所以這本挺資本主義的書就派上了用場。至於誰該看,我覺得你如果對資本主義有很多意見,或者你認為資本主義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制度,我覺得你都該來看看這本書。
以下是逐字稿:
最近已經有好幾個朋友抱怨,琪斐啊,你怎麼老是報些什麼戰爭啊,極權啊,污染啦,你可不可以報點正能量?我就想,對吔,好像是吔,好久都沒有報那種,看了會讓人覺得人生充滿了希望,我只要努力我就可以變成超級大美女的那種消息了。剛好天下文化就邀我來談這一本“以少創多”,我看了以後就覺得,正能量來了,趕快來跟大家分享。
先介紹作者。作者是安德魯麥克費(Andrew McAfee),他是MIT數位經濟研究中心(MIT Initiative on the Digital Economy)共同主任,以及MIT的MBA史隆管理學院的首席研究科學家,當然MIT已經是全世界學界的大名牌,但這兩個研究中心,又是MIT這個名牌裡的名牌。你不要以為MIT就沒有不紅的,你知道MIT有在教音樂嗎?你光看麥克費在MIT坐的這兩個位子,你就知道他很厲害,他的專長就是看電腦科技對經濟、商界及企業的影響,以及電腦化是怎麼樣影響社會、經濟及勞動市場。
為什麼這本書,我一看就很興奮。因為這本書,是挺資本主義的。為什麼資本主義需要挺呢?他不是流行全世界的顯學嗎?尤其在蘇聯共產制度瓦解之後,我們不是已經證明,共產主義不靈,資本主義才靈嗎?
情勢在這幾年有很大的轉變。 像是資本主義大國的美國,在2016年有分問卷,說在19到28歲的年輕人裡有過半數,對資本主義很反感,認為現在世界的問題都是資本主義造成的,像是讓人自私,不道德,對弱勢族群壓迫,造成貧富不均,地球暖化,人類可能因此滅亡。很多人就跑去支持社會主義,最好的證明是自稱是社會主義者的桑德斯這位老先生,能在兩次美國總統大選都有很多年輕鐵粉支持。我知道台灣也有很多朋友有同感的,認為資本主義就是萬惡根源。
而這本書”以少創多“,就是在說資本主義不但不會造成社會不公,人類滅絕,它甚至是人類未來的希望所在。首先麥克費提出一個很多反資本主義的人相信的,人類科技的進步,沒有讓地球有限的資源能用更久,反而因為進步,我們就消費更多,用更多能源;也就是科技越進步,地球越倒楣。像十九世紀的英國的碳藏量豐富,給英國的工業化奠下良好的基礎。後來蒸汽引擎被發明了出來,蒸汽引擎帶動的火車讓碳這個能源,能生產的動能加了幾十倍,幾百倍,省了很多力,照理說英國的碳就可以用更久啊,正好相反,因為蒸汽引擎這個科技太好用,工廠輪船全都搶著用,結果碳越用的越多。基本上,就是我們人類是很會賺沒錯,但更會花。
但最近有科學家提出”去物質化“的理論。就是經濟雖然發展,但使用的能源總量卻反而變少。像美國不僅人均資源總消耗量減少,一些重要的經濟基石,像是鋼鐵銅木材等的消耗量也在下降當中。這種使用能源總量下降,但經濟成長卻往上走的現象,就叫做”去物質化”。不只美國,英國歐盟都出現類似的情況,把消費繁榮經濟成長跟資源使用量脫勾了。
也有研究發現,國家富有到一定程度之後,污染就會降低。因為大家只有有錢了,都不希望自己的環境髒。像是占全球經濟比重25%的美國,海洋垃圾只占1%,但經濟比重占15%的中國,則占全部海洋垃圾的28%。根據麥克費的說法,全世界的人權狀況,平均來說,也是比以前好的。有研究顯示,使用死刑和起訴同性戀的情形在世界各國快速減少,
這很棒不是嗎?我們可以過得很好很方便很舒服,但又不會掠奪地球。我以後開冷氣都不會有罪惡感了。
但要做到這一點,麥克費提出有四個要件。他把它叫做四騎士。為什麼叫四騎士,不重要,反正就是四個都要有就對了。
那四個呢?
第一就是資本主義。能叫資本主義有要以下幾個生產特性:就是A追求獲利的公司,B能自由進入市場與自由競爭,C牢固的產權與契約履行,D沒有中央規劃控管訂定價格,E絕大多數東西是私人擁有的,F自願性交易行為。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就是自由市場最有效率。
第二就是技術的進步。麥克費創造了”第二次機器時代”這個名詞,意思就是第一次工業時代我們克服了肌力限制促成了大轉變,但現在因電腦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克服了智力限制。也就是有電腦演算法,AI的幫助,讓人類創意可發揮的空間不可限量。這種方式發展的科技,跟以前的科技相比,耗費的能源少很多。像是iphone 好了,以前沒有iphone你是不是又要買相機,買計算機,買收音機,買鬧鐘,現在就全部收在一個小小的機器裡面。而且因為科技的進步,搞不好它以後能取代的機器更多。再比如3D列印技術的出現,很多東西在設計的時候就可以做得很精準,就不用浪費原料去做一百個模型。
資本主義跟技術的進步兩個騎士手牽手,會提供很多創新的動能,但麥克費也強調,資本主義的原則是市場可以自行運作,政府不該干預沒錯,但市場不處理的的負外部性問題,政府就要干預。
負外部問題就像是生產牛奶的牧場,要把很多牛一起養,成本才能降低,但牛多大便就多,就很臭,一定會影響鄰居,所以這些鄰居也在付出的成本,這就是負外部性問題。像這種問題就要政府出面才能解決。
那誰來決定那些是負外部問題呢?就是你啦!
麥克費提出的第三騎士就是公眾意識。公眾意識如果覺得牛大便很臭,造成空污要解決,就會要求政府來解決。這當然就要配上一個有效能的政府才做得到。所以麥克費的第四個騎士就是能回應民意的政府。這個政府必需是高效能,而且還要有高水準的監理及執法能力。
資本主義跟現代科技讓大家大步邁進,但公眾意識及回應民意的政府來矯正,進步的過程中,造成的問題。
聽起來不錯吧?但最後再講一下我在看的時候的一些想法。我是把這四個騎士套到幾個國家來看看。像美國,我就會覺得資本主義跟進步的科技聯手沒有問題,政府效能其實也不算差,但公眾意識因為社會嚴重分裂,就變得很難判斷。比如黑人種族問題,有人認為很大問題,有人認為沒問題,那政府怎麼辦?比如說槍的問題,我看的民調都說支持要禁槍,但我保守派的朋友都說,我看的民調明明都說擁槍是憲法保障權力,怎麼辦?
第二個問題,是中國。中國自己說它是中國色彩的社會主義,但西方學者很多都認為它是國家資本主義。我覺得麥克費也認為中國是資本主義,但中國政府介入這麼多行業,難道不會影響資本主義要求的自由市場機制嗎?另一個問題是公眾意識,他舉了個例子,就是中國空污問題很嚴重,連極權的中國政府也得要回應中國人民的要求,積極改善空污問題。但這是在中國當時言論相對開放的時候,當時中國還有調查報導呢,現在的中國還有公眾意識的管道嗎?要注意噢,麥克費四個騎士裡並沒有民主,他明白指出很多民主國家做得並不怎麼樣,像印度。所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到底有沒有四騎士的可能呢?
最後是台灣,他唯一提到台灣的地方就是核能; 說台灣公民投票反對,在2025年之前逐步淘汰核能發電廠的計劃。他這是在稱讚台灣公民投得好。麥克費是擁核的,他將核能列為乾淨能源,他還舉2007年的醫學期刊the Lancet 說,因為核電廠污染導致的死亡率是煤,碳,天然氣,石油污染死亡率的幾百分之一,核電廠事故率也比較低,美國三哩島及日本福島沒有人因輻射污染而死亡,車諾比事故後30年間,因此事件死亡不到50人。
你可以不同意,那就去找反證來反駁他,不要來戰我。我只是告訴你他講了什麼而已。對我來講,這四個騎士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公眾意識,只要有科學的,基於事實的,理性的公眾意識,一定能把國家往前推,政府只要不太爛就行了。所以你認為台灣有沒有這四騎士呢?我把這個問題交給你。你想過之後告訴我,謝謝大家。
舒提加特瓦同性戀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真看] 家庭組成的浪漫衝擊:日劇《弟弟的丈夫》/ 李長潔
.
#有洋蔥 #日常生活的溫柔革命
.
NHK在2018年三月推出罕見以同志為主題的日劇《#弟弟的丈夫》(弟の夫),該劇是改編自日本同志漫畫巨匠田龜源五郎的同名連載漫畫作品。這不是貪戀年輕美男的耽美文本(BL,boy love),田龜源五郎的作品可都是貨真價實的男同漫畫。而《弟弟的丈夫》獲得的第19屆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漫畫部優秀獎,其為日本社會帶來思考未來家庭組成的浪漫衝擊與反思。
.
日劇《弟弟的丈夫》,主要講述了小學生夏菜與她的父親彌一,以及他父親的雙胞胎弟弟涼二的加拿大丈夫Mike,三人在衝擊、協調、差異、認同後所編織的家庭生活。日劇版本(我沒看過漫畫原著),以較緩慢而穩定的鏡頭,用舒適的步調,帶出家庭的日常風景,做飯、晾衣服、散步、一起度過夏天,在此「#日常」中點滴地包容著「#非常」。
.
■ #榻榻米的隱喻
.
日劇的影像怎麼看都有著 #小津安二郎 的氣息。固定的低機位,正側拍攝的角度,空鏡頭的轉場,人物站位與走動,尤其是對家庭空間的空間構圖,大量正方形,和式拉門、鋁製窗戶、浴室裡的鏡子、方正的客廳,如同將《弟弟的丈夫》拉入了小津《#晚春》的空間美學與家庭倫理考量中,將平庸的日常生活用極簡的抽象表現出來。
.
Mike在彌一家留宿的第一天,他就說:「我一直很想睡睡看榻榻米,涼二總是說那很舒服」。那是一種最完美的靜物畫面,榻榻米的範圍就是生活,正方形就是個人世界的隱喻,而組合起來時,就是家庭。
.
■ #少數作為一種美學
.
這是一部關於家庭的電視劇,巧妙地描繪了少數族群在日常生活中輕描淡寫的痛苦,這不只是同性戀所面臨的困境,也是單親爸爸的迷惘。細膩的敘事成功地繪製了由少數所經營的家庭模樣。這個少數並非「數量」上的少數,而是「性質」、「表現」上的少數。
.
法國哲學家Gilles Deleuze在《#少數文學》(Minor Literature)中說明了「少數」的概念。少數,是作用於讓大眾的語言解疆域化,使其感到陌生,使其感到結巴,並且能夠產生持續改變的線。田龜源五郎大膽地走進異性戀所建造的家庭領地,用多層次的手段,使其邊界溫柔地瓦解。當Mike傷心地倒在彌一的懷裡,原本感到嫌惡的彌一,想到他是弟弟丈夫,「不管是誰,失去所愛的人時,都會很難過吧」,於是彌一輕輕地拍拍他的頭髮。情感,成了我們需要用力辯證、反覆思索的政治。
.
■ #家庭組合的浪漫衝擊
.
田龜源五郎在這場家庭劇場裡設置了多種跨界的親密關係,社會學Ulrich Beck就浪漫地宣稱跨界的感情生活是全球化社會特徵,劇中便包含了「#同志婚姻」、「#跨國戀」、「#單親家庭」、「#後婚姻關係」、「#伴侶家庭」等。全球化現代性,把我們收納成融匯各種膚色、性別、角色、文化的家庭。民主的愛情,把大家重新聚集在一起,並且思考不一樣到底又會怎樣。
.
彌一與涼二雙胞胎的設定,說明日本性別文化中的雙重矛盾,他是傳統/當代、東方/西方、保守/革命的性別意識,他是雙向也是矛盾。其實日本近世對同性戀文化的包容度頗高,是晚近西方現代法律制度、科學知識夾帶著基督教思想引進後,才開始將同性戀定義成精神疾病,並予以隱匿或排除。彌一感到難以定奪,他在生活的瑣碎事務中(與前妻、女兒、弟弟的丈夫一起吃晚餐,和Mike一同泡溫泉),反覆思索著性別、家庭、身體與自我的關係,尋求適當的處世之道。
.
若從性別的解放政治角度來看,應該會像是一場衝突革命的展開。但田龜源五郎選擇了生活政治,讓身體、性、自我、生活方式成為溫柔革命,這不為了什麼,只為了生活下去。與Beck同是探索後傳統現代社會的社會學家Antony Giddens認為,兒童對世界的認知,就是從身體的、情感的、私人的領域開始,離開最直觀、活生生的身體,將對任何權力與制度都無法得到最好的理解,這是生活政治挺易懂的詮釋。所以在後傳統社會中,最私人的感受成為左右我們選擇的重要參照。
.
女兒夏菜(一個可愛的小孩)在劇中便指向了最基礎、單純認知的隱喻,她因為覺得有趣而觸摸Mike的身體,她因為感到喜歡而擁抱,她不懂為何Mike被認為是「不良影響」而嚎啕大哭。夏菜言行引導著劇中的其他三位大人思考著:自己做了甚麼?應該怎麼做?以及抵抗著什麼?但同時,夏菜也成為家庭重新組合的救贖式的認同,(領養)小孩成為浪漫衝擊的依據,但是否原本在生活政治中試圖想要擺脫的「#好丈夫」、「#好太太」模式,卻反而落入到「#好爸爸」、「#好媽媽」模式呢?
.
■ #這就是一家人吧
.
或許田龜源五郎沒有給我們更好、更創新的解決策略,但他至少溫和浪漫地提出了說服的辦法。
.
彌一在溫泉飯店裡,看了女將一眼,然後問前妻:「我們在她眼裡到底是甚麼。她會以為我們是一家三口,帶著外國友人來玩吧。但我們其實是離婚的夫妻,Mike則是弟弟的丈夫。真是不可思議啊」,前妻說:「這沒有甚麼好想的吧,這就是一家人吧,就叫家人不好嗎?」。
.
是嗎,#是家人啊。
.
舒提加特瓦同性戀 在 Blued - 【《性愛自修室》新演員談同性戀劇情:這只是愛情而已 的推薦與評價
《性愛自修室》新演員談同性戀劇情:這只是愛情而已,很平常】 兩週前在Netflix上線的《性愛自修室》第二季中出現了一個新的LGBT角色:法國交換生Rahim,飾演這個角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