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缺點有戳中你各位的心嗎?
直言說真話一生推~ #妖精編
#達人秀新聞 #台灣達人秀 #大豐
同時也有9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2分之一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 來賓:郭彥均、楊皓如、夏語心 外國型男:夢多、馬丁、愷杰、韋佳德、安卓、衛濤、巴斯田 電視首播:20150901 外國型男...
「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的推薦目錄:
- 關於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台灣達人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英國與台灣的三個明顯文化差異】 衣服x曬成褐色x口音 的評價
- 關於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 英國與台灣的5個意想不到文化差異】貓咪x問候x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英國與台灣的三個重要文化差異】看醫生x睡午覺x三明治 的評價
- 關於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超有趣台灣英國文化差異別再用How are you了! | - Facebook 的評價
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給這裡的老朋友:
不好意思。
其實我想說不好意思很久了。我知道其實我們都不欠彼此什麼,可能也不記得我們是怎麼在網海中遇到的。上週在六本木的森美術館看塩田千春的展覽,那紅色的、黑色的線纏著繞著牽著交會著,無數的線無數的點充滿了整個空間,觸動又震撼。
那一條又一條的線,可能就是我想道歉的原因。
我在六年前左右開啟了這個臉書專頁,分享自己的跨文化友誼,我自己從這些友誼中反省與成長,並藉由分享這些故事從你們這裡獲得關注,這些關注讓我得以用旅寫者的身份在台灣生活了一陣子。
到後來,這些關注大過於我所能負擔的,有些時候覺得飄飄然,有些時候惴惴不安。我當然享受自己文字能代替我觸碰到很多人,也喜歡因為自己的分享給了一些人力量的感覺。可是我還是會被數字綁架,也會對於自己發表的東西懊惱後悔,因為設想不夠周全而造成某些人的困擾甚至傷害到人,這些都是我不想要的。
再加上,我想也是很多旅寫者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當旅行的養分被生活消耗殆盡後,我們還剩下什麼呢?
後來意識到自己回台後、出書後每個階段的改變,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轉變,那樣的我已經與這個粉絲專頁(人助旅行)上的「角色設定」大為不同,如果真像以前那樣密集地分享我所關注的東西,那這裡會充斥著沒人想看的台灣交通、外籍人士在台灣的挫折、反共、政治、歷史解謎... 等,而這些議題一來我寫了很容易變成負面情緒宣洩,二來在FB上都找得到更多其他捷思善寫的發表者,我很樂意當一個閱讀者及分享者。
所以,簡單來說,不管你在不在乎,我想說不好意思的原因有兩個:
一、因為上述種種理由這個臉書專頁久未更新,甚至不知道未來還會不會更新
二、因為自己寫過的文章設想不周所導致的誤導、困擾及傷害。
---
這些話是想寫給這裡的老朋友們,那些熟知我與他們的故事的人。
故事裡的人,都還活著,故事也都還在繼續,我們的友誼也都還持續著,只是他們的生活畢竟已不是我參與在旁的生活,所以一直沒有再持續跟大家分享。
其實,這個專頁成立到現在,也六年了!我自己已經從26歲到32歲了!我想,你們這六年應該也很不一樣了!
當時書裡的幾個主角也經歷了好多,我盡量精簡的分享:
比如說,斯洛伐克的楊過畢業後在德國公司工作,所以常常需要出差到德國。但他還是住在離他家鄉不遠的地方。
他開始工作後不久,就在他自己熱愛的小鎮買了一個山丘,他的夢想是在上面蓋一座城堡,可是因為蓋城堡要花太多錢了,所以他先蓋一個小木屋。
上個月,他才傳照片來給我,跟我說他的小木屋終於有屋頂了!
我後來才知道楊過的小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德國的 Patrick 今年其實也在台灣,他申請到台大當交換學生一年,不過七月學期結束後已經回去德國了。他在一家歐洲做公共建設的營建公司做 site management (在建設動土之前要詳細計算,以便最佳化建材用量這樣的工作)。
他在台灣的時候,有一家公司願意讓他遠端工作一年,條件是回德後要繼續在那間公司工作。所以其實很辛苦,一邊要應付台大的學業壓力,一邊要適應台灣的文化差異,每天還有工作進度要完成。但他很高興他兌現了對自己的承諾:回來台灣生活一年。
去年的我們其實彼此都有些被生活磨損的痕跡了,再也不是在布拉格那個無拘無束的天堂,但因為這樣,我們都更珍惜每一次的相聚。
我最喜歡的回憶是,他要離開前,我到台北找他(我去年離開台北,搬到東海岸),當時他最好的朋友和女朋友也在台北,我帶他們三個德國人去南海路上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以及景美的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紀念園區)。
我的歐洲、納粹歷史大部分都是在布拉格那年聽 Patrick 聊來的 (他是納粹歷史迷),我記得他在得知我和其他朋友要去柏林時,很堅持放下一切要陪我們去,因為他想要當我們的導遊,跟我們介紹那段歷史。我們沿著柏林圍牆走,Patrick 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讓柏林及那段歷史變得好立體。
回台後,我開始對台灣歷史感興趣,想了解更多自己出生成長地的故事,尤其是日治及中華民國來台後的歷史。這個過程不總是愉悅的,甚至常常是帶著憤怒與憂鬱在歷史的摺痕裡探險的。
能夠帶著他們去參觀這兩個重要的地方,我感覺是與布拉格的我們一個隔著時空的回文。
Patrick 的女朋友在參觀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時哭了好幾回,Patrick 那一個只對酒精及名車有興趣對歷史無感的朋友在景美人權博物館問導覽人員,那當時做出這些恐怖的事的罪犯集團,現在在哪裡呢?對的,他們用的是罪犯這個詞來形容那個組織跟那些人。
離開前,他們開玩笑的說,如果韓明年當選了,他們會為我準備好一切難民庇護需要的資料,叫我不要擔心。
---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忍者 Mateja 現在在英國工作。做的仍是她熱愛的人文研究。她在香港攻博時經歷過很長時間的黑暗低潮期,但後來跟著她的伴侶到了英國做博士後,甚至還申請到了 The British Academy Fellowship,目前在牛津大學做機器人發展與人文研究,以及教授江戶時代科技發展的歷史。她九月初到日本做田野調查,我們才得以又在日本重逢。
其實我們還是常常視訊,上次見面是五年前的日本櫻花季。但重逢一點都不戲劇化,我到的時候,她不在家,她把鑰匙留給我,我去隔壁超市買了一些蔬菜,晚上她回來的時候,好像我們本來就住在一起一樣,開始一邊做菜一邊閒聊。
戲劇性的部分應該是,我們兩個都不是爬大山的人,但這次去日本前,我說我不知道這次去東京還可以去哪,要不要一起去爬富士山了嗎?
她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我們訂好山屋跟車票後就沒再多想。我到日本的時候,才知道她沒有登山的衣服,她只有一雙平底休閒鞋。她很堅持不想租借登山裝備,也不想買,所以我們就這樣去了,然後也成功登頂了。只是半夜等看日出時我感覺她整個人跟冰棒一樣,所以我們兩個站在富士山頂抱著彼此好幾個小時。
其實她都還好,上山下山都順利,倒是我,準備了比較齊全,但半夜還是經歷了好幾個小時的高山反應,下山右腳膝蓋還受傷(舊傷)。
她跟她伴侶的故事,我不適合說,可是她們讓我更加堅信,愛是沒有性別的。「當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我愛的是這個人,而不是他/她的性別。」
我很幸運,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最好的朋友(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的最好的朋友),在我認識她/他們的時候,他們都還不確定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所以我可以愚昧地用單純的性別二元角度來理解他們,
也就是:「他是男生,他喜歡女生,以及她是女生,她喜歡男生」這種簡單但不符合現實的框架來熟識一個人。
而後,即使他們變得流動了,流出了這個框架之外,我也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因為不管他們愛的是誰,我已經知道你是誰了,所以可以對標籤免疫,我們彼此的友誼與愛都不會改變。
而他們流出框架外的過程,也一次又一次拓展了我,原本用來帶給我們安全感、穩定感的框架一次又一次被拆卸,我們拿著這些被拆卸下來的支架當做防身武器,在這個父權厭女的社會保護更多被框架鎖住的人。因為你的框架給你穩定與安全感,但這些框架卻是他人的牢籠、枷鎖和血滴子。
(唉呀,另一個不能繼續寫的原因,是因為寫作實在是太耗費時間精力了,光是這些,我就打了 3-4 個小時了!)
除了道歉之外,可能還想跟你們說,我很好,他們也都很好,希望你也很好。塩田千春的展覽讓我想起你們,這次在日本與Mateja的重逢也讓我想寫一些什麼。
跟你們分享一些照片:
前面是楊過自己裝潢的公寓還有自己蓋的小木屋(在他的山丘上)
後面是一些我跟 Mateja 這次日本的照片(主要是富士山)
最後是Patrick與他的朋友們在台灣的照片。有一張他們在人權博物館的看守所鐵門前開玩笑說這個監獄關不了德國人的,因為他們太高了進不去。
最後的最後是塩田千春在森美術館的展覽海報(我拍的照片不夠好)
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
來賓:郭彥均、楊皓如、夏語心
外國型男:夢多、馬丁、愷杰、韋佳德、安卓、衛濤、巴斯田
電視首播:20150901
外國型男搞不懂,台灣人為什麼那麼愛吃藥?!韋佳德過海關被嚇壞,全因台灣朋友帶太多藥回國,遭到航警盤查?!馬丁認為台灣女生好像哆啦A夢,約會從頭到尾都能拿藥出來吃?!楊皓如遊學英國隨身攜帶過敏藥以防萬一,竟意外變成同學眼中的神醫?!夏語心重視健康隨時補充營養品,卻被誤認病得很重?!而喝符水治病的偏方,更是讓衛濤嚇一跳!各國型男在台吃過什麼藥留下深刻印象?!型男們又曾幫台灣朋友買過那些"聖品"呢?!
#台灣人 #愛吃藥 #誤會 #得重病 #藥品 #補品 #保健品 #老外 #驚嚇 #出國 #隨身帶 #神醫 #喝符水 #偏方 #過海關 #健康 #營養品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RJRIIH_ku2rd8Ne6nR4cQ?sub_confirmation=1
★YouTube限定獨家【2分之一強網路版】►►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lCPyt4y5uGioPwPZvU7m7
★羅時豐搭檔嗆辣小禎【今晚開讚吧】!►►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mzfJrxLjZr7zH8FLgezozIKnvqHsLL0
★打工換宿遊台灣【請問 今晚住誰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bc11qZgT1-EsK2A-Zxbzk9jlPsvQujN
★女性必看寶典【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4Dzm4zX_nVns1du43OHmjP4XBxU15FL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L4ugceG1iyeMfbLvWecAs3re_dOBHR9f
★和曾國城一起動動腦【全民星攻略】►►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txyvtfjgOO3q9B8C2dkcad5m0Z89pQ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wPmH02UKHs/hqdefault.jpg)
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教學的經驗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可能詞彙和文法的能力不錯,但有一些英語發音卻還需要加強,所以今天我要來分享三個常見的英語發音錯誤,希望能幫助大家改進正確的英語發音喔!
00:21 ‘A’ 的發音
02:13 '-ed' 過去動詞的發音
04:12 ‘Wo’ 的發音
05:31 結尾
❗ 我談的是英國口音的發音
🔔原來這些英語單字來自法文► https://youtu.be/FN-4CqLVCIU
🔔日常聽不懂英文的原因► https://youtu.be/dCiMmadqOAU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https://www.susiewoo.com/zhtc-group-tutori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發音 #英語 #英國口音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kVN6kzybes/hqdefault.jpg)
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因為之前待過上海跟台南,我感受許多人們表示尊重與尊敬的文化差異。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我觀察到的東西方表尊重的不同方式。
💡我為這部影片我的中文部分道歉,就像許多語言學習者了解的,有時會有感覺說話特別流利的’’好日子’’,也可能會有難以表達任何想表達的意思的’’壞日子’’,希望大家能諒解,並能理解我在影片中想表達的意思!
00:00 開頭
00:08 與人面對面時
01:04 被稱讚的反應
01:30 對長輩的尊重
02:20 用餐禮儀方面
03:23 對方感到自卑或自嘲時的反應
03:44 扶著門讓人先過
04:34 說抱歉和謝謝
04:49 主動的說明過失
05:36 結尾
💡雖然是文化差異,但我了解為何人們會把碗靠近嘴吧喝湯(這樣能減少弄髒衣服的可能!)
🔔如何讓你的英文聽起來更道地更有禮貌 ► https://youtu.be/Mi42nlrrl1o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文化差異 #尊重 #東西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lWZKPr6M8g/hqdefault.jpg)
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 英國與台灣的5個意想不到文化差異】貓咪x問候x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5 random differences I've noticed between British and Taiwanese culture. 1. Cats 照顧貓咪2. Greetings 問候3. Eating out 在外面吃飯4. ... <看更多>
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英國與台灣的三個重要文化差異】看醫生x睡午覺x三明治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我分享了 英國 人與 台灣 人在日常生活中的 文化差異 ,或許你們早已經注意到了這些不同,而這些差異也確確實實的影響了你們的在英生活,透過影片中的字幕 ... ... <看更多>
英國 和 台灣的文化差異 在 【英國與台灣的三個明顯文化差異】 衣服x曬成褐色x口音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有些 英國 人的膚色看起來是橘色的? ... 【 英國 與 台灣 的三個明顯 文化差異 】 衣服x曬成褐色x口音| 3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 & ... ... <看更多>