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媒體履歷之反思產業
近期是畢業季,許多想投入媒體產業的孩子又來了一波!因為在我把腳跨入媒體產業前,真的一直碰壁,每次去面試都沒有錄取,至少面試十家、四個月才終於被收留~所以我特別喜歡幫沒經驗的孩子牽線,即使很多時候是看在我或同業的名字,才願意接受這份履歷(透過我丟履歷也不保證成功,但至少有送到長官面前)
你可能會問,「媒體又沒有什麼門檻,哪有這麼難?」
真的沒有門檻嗎??
直到現在仍覺得這個產業是很特殊的產業
特殊的點在於,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會被放大檢視
想像一下你的工作,你打錯字有需要被大眾罵「腦殘」嗎?or「記者不意外?」
啊明明你文稿沒打錯,但是幫你製作圖片的美工,卻硬是把單位從0.1打成0.01,搞得自己要寫檢討報告,還委屈的無法跟誰解釋,反正大家只會在PTT看到記者名字就先開攻~
更別說自從把本名改從母姓「花」之後,每次看到我的名字,不符合網友期待,他們就會說「花芸曦不要用假名」,真的是一種無奈啊!(是本名!!)
好,講完現實層面,來談一下「媒體的履歷」
我不認為自己多會寫履歷,除了新聞、公關公司,我也沒錄取過其他產業,甚至屢屢失敗~但是媒體的履歷,真的「不需要高大上」、「不需要華麗包裝」
你只要告訴長官幾個重點
1.你會不會寫新聞
2.你會不會過音(電視記者)
3.你有沒有採訪過
所以千萬不要再在自傳寫「我對新聞很有熱忱!」這種文字等於告訴大家「我每天都會喝水」,誰進入媒體能沒有熱情??
關於 #第一點
「你會不會寫新聞」:放出你的作品集,直接粗暴把文稿內容全部直接貼上去、把YouTube連結直接放上來,不要在那邊美美排版的「超連結」-「點我看作品集」。
你都知道商品導流轉換一次頁面都很麻煩了,你怎麼會奢求沒時間看履歷的長官在那邊點超連結,他們有時候根本只想看LINE上面的影音檔。
#你會不會過音
這種問題每次到不同媒體都會被問「你會不會過音」,這個基準到底是什麼?
絕對不是,
「喔!我在學校有當過校園記者」-所以呢?
「我曾經比賽得獎!」-所以呢?跑過線嗎?
「我有幫影片配過音」-所以呢?在媒體實習過嗎?
你只要把影音檔、錄音檔丟出去,或直接說,「有,我在地方組半年了」、「我在XX媒體實習過」還算是可以接受的答案!
#你有沒有採訪過
這種問題,你可能覺得幹嘛問,「啊我就新人我怎麼有採訪過?」
OK!天底下有超多大學生大二就開始在媒體內部打工好嗎?打工的時候他們還很認真會跟著記者出門跑,冒著不怕被罵死的心情,把自己的稿子交給在線記者看。
甚至回到公司時,把自己跟著記者出門採訪的素材拿來重新編寫,並且對照一下記者本身播岀的新聞,看看是哪一些觀點、切入點有所不同。
「你有沒有採訪過」,這個問題的背後就是,「現在要你約郭台銘,你有管道嗎?」、「你有口罩工廠電話嗎」,即使沒有你也有同業框框可以要,反正要得到、解決當下問題才是媒體的必備技能。
媒體產業特殊在於,「溝通有一種默契」
話都不用說得很明白,就知道對方想幹嘛,那個想幹嘛又很不精確,因為這種產業就是不停的在更新renew,混亂中找到一些秩序,秩序中找到一些新鮮,新鮮中找到一些刺激,刺激中找到一些成就,成就中找到一些自我肯定,然後,肯定下去之後,就成為了可以獨當一面的人。
媒體產業特殊在於
當你有能力成為獨當一面的人時,你會發現根本沒有人想管你,你也不想管別人,反正任務交過來,下次回去就是達標與成功,雖然記者的達標不是企業核心在意的實際營收面,也不那麼商業,大概就是挖到一個史無前例的好題材、找到一個亙古永久流傳的好故事,但是這個題材可能不小心撼動台灣、登上世界。(我就做過這樣的報導喔)
這種特殊點,只有身在這個行業才懂,外行人是看不懂的,你也很難教別人「就是這樣這樣啦~」,因為只有願意放下某種道德與界線,你才可以在這個特殊產業中,在情緒崩盤與理智道德中間,活得好好的。
回到投履歷,不要再寫一些豐功偉業,先做了再說,不要只是用說的,很容易被看破手腳。
#你的行為決定你是誰
(希望不會被噓爆)
「花芸曦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心得] 《人生不是單選題》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花芸曦ptt的推薦與評價,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花芸曦Karen (@mikiworkmedia) 的公開頁面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Join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求職苦?她大一寫程式接案23歲客戶- Salary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新聞] 獨/求職苦?她大一寫程式接案23歲客戶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新聞] 凌群電腦在萬華!千名員工仍通勤- stock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白曉燕ptt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白口罩ptt-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2022-06 ...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白口罩ptt-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2022-06 ...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凌群電腦ptt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台北歐洲學校ptt - 台南鹿耳門聖母廟月老 的評價
- 關於花芸曦ptt 在 國朝杭郡詩輯: 三二卷 - 第 1-6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花芸曦ptt 在 花芸曦Karen (@mikiworkmedia) 的公開頁面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時事分曦|其實,管委會根本沒資格單方面禁止外送員上樓. HI,大家好我是Karen,先前都是寫文章,近日開始日更YT,因為本身在媒體圈工作,每天追著疫情跑,礙於新聞 ... ... <看更多>
花芸曦ptt 在 Joi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022.8.9,本粉專發布第一篇貼文,質疑作家少女凱倫(記者花芸曦)的寫作經歷是否足以擔任「高效寫作教練」。五天內累積近百次分享,觸及人數破兩萬。 ... <看更多>
花芸曦ptt 在 [心得] 《人生不是單選題》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版:https://hwvalon.blogspot.com/2022/08/blog-post.html
本身年過35,是個普通上班族,就職的公司又是中小企業〈日商〉,在原物料上漲、日幣
貶值、訂單減少的情形下,深深感受到公司可能倒閉的危機。回顧自身,除了會一些日文
以外,好像也沒有什麼專長,手上的飯碗要是丟了,可就是真正的中年失業危機了,所以
一直都有在思索如何培養其他技能。現在自媒體發達,「個人品牌」似乎是顯學了,從早
期的blogger到現在的youtuber,人人都可以用相當低的成本創建個人品牌。在這當中,
我注意到了「寫作」這件事,雖然自知文筆不佳,閱讀量更是匱乏,還是厚著臉皮在網上
搜尋了一番,看看是否有素人藉由寫作這件事,達成建立個人品牌,結果還真的讓我找到
了,她就是本書的作者少女凱倫。〈本名花芸曦,這個名字也很有辨識度〉
這本書算是凱倫的自傳,描述她從小到大的生活和求學情況,以及從踏入職場到創建個人
品牌的奮鬥過程,還有一些心法和建議等等。閱讀的過程中,我不免要把她的人生和自己
的作一番比較。我自己的家境算是小康,從小不曾感受過經濟上的壓力,求學過程也算順
遂,念的都是國立學校。〈但我沒有讀研究所〉凱倫則是從小家境就不太好〈書中提到她
的媽媽要一人帶三個小孩,所以應該是單親家庭〉,她從幼稚園起就要幫忙作家庭代工,
也曾經擺地攤,幫忙顧店等等,感覺經濟壓力也養成了她比較吃苦耐勞的性格。除了成長
的過程辛苦以外,求學的過程也艱辛,她提到自己不是聰明的小孩,不會讀書更不會考試
,升大學時選了輔大進修部大傳系,只因為「沒有數學又有攝影」,然而這也成為了一個
契機,為了尋找跟本科系相關的打工,她選了一個電視臺工讀生的工作,這份工讀改變了
她的一生,也是整本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由於是早班工讀,上班時間是凌晨5點到下午2點,而且因為是新聞臺,時間上總是緊迫盯
人,我節錄其中一段:
「工讀生的任務就是拿著帶子一直在公司內奔跑,進到剪接室搶帶子,沒有時間跟別人說
話,甚至還會跟別人面對面相撞。但為了趕時間,即使跌在地上,連喊痛的時間都沒有,
只想著要趕快站起來,把帶子送到副控。只要是午間新聞時間,就在副控室、片庫與剪接
室來回穿梭,搭配著不同記者、攝影、編輯在剪接室周遭吶喊的聲音,簡直就像是戰場一
般。」
即使是在這樣高壓和勞累的環境下工作,甚至颱風天還需要提早兩小時上班、晚兩小時下
班,作者的內心感受都是「新聞相當有挑戰性」、「這份工作讓我很有成就感」、「我喜
歡這份工作!」,即便她領的只是時薪110元的工資,只能說這真的是真愛。也因為這份
工讀,作者下定決心要再讀研究所,砸錢報名補習班,準備了兩年,最後以備取最後一名
錄取中正大學傳研所,三年半後也順利畢業。這段在我看來相當激勵人心,找到自己熱愛
的事物,果然就能發光發熱啊。
回顧自己的人生,這兩年公司在推ISO認證,我的工作量增加不少,但是薪水沒有增加,
內心難免有些抱怨.,但是仔細想想,實行ISO也能夠學到很多東西。看到凱倫的經歷後,
我驚訝於自己對於工作,竟然只是在乎工作量和薪資,而不是可以獲得多少成長,這也讓
我有了反思的機會。
此外,書中提到的「這個世界不缺專業的人,缺的是分享者。」的見解也讓我有所啟發,
以下節錄自該段落:
「舉例來說:電視記者所拿的麥克風是「指向性麥克風」,因此當記者拿著麥克風時,方
向必須對準受訪者的嘴巴或發聲位置,如果方向不對,即使距離很近,收音也會很模糊甚
至收不到音;但相對的,只要方向對了,即使對方講得非常小聲,也都照樣收得到音。
這樣的技能在媒體圈是非常非常基礎且簡單的事情,當然你如果選擇分享給同業,一定會
被笑;但如果是對這個行業完全不了解的人,這就成了一個職業的知識。所以當你要起步
經營個人品牌,最簡單且最容易入手的,就是觀察自己身邊的細節,你所認為簡單的事情
,在別人眼裡可能是一套專業,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要小看自己。」
再度反思自己,我的工作是農業機械相關,雖然目前還想不到可以分享什麼知識,但我似
乎有了些自信,我也可以是個分享者。
作者在研究所畢業後並非一帆風順,經歷了社群小編、公關公司、又回到電視台當工讀生
,最後才終於當上電視記者,當上記者後又換了幾家電視臺,這段歷程也是個血淚史〈總
覺得作者的前段人生真是歷盡艱辛〉,而後成立讀書會、經營個人網站、名氣逐漸累積後
開始得到反饋、文章的質量和價碼翻倍、時間管理術和筆記術、給職場新人的建議等等,
這些經歷和方法讀起來感覺比較零散,不過對於想要自我成長的人,我覺得也頗有參考價
值。
這本書算是作者自傳和個人經歷分享,寫作的部份比較沒有提及。如果想要培養寫作能力
,作者最近也有一本新書,書名也直接了當:《15分鐘內寫出爆紅千字文》,就是針對寫
作能力的,我雖然已經購入但尚未閱讀,所以無法評論。至於這本《人生不是單選題》,
我自己讀完後感到有所啟發,對於想要創建個人品牌的人,我覺得是可以參考看看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41.7.2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61695684.A.9C9.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