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熱門新聞是關於,「某學生唸大學,父母明明有能力,卻為了訓練她獨立而不付四十萬學費,導致她覺得負擔大不想唸大學,甚至抱怨看清父母這件事。」
底下有人認為...
「父母只會生不會養,讓小孩沒出社會就承受這麼大壓力。」
「有問過小孩願意來到這世上過嗎?小孩根本是父母自私下的決定。」
也有人認為...
「都大學了本該獨立,要靠自己,養這種小孩不如不要養。」
「小孩被寵壞了,以後鐵定會啃老的,我大學就半工半讀,現在還不是活得很好。」
我老婆看完問我,「小孩如果要唸大學了,你付不付?」
我笑著說,「付阿,當爸之後哪一次沒付清的!」(默默留下兩滴淚)
但我話鋒一轉,「可醜話也說在先,爸爸同時也很膚淺,我可以心甘情願,但你不可以理所當然。」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麻煩巴結一點,我不用小孩科科考第一、樣樣一級棒,但千萬不要一副理所當然我欠你的態度,這樣爸爸會生氣氣喔!
二十二年前我高中畢業,考上一間私立大學,當時家裡經濟狀況很不好,雖然父母叫我不用擔心好好念書,但當我一手將學費單遞給母親,她一手遞來一疊藍色紙鈔時,我的心真的在滴血,因為我知道,那是她辛苦打零工存來的。
我念了一學期,就決定休學去報考職業軍人,當時我心裡盤算著,「吃、喝、住都在軍中,除了花不到什麼錢之外,一個月還有三萬多可以幫助家裡,這對一個書念不好,又沒什麼才能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無奈兩老聽了都非常反對,我父親還嗆說,「你敢休學就斷絕父子關係,說家裡在窮也會想辦法讓我唸完大學。」
我知道你們一定有辦法,
但我就不想要你們為了我這麼苦!
你們照顧了我十八年,
在我心中,只有感激未曾埋怨。
當兵轉眼過了幾年,有天吃飯時我半開玩笑問父親,「我休學你可以現省四、五十萬也,幹嘛硬要阻止我?」
父親停頓了一下,放下筷子緩緩說,「心疼你這麼懂事啊,你要是討錢討的理智氣壯一點,你不休學我也逼你休。」
我們父子倆對看了一眼,
彼此都笑了出來。
我母親有天看完八點檔後,臉色沈重的問我,「你看電視演的,這些小孩為了財產吵成這樣,你覺得媽以後走了,留給你們姊弟的該怎麼分阿?」
我輕笑道,「你還會活很久,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就對了 ,花光我也不介意,因為那本來就是你跟老爸打拼得來的。」
成年後,父母主動給的、願意幫的,要惜福。不願的,你想想,那本來就不屬於我們的東西,幹嘛爭、幹嘛搶?
也許有人認為,父母要生我們之前,難道不應該準備足夠的資源嗎?父母親有問過自己,是否願意來到這個世上嗎?
話要說到這地步,「你們不也可以拒絕來到這世上?」死賴在媽媽肚子裡的又是誰?
其實這些話,都在傷害彼此的心。
我確實沒有詢問過孩子的意見,就把他們生了下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彌補這件事,但在我有生之年,絕對會盡全力的去愛他們保護好他們,好讓他們不曾後悔的來到我身邊。
生活不易,前方的道路更是崎嶇不平,能有父母在前方替我們闢山鑿路,讓後方的我們可以安穩地走上一回,是多麼幸福的事,但做人子女在後方看著汗流浹背的他們,難道都不會捨不得?主動開始搬起旁邊的碎石,遞上一壺涼茶,很難嗎?
我非常願意替小孩付學費,但如果他也能主動說,「爸,對不起,我能力不夠,你可以先幫我出一半嗎?剩下的我自己來。」
老實說,此生已無憾。
對不起,父母要的就是一句...
【我可以心甘情願,但你不能理所當然。】
色紙 可以 幹 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久沒有這樣安靜的時刻。
因為疫情買了好多讓她們打發時間的東西
圖畫紙、色紙、摺紙、豆豆貼、EVA立體貼畫、戳戳樂,還有數字油畫⋯一大堆
以前上班的時候(離開旅行社後在電商公司
想說數字油畫怎麼每次都賣這麼好
今天終於懂了!!
她們真的好專心好認真
不會一直聊天好安靜(我好喜歡這樣的安靜
也不會一直喊媽媽怎樣怎樣、媽媽我要幹嘛幹嘛
重點可以畫很久也不會用的髒兮兮😌
噢~我愛數字油畫
下次我自己也要畫一個😆
成品‘’遠看‘’真的好可愛喔❤️
《6y10m🆚4y9m》
色紙 可以 幹 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閉關在家,調劑心情的「創意工作站」】
(為方便以後引用,這篇文再刊一次。照片改放在留言處唷!)
原訂停課到5/28號的各級學校和幼稚園,現在確定至少延長到6/14,透過網路都可以感覺到大家的心往下一沉。
這個感覺好熟悉。想當初一開始英國政府宣布大家在家閉關三週後公布新政策,就在三週快要結束的時候政府大聲宣告:「下週一開始閉關再延三週!」當時我也是心頭像被插了一刀,別這樣啊啊啊!!這樣的生活要怎麼再過三週啊啊啊啊!!
結果總共過了四+二個月呢(笑)。
瀏覽了一下臉書上的文章,發現雖然有不少給家長的建議,但主要集中在安排孩子的時間,讓學習進度不落後。比較少人討論家長如何在這樣侷促的狀況下,還可以得到一些心靈上的喘息。我想在這裡貢獻一點我在這方面的體會。
雖然閉關總長度比不上其他國家的前輩,但是也算是一段很扎實的經驗。尤其居住上的環境跟台灣還算相近,所以分享起來應該會滿有幫助的吧。(希望啦)
我家三人三貓共享的空間總共25坪左右,兩個房間,兩間衛浴。沒有陽台,也沒有庭院。是租屋不是自己的房子,所以會擔心蕃茄把牆壁弄髒。兩個房間都不大。其中一個房間放蕃茄的上層床,地上放一個大人的床墊,還有蕃茄的玩具,算是兒童房。另一個套房裡放一個加大單人床,還塞進一個IKEA的小白書桌和一個三層小書櫃,勉強算是工作房。
我如果需要線上上課,開會,或者是需要專心做事的時候,我就會待在工作房裡把門關起來。門雖然關起來,但是除非一些很特殊的狀況,我不要求蕃茄要安靜。幼兒的生活主要就是「玩」,玩的時候本來就會吵鬧,蕃茄現在只能在家裡玩,這點我要配合忍受。如果我真的覺得他的聲音太大,我會在房間裡開白噪音中和一下聲音的強度。
當工作跟生活都在同一個空間裡的時候,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把兩件事情分開」。在閉關生活的初期,我很容易在陪蕃茄的時候一直想著還沒做完的工作,但是在工作的時候一半的注意力在留意房門外的傑克跟蕃茄。這樣的結果就是跟小孩在一起的時候很沒耐性,工作的效率又很低,整天下來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心情奇差。
我才明白,我需要的是一個「過渡活動」。這個活動有點像是一個儀式,告訴我自己「工作模式結束了,接下來是家庭模式」。要達到這個目的的話,活動本身必須要把我的腦袋從剛剛的忙碌狀態裡拔出來,但是又不能太傷神或者是太花體力,因為工作一段時間的我已經很累了,沒有多餘的精力花上更多心思想花招。
幾經嘗試,對我來說最有效的「過渡活動」就是「到創意工作站充電」。
什麼是「創意工作站」呢?其實就是家裡放文具,列印紙和繪畫用品的小角落。以前在日本的時候,我是用一個有輪子的小推車把東西都裝在一起。現在我們沒有那個推車了,就改放在餐桌旁邊的櫃子上。
每天,當我工作到一個段落,打開房間門走出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走去「創意工作站」。我會隨意抽出幾張白紙,挑幾枝喜歡的彩色筆、原子筆、蠟筆或是色鉛筆,然後在餐桌旁就位。蕃茄就會很興奮地跑過來:「媽媽?你要做什麼啊?」
我就會笑一笑,不說一句話,直接拿一支筆在白紙上畫直線,或者是奇怪的曲線,或者是大大小小的圓圈。
「你在亂畫嗎,媽媽?」
「是唷。」
「我可以一起嗎?」
「可以啊。」
然後我們就會輪流,用不同的筆,不同的顏色,一來一往把整張紙胡亂畫滿。畫完一張覺得不夠,就再畫一張;覺得紙太小就從工作站拿膠帶,把幾張白紙黏在一起再畫;覺得光用筆不過癮,就拿印章來蓋,拿貼紙來黏,拿紙膠帶來貼⋯⋯。
完全不用腦,完全不規劃,完全沒有目的,就是隨心所欲在紙上「胡鬧」。
「我要畫很長很長很長的線!」
「我要畫很輕很輕你完全看不到的線!」
「我要畫超級大的圓圈!」
「我要畫超級小的三角形!」
「我要畫抖抖的好像很冷的正方形!!」
「我要隨便亂畫把剛剛畫的都蓋住!!」
「我要蓋一百個小汽車印章!」
「我要用貼紙貼滿整張紙!」
在白紙上,想幹嘛就幹嘛,對悶了一天的大人孩子來說,真的非常需要這樣沒有規則,沒有評價,不用思考,單憑直覺,完全為了「好玩」而做的活動來調劑。而且這個活動沒有年齡限制,從一歲半到大孩子都會喜歡在紙上胡鬧。
時間上我也完全不設限。對孩子來說,其實這就是他想要的「陪伴」,在玩膩以前他不會要求做其他事。對我來說,ㄧ邊放鬆轉換心情還可以一邊育兒根本雙贏,所以蕃茄想畫多久就畫多久。
每天都這樣的好處就是,「不必用腦」。我只要走出房間就是往同一個方向走,蕃茄也早就被制約,一看到我出來就到餐桌旁邊報到。我們可以不需要額外的溝通,直接開始這個「過渡活動」。等我們兩個都「胡鬧」夠了,我的模式也轉換完了,就有腦力和精神跟蕃茄一起做別的事了。
如果要讓「創意工作站」發揮他最大的功效,在設置上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把所有的東西都集中在一起。
簡單來講,就是把家裡能寫的,能畫的,能剪的,能黏的的所有東西都集中在一起。因為如果這些都放在一起的時候,做出來的東西常常可以無限延伸。例如說蕃茄用一用彩色筆覺得膩了想換蠟筆,或者畫了一張圖之後,改變主意想要切割成拼圖。這時候如果各種工具四散在家裡的各個角落,要特地去拿,那很可能就覺得好懶喔算了。或者就會一直大喊「爸爸!」「媽媽!」幫他們拿東西。集中在一起擺放的話小孩就會知道「一定在這裡」,就會默默靠自己把東西找出來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了。
第二個,讓孩子可以隨時看到和拿到所有的東西。
我們家的「工作站」在蕃茄兩歲左右就規劃好了,所有的東西都放得比他當時九十公分左右身高還低。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傳遞一個訊息,就是「你隨時可以用,不需要問過大人」。
如果你家的孩子現在正好兩歲多,可以觀察看看是否跟蕃茄的反應一樣。每天,在我覺得沒什麼特別的事想做的時候,我就會到工作站去,拿出紙跟工具跟蕃茄一起亂畫。不到幾個禮拜的時間,我就發現蕃茄吃完早餐以後,就自己會到工作站去拿紙筆來玩。也因為所有的工具都放在一起,蕃茄就會注意到他沒玩過的東西,例如紙膠帶。那因為他知道這裡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他就會很自然地拿起來試試看。他可以一個人在那裡玩工具玩非常久。
第三個,工具的種類不要太少
工具不需要昂貴,買得到什麼就用什麼。但是種類稍微備齊一點的話,跟孩子可以在這個角落玩耍的時間會更久。以下介紹我認為必備的基本工具:
書寫類:家長學生時期沒用完的各種筆,蠟筆,色鉛筆,彩色筆。
切割類:剪刀,刀片,切割版。(這些我第一次設置就都放進去了,但是如果覺得危險,可以另外收)
紙類:整包列印紙,一些西卡紙和色紙。
黏貼類:紙膠帶至少五款以上。一些形狀簡單的單色貼紙。膠帶,雙面膠,白膠,口紅膠。
過兩天我再介紹如何讓「創意工作站」的玩法更多元。在那之前,歡迎大家試試看搭建家裡的工作站,先一起在紙上盡情「胡鬧」一番吧!
隨文附上幾張照片,讓大家看一下工作站的材料,也順便證明所謂的「亂畫」是真的亂畫!
祝大家玩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