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冷 「具有中國國籍之一切臺灣及澎湖居民」、「前屬臺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與臺灣歸屬問題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團重光葵、梅津美治郎等人,登上了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簽署《降伏文書》。而後,麥克阿瑟發布了盟軍第一號命令,下令所有日本國內外軍隊向各地盟軍代表投降。在滿洲以外的中國、臺灣及北緯十六度以北之法屬印度支那境內的日軍要向蔣介石投降。
1945年9月9日9時,在南京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日本帝國陸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簽署投降書,向同盟國代表以及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總司令何應欽表示無條件投降。
何應欽再命令中國戰區內的日軍向各地區的受降主官投降。中國戰區一共分成十五個受降區,臺灣所處的受降區就是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舉行受降典禮,由臺灣總督兼日本陸軍第10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向何應欽委派的陳儀投降。
翻出當時的照片,還能夠看到會場懸掛的盟軍各國旗幟以及盟軍代表。
不過,這只是中華民國代表盟軍託管臺灣,在和約簽訂之前,並沒有任何確切法律上的效力。[1]而後,國民政府更是直接公告臺灣省省民自1945年10月25日起恢復中國國籍,這樣的公告也立刻引起部分國家的關切,比如英國就表示「歉難同意」,大多數國家都認為國籍轉換要等到和約簽訂才能確定。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中華民國的中國代表權受到質疑,因此沒有辦法參與舊金山和會,也沒有簽署《舊金山和約》。在美國的影響下,日本與中華民國簽訂了《中日和約》。不過,從其中的一些條文中可以看出遣詞用字的巧妙。
第十條「就本約而言,中華民國國民應認爲包括依照中華民國在臺灣及澎湖所已施行或將來可能施行之法律規章而具有中國國籍之一切臺灣及澎湖居民及前屬臺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在這段文字中,將中華民國國民分列成兩個群體,「依照中華民國在臺灣及澎湖所已施行或將來可能施行之法律規章而具有中國國籍之一切臺灣及澎湖居民」 和 「前屬臺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
「依照中華民國在臺灣及澎湖所已施行或將來可能施行之法律規章而具有中國國籍之一切臺灣及澎湖居民」,換句話說,就是定居在臺灣的中(華民)國人。
「前屬臺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用比較直白的說法,就是日治時期的本島人,也就是原來的日本國民。這兩群人是所以會分列,就是因為兩者有所差異,否則何必特別區分?這兩群人都在條約中被視作中華民國國民。
時任外交部長的葉公超1952年7月在立法院補充說明時也針對這點特別說明:
「第十條規定臺、澎人民及法人之地位,為金山和約所無,但其對我之重要性甚大。臺、澎人民及法人為中華民國人民及法人,在實際上原無疑問,惟在法律上因金山和約及中日和約均未明定臺、澎之歸屬,故有此項補充規定之必要。」
其實早在當年5月,日本外務省亞洲局長倭島英二,在國會審議條約時就曾在委員會中說過:
第十條,這主要是為了臺灣以及澎湖島的住民或曾是那裡的住民,要來日本或前往其他國家時的方便而設置的。所謂方便是,譬如,現在法律上的方針,是因臺灣,以及澎湖島之最終的領土歸屬還不清楚,而一旦舊金山條約生效,臺灣,以及澎湖島就會脫離我國,一脫離我國,則向來被稱為臺灣籍人民的人們,就會失去日本的國籍,而後處於國籍不明的狀態之下是很不方便的,旅行時就會產生到底持哪種護照來我國,才會被承認的問題。在此第十條中將臺灣,以及澎湖島的住民,或是以前曾是當地的住民或其子孫,都視為其具有中華民國的國籍。視為其被包括在中華民國的國民之內,即是所謂視為的規定。[2]
除了第十條以外,《中日和約》所謂的適用範圍也是經過無數來往才在最後以換文的方式處理;由於當時國際情勢的發展,在折衝樽俎之下有了《中日和約》的誕生,無論是中華民國或是日本都有所退讓,而在複雜的國際政治之下,也留了下許多文字的模糊空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再去找找相關的文章。
至於,當時日本政府究竟如何看待臺灣的歸屬問題,或許可以從1952年2月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中,外務政務次官石原幹市郎在回應議員提問時的回答來了解。「金山和約第二條已規定日本放棄臺灣,並未提及其歸屬問題,此事應由盟國決定,但吾人不能不承認國府支配臺灣之現實問題。」
另外,《中日和約》中沒有處理到「依照中華民國在臺灣及澎湖所已施行或將來可能施行之法律規章而具有中國國籍之一切金門及馬祖居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2萬的網紅Ku's dream酷的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募資官網的連結:https://bit.ly/3ibdPYM ⚠️最後倒數⚠️回饋品方案10/10截止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kudream Allan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rBWy2I...
「英國護照照片」的推薦目錄:
英國護照照片 在 Peggy英倫生活旅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因為私訊太多了!我趕快直接寫文章一併回覆!Mr.E 這一次能被允許入境是因為 #持有台灣有效居留證。
這一張居留證如何取得,要追溯到去年10-11月,那時候他原本要再次申請 *商務特許簽證,但那時候台灣已經取消該種入境方式。
(Mr.E 去年9月疫情後第一次入境,是持有商務特許簽證,但只能停留45天。)
因此急轉彎才誤打誤撞改爲申請 #配偶居留簽證。 #貼紙貼在護照上。今年1月份第二次入境隔離14天完之後,我們才到居住縣市的內政部移民署換發居留證。
(這個部分如何申請?需要什麼文件?建議各位直接詢問駐點該國的台北代表處)
不過目前「邊境嚴管」,外交部駐外館處持續暫停受理各類簽證申請。針對私人情況,大家再詢問一下代表處。
異國聯姻的我們,在簽證上好像也算扯平。彼此都很努力,申請取得對方國家的入境居留資格,為了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簡單平安。
照片中的黑糖饅頭😅一出生就持有台灣英國護照,省去好多煩心事。
👶🏾黑糖饅頭 我們這一家Instagram【just.Peggy 】
🛒【 俏媽咪世界購】歐美童裝專櫃精品代購社團。註冊公司。
英國護照照片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森堡夏日剪影,10099KM距離
20度C的巴黎,
天氣溫和的實在不像夏天,
週末的盧森堡公園生意興隆,
除了參團來訪的人外,
幾乎沒有人戴口罩,
大家渡假心情般安心,
坐在這裡或休閒、或運動、
或聊天野餐、或戀愛...。
每次來到盧森堡公園,
照片背景都著重在昔日王后寢宮,
如今的參議院上。
但公園內還是有些迷人的小建築,
比如Assas路這邊的Davioud 亭。
這座亭子面積約90平方公尺,原先是一家1867年建的咖啡館兼餐廳「Buffet de la Pépinière」,如今每年夏季七、八月時會開放舉辦各類藝術、繪畫、雕塑、視覺設計等的作品展。
而現在正在展出的正是來自台灣的年輕攝影師-吳俊樺攝影展「10099KM | France-Taïwan」
「好朋友就是看著你玩得很開心,自己卻在旁邊不參與也會覺得很開心的那些人…..。」10099公里是法國跟台灣的距離,疫情期在公園裡可以看到同鄉台灣Taïwan遠來的藝術影像在這展出真的很親切。
巴黎第六區。
Covid-19 不再是「對社會運作至關重要」的疾病
隨著花都悠閒的盧森堡公園照,這篇雙標題順便來個歐洲疫情現況略報好了,目前法國總人口有71.7%已經接種完至少一劑COVID 疫苗,64.5%完成兩劑。
雖然全國昨天還有17590例新感染,但比起人口差不多英國的37854例,法國相對控制的還算不錯😅(法國近十天每日約兩萬例左右,呈降低趨勢,英國則是連續十天破三萬例),但因為兩國疫苗施打涵蓋比例不低雙劑皆超越六成,重症跟死亡病例大幅降低(新染疫者多是年輕族群未施打疫苗者),所以失業率下降、醫療量能不緊繃、日常生活機能幾乎恢復正常。
英、法重視疫苗接種防禦率,與病毒共生不奢望清零,現在的法國,一般室內的公共場所還是必須強制戴口罩,甚至在像Saint Lazare這樣大型半開放式的火車站,都還看到警察開出135歐元的罰單,餐廳酒吧也必須有接種過疫苗的「衛生護照」才可入座。
但對疫情控制相對良好,人民接種率高的北歐丹麥來說,他們更猛,他們是歐洲最早實施「衛生護照」制度的地方,但從8 月 14 日起,丹麥地鐵、巴士、火車上就不再強制戴口罩,且預計9月上旬將解除所有僅剩的防疫限制 ,取消必須持「衛生護照」才能進入酒吧或餐廳的義務。
PS:丹麥總人口不到六百萬,兩劑接種人口超過七成,現在每日感染新病例很少超過一千,但丹麥每天仍會進行約150,000 至 180,000 次的大規模的PCR 和抗原檢測。
英國護照照片 在 Ku's dream酷的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募資官網的連結:https://bit.ly/3ibdPYM
⚠️最後倒數⚠️回饋品方案10/10截止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kudream
Allan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rBWy2Imz8wZTl9cERkpqw
片頭畫家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nanachen_art/
片頭動畫師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voyage/
芋頭服裝:🍆
https://shopee.tw/kusdream
照片出處: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
https://the.nmth.gov.tw/
https://archives.ith.sinica.edu.tw/
DigitalArchives.tw
英國護照照片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電台訪問: https://www.facebook.com/AM1430Bravo/videos/560854001362076/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靈異影片, urban legend 都市傳說.
香港地鐵太子站的鬼黑洞真相(曼德拉效應)
香港地鐵太子站鬼撞牆真相(曼德拉效應)
(Set up camera. Do the whole video closer to the camera, make it more intimate)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到了2019年最後一條影片, 原本我是想拍曼德拉效應續集.
因為多位暗友留言email都給了一些非常直得探索的個案給我們. 而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影片中出了一個挺特別的留言: “我試過搭地鐵返大圍, 明明過左太子就石硤尾, 但過一陣又去返大圍”
之後她説周圍的人沒什麼反應. 這留言之後有多位網友說有類似經驗.
“好多好多人有過呢個經驗, 大部分都係太子站. 有個都市傳說講呢個...”
“我93至94年試過一次, 太子上車, 下一站太子. 車廂無人有反應”
Youtube上Edmond Poon也有題及 ‘大子站異空間’ 事件來自討論區, 並有多人承認曾在太子有過這樣的經驗.
在網上再深入搜查後發現原來早於2001年太子站已經有類似事件發生. 根據一個2006年的blog post 01年有一位叫明明的中五女學生在太子站開住中環. 開了很多個站之後發現自己仍在太子站. 並肯定自己列車是沒有掉頭. 當時對此事的解釋是 ‘鬼撞牆’
鬼撞牆是民間傳說. 在晚上的時候一些獨自在郊外在路上的人會迷路. 甚至多個小時在同一個地方.
多個亞洲文化也有這個 ‘鬼撞牆’ 的idea. 日本對這種妖怪叫塗壁. 台灣這種山精叫 ‘魔神仔’ 或 ‘芒神’ ‘芒’ 字之後對此事件很重要. 但先説完太子.
花崗岩 :
取名於Prince Edward 愛德華八世的太子道在1982年啟用了現在的太子站. 但原來彌敦道和太子道交界的太子原身是旺角一部份. 而前身真的和之前的 “芒” 字有關.
1819年記載的芒角村是該地區的前身. 當年這個村大約只有200人居住. 乾旱較南的低窪地帶令該田以種植通菜, 西洋菜為主. 更曾是草叢山. 到1860年芒角村一帶分了紿英國政府後芒角才慢慢變成 ‘旺角.’ 並發展成今日這樣的.
‘芒神’ 或魔神仔出沒的一些地方是荒野, 山林. 那太子站前身的芒角村正是這樣的環境.
其實在1981年香港就已經出現一個地鐵鬼故. 話說在油麻地地鐵站曾有一名紅衣女子跳軌自殺. 當年列車司機是很清楚感受車過一個人並聽到有女子的慘叫聲. 但最後卻一滴血也找不到.
維基百科指出, 當年台灣的紅衣小女孩就是一種的芒神. 如果我們照該理論去想, 油麻地站那位消失的紅衣少女也好有可能是香港版的芒神吧! 並由山森時期的芒角村徘徊到現今社會.
這樣想的話那太子站附近的鬼撞牆事件就有所解釋了.
(第二解釋)
這是一個靈異的解釋. 但如果我大膽一點用一個曼德拉效應的解釋會否能破解到1981年的紅衣女事件呢? 為什麼我會想用這個第二理論呢? 是因為一段有關當年的資訊. “據知該名少女曾向朋友透露, 當晚她目擊少女跳軌的過程, 原來那個跳軌的少女身形外貌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樣, 身穿是款式完全一樣的紅色連身裙”
為什麼會見到一模一樣的自己呢? 是鬼嗎? 還是時空交錯那一刻發生在同一個地鐵站, 讓兩個不同時空的紅衣少女在同一個畫面出現. 互相對望. 而只是一個選擇生一個選擇死. 之前我的太子站曼德拉效應那位暗友是說在出口見到不明燈牌. 我印象最深刻是一個留言說是時空交錯. 有可能太子站fu gun是一個時空交錯的熱點. 背後原因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No matter if it’s ghost or Mandela effect or a time shift it’s to your interpretation.)
我比較相信曼德拉效應.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 你覺得護照的資料是在前面的幾頁還是後面的幾頁呢? 我本身拿加拿大護照但我也不記得是那一個.
這問題是一位暗友提供的
曼德拉效應是錯. 我們講了那麼多集Mandela effect 我們從來沒有參考過主流媒體大部分對這現象的解釋. 是集體記憶的誤差.
日常生活中: 大腦錯誤地回顧一些事件後, 會作出一個名confabulation的記憶障礙. 虛構當中的細節. 之後如果再加上一個名source-monitoring error (源監控錯誤)再加上2010年ling yi專家Fiona Broome用當時Nelson mandela的死亡日期解釋我們人類這個大腦誤差, 就到達了今時今日這樣啦.
但我仍然不相信. 因為所有exact wording的資料. 是他們大量出版這些文章影響世人嗎? 因為所有這些推出的返理論也好像是來自同一班人的. 所以有陰謀. 我就是覺得陰...因為我是陰人.
(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
英國護照照片 在 Oppa Noona 韓式證件相照相館- 1. 在英國護照署網站( https ... 的推薦與評價
將所需的申請文件和照片郵寄予英國護照署。 地址: Her Majesty's Passport Office (ONL – OVS), 101 Old Hall Street Liverpool, L3 9BP, United Kingdom 5. ... <看更多>
英國護照照片 在 digital photo code 怎样选择数码照片,怎样拍照有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中国 护照照片 一次一次被退回来)中国 护照 和 英国护照 数码 照片 “ 照片 码” photo-me,digital photo code 怎样选择数码 照片 ,怎样拍照有 照片 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