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出國不容易的年代,在機場常可看到脖子上戴著花圈和親友道別的旅客。
花圈脖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愛的懺情與剖白:關於我的這艘愛之船》
坦白說,我第一次在一階課程上看到自己的輪迴交叉是「愛之船」的時候,覺得有點失望,為什麼不是一個聽起來比較威的交叉呢?像是統領啦、張力啦、滲透啦,一個比一個有深度,又威武。
愛之船,是什麼?聽起來多像一首老掉牙的歌,歌曲描述一艘船,船上載滿了前往島嶼渡假的人。每個人的脖子上都戴了雞蛋花做成的花圈。
慢慢學到了二階三階,大致對愛之船有了基本的瞭解,某些描述也印證了自己的行為,回頭看看,自己船上的乘客蠻多。我媽撇著嘴,一臉不以為然:「真搞不懂,妳對別人的愛,用都用不完。自己的家裡人,跟你要一點點愛都嫌麻煩。跟妳老北一個樣。」
先生也抱怨過我的親疏不分,「能不能把對外面的熱情,保留一點到家裡面來。你要搞清楚,我們才是一家人。」
面對這種指摘,我曾感受到巨大的壓迫與無奈,於是向外跑得更勤快,又或者,出自補償心態替一大家子煮得更多買得更多,然而,還是會有一種不小心的、自己也控制不了的抽離飄忽感,悄悄跑出來,想要趕快藏回去的時候,冷不防被身邊親近的人逮個正著。
時間久了,我不免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情感障礙。還是選擇走入婚姻、組織家庭根本是個錯誤。我可以全神貫注地聆聽與關懷一個遊民,他說,「小姐,身為你的家人一定很有福氣。你是一個這麼有愛的人。」我只能報以羞赧的苦笑,遊民料想不到,在家裡,家人分到的關注,遠不及你的萬分之一。家門以外,我熱衷奉獻,想與社會的脈動深深連結,家門以內,我卻迫切渴望空間,活得像是閉鎖的孤島。
愛之船的四個閘門,座落在G中心的15、10、25、46,分別代表了不同形式的大愛,多元極端、包容異己的15,鍾愛自己、別無選擇的10,眾生平等、無差別心的25,以及關注身心、重視體驗的46。從行駛的軌跡來看,我越來越能欣賞自己的差異性,並且不吝惜將它表現出來,如此吸引了更多與我背景迥異的人聚集,以自己的經歷鼓舞他們回歸真我的時候,總是讓我感受到無以名狀的愛。另外一方面,我學著臣服於生命中的各種體驗,成功的、失敗的,好的、壞的,慢慢找到一種身心趨於共振的平衡,接受冥冥中自有因果,萬物相互效力。由臣服之中,我懂得了,人人皆有其妙用,不管活得多失志、卑瑣,連自大狂都有擺放在此的用途。領悟至此,似乎能觸摸到宇宙虛無又寬廣的臂膀。那種愛,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而我是如此真切察覺到,自己被愛。
這也是愛之船最大的悲哀,當我由立足深根的地球,走向發光發熱的太陽,身邊親近的人,很難跟上來。如果站在他們的角度設想,實在也夠諷刺的,一個廣大的愛之器(Vassal of Love),連血管裡都奔騰著愛,可以毫無保留地愛著世間眾生,但當把這樣的容器放在家裡,為什麼這麼乾涸沒用,一滴水都倒不出來?
早些年,我在關係中的失敗,都可以歸溯於大愛和小愛之間的拉鋸。成為2/4的入幕之賓以後,對方很快就發現船上並不如想像溫馨,因為我總是奔波在外,聲嘶力竭累壞了,兩人獨處時只想好好休息。能讓2/4卸下武裝,靜默休憩的人很少,我一直以為,這是極為深厚的信任和付託,如果不是出自真愛,還會是甚麼呢?但大部份的男人不能理解,覺得受騙。這不是當初那艘燈暖酒熱的愛之船,現在,趕快讓我下船。
而,要分辨自己之所以走向對方,心中究竟是懷抱著哪樣的「愛」,也同樣令我筋疲力竭。「怎麼會分不清楚啊妳?妳以為妳聖母瑪利亞嗎。」大學時代的閨蜜看不下去,時不時訓斥我糊塗。其實我不是真的糊塗。我就是沒辦法見到孤苦無依的,深陷迷航的,還有貧瘠匱乏的。想用大愛去給予對方一點支持,沒想到對向伸過來的手裡面,放的是比大愛更沉重許多的東西。他們捧上自己的心。
所以,秉持公平正義原則,我是不是也應該把心捧出來,不要辜負別人。誰知道,在愛裡,一旦說到公平正義,反而會讓人起疑,妳到底是不是愛我?有沒有真正愛過我?
我總是驚慌失措,啊該怎麼說,我愛啊,我當然愛啊。怎麼辦,但可能不是你想要得到的那種愛。結果,不想辜負,成了更大的辜負。那些年,我很清楚大家怎麼評價我,只能拼命道歉,可不真的明白錯誤在哪裡。搶著下船的人,讓我心碎,而我,讓當初以為終得愛的庇蔭的人心碎。
有人在離開甲板時留下了詛咒,願妳自食惡果,情海多波。果真,惡果不多久就嚐到了,愛之船散發的光暈,雖不至於讓人飛蛾撲火,卻催化了人性半推半就的貪圖與懶惰,貪圖溫暖,懶惰自覺,好了,這麼舒適的一定就是愛了,我們來相愛吧。是嗎?事實證明,他們才是真糊塗,愛的是船上的氛圍,從來不是掌舵的我。
學院第一堂輪迴交叉的線上講座,第一個碰觸的交叉,就是我這艘夏天的愛之船。Joyce開了一個線上調查,讓大家投票表述,你所感受到的愛之船是怎樣。很多人不熟悉,也有很多人說出我最常聽到的形容,愛之船看起來就很有愛啊。小部分的人可能深受其害,或對我們知之甚深,因而也投出「他們很虛假、很抽離」的票數,有人寫,愛之船根本恨之戰艦,我無法反駁這句話,早年我的心裡充滿了很多恨,只是被隱藏得太深,竟無從分辨那麼強烈的情緒叫做恨。不曉得該投哪個描述比較好,一直在電腦前發楞。要投以上皆非嗎?但要怎麼解釋以上皆非呢。突然很想偏激地斷線離開,因為有預感接下來會碰觸到一些、我還沒準備好要面對的事。直覺權威說,妳給我坐好。關鍵時刻耍甚麼孬。
幸好我有留下來,才聽得到Joyce的解讀,還留了一大段時間讓我分享心內的獨白。我從來沒有發橫財的幸運,大概全數兌現在此刻了。那些解讀的語句,包裹著我自以為理解的知識,而知識的輕暖撫慰,遠超乎預期,像一隻大手放在我的頭上,反覆地說,沒有關係的,我理解的,這就是愛啊,你沒有不愛家人啊。只是愛的形式不同罷了。不要太鑽牛角尖了好嗎。
嗚嗚嗚。嗚嗚嗚。擺盪在大愛與小愛之間的自我懷疑,為了想要證明自己夠格成為家人與伴侶、削足適履的疼痛,終於找到了全盤理解的人。也使我願意捐棄「愛之船就是很有愛」的外在包裝,將內容物的某些暗黑不堪,寫成了這篇懺情剖白。我的確有滿滿的愛,只不過,我的愛,可以廣泛高遠,很難聚焦集中,我願意陪你探索心靈山高水深之處,但若要求我每天為你煮飯、世界只繞你旋轉,我會發瘋。毫不考慮把你丟下船。對,就是這樣。我不得不承認,所謂至寬至廣的愛,看在真正親近的人眼裡,其實有其條件與限制,因而顯得偽善。我6/2的大女兒,只有8歲,對我說出來的話,帶有18歲的早熟超齡,「媽,我覺得你很奇怪,只愛別人家的小孩。我如果不是妳的小孩,妳應該不會對我這麼兇了對吧。」
ㄜ,一句話擊沉了愛之船。我也承認,這個部分,我還在想方設法Fix。當然,我大可以保持愛的高度,持續行使個人設計的獨有技能,但是,我想驗證一下,若內在的容器如此慈悲無垠,分一些capacity給親近的人,這種切割,要怎麼才不會碎裂整體?如果我的愛,貴重在無差異區別,那我能不能至少,把我的伴侶和家庭,列在一視同仁的名單裡,而不讓他們感覺,他們根本是化外之民。
愛,很難被言說,定義有很多,有人三個字寫完我愛你,也有人窮盡一生才發現愛在哪裡。既然愛是我的本質,也是我的賦能,我很願意先坦白這樣的愛,有其殘缺與未及,因而牽引著我,持續離港探尋。將來有一天,當我不再懷疑愛人的能力,能夠分辨言愛的初心,讓船上的人得以感受,愛的表裡與內外如一。那時,便是我這艘愛之船,真正歸港之際。
花圈脖子 在 項明生 James H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又一場葬禮】
人生就是這樣子,就像冬季的台北天氣, 陰雨已經綿延了數不清的晨昏,由去年下到今年,令人神傷的事情層出不窮,而令人振奮的消息郤姍姍來遲。只有懸在歲月脖子上的那張殺豬刀,從來就童叟無欺、隨時都會掉下來。
自從前年的社運爭議就沉寂多時的中學同學WhatsApp群組,突然熱鬧起來,忽然有幾十個信息彈出來。原來是一位預科同學忽然過身了!
同學們不停在群組中討論告別儀式,以及花圈的安排,特別是那些同他由小學到中學都同校的同學們。由於我是預科才插班的關係,這位同學已經是理科班,我是文科,並沒有太熟的接觸。
群組中的消息,以前是最熱鬧的是同學婚禮,互相相約出席。現在最多人回應的是同學葬禮,夾錢買花圈,相約出席追思會。
他與我同年紀(同學當然同齡),英年早逝,兔死狐悲,不勝唏噓,人生無常。想起放學後在石硤尾白田邨南昌街斜坡上的打鬧追趕,夕陽下的每個瘦削身影又細又長,仿佛在昨日的那個日落時。
而我也不能做些什麼,只能珍而重之,眼前當下日落時的分秒。因為我也不知道,我能否有緣見到明天的日落,或明天到底還有沒有日落。我於是不再短嘆長吁,感懷身世,的起心肝,帶上捷運卡,去騎共享單車,追逐夕陽。
大城市中的單車徑,不及新市鎮那麼完善,我只能騎到車道上,和呼嘯而過的機車(電單車)以及汽車巴士爭路而行。卻因為這樣,我意外發現在我居所的數百米地方,有兩間水果店,這是我一直都想找的,因為超市的水果選擇不多,而且不甚新鮮。水果店的本地香蕉每斤九元新台幣(HK$2.5)、茂谷柑(由寬皮柑和甜橙的雜交種水果)7粒50元(HK$14),甚為便宜,看到主婦們在興奮地挑選五顏六色的水果,騎在單車上的我的心情自不然也變得輕鬆愉快。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如馳。策我單車,買我香蕉。有蕉有柑,聊以忘憂。
@溫暖人間 5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