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女王簡約風茶具】
1598年4月13日,法國波旁王朝首位君主亨利四世(Henri IV,1553-1610)簽署頒布「南特詔令」(Édit de Nantes),又名「南特敕令」。
從此,法國境內信奉喀爾文主張的新教「胡格諾教派」(Huguenot)享有與天主教徒同等的公民權利,無需再被欺壓或歧視,這也是歷史上少見的宗教寬容法令。回顧西方歷史,以宗教為名的大小戰爭不計其數,亨利四世在那個年代就有此遠見,無論是否考量到自身政治利益或者信仰屬性,都可說是難得之舉。
可惜好景不常,到了亨利四世的不肖孫子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1715)在位時,為了徹底實踐君權神授和中央集權,建立絕對唯一權威,再也無法容忍國土之內新舊教並存,於是1685年頒布「楓丹白露敕令」(Édit de Fontainebleau),否定南特詔令,開始迫害並驅逐新教徒。
-----------
路易十四以宗教唯一策略加強君主集權,博取法國人民認同,雖然有其效益,然而卻使得至少數十萬胡格諾教徒因迫害行動出逃至歐洲其他國家,甚至遠赴北美。
這些被迫離開法國的胡格諾教徒其實人才濟濟,他們之中有許多傑出的工匠,包含造紙業、絲織業、羊毛產業、長襪和手套製造等行業,不但掌握技藝同時控制法國大量出口貿易額。另外還有為數眾多的銀匠。隨著逃亡遷徙,他們將專業技術和知識帶到新的國度,不僅振興當地相關產業,也提高生產力,為他國創造大量財富。
對於接納這些宗教難民的國家來說,手藝精湛的胡格諾工匠大師簡直是法國拱手送給他們的寶藏。
與法國領土僅隔一道海峽,英國自然也成為胡格諾教徒選擇新家園的理想地點。
-----------
其實「楓丹白露敕令」頒布之前,路易十四便已經展開一連串行動驅逐新教徒,導致早有胡格諾工匠陸續移往英國。相較於英國當地工藝水準,胡格諾工匠超出水平許多的手藝自然受到矚目。儘管落腳之初難免引來英國同行嫉妒,幸虧隨著敕令頒布,迫害愈甚,皆屬新教的英國人民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才讓遠來的胡格諾眾人覓得一處安身立命之地。
這組銀製《茶壺、酒精燈和茶几》(Teakettle, lamp, and table)就是英國胡格諾銀匠大師賽門・
潘坦一世(Simon Pantin I,c.1672-1728)約1724至1725年間的作品。
-----------
潘坦是18世紀初期在倫敦相當受到敬重的銀匠大師,他的客戶非富即貴,也都是當代時尚人士,其中最具影響力者就是英國君主。依據古代流行準則,在上位者個人喜好往往都會引來一群馬屁精群起效尤,進而形成潮流,潘坦的時代也是如此。
《茶壺、酒精燈和茶几》就是約克郡一對顯貴夫妻跟潘坦大師下單訂製而成,形制簡潔優雅,茶壺和酒精燈可分別拿開,只留一座精巧茶几。這般超前時代的純粹凝鍊,即使置放於現代居家空間,看來仍舊雅致時髦舒心悅目,正有「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般的清麗明媚之態。
300年前設計竟然如此前衛新穎,正是典型的〝安妮女王風格〞(The Queen Anne style)。
-----------
安妮女王(Anne,1665-1714)是司圖亞特王朝(The House of Stuart)最後一任君主,在胞姊瑪麗二世(Mary II,1662-1694)和姐夫威廉三世(Willem III van Oranje,1650-1702)因1688年光榮革命夫妻共同繼位,卻未留下子嗣後登基上任。
不同於姐姐瑪麗二世喜歡繁複華麗巴洛克裝飾,安妮女王反而偏愛樸實無華、簡單乾淨的格調,而精煉美感和絕佳品質,也成為安妮女王時代銀器的特色。
要在節制的設計中創造視覺效果,卻不仰賴複雜雕刻工藝,更是考驗銀匠的能耐。正好已在英國落地生根的胡格諾工匠具備出色手藝,得以運用線條和鑲版,利用因光線照射在不同角度所形成的反光和偏轉效應,構成各種紋理,增添精緻美感。
才能卓越的胡格諾工匠如潘坦,就像許多優秀的藝術家一樣,都善於吸收外來文化再轉為己用。例如茶几的桌腳和八角形桌面,以及八角形水壺造型都於源自倫敦家具市場可見的中國瓷器和漆器,另外茶几的三角架中心柱軸靈感則由當代木製家具而來。
因此這組銀製茶具不僅象徵安妮女王個人品味特質,更是結合英法兩國錯綜複雜的宗教發展背景,以及航海時代之後形成全球化貿易網絡,東西文化交流之後的成果。
-----------
其實胡格諾教徒出走法國,宗教迫害只是原因之一,實際影響因素尚且包含路易十四為了籌措長期對外戰爭的軍費,持續大舉徵稅,同時還下令徵收金銀餐具和家具,用來鑄鍊成錢幣收歸國庫。波旁王朝至此盛極而衰,敗象已露。
你可以說國王自己所擁有的鑽石數量絕對更值錢啊~捐幾顆鴿子蛋出來肯定勝過老百姓家裡那一疊又一疊的鍋碗瓢盆。但這都只是我們不懂事老百姓的天真想像。愛鑽石愛到恨不得吞進肚子裡的路易十四怎麼可能割愛?結果不但老百姓家裡的金銀器具和錢包被扒光,就連凡爾賽宮內的黃金器物也遭殃,通通進了鑄幣廠。
這麼一來,連帶使得胡格諾工匠的訂單大量減少,即使好不容易來張訂單,也因為缺乏製造原料,根本很難做出成品交差。如果再加上宗教迫害帶來的公民權益受損、財產沒收、行動限制和殘酷刑罰等因素,五窮六絕的情況下,不走人另謀生路才奇怪吧?
-----------
路易十四當年這項措施無疑造成法國極大損失,也被他國給撿了現成又好大的便宜。然而歷史無法重來,錯誤難以彌補。
站在王權的十字路口,如果你是路易十四,你會怎麼辦?
#國王很難
#老百姓更難
#自由多可貴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sie Woo 戴舒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這裡我分享一些對英國人的錯誤刻板印象,希望你們會喜歡! 在英國一些受歡迎的人。大家認識他們嗎? Andy Murray J K Rowling David Beckham Adele Ed Sheeran Emma Watson David Attenborough Stephen Hawkin...
「英國君主」的推薦目錄:
英國君主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伯爵家的織錦室】
英法兩國自古愛恨交織,彼此情仇夾雜,歷代君主無不想方設法跨越英吉利海峽攻城掠地染指對方,光是14至15世紀的百年戰爭便綿延一百多年,再到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後,兩國又因宗教、政治情勢、殖民地利益…等複雜因素,各自拉著好朋友一同下水攪和,這一打又要到1815年拿破崙兵敗下台,英國才得意洋洋迎來「日不落帝國」威名。
長年以來透過各種形式頻繁交流,兩國雖各自擁有不同習慣與文化,總難免相互影響,而且浸濡極深。儘管英國最終以國力取勝,然而自法國宮廷所輸出的奢華美感與享樂習性,尤其是法王路易十四在任期間大力推動的奢侈品熱潮更是席捲整個歐洲。
既浮誇又精緻的法式品味不只呈現於衣著、飲食或藝術層面,也反映在建築設計上。
英格蘭第六代考文垂伯爵喬治・考文垂(George Coventry,1722-1809)就是法式風格擁護者。
-------------
這位伯爵大人繼任爵位之前曾任下議院議員,襲爵之後便正式進入上議院,更在1752-1770年間,長達18年擔任連續兩位英國國王:喬治二世(George II,1683-1760)和喬治三世(George III,1738-1820)的「寢宮勛爵」(Lord of the Bedchamber )。
這職位表面上是要待在寢宮內伺候國王吃飯穿衣洗漱沐浴,無論在他舒暢開懷或是勃然大怒,坐擁情婦或者操勞國事時,都得陪伴在側,然而實際上許多勞動事務都有僕人代勞;因此身為寢宮勛爵最重要的好處便是得以貼近國王,成為心腹獲得垂愛,進而掌控資源與大權。
從這個角度看來,考文垂伯爵確實是一代重臣,有錢又有權,他的鄉間別墅自然不能馬虎。
考文垂伯爵在1751年繼承伍斯特郡(Worcestershire)的克魯姆宅邸(Croome Court)。克魯姆宅邸興建時間可以往前追溯到1640年代早期,到了事業與前途一片看好的第六代考文垂伯爵一接手,便找來英國建築師羅伯特・亞當(Robert Adam,1728-1792)進行大改造,成為新帕拉迪奧式(Neo-Palladian)建築典範,也曾接待數位英國君主,如喬治三世、維多利亞女王等人來訪。
-------------
雖然遠在大不列顛,伯爵大人對於洛可可藝術的偏愛卻不因距離而削減。克魯姆宅邸有間織錦室(Tapestry Room),室內牆壁是由濃麗明豔的朱紅織錦畫綿延而成,這在當時是首創的新穎手法。
織錦室原來是1763年,伯爵委託巴黎皇家戈白林織錦廠(Royal Gobelins Manufactory)的雅各・尼爾森(Jacques Neilson,c.1718-1788)工作室為他製作織錦,又有法國洛可可大師布雪(François Boucher,1703-1770)操刀,以古典神話故事設計畫面場景,至1771年終於大功告成,在那年初夏運抵英格蘭,進行組合安裝。家具的鍍金框架則於 1769 年在倫敦製造,而織錦椅面同樣為巴黎戈白林織錦廠出品。
一切就緒全體到位後,克魯姆宅邸的織錦室從此成為英格蘭鄉間最具法式風味的一道風景,也是伯爵招待賓客最引以為傲的華美空間。
-------------
可惜人生與運途終有限制,傳承至1902年第九代考文垂伯爵時,他把這些織錦和座椅都賣給巴黎藝品商,1949年第十一代伯爵再把織錦室的天花板、地板、壁爐架、門和門框等室內設計配件,通通賣給美國克瑞斯基金會(Samuel H. Kress Foundation)。
這麼一來,克魯姆宅邸的織錦室已經不復存在,蕩然無存。
幸好,克瑞斯基金會1958年把手上持有的克魯姆織錦室收藏捐贈給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甚至協助館方買回原來的織錦座椅並加以修復,而橡木地板則為織錦室原件,依照原來設計圖稿鋪設,至於天花板則是以複製品安裝在博物館內。經過多方努力,如今我們才得以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見到織錦室當年在大宅內的光彩模樣。
-------------
克魯姆宅邸現在已經交給基金會管理並對外開放,訪客得以見識到綠意扶疏的庭園和可觀的藝術收藏,可惜織錦室早已遠離故土,落腳於異國。說來雖然不免遺憾,但若繼續留在英國,難保二戰烽火延燒時,這些珍貴的織錦和家具設計是否也會跟著遭殃。
大都會博物館的室內裝飾情境布置和修復專業向來令人讚嘆,下回有機會拜訪的話,記得要多留點時間逛逛這些驚人的文化資產,那是最美的時光隧道,走過一個展覽室,便是跨越了不同世代與藝術風格。
悠悠歲月,天涯近在咫尺。這就是博物館每每令人感動莫名的功能啊~
-------------
想像一下兩百多年前,織錦室剛完工的精美面貌,你會想在裡頭做哪些事?喝茶?閱讀?彈琴?吟詩或唱歌?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英國君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你只打算花一張門票錢、進去一座教堂
那就來有著1,400年歷史、英國最古老的坎特伯里大教堂!
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座 https://tenjo.tw/canterbury-cathedral/
📒歷史小教室
西元597年,羅馬教皇派奧古斯丁到英國傳教,選定地點就在這裡
作為英語世界的第一個羅馬教會教區,坎特伯里有著極其重要的宗教地位
以前在歷史課本中有學到,16世紀亨利八世創立了英國國教會
從此之後不再聽命於羅馬教會,而是改以英國君主為教會最高領袖,而最高主教就是「坎特伯里大主教」
所以主教座堂的建築大多蓋的比其他小教堂華麗而宏偉
-
走進大教堂馬上就能感受神聖莊嚴之感,即使我不是基督徒仍深受感動
門票14英鎊(台幣約540元)真的不貴,千年教堂的維修維護可不便宜,而且裡面是可以拍照的
所以我才說如果你只打算參觀一座英國教堂,那就來坎特伯里座堂吧!
_
歡迎追蹤周花花ig
https://www.instagram.com/tenjochou
英國君主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這裡我分享一些對英國人的錯誤刻板印象,希望你們會喜歡!
在英國一些受歡迎的人。大家認識他們嗎?
Andy Murray
J K Rowling
David Beckham
Adele
Ed Sheeran
Emma Watson
David Attenborough
Stephen Hawking
Steve McQueen
Graham Norton
For any non-Chinese speakers, at (1:48) I add a comment saying that clothing choice is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how cultured or educated someone is. I tried to describe the opposite of ‘elegant’, but this probably wasn’t a great description.
如果你想要報名我的小組課程可以跟我聯絡:susiewooenglish@gmail.com
https://www.susiewoo.com
小組課程4人為限。更多資訊:
http://ow.ly/eG3f50Cp2hC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英國 #英語 #刻板印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Ti-e_ygeFY/hqdefault.jpg)
英國君主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你會想當日本天皇嗎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註1:
現代歷史學家與人們大多都認同神武天皇只是傳說,就像中國的黃帝、堯、舜一樣,但某種程度上還是會把它當作歷史的起點。而「萬世一系」的論點也有被挑戰的地方,只不過不論事實如何,這已經是人們心裡的一種認同。
註2:
假設天皇在全國演說中直接明白的表示希望大家支持他退休,藉此讓民意輿論對政府施壓,去更改憲法裡面對天皇終身職的法律規定,就是一種「干政」;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明仁天皇想要生前退位會那麼困難的原因。
註3:
話雖如此,天皇還是可以有自己的興趣和專業啦。明仁天皇就是一位蝦虎魚專家,在蝦虎魚的生物學分類法上有很大的貢獻,還發表過很多篇論文喔。
各節重點:
00:54 【 沒人權的日本天皇? 】
02:52 【 有人性的英國女王 】
04:29 【 其實並不虛的泰國國王 】
05:34 【 我們的觀點 】
06:35 提問
06:49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夯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5/1日本新天皇登基儀式最詳細整理!日本千年3種神器傳承、即位之儀看這篇秒懂:https://bit.ly/2Va0rxa
→ 10連休決定! 官方確認2019年超級黃金週誕生!:https://bit.ly/2RQYi7a
→ 「萬世一系」的概念與古代天皇的誕生有什麼關係?:https://bit.ly/2H3tY1R
→ 解開天皇祕密的70個問題:https://bit.ly/2DHKMuk
→ 天皇和皇室:https://bit.ly/2WiNbD1
→ 生前退位是沒有人權的天皇爭取人權:https://bit.ly/2DI9VVz
→ 天皇竟然沒姓氏也沒護照?10個你不能不知道的日本皇室豆知識!:https://bit.ly/2XYDD0d
→ 維基百科:1689年權利法案:https://bit.ly/2Fw5aRJ
→ 維基百科:伊莉莎白二世:https://bit.ly/2VER0oP
→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的 15 個奇葩特權:整條泰晤士河的天鵝都歸她管!:https://bit.ly/2GQeHB7
→ 維基百科:英國君主:https://bit.ly/2Va2zVJ
→ 維基百科:皇家特權 (英國):https://bit.ly/2VD4zFu
→ 泰王拉瑪十世的擴權:營造「恐懼」能奪權,但能否鞏固權力?:https://bit.ly/2V6aaEC
→ 維基百科:君主立憲制:https://bit.ly/2vvkLd6
→ 維基百科:虛位元首:https://bit.ly/2DEVh1d
【 延伸閱讀 】
→ 82歲的日本天皇工作量有多大?:https://bit.ly/2IT7Yd9
→ 天皇的話,要聽嗎?絕不簡單的天皇生前退位談話:https://bit.ly/2GWuwqe
→ 論文作者:日本天皇陛下 明仁天皇的斜槓人生:https://bit.ly/2vuADg3
→ 泰國王室不讓人民知道的祕密!蒲美蓬神話就像真實版《國王的新衣》上演著…:https://bit.ly/2PGtcvv
→ 泰王權威從何來?相較英國王室注重禮儀,泰王任命權可是真實的政治博弈:https://bit.ly/2GTZdfH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JiVm6F-eMU/hqdefault.jpg)
英國君主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印度神遊】
初次到訪印度的旅客,大部份人也選擇印北的黃金三角,當中包括德里,阿格拉及齋浦爾三個主要城市。有粉紅之城之稱的齋浦爾(Jaipur)更加是攝影師的天堂,當地人的婚攝熱門地點之一。舊城區粉紅色的建築物,也是instagram故事相簿中,其中一個粉紅色濾鏡效果Jaipur。1876年,當時齋浦爾國王為了迎接英國威爾斯王子 (即其後的英國君主愛德華七世)到訪,將舊城區建築物全部塗成粉紅色。142年來統一採用偏深紅的粉紅色調,主要是避免鮮粉紅在日光反射。齋浦爾也是印度其中一個最有規劃的城市之一,少有地看見左右行車線有欄杆及植物作間隔。舊城區的店舖也劃一面積:3米闊乘10米深,整體觀感較德里及阿格拉舒適,即為大家介紹五個必去的打卡景點。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uDzJd4_2P8/hqdefault.jpg)
英國君主 在 為什麼英國採君主立憲制度?女王駕崩,君主制存廢再引爭議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年9月8日 英國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駕崩,引起全世界震撼及深深地哀悼。然而我們也不免好奇,為什麼 英國 至今仍然要維持虛位元首制度呢? ... <看更多>
英國君主 在 全球花費最多王室! 女王駕崩後英國君主體制維繫挑戰浮現 的推薦與評價
英國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形同 英國 人民的精神象徵,然而也並非人人都擁戴王室,長年來反對者都質疑,君權的存在,是殖民主義的遺毒,以及造成階級固化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